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癣

目录

1 拼音

yān hóu xuǎn

2 注解

3 疾病科属

咽喉科

4 疾病概述

咽喉癣是指发于咽喉部,症见咽痒疼痛,干燥不适,声音嘶哑,咳吐痰血,粘膜溃烂,边如鼠咬,腐衣迭生,其形似苔癣的咽喉病。类似于西医的咽结核或喉结核。本病多发于阴虚劳损及肺痨病者,有传染性,发病年龄以中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治疗较为缠绵难愈。

5 诊断要点

1、咽喉干燥疼痛。如有芒刺。发于咽者,吞咽困难,且咽时疼痛;发于喉者,声嘶。病程缓慢。有肺痨病史可作诊断参考。

2、检查可见咽部或喉部粘膜溃烂,参差不齐,上附黄色污秽腐物。脓液或溃疡处涂片检查为结核杆菌,或作活体组织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3、本病早期病变应与阴虚喉痹、慢喉瘖相鉴别。阴虚喉痹、慢喉瘖者咽喉粘膜呈弥漫性充血,色红赤,两侧对称。而咽喉癣病变多局限于咽部或喉部,以苍白,肿胀,或有浅表溃烂,边缘不齐。老年人之咽喉癣发于喉部者,有时与喉菌不易区别,需作活组织病理检查始能确诊。

6 辨证分析

由于素体阴虚,或劳损伤阴,肾阴亏耗,水不济火,虚火上炎,肺金受伤,津液被灼,不能濡润咽喉,而致咽喉溃烂而为喉癣之证。若肺阴不足,不能滋润咽喉,又阴不足使虚火内生,则咽喉发痒,干燥灼热。阴不足而津涸,络脉灼损或阻滞,故咽喉粘膜溃烂。若久病伤阴,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咽喉肌膜,粘膜溃烂而为病。总的临疗方法是滋阴降火。

7 辨证论治

7.1 肺阴不足型

证见

咽喉发痒,干燥灼热感,微微作痛,吞咽更甚,咳嗽不爽,痰中带血,咽喉部粘膜色暗微红肿,凹凸不平,或见咽喉部满生红丝,如秋海棠叶背纹。全身可见潮热盗汗,颧红,手足心热,形疲乏力。舌质红,脉细数无力。

治法

滋阴润肺,兼以杀虫。

方药

1、主方:清燥救肺汤(喻嘉言《医门法律》)加减处方:太子参20克,北杏仁12克,麦冬15克,桑叶12克,批把叶12克,百合15克,胡麻仁15克,甘草6克,百部12克。水煎服。若痰多者,加法夏12克、瓜蒌仁15克。痰中有血者,加侧柏叶12克、茜草根12克。

2、中成药(1)补肺汤(合剂),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2次,3个月为一疗程。(2)扶正养阴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l丸,每日2次;片剂每次5片,每日3次。

7.2 阴虚火旺型

证见

咽喉干燥灼热,疼痛较剧,痛引耳窍,口流臭涎,痰脓带血,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或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咽部或喉部粘膜溃烂。病程长者,身体消瘦,面色无华,夜则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无力。

治法

滋阴降火。

方药

l、主方:月华丸(程钟龄《医学心悟》)加减处方:天冬15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沙参15克,百部12克,白菊花15克,桑白皮12克,浙贝母15克,牡丹皮15克,知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气短无力,溃烂洼陷污秽等,选加西洋参10克(炖服)、阿胶10克(熔化服)。咳血者,加茜草根12克、藕节炭10克、血余炭10克。咽痛甚者,加牛蒡12克、黄芩12克。

2、中成药(1)知柏地黄丸,口服,大蜜丸每次l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2)麦味地黄丸,口服,大蜜丸每次l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

7.3 外治法

l、吹喉

2、含服可用喉风散、珠黄散、西瓜霜散等吹喉部。可用柿霜时时取少许含口内。也可选铁笛丸、清金开音丸、草珊瑚含片等含服。其他疗法l、针灸治疗可浅针肺俞、膈俞、照海、手叁里等穴,有清热养阴止痛之效。

2、饮食疗法

(1)南杏桑白煲猪肺: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约250克,煲汤饮用。

(2)岗梅根煲鸭蛋:岗梅根30—60克,青壳鸭蛋1只,加水2碗同煎,蛋熟后去壳再煎15分钟,饮汤食鸭蛋。

(3)天门冬粥:天门冬15—20克,粳米50—100克,冰糖少许。先煎天门冬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煮成粥。

(4)鸭粥:青头雄鸭1只,粳米适量,葱白3茎。青头鸭去毛及内脏后,切细煮至极烂,再加米、葱白煮粥,或用鸭汤煮粥。

3、预防调护

(1)积极根治肺结核

(2)多食清润之品,忌食辛辣之物。

(3)避免发音过度,减少各种对咽喉部的刺激因素。

(4)隔离治疗,避免传染。

(5)注意全身方面的调理,如饮食、起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