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

目录

1 拼音

yáng guān

2 英文参考

Xīyángguān GB33[中国针灸学词典]

Yāoyángguān GV3[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阳关:1.督脉的腰阳关;2.胆经的膝阳关。

4 督脉的腰阳关·阳关

阳关为经穴名[1][2]。在腰部者称腰阳关,属督脉[2][2]。阳关是腰阳关的原名[3][3]

穴位腰阳关
汉语拼音Yaoyangguan
罗马拼音Yaoyangkuan
美国英译名Lumbar Sunny
各国代号中国GV3
日本3
法国莫兰特氏VG3
富耶氏IVG3
德国LG3
英国Gv3
美国Go3

腰阳关为经穴名(Yāoyángguān GV3)[3][4]。原名阳关[4][4]。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近称腰阳关[4]。别名脊阳关,背阳关[4]。属督脉[4][4]。腰即腰部,阳为阴之对,关即机关,督脉为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故名腰阳关[4]。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慢性肠炎,腰骶疼痛,破伤风,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带下,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下肢麻痹,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等。

4.1 腰阳关穴的别名

阳关(《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背阳关(《针灸大全》),脊阳关(《循经考穴编》)。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十六椎下有阳关。

4.3 穴名解

腰即腰部,阳为阴之对,关即机关,督脉为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故名腰阳关[4]

阳,指下焦之阳气。关,机关,关藏,门户要会之处。本穴是督脉经气出入之所,穴当腰部之要冲,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本穴两旁为足太阳之大肠俞,灸阳关可觉火气直入腹中,分布内脏。即由阳关穴位横通大肠俞,由大肠俞连及足太阳其他各俞,以通脏腑。由于此项功能,本穴与大肠俞之间有横络相连,以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通之隘道,为腰尻之分的大关节,穴在关元俞上方,相当腹部关元穴上部。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此穴属督脉,为元阴元阳之会所,故名阳关,以别于膝之阳关。[5]

4.4 所属部位

腰椎[6]

4.5 腰阳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腰阳关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7]

腰阳关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俯卧取穴[7]

腰阳关穴位于腰部第四、五腰椎棘突之间,约与髂嵴相平处[7]

腰阳关穴在督脉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肌肉)

腰阳关穴在腰椎的位置(骨骼)

4.6 腰阳关穴的取法

腰阳关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俯卧取穴[7]

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约与髂脊相平。

当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下方凹陷处取穴[8]

4.7 腰阳关穴穴位解剖

腰阳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动、静脉的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8]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9]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分布[9]

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9]

4.8 腰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腰阳关有祛寒湿、强腰膝等作用[9]

腰阳关具有祛寒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督脉贯行于脊中,为“阳脉之海”,诸阳经与其会合,足三阳经皆循行于下肢,腰阳关又位于腰部,故可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10]

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属肾,肾藏精,主生殖,腰阳关又邻近命门,故可调补肾气,治疗妇科及男性病[10]

腰阳关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是大肠俞,故可治疗大肠病[10]

腰阳关位于腰部,能利腰膝、祛风湿,多与委中、肾俞、大肠俞配伍治疗腰痛[10]

腰阳关有调肾气、利腰膝、祛寒湿作用,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中医认为大肠有燥粪,甚则症现头昏,有如癫狂状者,名曰脏躁。即大肠邪热由大肠俞横传阳关,循督上脑也。不然,大肠为贮粪之器,与脑何关?在治疗上刺此穴可愈此症,是明证也。[10]

4.9 腰阳关穴主治病证

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慢性肠炎,腰骶疼痛,破伤风,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带下,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下肢麻痹,腰骶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等。

腰阳关穴主要用于前阴及腰腿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遗精、阳痿、肾下垂、膀胱麻痹、脊髓炎、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及慢性肠炎等[10]

腰阳关穴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10]

腰阳关穴主治腰骶疼痛,破伤风,下肢痿痹,麻木不仁,膝肿不可屈伸等;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淋浊;便血,痢疾,下腹满胀;疝气[10]

腰阳关穴主治腰骶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下肢麻痹等[10]

腰阳关穴治腰骶疼痛,下肢萎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便血,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类风湿病,小儿麻痹,盆腔炎。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10][10]

向上微斜刺0.6~1寸[10]

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酸胀,深刺时可有麻电感向两下肢放散[10]

4.10.2 灸法

可灸[10][10][10]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0]

4.11 腰阳关穴的配伍

腰阳关穴多与委中、肾俞、大肠俞配伍治疗腰痛[10]

腰阳关穴配次髎、中髎、关元、中极、曲骨治疗膀胱麻痹[10]

腰阳关配命门、悬枢、有行气通经、温阳散寒的作用,主治多发性神经炎。

腰阳关配肾俞、次髎、委中,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寒湿性腰痛、腿痛。

腰阳关配关元、次髎、三阴交,治阳痿、遗精、月经病、带下[10]

腰阳关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有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痿软无力。

腰阳关穴配肾俞、环跳、委中、足三里治坐骨神经痛[10]

腰阳关配肾俞、环跳、次髎、委中,治腰腿痛、下肢痿痹[10]

4.12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主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循经考穴编》:主劳损腰胯痛,遗精,白浊,妇人月病,带下。

《针灸聚英》:十六椎节下间,坐取之。

4.13 腰阳关穴研究进展

4.13.1 镇痛作用

大多数研究认为,针刺腰阳关有很好的镇痛作用,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及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疗效[10]

现代研究证实,电针腰阳关所产生的镇痛作用,以神经生化观察,主要是通过激发下行抑制,对痛觉冲动在脊髓内的传递进行控制和影响[10]

据报道,针刺腰阳关对于急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因而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10]

5 胆经的膝阳关·阳关

阳关为经穴名[10][10]。在膝部者称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10][10]

穴位膝阳关
汉语拼音Xiyangguan
罗马拼音Hsiyangkuan
美国英译名Knee Yang Pass
各国代号中国GB33
日本33
法国莫兰特氏VB33
富耶氏
德国G33
英国G33
美国GB33

膝阳关为经穴名(Xīyángguān GB33)[11][12]。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12]。《备急千金要方》名关阳[12]。《针灸大全》名足阳关[12]。近称膝阳关[12]。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12][12]。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12]。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5.1 膝阳关穴的别名

寒府(《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张介宾注),足阳关(《针灸大全》),关阳(《备急千金要方》),关陵(《备急千金要方》),阳陵(《针灸大全》)。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阳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者中。

5.3 穴名解

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12]

阳,指人体的外侧。关,关键之处。此穴在股骨外上髁后方,当膝关节外侧,下肢之阳侧,故名膝阳关。称“膝”者,是区别于腰阳关而言。[12]

5.4 所属部位

膝关节[13]

5.5 膝阳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膝阳关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13]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13]

膝阳关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13]

另说在阳陵泉穴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一寸”(《针灸集成》)[13]

膝阳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肌肉)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6 膝阳关穴的取法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13]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阳陵泉直上,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处取穴。

侧卧位,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中取穴[14]

5.7 膝阳关穴穴位解剖

膝阳关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后缘→腓肠肌外侧头前方[14]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15]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外侧皮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肌支和膝上外侧动脉分布[15]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15]

5.8 膝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膝阳关有疏风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15]

膝阳关具有疏利关节,祛风化湿的功效。

膝阳关是治疗膝部肿痛的常用穴,有舒筋利节、温经散寒之功,治风痹膝痛不可屈伸,取此以通关节也[15]

5.9 膝阳关穴主治病证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等[15]

膝阳关穴主治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15]

膝阳关穴主治经脉病: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小腿麻木,鹤膝风,脚气。

现代又多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15]

膝阳关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15]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脚气;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直刺0.5~1寸[15]

直刺0.8~1寸[15]

直刺1~1.5寸[15][15],局部有胀重感[15]

5.10.2 灸法

可灸[15][15]

艾条灸5~10分钟[15]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 膝阳关穴的配伍

膝阳关配膝眼、阳陵泉,有利关节,通筋脉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膝阳关配内膝眼、犊鼻、阳陵泉、足三里、梁丘,治膝关节肿痛[15]

膝阳关配委中、承山,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腘筋挛急。

膝阳关配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治腘筋挛急[15]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膝阳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梁丘、曲泉、阳关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备急千金要方》:阳关、环跳、承筋,主胫痹不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

《类经图翼》:主治风痹不仁,股膝冷痛,不可屈伸。

5.13 膝阳关穴研究进展

5.13.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令其膝关节屈曲。取膝阳关,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5寸长毫针迅速针人皮下,由浅入深直刺约1寸。得气后,拇指向前,示指向后大幅度捻针3~5次,继而施行紧按慢提手法,待患者针刺部位上下出现热感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时单侧肘痛,取刺同侧穴;双侧肘痛,取刺双侧穴。在留针期间,让患者患肢适当地配合上举,用力握拳,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及揉按痛点,以助提高和观察疗效。共治疗120例,显效90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15]

6 膈关的别名·阳关

阳关为经穴别名,即膈关[16]。见《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膈关
汉语拼音Geguan
罗马拼音Kekuan
美国英译名Diaphragm Pass
各国代号中国BL46
日本46
法国莫兰特氏V41
富耶氏V41
德国B41
英国B41
美国BI46

膈关为经穴名(Géguān BL46)[1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7]。膈即横膈,关即关隘,此穴与膈俞平列,喻之为横膈之气出入的关隘,故名膈关[17]。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呕吐,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呃逆,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胃出血,脊背疼痛,肠炎等。

6.1 膈关的别名

阳关(《备急千金要方》)。

6.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关主之。

6.3 穴名解

膈即横膈,关即关隘,此穴与膈俞平列,喻之为横膈之气出入的关隘,故名膈关[17]

膈,指膈肌。关,指机窍、关键之处,又指关口、关格。本穴内应膈肌,与膈俞平行,为胸腹交关之隔界,实为膈俞之附属,而与膈俞之功用亦密切有关矣,如胸膈之关口且可开通关格也,因以为名。[17]

6.4 所属部位

背部[18]

6.5 膈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膈关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18][19]

膈关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9]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19]

膈关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膈关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6.6 膈关穴的取法

膈关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9]

俯卧位,平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20]

6.7 膈关穴穴位解剖

膈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六、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参看膈俞等穴)

6.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20]

6.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和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胸背动脉分支分布[21]

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通过[21]

6.8 膈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有利胸膈、降胃气的作用。[21]

膈关穴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功效。

膈关穴内应膈肌,与膈俞平,有宽胸利膈、和胃降逆、镇逆上呃之功,故能治呕逆格。按膈肌升降动力,根于下焦水火,水火交而助元气,元气为人身动力之源,故以促动膈肌升降,治症同于膈俞。[21]

6.9 膈关穴主治病证

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呕吐,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呃逆,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胃出血,脊背疼痛,肠炎等。

膈关穴主治膈、胃及局部疾患:如呕吐噎膈、嗳气吞酸、呃逆不止、胸腹满痛、小便黄赤、脊强背痛、浑身骨节疼痛等[21]

膈关穴主治呕吐、嗳气、食不下、胸闷、脊背强痛[21]

膈关穴主治呕吐,嗳气,呃逆;胸闷;脊背强痛[21]

现代又多用膈关穴治疗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痛或出血等[21]

膈关穴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以及肋间神经痛等[21]

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胃出血,肠炎。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斜刺0.3~0.5寸[21]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21]

斜刺0.5~0.8寸[21][21],局部有酸胀感[21]

注意:膈关穴不可深刺,以免造成气胸[21]

6.10.2 灸法

可灸[21][21][21]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1]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6.11 膈关穴的配伍

膈关配天突,内关,有理气降逆止吐的作用,主治呕吐,嗳气,膈肌痉挛。

膈关配足三里、公孙,有健脾消积,和胃理气的作用,主治饮食不下,胃痛,肠炎。

膈关配大椎、膈俞、脾俞,治血病[21]

膈关配膈俞、足三里、血海,治皮肤病[21]

膈关配大椎、肩井、天宗、肩髂,治肩背麻木疼痛[21]

6.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不下、呕吐多涎,膈关主之。

《外台秘要》:膈关……食不下,呕吐多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胸中噎闷。

《备急千金要方》:主背恶寒痛急强。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13.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7.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1.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4.
  10.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1.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35.
  12. ^ [1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51.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8.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23.
  15. ^ [1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4.
  16. ^ [1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1-252.
  17. ^ [1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36.
  18. ^ [1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0.
  19. ^ [1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98.
  20. ^ [2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51-252.
  21. ^ [2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