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yān hóu zhǒng tòng
2 英文参考
swelling and pain in throa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flamed and sore throa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咽喉肿痛(inflamed and sore throat)为症状名[1]。是指咽喉肿胀疼痛的表现[2]。即咽喉红肿疼痛[3]。多属“喉痹“及”乳蛾”范畴[4]。为多种喉部疾患的主症[1]。
咽喉肿痛可见于西医的急性扁桃腺炎、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周围脓肿等疾患中[4]。
4 咽喉肿痛的病因病机
咽喉肿痛多由风热袭肺、胃火上蒸及肾虚水亏、虚火上炎所致[4]。
虚火者,其人素体阴亏,或伤房劳,阴虚于下,水不制火,虚火上炎所致。患者咽喉肿痛较轻,或只在吞咽时觉痛,病程较长,兼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等症[4]。
实火者,肺经蕴热,或过食膏粱厚味,煎炒炙煿等物,致脾胃积热,熏灼肺系[1]。症见喉关或内或外,发病急、咽部红肿痛甚,或饮食吞咽障碍[1][4]。兼寒热、咳嗽、咽干或口渴、便秘等症[4]。
5 咽喉肿痛的辨证分型
实热证: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恶寒声嘶,痰多粘稠,头痛,口干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厚,脉浮数或洪大。
阴虚证:咽部稍肿,色暗红,疼痛较轻,或吞咽时觉疼痛,入夜症状加重,兼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
6 咽喉肿痛的治疗
6.1 虚火
6.1.1 方药治疗
6.1.2 针灸治疗
6.1.2.1 治则
滋阴降火,养阴清热
6.1.2.2 处方
取太溪、鱼际、照海、廉泉等穴为主: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蹻脉之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两穴以调理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荥穴,可利咽清肺之虚热。三穴同用,可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适用于阴虚咽喉肿痛。
6.1.2.3 随证配穴
6.1.2.4 操作
6.2 实火
6.2.1 方药治疗
6.2.2 针灸治疗
6.2.2.1 方一
6.2.2.2 方二
6.2.2.2.1 治则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6.2.2.2.2 处方
少商、合谷、尺泽、关冲:少商乃手太阴井穴,点刺出血,清泻肺热,为治咽喉病症之主穴;合谷疏泻阳明之郁热;尺泽穴为手太阴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更取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以达消肿利咽的作用。
6.2.2.2.3 随证配穴
6.2.2.2.4 操作
毫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6.3 针灸治疗
6.3.1 体针
针刺治疗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若扁桃体周围脓肿可转科治疗。
6.3.2 耳针
取咽喉、扁桃体、轮1~轮6等穴,慢性者加下屏间。中强刺激、留针1小时。注意,如属扁桃体周围脓肿已成脓者,须转科处理。[4]
选穴
实证毫针强刺激,嘱患者作吞咽动作,每次留针60min,每日1次。
6.3.3 刺血法
选穴
咽部的下1/2处
方法
患者张口,医者左手持压舌板将舌体压平,右手持较长毫针沿压舌板向咽部下1/2处散刺约1分深,共3~5处,以出血为度,刺后吹入牛黄吹咽散,禁食2h。未愈隔2~3日再行1次。
6.4 推拿疗法
以下方法对赤肿疼痛、吞咽困难、舌红苔黄有效[5]:
①用食指按压天突3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③用拇指指端按压鱼际3分钟,力度适中。
④用拇指指端点揉照海3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7 咽喉肿痛患者饮食禁忌
咽喉肿痛患者应减少食用刺激物,有助于防止复发。
8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8.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4.
- ^ [5]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治疗咽喉肿痛的穴位
- 吕细
疝瘕积聚,不眠,癫狂,咳喘,唾血,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鼻衄不止,耳鸣耳聋,热病烦心,多汗,心痛,胸...
- 舌本
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
- 内庭
庭。主治齿痛,齿龈炎,龈肿,面肿,口?,喉痹,咽喉肿痛,鼻衄,腹痛,腹胀,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痢...
- 尺泽
哮喘,肺结核,胸部烦满,心痛,心烦,悲愁不乐,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膜炎,小儿惊风,急性胃肠炎,吐泻...
- 气堂
哮喘,肺结核,胸部烦满,心痛,心烦,悲愁不乐,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膜炎,小儿惊风,急性胃肠炎,吐泻...
- 更多治疗咽喉肿痛的穴位
治疗咽喉肿痛的方剂
- 劫风膏
:小儿急慢惊搐,脐风撮口,牙关紧闭,痰涎壅盛,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先用盐梅肉擦牙根,次以此膏1丸或2...
- 碧雪
泠,结凝成霜,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积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心中烦躁咽物妨闷,或喉闭壅塞,水浆...
- 西瓜霜润喉片
薄荷脑。具有清音利咽,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喉痹,喉痈,喉蛾,口糜,口舌生疮,...
- 牛黄解毒片
冰片、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牛黄解毒片中毒...
- 射干散
散。功能主治:疏风宣肺,凉血解毒。治风毒上攻,咽喉肿痛,水浆不下。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
- 更多治疗咽喉肿痛的方剂
治疗咽喉肿痛的中成药
- 西瓜霜润喉片
薄荷脑。具有清音利咽,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喉痹,喉痈,喉蛾,口糜,口舌生疮,...
- 牛黄解毒片
冰片、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牛黄解毒片中毒...
- 牛黄解毒丸
.0mg。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用法与用量:口...
- 牛黄上清丸
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中华人民共和...
- 双料喉风散
用适量,吹敷患处。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牙龈疼痛,鼻窦脓肿,耳内流脓,皮肤...
- 更多治疗咽喉肿痛的中成药
咽喉肿痛相关药物
- 金银花糖浆
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热疖疮疡。【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30...
- 青黛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治疗口疮,咽喉肿痛。【用法与用量】先用凉开水或淡盐水冼净口腔,将...
- 双料喉风散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肺胃热毒炽盛所致咽喉肿痛,齿龈肿痛。【规格】每瓶装2.2克【用法用量】...
- 噙化上清丸
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热散风。用于上焦风热,咽喉肿痛,口燥舌干,头目不清,口渴心烦,咽干声哑。【用...
- 噙化上清片
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热散风。用于上焦风热,咽喉肿痛,口燥舌干,头目不清,口渴心烦,咽干声哑。【用...
- 更多咽喉肿痛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咽喉肿痛
- 《普济方》:[卷六十三咽喉门]咽喉肿痛(附论)
五丸。用金服祛毒牛黄膏(出御药院方)治大人小儿咽喉肿痛。舌本强硬。或满口生疮。涎潮喘急胸膈不牛黄(研...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二咽喉门]咽喉肿痛
后细细含咽,日三五服。治脾胃有热风毒相乘,上攻咽喉肿痛。丹砂玫瑰丸方丹砂(二两研)人参硼砂(研)半夏...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五咽喉门]药方
(《和剂》)甘桔汤治一切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吞吐如有所碍。甘草(二钱)桔梗(四钱)加荆芥穗(三钱,尤...
- 《寿世保元》:[卷六]喉痹
。主恶疮马疥。敷诸疮。以蜜拌调呷。治痹咽痛。一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初起或壮盛人。上焦有实热者可服。清咽...
- 《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咽喉
一剂顿苏。(上盛下虚者,此方未可轻用。)李通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此上焦风热。先用荆防败毒散二剂,喉...
- 更多古籍中的咽喉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