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处方
当归(酒洗)川芎 白芍(酒炒)益母草 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熟地黄(姜汁炒)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栀子(炒)小茴(酒炒)陈皮各等分
3 功能主治
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方中芎、归、地、芍养血活血;益母草、香附理气调经;山茱萸、小茴香温养肝肾;茯苓、陈皮健脾和胃;妙在山栀一味,凉药反佐,是专为消除气血郁滞中的郁火而设,颇具巧思。
6 摘录
《万病回春》卷六
7 《血证论》卷七
7.1 方名
养真汤
7.2 组成
人参3钱,白术3钱,云苓3钱,甘草1钱半,山药3钱,莲米3钱,麦冬3钱,五味8分,黄耆3钱,白芍3钱。
7.3 功效
养脾。
7.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头煎,只服2-3煎。
7.5 附注
去头煎者,取燥气尽去,遂成甘淡之味,盖土本无味,无味即为淡,淡即土之正味也。此方取淡以养脾,深得其旨。
8 《回春》卷六
8.1 方名
养真汤
8.2 组成
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益母草、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熟地黄(姜汁炒)、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栀子(炒)、小茴(酒炒)、陈皮各等分。
8.3 主治
妇人经闭不通,脐下有块,已经三载,颜色如故,百药无功者。
8.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
上锉6剂,水煎服尽。经通后,作丸服。
9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9.1 方名
养真汤
9.2 组成
苍术(净)4两(用姜4两制,微炒黄色,同炒),厚朴4两(去皮,同上制炒),人参1两,1两,白术1两,木香1两,藿香1两,茯苓(去皮)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1两,槟榔1两,缩砂1两,广术(煨)1两,泽泻1两,甘草(锉,炒)1两,干姜1两,小枣70个(焙干)。
9.3 主治
脾胃不和,中脘气闷,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痰噫,逆气吞酸,面色痿黄,肌肉消疲,腹胁刺痛,便利不调,或泻痢不止,少力嗜卧,体重节重,五劳七伤,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及治咳嗽,脾胃虚弱,食饮不化,
9.4 养真汤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9.6 用药禁忌
老幼气弱皆可服。
古籍中的养真汤
- 《婴儿论》:辨疳病脉证并治第五
。腹肚胀大。四肢微冷。而大便溏者。名曰冷疳。宜养真汤主之。养真汤方茯苓(五分)白术(三分)乳柑皮(...
- 《血证论》:[卷二]吐血
同。若脾阴虚。脉数身热。咽痛声哑。慎柔五书。用养真汤。煎去头煎。止服二三煎。取无味之功以补脾。为得...
- 《外科医镜》:痈疽真假例论
。贞庵氏谨识。)歌曰∶紫府仙人授宝方,洗心涤虑养真汤,世间用得诸般药,万祸千灾化吉祥。《外科医镜》...
- 《万病回春》:[卷之六]经闭
胡黄芩(各一钱)甘草(四分)上锉一剂,水煎服。养真汤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一块,已经三载,颜色如故,...
-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补益法
八分,炒白芍钱半。唐容川血证论方)之类;而慎柔养真汤(西党参、生晒术、嫩棉、甜石莲各钱半,淮山药、...
- 更多古籍中的养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