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矢

目录

1 拼音

yáng shǐ

2 英文参考

Qìchōng ST30[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羊矢:1.人体部位名;2.经外奇穴名;3.经穴别名。

4 人体部位名·羊矢

羊矢为人体部位名[1]。《针灸甲乙经》:“阴廉,在羊矢下。”指位于腹股沟下方的淋巴结,形如羊屎,故名[1]

5 经外奇穴名·羊矢

羊矢为经外奇穴名[2][2]。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腹股沟淋巴结处[2]。主治瘿瘤,气攻两胁,疝气偏坠等[2]

《备急千金要方》:“瘿瘤……胸堂、羊矢,灸一百壮”。

5.1 羊矢穴的定位

位于腹股沟淋巴结处[2]

定位缺如[2]

《医学入门》定于“气冲下一寸”[2]

《类经图翼》定于“会阴旁三寸,股内横纹中,按皮肉间有核如羊矢。可刺三分,灸七壮”[2]

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定位于“股内横纹中,鼠蹊内端与耻骨上缘之交点”处[2]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谓在“耻骨结节之高点处”[2]

5.2 羊矢穴主治病证

主治瘿瘤,气攻两胁,疝气偏坠等[2]

5.3 刺灸法

斜刺深0.2~0.3寸,可灸[2]

《备急千金要方》:“瘿瘤……胸堂、羊矢,灸一百壮”。

《类经图翼》:“可刺三分,灸七壮。”

6 经穴别名·羊矢

6.1 气冲穴的别名·羊矢

羊矢为经穴别名,即气冲[2]。见《针灸学》(南京)。

穴位气冲
汉语拼音Qichong
罗马拼音Chichung
美国英译名Rushing Energy
各国代号中国ST30
日本30
法国莫兰特氏E30
富耶氏E30
德国M30
英国S30
美国St30

气冲为经穴名(Qìchōng ST30)[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气街(《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羊矢(《针灸学》(南京))。属足阳明胃经[3]。气冲是足阳明胃经、冲脉的交会穴,是冲脉的起点。气指经气,冲指冲要,穴在气街部位,当冲脉起始部,为经气之要道,故名气冲[3]。主治少腹痛,疝气,腹股沟疼痛,偏坠,睾丸肿痛,小便淋沥,遗精,阳痿,小腹满痛,腰痛控睾,睾丸炎,阴茎中痛,阴肿,奔豚,阴茎肿痛,淋沥,癃闭,月经不调,带下,难产,崩漏,经闭,不孕,胞衣不下,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腹痛,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

6.1.1 别名

气街(《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羊矢(《针灸学》(南京))。

6.1.2 特异性

足阳明胃经、冲脉的交会穴。

6.1.3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挟脐,入气街中。《针灸甲乙经》:气冲,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

6.1.4 穴名解

气指经气,冲指冲要,穴在气街部位,当冲脉起始部,为经气之要道,故名气冲[3]

气,此处指下腹阻胀之气。冲,指冲动、上冲,亦有交通要道之义。本穴居归来穴之下,为腹气出入冲要,故名“气冲”。《内经》称为“气街”。《黄帝内经灵枢·街气》:“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内经·动输》载:“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此穴在鼠鼷部的股动脉搏动处,属“四街”之一,为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4]

人当呼气时,腹气由归来下降:吸气时,腹气由本穴上冲,与归来成橐龠之用。归来居本穴之上,其作用为镇坠下降,本穴居归来之下,其作用为擎举上冲,故名“气冲”。[4]

冲脉起于本穴,故名之[4]

6.1.5 所属部位

下腹[5]

6.1.6 气冲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气冲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6][7]

气冲位于腹部,脐下5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王冰注)[8]

一说气冲“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8]

气冲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穴[8]

气冲穴位置,《针灸甲乙经》载:“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备急千金要方》谓:“在归来下一寸,鼠鼷上一寸。”《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谓:“在腹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动脉应手。”其与腹正中线距离有2寸(《针灸甲乙经》)和3寸(《针灸资生经》)二说[8]。今从《针灸甲乙经》和《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定位[8]

气冲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气冲穴的位置

气冲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气冲穴的位置(肌肉)

气冲穴的位置(内脏)

6.1.7 气冲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天枢穴下5寸,曲骨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气冲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穴[8]

仰卧位,当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中线旁开2寸处,动脉搏动处取穴[9]

6.1.8 气冲穴穴位解剖

气冲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层)。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皮支分布。在皮下筋膜内的脂性层和膜性层之间,除有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腹壁浅动、静脉。针经血管内侧,穿腹外斜肌腱膜,进经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或经该二肌下缘,刺入腹股沟管的内容(男性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该处为腹前下壁薄弱部分。

6.1.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9]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弓状缘[9]

6.1.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腹壁下动脉经过;内下方有精索(男)或子宫圆韧带(女)经过[9]

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并有腹壁浅动、静脉通过,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9]

6.1.9 气冲穴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血,舒宗筋,理气止痛。

气冲有舒宗筋、理厥气、调膀胱、和营血的作用[9]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载有:“胃为水谷之海,其俞上在气街,下至三里。”此穴在气街之处,为气之出路,言其下行冲过肝脾二经,方达三里:同时又与冲脉并行,主治疝气奔豚、妊娠子气上冲攻心。本穴能治呃逆,呃逆不止,即气上冲也,治之最效。[9]

6.1.10 气冲穴主治病证

气冲穴主治少腹痛,疝气,腹股沟疼痛,偏坠,睾丸肿痛,小便淋沥,遗精,阳痿,小腹满痛,腰痛控睾,睾丸炎,阴茎中痛,阴肿,奔豚,阴茎肿痛,淋沥,癃闭,月经不调,带下,难产,崩漏,经闭,不孕,胞衣不下,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腹痛,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

气冲穴主治少腹痛、疝气、腹股沟疼痛[9]

气冲主治疝气,偏坠,睾丸肿痛,小便淋沥,月经不调,带下,难产,遗精,阳痿等[9]

气冲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小腹满痛、腰痛控睾、奔豚、疝气、阴茎肿痛、阳痿、淋沥、癃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经闭、不孕、难产、胞衣不下等。

现代又多用气冲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睾丸炎等[9]

气冲穴主治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茎中痛,阴肿,睾丸痛;腹痛,疝气[9]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睾丸炎,疝气;

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

6.1.11 刺灸法

气冲穴所处位置,男子约当精索、女子约为子宫圆韧带处,且靠近动脉,故宜慎刺少灸[9]

6.1.11.1 刺法

直刺0.8~1.2寸[9]

一般直刺0.5~1.0寸[9][9][9],局部重胀[9]

向外阴方向斜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向生殖器扩散[9]

注意:针刺不宜过深[9]

6.1.11.2 灸法

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9]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6.1.12 气冲穴的配伍

气冲配曲泉、太冲,有温经理气的作用,治疝气[9]

气冲配三阴交、关元,治妇科病证[9]

6.1.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气街,中脉,备不出为肿鼠仆。

《黄帝内经灵枢·杂病》: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针灸甲乙经》:腰痛控睾,小腹及股,卒俯不得仰,刺气街。脱肛,下利气街主之。妇人无子及少腹痛,刺气冲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中满热,淋闭不得尿。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炷如大麦,禁不可针。

6.1.14 研究进展

据报道,选用双侧外陵透气冲、三阴交,切口旁针麻,用于输卵管结扎术[9]

6.2 急脉的别名·羊矢

羊矢为经穴别名,即急脉[10]。见《医学入门》。

穴位急脉
汉语拼音Jimai
罗马拼音Chimai
美国英译名Rapid Pulse
各国代号中国LR12
日本12
法国莫兰特氏F12
富耶氏F12
德国LE12
英国liv12
美国Li12

急脉为经穴名(Jímài LR12)[1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属足厥阴肝经[11]。急即急促,脉即经脉、动脉,此穴在大腿根部内侧,局部动脉(股动脉)急促应手,故名急脉[11]。急脉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少腹疼痛,疝气偏坠,茎中痛,阴挺,股内侧痛,疝气,小腹痛,少腹痛,月经不调,阴茎痛,腿痛,睾丸痛,外阴肿痛,现代又用急脉穴治疗睾丸炎,鞘膜积液,子宫下垂,子宫脱垂,睾丸鞘膜积液,阴部肿痛等。

6.2.1 急脉穴的别名

羊矢(《医学入门》)。

6.2.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厥阴毛中急脉各一。

6.2.3 穴名解

急即急促,脉即经脉、动脉,此穴在大腿根部内侧,局部动脉(股动脉)急促应手,故名急脉[11]

急,指拘急、急促,有紧之义,冲动曰急。脉,《黄帝内经灵枢·决气》:“塑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穴在腹股沟动脉搏动应手处,《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注谓:“肝经有急脉,在阴毛中之上,行小腹下,引阴丸,寒则为疼,其脉甚急。故曰急脉。”能舒前阴及下腹筋脉拘急诸病,故名。[11]

急脉与阴廉同一穴底,其实则一穴也。急脉在筋核上方,阴廉在筋核下方,后人强分之耳。核下有脉,其动滑促,因名急脉。[11]

6.2.4 所属部位

[12]

6.2.5 急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急脉穴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12]

急脉穴位于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仰卧取穴[12]

急脉穴位于耻骨联合下缘旁开2.5寸,当腹股沟处[13]

急脉穴在足厥阴肝经的位置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13]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肌肉)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6.2.6 急脉穴的取法

急脉穴位于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仰卧取穴[13]

仰卧位,先取耻骨联合下缘,再于其旁开25寸处取穴。

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下缘旁开2.5寸,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取穴[14]

6.2.7 急脉穴穴位解剖

急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耻骨肌、短收肌。皮肤由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分布。股三角位于大腿前内侧,由缝匠肌、长收肌和腹股沟韧带围成,其三角的前壁为阔筋膜覆盖,后壁由髂腰肌、耻骨肌及长收肌组成。三角内由外向外排列有股神经、股静脉、股动脉及股管,还有血管神经的分支、淋巴结和结缔组织。股动脉的体表投影标志是:当屈髋并稍外展外旋大腿时,由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至股骨内收肌结节,作一连线,该线的上三分之二即是。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速写上方起于股动脉后壁。

6.2.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耻骨肌→闭孔外肌[14]

皮肤→皮下组织→耻骨肌→闭孔外肌[15]

6.2.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髂腹股沟神经和腹壁浅静脉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闭孔神经肌支和阴部外动脉、闭孔动脉分布;下内侧有闭孔神经干经过,下外侧有股动、静脉干经过.

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下方为闭孔神经的前支;并有阴部外动、静脉的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通过,外方为股静脉[15]

6.2.8 急脉穴的功效与作用

急脉穴具有疏理肝胆,通调下焦的功效。

急脉穴有理下焦、止疝痛的作用[15]

急脉穴有调肝止痛、理气导疝之功,主治少腹痛,疝气,睾丸痛[15]

6.2.9 急脉穴主治病证

急脉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少腹疼痛,疝气偏坠,茎中痛,阴挺,股内侧痛,疝气,小腹痛,少腹痛,月经不调,阴茎痛,腿痛,睾丸痛,外阴肿痛,现代又用急脉穴治疗睾丸炎,鞘膜积液,子宫下垂,子宫脱垂,睾丸鞘膜积液,阴部肿痛等。

急脉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少腹疼痛,疝气偏坠、茎中痛、阴挺、股内侧痛等[15]

急脉穴主治疝气、小腹痛、阴挺[15][15]

急脉穴主治少腹痛,月经不调,阴挺,疝气,阴茎痛,腿痛等[15]

急脉穴主治少腹痛,疝气,睾丸痛[15]

急脉穴主治阴茎痛,外阴肿痛;阴挺;少腹痛;疝气[15]

现代又多用急脉穴治疗睾丸炎、鞘膜积液、子宫下垂等[15]

生殖系统疾病:子宫脱垂,疝气,睾丸鞘膜积液,阴部肿痛。

6.2.10 刺灸法

6.2.10.1 刺法

避开动脉[15][15][15],直刺0.5~0.8寸[15][15][15],局部有酸胀感[15],或扩散至外阴部[15]

一般直刺0.5~1.0寸,避开动脉[15]

急脉乃厥阴之大络,为睾丸之系带,治癫疝可灸之,不可刺[15]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谓:“可灸而不可刺。”。

注意:针刺时须避开股支、静脉。

6.2.10.2 灸法

可灸[15][15]

艾条灸5~10分钟[15]。《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谓:“可灸而不可刺。”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6.2.11 急脉穴的配伍

急脉配太冲、曲泉,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

急脉配太冲、中封、曲泉,治疝气[15]

急脉配关元、归来,有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痛。

急脉配气海、关元、归来,治少腹痛[15]

6.2.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按之隐指坚然,甚按则痛引上下也,其左者中寒,则上引少腹,下引阴丸,善为痛,为少腹急中寒,此两脉皆厥阴之大络通行其中,故日厥阴急脉,即睾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病疝,少腹痛,即可灸。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胞下垂注,阴下脱,灸侠玉泉三寸,随年壮三报。

6.2.13 急脉穴研究进展

6.2.13.1 治疗肠痉挛

令患者仰卧,伸直下肢,术者用大拇指指腹压在急脉穴上,单侧痛取患侧,整个下腹痛可两穴同用。逐渐用力,至穴内似搏动非搏动时为适宜,约10 s,即放松,再压再放松,每次放松时,患者感到有股热气向下放散至膝部或足部。治疗25例,1次即效,且不超过5 min,疼痛即消失。[15]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4.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4.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1.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9-180.
  10.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5.
  11. ^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6.
  12. ^ [1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3.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0.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45.
  15. ^ [1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