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阳虚发热为病证名[1]。是指阳气虚衰而致的发热[1]。见《丹溪心法·发热》。
4 病因病机
多由素体阳虚或气虚日久,以致阳虚阴盛,阴寒盛极,格阳于外;或阳气衰微,火不归元,浮阳外越所致[2]。
《景岳全书·杂证谟》:“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
5 症状及治疗
临床除见到一般虚热的特点外,常兼见面浮肢肿、形寒肢冷、精神疲惫、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嫩等阳虚表现[2]。
《医碥》卷一:“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此为无根之火,乃虚焰耳。症见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面赤如微酣,或两颧浅红,游移不定,渴欲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却不能饮,肌表虽大热而重按之则不热,或反觉冷,且两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脉沉细或浮数无力,按之欲散。治宜温热之剂,温其中而阳内返,温其下而火归原。误投寒凉立死。”
6 参考资料
治疗阳虚发热的穴位
- 经始
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温补少冲可治疗心阳虚衰、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络瘀阻等引起的心神疾病...
- 少冲
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温补少冲可治疗心阳虚衰、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络瘀阻等引起的心神疾病...
- 精宫
性发热的耐受性提高、发热减轻、存活率提高。艾灸“阳虚”动物模型命门,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
- 累属
性发热的耐受性提高、发热减轻、存活率提高。艾灸“阳虚”动物模型命门,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
- 高盖
看不出明显反应。增强精子活力:艾灸肾俞等,能使肾阳虚大鼠精子活力显著增强。治疗遗尿:以肾俞输穴注射治...
- 更多治疗阳虚发热的穴位
治疗阳虚发热的方剂
- 阴阳兼治汤
皮1钱,柴胡2钱,熟地半两,白芥子1钱。主治:阳虚兼阴虚,发寒发热,日间重于夜间。用法用量:水煎服。...
- 麻黄细辛附子汤
主治:助阳解表。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倦卧,苔白,脉反沉者。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升...
- 加减三五七散
引,项背拘强,牙关紧急,心中愦闷,神色如醉,遍身发热,骨节烦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肤瞤动或如虫行...
- 玄武汤
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及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𥆧动,振振欲擗地者;近代也用...
- 颐和春胶囊
与用量:口服,一次4~5粒,一日2次。注意:阴虚发热型、湿热型患者忌服。规格:每粒装0.3g贮藏:密...
- 更多治疗阳虚发热的方剂
治疗阳虚发热的中成药
- 颐和春胶囊
与用量:口服,一次4~5粒,一日2次。注意:阴虚发热型、湿热型患者忌服。规格:每粒装0.3g贮藏:密...
- 神衰康胶囊
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2次。禁忌:外感发热患者忌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宜餐后服。...
- 五加片
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禁忌:外感发热患者忌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宜餐后服。...
- 刺五加糖浆
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2次。禁忌:外感发热患者忌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糖尿病患者慎用...
- 神衰康颗粒
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日2次,一次1袋。禁忌:外感发热患者忌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宜餐后服。...
- 更多治疗阳虚发热的中成药
阳虚发热相关药物
- 参龙补肾胶囊
【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饭前服用。4.高血压、心...
- 参茸温肾丸
【禁忌】儿童、孕妇禁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外感发热患者禁服。【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杞鹿温肾胶囊
【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饭前服用。4.高血压、心...
- 海狗丸
【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饭前服用。4.心脏病、肝...
- 参鹿茶
【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饭前服用。4.高血压、心...
- 更多阳虚发热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阳虚发热
- 《医碥》:[卷之一·杂症发热]气郁有七
知)。五心烦热,甚则肌肉筋骨如烧。此李东垣所谓阳虚发热也。(此症《内经》名阴虚发热。阴字当内字看,东...
- 《证治汇补》:[卷之三外体门]发热
之。甚者加附子。若因热而汗下之。立危。(汇补)阳虚发热有肾虚水冷。火不归经。游行于外而发热者。自汗。...
- 《明医指掌》:[卷三]发热证五
,自汗出,明知其无表里证,虚热也,补养则热退。阳虚发热者,不任风寒,自汗,脉大而无力。阴虚发热者,脉...
- 《杂病广要》:[内因类]恶寒发热
三∶一曰阳亢发热,一曰阴虚发热(血虚同),一曰阳虚发热。气郁有七∶一风寒郁热,一饮食郁热,一为痰饮郁...
- 《本草从新》:[卷十三金石部]石膏
金燥、故鼻干、胃不和则卧不安、故不得卧、然亦有阳虚发热、及脾胃虚劳、伤寒阴盛格阳、内寒外热、类白虎汤...
- 更多古籍中的阳虚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