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证

目录

1 拼音

yá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阳虚证(yang deficiency syndrome[1])为证候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又称“虚寒证”[2]。是指阳气不足,失去温煦推动, 以畏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2]

4 病因病机

多见于慢性疾患,因素体阳气虚弱,或病邪损伤阳气所致[2]

5 症状

《景岳全书·传忠录》:“阳虚者,火虚也,为神气不足,为眼黑头眩,或多寒而畏寒。”症见面色㿠白,短气懒言,精神倦急,四肢不温,尿清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或大而无力等[2]

6 辨证论治

治宜益气温阳为主[2]。选用补中益气汤、理中丸、保元汤等方[2]。亦指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病证[2]。多见于重危病证[2]。症见四肢逆冷,下利清谷,恶寒蜷卧,喘息头汗,脉微欲绝等[2]。治宜回阳救逆为主[2]。用四逆汤、参附龙牡汤等方[2]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