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丸

目录

1 拼音

yuán huā wán

2 《得效》卷九

2.1 组成

大巴豆2-7粒(去壳),葶苈子、大黄、桂枝、芫花、杏仁各等分。

2.2 功效

消水肿。

2.3 主治

肿满。

2.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温酒吞下。五更早吃,下水大效。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

3 《圣惠》卷四十三

3.1 组成

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甘遂半两(煨令微黄),黄芩1两,白术1两。

3.2 主治

心腹鼓胀,肠胃秘结,喘促,不欲饮食。

3.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水送下。

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外台》卷七引《古今录验》

4.1 别名

消化丸

4.2 组成

芫花1两(熬),大黄2两,葶苈子(熬)2两,甘遂2两,黄芩2两,巴豆40枚(去心皮,熬,别研),消石1两(一方无消石)。

4.3 主治

腹胀心满,肠胃结食不消化,呕逆头痛,手足烦疼。

4.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食前服,日2次。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6 用药禁忌

忌野猪肉、芦笋等。

5 《圣惠》卷五十

5.1 组成

芫花1两(醋拌,炒令干),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桂心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桔梗1两(去芦头)。

5.2 主治

膈气,痰结痞塞,心胸壅闷。

5.3 用法用量

每服2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6 《圣惠》卷四十八

6.1 组成

芫花1两(醋拌,炒令干),椒目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细辛1两,桔梗半两(去芦头),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1两,赤茯苓1两,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木香1两。

6.2 主治

寒疝积聚动摇,大者如鳖,小者如杯,乍来乍去,在于胃管,大肠不通,风寒则腹鸣,心下寒气上抢,胸胁支满。

6.3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温酒送下,日3次。当下如泥,其病即愈。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本事》卷三

7.1 组成

芫花(醋制干)1两,干漆(炒令烟尽)半两,狼牙根半两,桔梗(炒黄)半两,藜芦(炒)半两,槟榔半两,巴豆10个(炒微黑黄)。

7.2 功效

常服化痰,消坚,杀虫。

7.3 主治

积聚停饮,痰水生虫,久则成反胃,及变为胃痈。

7.4 用法用量

每服2-3丸,加至5-7丸,食前姜汤送下。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赤豆大。

7.6 用药禁忌

禁酒即易治,不禁无益也。

7.7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芫花气味咸辛温,入手、足太阳,善能行水;干漆气味辛温,入足厥阴,降而行血;狼牙根气味苦辛寒,入足少阳、厥阴,善能杀虫;桔梗气味苦辛平,入手太阴,为诸药之舟楫;藜芦气味辛温,入手阳明,能行积滞;槟榔气味辛温,入足太阴、太阳,能下气消积;巴豆气味辛热,有毒,入手足阳明、足大阴,此积聚痰饮,久而不去,甚至生虫、反胃,胃变为痈,非有毒、行血下气、攻坚消积之药不能扫除沉痼也。

7.8 附注

方中干漆,《准绳·类方》作牛膝。

8 《圣惠》卷七十一

8.1 组成

芫花1两,大戟1两,甘遂1两,木香半两(别捣罗,为末),巴豆1两(去皮心,纸裹压去油,研)。

8.2 主治

妇人癥痞,心腹胀硬疼痛。

8.3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8.4 制备方法

上药先以芫花等四味捣碎,用米醋1大盏,煮令干,为细末,研入巴豆,以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9 《奇效良方》卷四十

9.1 组成

芫花(醋浸,瓦炒7次)7分,牵牛(半生半炒)7分。

9.2 主治

女人脾元虚惫,水气肿满。

9.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相虚实,五更初用茶清咽下。天明其水即下。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5 用药禁忌

忌生盐、油酱、豉面、醋、羊、鹅等毒食生冷。只可食精肉,如欲食盐,炒盐食之,以少为贵,不食尤好。服药之时须忌甘草。

10 《圣惠》卷五十一

10.1 组成

芫花1两(醋拌,炒令干),甘遂1两(煨微黄),黄连2两(去须),麻黄(去根节)、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巴豆10个(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10.2 主治

留饮宿食不化。

10.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与巴豆、杏仁膏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11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11.1 组成

芫花(醋炒焦)半两,木通(锉)半两,青橘皮(去白,切)半两,胡椒半两,大黄(煨,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楝实4个(锉,炒),茴香子(炒)3分。

11.2 主治

小肠气攻小腹疼痛。

11.3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空心、食前生姜、热酒送下。

1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丹砂末为衣。

12 《圣惠》卷八十八

12.1 组成

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雄黄1分(细研),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京三棱1分(微煨,锉),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

12.2 主治

小儿癖气坚硬,瘦瘁不欲饮食。

12.3 用法用量

3岁儿,每服3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粟米大。

13 《圣惠》卷四十九

13.1 组成

芫花半两(醋拌,炒干),硼砂1两(醋化令消尽),干姜半两(炮裂,锉),京三棱半两(锉碎,醋浸3宿,焙干)。

13.2 主治

痃癖气疼痛。

13.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1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硼砂醋熬成膏,以蒸饼少许同和为丸,如绿豆大。

14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14.1 组成

芫花1两(熬),大黄1两,甘遂1两,黄连1两,麻黄(去节)1两,杏仁(去尖皮)1两,甘草(炙)1两,附子(炮)1两,巴豆50个(去皮心)。

14.2 主治

留饮宿食。

14.3 用法用量

食前服1丸,日2次。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杏仁、巴豆别捣如膏,合和以蜜为丸,如小豆大。

14.5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芦笋等。

15 《圣惠》卷六十九

15.1 组成

芫花1两,大戟1两,甘遂1两,川大黄1两,青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

15.2 主治

妇人血分,四肢浮肿,心腹气滞,不思饮食。

15.3 用法用量

每服7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15.4 制备方法

上锉细,以米醋1中盏,旋酒药于铫子内,慢火炒令醋尽,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6 《圣惠》卷七十九

16.1 组成

芫花半两(醋拌,令干),滑石1两,川大黄1两(锉,微炒)。

16.2 主治

产后大小便秘涩,坐卧不安。

16.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葱汤送下,如人行5-7里再服。

1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7 《圣惠》卷七十二

17.1 组成

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3分(锉,微炒)。

17.2 主治

妇人大便秘涩。

17.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1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 《外台》卷七引《深师方》

18.1 别名

破积丸

18.2 组成

芫花1分,蜀椒1分(汗),大黄6分,细辛6分,桔梗5分,乌头4分(炮),茱萸3分,芍药3分,茯苓3分,龙胆2分,半夏1分(洗)。

18.3 主治

寒疝久积聚,周走动摇,大者如鳖,小者如杯,乍来乍去,在于胃管,大肠胀满不通,风寒则肠鸣,心下寒气上抢,胸胁支满。

18.4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饮送下,日3次。当下如泥,病愈。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6 用药禁忌

忌猪羊肉、饧、酢物、生菜等。

19 《圣惠》卷二十八

19.1 组成

芫花2两(醋拌,炒令干),蓬莪术2两,神曲1两(炒令黄),麦糵1两(炒微黄),京三棱2两,鳖甲2两(涂醋,炙微黄焦,去裙襕),白术1两,萆薢1两(锉),麝香1分。

19.2 主治

虚劳癥瘕久不愈,脐肋有块,形如杯,或如鸡子,透隐皮肤,或经年不消,或疼痛如刺,或坚硬如石。

19.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1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9.5 用药禁忌

忌苋菜、生冷。

20 《千金》卷五

20.1 组成

芫花1两,大黄2两半,雄黄2两半,黄芩1两。

20.2 主治

小儿心下痞,痰癖结聚,腹大胀满,身体壮热,不欲哺乳。

20.3 用法用量

3岁儿至1岁以下,每服1丸,纳入喉中,令母与乳。若长服消病者,当以意消息与服之,与乳哺相避。

2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粟米大。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