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阳乘阴是指阴阳相乘脉象[1]。浮滑洪数一类的阳脉,出现在属阴的尺部,称阳乘阴[1]。《难经·二十难》:“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丁德用注:“今阴虚不足,阳入乘之,故阴部见阳脉。”
4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阳乘阴
- 《血证论》:[卷三]汗血
水阴。足以布护灌濡。则阴分之血。愈为和泽。而无阳乘阴之病矣。若阳分之水阴不足。则益伤血之阴。故伤寒...
- 《古本难经阐注》:正文
尺部。即为阳太过。直浮至尺之尽头处为格。阳脉即阳乘阴也。如尺部而得沉实之脉。溢上而至寸部。即为阴太...
- 《望诊遵经》:[卷上]五色六部合参
也。下部。阴位也。赤色。阳色也。赤色见于下部。阳乘阴也。阴乘阳位。为阴盛阳虚。阳乘阴位。为阳盛阴虚...
- 《简明医彀》:[卷之四]盗汗
仁茯神(等分)水煎服,加麻黄根亦可。当归六黄汤阳乘阴分盗汗,一服安。黄(二钱)当归黄连黄柏黄芩生地...
- 《丹台玉案》:[卷之一]先天脉镜论云
降里之阴火。亦有表蹇涩而里洪数者。亦有阴乘阳。阳乘阴也。当升发之。当升降之其治法脉法之纲。不过如此...
- 更多古籍中的阳乘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