眼眉跳

目录

1 拼音

yǎn méi tiào

2 英文参考

twitching of eyeli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witching eyeli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blepharospasm[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眼眉跳为症状名[1]。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眼之上胞振跳,常牵及眉际,俗称眼眉跳[1]。见胞轮振跳[1]

胞轮振跳(twitching eyelid;blepharospasm)为症状名[2]。见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又名睥轮振跳(《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目𥆧(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俗称眼皮跳(见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眼眉跳(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是指以眼睑不自主牵拽跳动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4]。又名睥轮振跳(《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日久不愈,可变牵吊坏症[4]

本词条作为疾病讨论的是严重的、久跳不止的眼皮跳,类似肌纤维颤抽现象。也包括面神经痉挛所致的眼睑抽搐。

4 眼眉跳的病因病机

眼眉跳常由风热外袭,入侵经络,或气血衰弱,筋脉失养,血虚生风所致[4]

一、久病过劳等损伤心脾,心脾两虚,筋肉失养而困动。

二、肝脾血虚,日久生风,虚风内动,牵拽鲍睑而振跳。

5 眼眉跳的症状

眼眉跳患者眼睑不自主跳动[4],或稀或频,患者不能自制[4]。一般过劳、久视、睡眠不足时,则跳动更加频繁,休息之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若胞睑跳动时,连同半侧面部肌肉及眉毛、口角皆困动者,日久不愈,恐有㖞偏之变。

6 眼眉跳的诊断

一、上胞或下睑不自主地牵拽跳动,或及眉际、面颊,不能随意控制。

二、胞睑皮肤正常,无赤痛,眼外观端好。

7 需要与眼眉跳相鉴别的疾病

眼眉跳应与目劄相鉴别。眼眉跳是眼睑及颜面皮肤频频振跳;而目劄是以眼睑频频眨动为主要症状。

8 眼眉跳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眼眉跳属风热者,宜祛风清热为主,可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属血虚者,宜调气养血为主,用当归活血饮或十全大补汤加减[4]。针灸可选取攒竹、承泣、四白、丝竹空、风池、足三里、昆仑等穴,补虚泻实,调和经络[4]

8.1.1 心脾两虚

胞轮振跳·心脾两虚证(twitchingeyelid with heart-splee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心脾两虚,以眼睑振跳,时疏时频,劳累或失眠时加重,可伴心烦眠差,怔忡健忘,食少体倦,舌质淡,脉细弱为常见症的胞轮振跳证候[4]

8.1.1.1 症状

胞睑振跳,时疏时频,劳累时重。兼心烦失眠,怔仲健忘,食少体倦。

8.1.1.2 证候分析

心脾血虚,血不养筋,筋肉拘挛目困,劳累后气血亏耗,故困动加重。心血虚而虚火上扰,故心烦失眠。血不养心则怔忡健忘。脾虚食少则体倦。

8.1.1.3 治法

补养心脾。

8.1.1.4 方药治疗

归脾汤加减。用本方使心脾得补而气旺血生,筋肉得血所养则困动自止,诸症可消。

8.1.2 血虚生风

胞轮振跳·血虚生风证(twitching eyelid with pattern of blood deficiency generating wind)是指血虚生风,以眼睑振跳不休,或牵拽颜面,口角抽动,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脉弱细为常见症的胞轮振跳证候[4]

8.1.2.1 症状

胞睑振跳不休,或与眉、额、面、口角相引,不能自控。

8.1.2.2 证候分析

肝脾气血亏虚,血虚生风,虚风上扰头面,故胞睑、眉毛、面颊、口角皆困动不休。

8.1.2.3 治法

养血熄风。

8.1.2.4 方药治疗

当归活血饮加减。原方用当归身、川芎、熟地黄、白芍养血柔肝为主,生黄芪益气以养血,防风、薄荷、羌活疏散外风。用于本证可去薄荷、羌活、防风,加僵蚕、天麻、钩藤、全蝎、蜈蚣以平熄内风。

8.2 其它疗法

针刺可用攒竹、承泣、四白、丝竹空、风池、地仓、颊车、足三里、昆仑等穴。

此外,局部按摩或梅花针点刺亦可应用。

9 预后

由过劳引起的眼眉跳,一般经休息或治疗后可以消除。若属面神经痉挛则应积极治疗,否则可以发生㖞偏。

10 文献摘要

《审视瑶函·睥轮振跳》:“此症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出。乃气分之病,属肝脾二经络之患。人皆呼为风,殊不知血虚而气不知顺,非纯风也。”

《目经大成·目》:“此症谓目睑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盖足太阴厥阴营卫不调,不调则郁,久郁生风,久风变热而致。”

1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7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2.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