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白

目录

1 拼音

yáng bái

2 英文参考

Yángbái GB14[中国针灸学词典]

yángbái[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1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1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阳白
汉语拼音Yangbai
罗马拼音Yangpai
美国英译名Yang White
各国代号中国GB14
日本14
法国莫兰特氏VB10
富耶氏
德国G14
英国G14
美国GB14

阳白为经穴名(Yángbái GB14)[1][2]。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2][2]。阳白是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2][2]。阳为阴之对,白指光明,前额为阳,穴在前额眉上方,有明目之功,故名阳白[2]。阳白穴主治眼目、头面等疾患:如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眼睑𥆧动,胬肉攀睛,迎风流泪,瞳子痒痛,目眵,雀目,头痛,目眩,目痛,视物模糊,眩晕,眼睑下垂,面瘫,现代又多用阳白穴治疗眶上神经痛,近视,角膜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前额痛,夜盲症,眼科疾病等,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阳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

5 穴名解

阳为阴之对,白指光明,前额为阳,穴在前额眉上方,有明目之功,故名阳白[2]

6 特异性

阳白是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2][2]

7 所属部位

[3]

8 阳白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阳白穴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4]

阳白穴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4]

阳白穴位于前额眉中直上1寸,正视时与瞳孔相直处[4]

一说:“在眉上七分,直瞳子”(《针灸集成》)。

阳白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阳白穴在额部的位置

阳白穴在额部的位置

阳白穴在额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阳白穴在额部的位置(肌肉)

9 阳白穴的取法

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阳白穴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4]

正坐或仰卧位,在前额,于眉毛中点至前发际的下1/3与上2/3处取穴[5]

快速取穴:正坐,眼向前平视,自眉中直上1横指处即是阳白穴[6]

10 阳白穴穴位解剖

阳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帽状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额骨)。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双重分布。(参看本神穴)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6]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眼神经的眶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7]

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7]

11 阳白穴的功效与作用

阳白穴具有清头明目,祛风泄热的功效。

阳白穴有祛风清热、益气明目的作用[7]

阳白穴位于前额,近于眼部,具有清头明目、祛风泄热之功效,可主治头面及眼睑病证[8]

阳白穴属胆经,为阳维之会,有疏风明目作用。主治目不能视,昏夜无所见。《备急千金要方》有:“目瞳痛痒,远视视弱,昏夜无所见。”针之可使眼目重见光明。[9]

12 阳白穴主治病证

阳白穴主治眼目、头面等疾患:如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眼睑𥆧动,胬肉攀睛,迎风流泪,瞳子痒痛,目眵,雀目,头痛,目眩,目痛,视物模糊,眩晕,眼睑下垂,面瘫,现代又多用阳白穴治疗眶上神经痛,近视,角膜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前额痛,夜盲症,眼科疾病等,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阳白穴主治眼目、头面等疾患,如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眼睑𥆧动、胬肉攀睛、迎风流泪、瞳子痒痛、目眵、雀目等[9]

阳白穴主治头痛、目眩、目痛、视物模糊、眼睑𥆧动[9]

阳白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头痛,眩晕,目痛,视物模糊,眼睑𥆧动,眼睑下垂,面瘫[9]

现代又多用阳白穴治疗眶上神经痛、眼睑下垂、近视、角膜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9]

现代常用于治疗眼科疾病、面神经麻痹或面肌痉挛、眶上神经痛等[9]

阳白穴主治前额痛,目眩,目痛,眼睑𥆧动,以及近视,夜盲症,面神经麻痹,眶上神经痛等[9]

1.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科疾病;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或面肌痉挛,眶上神经痛等。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9][9]

平刺0.5~0.8寸[9][9],局部有酸胀感[9],向周围扩散[9]

向下透鱼腰;向左右透攒竹、丝竹空穴,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头部或眼眶。

13.2 灸法

可灸[9][9]

不宜直接灸[9]

艾条灸5~10分钟[9]

艾条灸5~10分钟。

14 阳白穴的配伍

阳白配太阳、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治偏头痛[9]

阳白配颧髎、颊车、合谷,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麻痹。

阳白配颧髎、地仓、颊车、攒竹、合谷,治面神经麻痹[9]

阳白配睛明、太阳,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阳白配睛明、攒竹、阳白、鱼腰、太阳,治目赤肿痛[9]

15 特效按摩

将中指指腹置于阳白穴上,垂直揉按1~3分钟,能有效治疗眼疾[9]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足少阳、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目瞳子痛,不可以视,挟项强急,不可以顾,阳白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目瞳子痛痒,远视䀮䀮,昏夜无所见。

《针灸大成》:主瞳子痒痛,目上视,远视䀮䀮,昏夜无见,目痛目眵,背腠寒栗,重衣不得温。

《类经图翼》:头痛,目昏多眵,背寒栗,重衣不得温。

17 研究进展

17.1 对红绿光的感受性的影响

针刺阳白穴时,可使半数人对红绿光的感受性发生红升绿降的改变,1/4人红绿全升,1/4人红绿全降。[9]

17.2 治疗周围性面瘫

齐刺阳白;局部消毒后,第1针针体与皮肤呈45°角,用提捏进针法,针尖距离阳白约8 mm处进针,向下刺入,使针尖到达阳白,另外两针分别在第1针左右与其呈45°角、距阳白约8 mm处进针,针尖亦直指阳白,此时患者局部有胀重感为最佳针感,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刺上、下内地仓时,左手翻开患者上嘴唇,从上唇黏膜内进针,针尖对着患侧,并朝向地仓所对口腔黏膜处上0.5寸处,进针点体表投影位于人中沟下1/3和中1/3交点处旁开(患侧)约10 mm,针体进入黏膜内约25 mm,连刺两针,第2针进针点在第1针旁开约3 mm处,针尖也指向患侧,且针体与第1针平行,针刺完毕后,左手自然放下翻起的上嘴唇;同样,翻开患者下嘴唇,从下唇黏膜内进针,针尖对着患侧,并朝向地仓所对口腔黏膜处下0.5寸处,进针点体表投影距离承浆旁开(患侧)约10 mm,针体进入黏膜内约25 mm,同上连刺2针。针刺上、下内地仓,均以针下没有阻力感、进针后感觉针下流畅为最佳,行平补平泻手法。其余腧穴消毒后,根据腧穴所处的部位不同斜刺或直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其中针刺足三里,运用徐疾补泻,行补法,针上加灸。每日治疗1次,留针25 min,每周6次,周日休息,1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疗效显示,40例患者均在1个疗程内治愈(面部表情肌功能正常,额纹对称,两眉平齐,眼裂正常,眼睑闭合正常,口角无呙斜,鼓腮不漏气),治愈率达100%。阳白、四白、攒竹、太阳、迎香、颧髎、颊车、地仓、承浆、翳风、合谷、足三里;急性期(7~10 d)内面部腧穴行轻浅刺激,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取穴不宜过多,每次3~5穴,交替使用。肢体远端的腧穴足三里行补法,合谷行泻法且手法宜重。7~10 d后面部腧穴采用电针透刺疗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中药采用牵正散加味治疗,共治疗70例,痊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3%。[9]

18 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阳白穴 Yáng bái(GB14)

18.1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18.2 解剖

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18.3 主治疾病

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

18.4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18.5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18.6 附注

足太阳、阳维之会。

18.7 穴义

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

18.8 名解

(1)阳白。阳,天部也,气也。白,明亮清白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本穴物质为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己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上传本经的头临泣穴,同时亦外走阳维脉,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18.9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干爽的阳气。

18.10 运行规律

一是循胆经上传头临泣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18.11 功能作用

生气壮阳。

18.12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6.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6-307.
  6. ^ [6]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0.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6-307.
  9. ^ [9]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