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峰

目录

1 拼音

yáng bǎo fēng

杨宝峰,男,汉族,53岁,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理学科带头人。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务。

杨宝峰院士先后就读于沈阳药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于日本筑波Eisai研究所攻读博士后,1995年至199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为访问学者。现为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日本医科大学、日本滋贺医科大学等多家国际著名院校客座教授和荣誉博士。

杨宝峰院士首次提出“离子通道作用靶点学说”,发现心律失常诱发心源性猝死新机制和药物作用新靶点,研发出大明胶囊等新药,创较大经济效益。在《自然·医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被《自然·医学》评为2007年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

2 杨宝峰的主要成就

1、发现离子通道的作用特性并提出离子通道作用靶点假说,以此理论评价、研究20余种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研制出调血脂药物大明胶囊等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患者好评,创较大的经济效益;

2、发现微小核苷酸是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和调控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对新药研发及疾病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3、发现微小核苷酸有望成为心肌梗死/猝死的生物标志物,对开发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新药具有重大意义并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4、发现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降低患者心梗死亡率并阐明其机制。

杨宝峰院士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18篇,被引用3000余次。其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Cardiovascular Research(心血管研究)和BJP(英国药理学杂志)等国际著名杂志,获得Nature, Cell, Science,PNAS等国际著名杂志的赞扬。为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理学》(第六版、第七版)主编。

杨宝峰院士为国家重大心脏疾病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近十年先后承担国家1035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攻关课题16项。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省最高科技奖等奖项。

3 杨宝峰印象

如果说“上医医心”,那么,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教授就是一位“上医”。

上天给了他一颗善于探索和创新的心,他用这颗“心”来拯救更多的心脏。从事药理学研究几十年,他主持研究、评价了50余种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物,多项发现刷新了国内外同行对这些药理的认识,并从中开辟出攻克病魔的捷径,使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告别病魔成为可能。

3.1 永远早起的人

早晨5点30分,这是杨宝峰每天的起床时间,无需闹钟,多年的研究工作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生活规律。但用杨宝峰的话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杨宝峰的眼中,“浪费时间是最容易的事,又是最难改正的毛病,因为它不像在地板上扔垃圾那样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他视时间如生命。

在日本筑波研究所时,他常从上午8点一直工作到深夜。只要是在研究,他就会忘记时间,甚至工作到第二天的凌晨都是常有的事。因为晚上很晚才出实验室,他回寝室都只能跳窗户。以至于有一天,管理人员找到杨宝峰的导师说:“你的学生杨,一天也没有正常休息过,不要叫他太累了。”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学习期间,杨宝峰的导师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Continue”(永不止息)。谈起他的聪颖、刻苦和严谨的精神,他的同学们都肃然起敬。

就是在加拿大,他提出了心律失常产生机制的新学说。后来,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生理杂志》等多本著名期刊上,被多个国家、多种语言转载引用。

在发达国家的学习经历,使杨宝峰吸收了多元化的医药知识、理论知识,业务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3.2 坚持到最后的人

1996年,杨宝峰回国。尽管导师对此极为不解,但杨宝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应尽自己所学回报祖国。”

从此,他一头扎到了心律失常的研究中。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上临床中常见疾病,其死亡率位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第二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心律失常。美国流行病学学者研究发现,75%的心力衰竭病人合并有心律失常,其中50%心力衰竭者死于心律失常,但目前国际上的4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存在疗效不佳、对患者生存率改善作用不理想等问题。

杨宝峰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将目标锁定在抗心律失常药物基础理论研究上。

他觉得,中国在基础医学特别是在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研究上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必须在他这一代人的手中缩小。

他利用多种动物模型,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实验手段,对40余种中、西药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创造出多个首次:首次发现快速型心律失常时,APD频室依赖性缩短不是钾电流而是钙离子在起主导作用;首次提出胆碱心脏M3通路参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发生和发展;首次发现中药苦参碱、心律齐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等。

通过多年研究,杨宝峰领衔的科研组终于发现导致心律失常的新靶点——miRNA失衡是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揭示其致病机理。如果说“离子通道平衡”假说是“门”的话,那么,miRNA就是“钥匙”,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到做钥匙的材料(药)。

国际著名心脏生理学家Mark  Anderson和Peter  Mohler撰文评论称:“杨宝峰的工作为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患者带来了希望,迈出了令人兴奋的一步。”同时,该成果被《自然·医学》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生命科技进展”,并被评为“2007年离子通道领域100篇最具影响力文章”之一。《科学》《自然》《自然·医学》等世界著名期刊及欧美多家大型网站纷纷撰写评论。

“做事执着是宝峰最大的特点。”这是杨宝峰的好友兼同事吕延杰对他的评价。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电活动的紊乱,细胞内钠、钾、钙等离子电流异常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当时,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一股离子通道研究热,几乎所有研究心血管疾病的人都在研究它。

但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总有效率也仅为30%到60%,许多研究者都因研发工作前路渺茫而黯然转向。

这个时候,杨宝峰没有退缩。回想当初的决定,杨宝峰说:“我国每年因恶性心律失常猝死者近百万人,国家对这方面的科研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必须想国家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科研这个岗位,太需要有人去坚持、去奉献。所以我决定要继续研究下去,即使我失败了,也可以总结出经验,告诉后人和同行。”

一次又一次,杨宝峰和他的团队用他们的执着和勤奋,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科学家是聪明的、是刻苦的,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牢牢地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3.3 时间凝固在实验室的人

“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试验室里度过。”这是杨宝峰的学生对他的评价。

杨宝峰对科研和试验有着一种难以置信的痴迷,即使身为校长,外出开会,每天也要到试验室去看一圈。节假日对别人来说是休闲的时间,而对他来说却是难得的不受干扰、能够尽情地进行科学试验的时间,几乎每个双休日他都是在试验室里度过的。

在药学院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穿着白衣服的科研人员,他穿梭于各个实验室,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了解实验的最新进展,不时还会给遇到瓶颈的学生提出新的思路……倘若去参观他的实验室,他会自豪地介绍,这个实验是在做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那个是在研究骨质疏松对心律失常方面的影响因素……探索生命的奥秘令他乐在其中。在杨宝峰的心里,这里是他最舍不得离开的地方。

时至今日,尽管杨宝峰已有多名助手,但他仍像当初一样,为一组组数据亲自守候在实验室里。那份严谨和认真,规范着每一位学生。

3.4 喜欢不同意见的人

他用学者的方式管理学校,找到了管理一所大学和5所大型附属医院与学术研究的平衡点,而且做得游刃有余,也独具学者的眼光。他说:“医学院校一定要走精英教育的路线,盲目扩招只会降低教育质量,不但害学生,最终也会砸了学校的牌子。”

在学校里,杨宝峰更愿意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轻松的科研氛围,提倡学生开拓思路,各抒己见。

有一次,在博士生的开题论证会上,就出现了学生与他意见相左的情况。杨宝峰认为应从整体动物入手获取资料,而他的学生认为应从心肌梗死和细胞凋亡入手获取资料更具说明力。但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后,杨宝峰欣然同意了学生的想法。

在哈医大,杨宝峰是上座率最高的老师。他的课堂上总是座无虚席,甚至还常常会有外专业的学生去站着听课。

杨宝峰的学生单宏丽说,杨校长对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很熟悉,听他的课你会感觉你的视野被无形中拓展了,思路也变得开阔了。

杨宝峰,这位注重创新精神的校长,总是叮咛自己的团队:“尽量不要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创新永远是科研的灵魂。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对人类健康有重大贡献的事情,是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