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亚急性毒性 (最后修订于2015/8/24 11:55:32)[共56字]
摘要:亚急性毒性(subacutetoxicity)是指实验动物连续超过14d~28d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盐酸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洗手液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胍(PolyhexamethylenebiguanidehydrochloridePHMB)是新的胍类消毒剂。其具有广谱、杀菌明显,低毒,环保等优点,但目前针对盐酸聚六亚甲基胍衍生物的研究文献多为急性毒性研究,对其亚急性毒性研究较少。我们对0.3%盐酸聚六亚甲基胍(PHMB)配成的消毒洗手液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以了解其亚急性毒性。 1材料与方法 1.1受试物0.3%盐酸聚六亚甲基胍(PHMB)
- 富含DHA的鱼油制剂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哺乳动物的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的影响,了解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和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3.33g/kg·BW、1.67g/kg·BW和0.83g/kg·BW剂量的富含DHA的鱼油制剂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及对产生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通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未观察到富含DHA的鱼油制剂有明显的诱导
- 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行评估。研究者以国产多西他赛对44例既往治疗后进展的乳腺癌患者进行70mg/m2静脉滴注,每3周1次,单药治疗。试验中不预防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疗效及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疗效及毒性,用卡式评分评价身体状况变化。结果在41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4例达到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有效率达43.9%,临床获益率85.4%。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Ⅲ、Ⅳ度白细
- 奥克太尔
药物名称奥克太尔 药物别名酚嘧啶,间酚嘧啶英文名称Oxantel说 明片剂:每片100mg;350mg功用作用为一疗效较好的驱鞭虫新药。动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证明,无明显毒性反应。国内应用本品的不同剂量治疗鞭虫病患者423例,虫卵转阴率可达70%,疗效高于甲苯咪唑。用法用量总量20mg/kg,分3次服,每日1次,半空腹服下。注意事项(1)服药后少数病人有轻度头昏、恶心、腹痛及腹部不适感,多在
- 动脉导管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mg,取表阿霉素10mg与超液化碘化油10~20ml充分抽吸形成乳剂,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A组患者在注入化疗药物的同时,注入胸腺肽α13.2mg。 1.3临床观察指标按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毒副作用临床观察,包括食欲、恶心、呕吐、发热、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血常规、AFP、肝肾功能、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及CT或MRI
- 十八、《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中药问题的补充规定说明
定量、分析)对比实验研究资料(方法、数据、附件及结论)。 (五)根据传统中医学试验资料提供有关依据。 (六)与治疗有关的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七)动物急性亚急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八)动物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九)原植物及引种栽培品标本各二份(带花、果等鉴定特征),药材样品各1公斤(贵重及质轻药材根据情况而定)。 (十)产品质量标准草案(包括农药残留量
- 麝香酮Muscone
S37及肉瘤S180细胞的呼吸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动物体内抗肿瘤试验未能观察到治疗效果。[毒性]小鼠静注麝香酮乳剂,其LD50为172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270~290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麝香酮55.56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20d,可使大鼠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肉眼观察,肝、脾均较对照组增大,且边缘厚纯,停药1周后未见恢复正常。犬肌注人工麝香酮注射液400mg/
- 吴玉田教授: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的思考
为“一般用医药品”,只能在药店柜台销售。一般用医药品在申报时要提交的资料包括;有关起源或发现经过及在国外使用情况的资料:有关理化性质、规格及试验方法的资料;有关稳定性试验的资料;有关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略性及其他毒性材料;有关药理作用的资料;有关吸收、分布、排泄资料;有关临床试验结果的资料。在生产张仲景210个处方以内的、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时,要求配方设计规格化;①在一年条件下,将
- 扶助1号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观察
解(PR),进展(PD),无变化(NC),有效率为CR和PR之和。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 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3.2毒副作用评价按WHO抗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表现与分级标准[1]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副反应和骨髓抑制。其中胃肠副作用Ⅲ度以上:治疗组发生率为63.6%,对照组发生率为68.9%,差异无显著性。骨髓抑制Ⅲ度以
- 间苯三酚
列抗胆碱样副作用,不会引起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对心血管功能没有影响。动物药理试验显示,它只作用于痉挛平滑肌,对正常平滑肌影响很小。各种毒性试验结果证明,本品注射液是非常安全的药物。亚急性毒性和慢性长期毒性试验表明,该药对动物生长、重要器官的宏观和微观组织学、血液和生化指数没有不良影响,特殊毒性试验研究表明,本品没有致畸、致突变(致癌)性,所有试验结果显示本品没有任何毒性,用药极为安
- 芦荟预防5-FU持续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观察
前进行;第二疗程取新鲜芦荟洗净去皮,冲去粘液,取中间透明物咀嚼10min,每天4~6次,化疗第一天开始使用,连用7天。将患者第一、二疗程进行自身对照分析。1.3疗效评价标准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口腔溃疡按轻重反应程度分为五度。0°:口腔粘膜正常;Ⅰ°:口腔粘膜红斑、疼痛,不影响进食;Ⅱ°:口腔粘膜红斑、溃疡、疼痛,可进半流质饮食;Ⅲ°:口腔溃疡及疼痛比Ⅱ°加重,只可进流
- 静脉滴注鱼腥草引起过敏反应2例报告
快聚合。葵酰乙醛对多种抗酸细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现在合成了新鱼腥草素。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对革兰阴性、阳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葡菌及耐青霉素菌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等最为敏感。据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犬每日口服80~160mg/kg连续30天,对动物食欲、血象及肝功能等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呕吐、流涎。就此而言,鱼腥草毒性很小,民间用大量鲜草未见中毒者,就这2例过敏病例不难
- 芫花酯甲
/kg与1.9mg/kg。芫花酯甲醇剂给孕猴每日静注20~100mg/kg,连续10d,可见主要脏器有明显病变,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芫花酯甲膜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58mg/kg,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剂量相当于人用量的155倍时体重下降,精神呆板,食量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用77.5倍时,对肾功能有轻度损害。40倍剂量对肝肾功能、体重、血常规无明显影响;子宫内膜刺激试验在子宫、阴道可见中
- 关于修订果糖二磷酸钠制剂说明书的通知
mg/kg) 小鼠 6256(6020~7070) 874(837~913) 大鼠 4107(3731~4251) 1160(1093~1230) 亚急性毒性研究显示,兔和狗静脉注射l00mg/kg或200mg/kg本品,连续30天,没有任何功能和组织学的病理学改变。 致畸性 致畸性研究显示给家兔常规注射l00mg/kgFDP,没有发现怀孕期有病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加介入治疗47例疗效分析
Gy/6.3周/30~33次。单放组病例放射治疗方法和肿瘤剂量与介入加放疗组相同。 表1二组病例的基本资料(略) 2结果 2.1介入加放疗组及单放组的毒副反应毒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标准分为0~Ⅳ度,按TROG的标准分级评价放疗副反应,两组毒副反应见表2。 表2介入及放疗的毒副反应(略) 注:ˇ组与ˇˇ组比P0.05 其中介入加放疗组发生呕吐及外周血粒细胞数减少的病例
- 立体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乳腺癌降期保乳术中的价值
临床医师结合B超测量肿瘤大小及评定疗效。观察指标包括:(1)病灶的变化情况(按1978年12月江苏常州全国抗癌药物会议制定的通用标准);(2)组织学的变化;(3)毒副作用:按WHO推荐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标准》[1]。2结果2.1近期效果灌注化疗后3天即可见肿块质地变软,10天左右肿块明显缩小,其中CR+PR(肿瘤最大径及其垂直径乘积缩小50%以上)32例,MR(两径乘积缩小25%~50%)3例
- 放化结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CT,观察食管局部病灶情况,疗效评价按照实体瘤近期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以RR为有效率[3]。 1.4毒副反应 参照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3]评价患者骨髓抑制及血液学毒性。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放化组与单放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放化组与单化组有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评价
- ECF与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比较
以上检查。1.3疗效评定标准采用RECIST(2000)评价实体肿瘤客观指标判定疗效[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而不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急与亚急性毒性表现和分级标准进行观察和判断。同时,观察病人生活质量。2结果0.05)。2.2不良反应ECF组和DCF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DCF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比较明显(
-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亚麻子
\r亚麻子\pd576a.bmp\r出兖州、威胜军。味甘,微温,无毒。苗、叶俱青,花白色。八月上旬采其实用。又名鸦麻,治大风疾。《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 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SD表示病灶稳定,PD表示疾病进展,有效(RR)=CR+PR。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胸水B超、X线检查,以及每2个疗程行胸部CT检查以评价胸水的变化及肿瘤情况。化疗毒性按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表现与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检查以评价毒性反应。 2结果 2.1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接受了2个或2个以上疗程的化疗,共计完成了152个疗程的化疗,平均每例患
-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30例
减少≥50%并持续4周以上,体力状况改善≥20%并持续4周以上,体重增加≥7%;有效:至少符合一项且其他稳定;稳定:全部稳定;无效:其中一项无效。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0~IV度)标准进行评估。2结果每例患者有服用中药的同时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后,进行CT检查以评估疗效。在化疗期间有呕吐时停服中药,能进饮食即开始服中药。30例患者共化疗117个周期,平
- 降逆散穴位贴敷治疗化疗引起的呕吐疗效观察
疗前半小时静脉注射,每日1次,至周期化疗结束停药。停药3d后总结数据汇总。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 3.疗效标准 按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恶心呕吐分为0度(无)、Ⅰ度(恶心)、Ⅱ度(暂时性呕吐)、Ⅲ度(呕吐,需要治疗)、Ⅳ度(难以控制的呕吐)。止吐疗效分为完全有效(无呕吐)、部分有效(呕吐1~2次/d)、轻度缓解(呕
- 持续泵入法减轻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心脏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
能会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配伍禁忌,所以本观察中均采用静脉双腔导管置管,能保证药物的有效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计划。 1.2.3评估工具及方法采用WHO制定的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作为心脏毒副反应的评估工具[3],心脏毒副反应分为0~Ⅳ度,分度越高心脏毒性反应越重。在治疗全过程中持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脏节律改变,如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早搏;心功能变化,如患
- 紫外线治疗仪治疗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
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病程,加快溃疡愈合。现将我科2006年入层流室11例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应用紫外线治疗仪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口腔溃疡分度口腔溃疡是按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映分度标准分Ⅳ度,Ⅰ度:口腔黏膜出现白斑、疼痛,不影响进食;Ⅱ度:口腔内出现红斑明显,疼痛加重,有散在溃疡,能进食半流质;Ⅲ度:口腔黏膜溃疡及疼痛比Ⅱ度明显,只能进食流质;Ⅳ度:疼痛剧烈,溃疡
- 草酸铂联合5-FU醛氢叶酸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膜保护剂、神经营养药、G-CSF等支持治疗。1.4疗效和毒性评价标准疗效按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CR+PR为有效率。毒性作用按WHO急性及亚急性毒性标准分为0(无)、Ⅰ(轻度)、Ⅱ(中度)、Ⅲ(重度)、Ⅳ(威胁患者生命)五级。1.5统计方法生存期为病人开始治疗至死亡或最后失访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
- 化疗药物致口腔溃疡的治疗与护理
疗药中易引起口腔溃疡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长春瑞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平阳霉素、顺铂、丝裂霉素、依托泊苷(VP-16)等。 2口腔溃疡的分级[1] 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口腔溃疡依轻重反应程度和口腔溃疡面积大小分为5度。15mm2的单个或2个以上的Ⅱ度溃疡。Ⅳ度:疼痛剧烈,溃疡融合成大片状,不能进食,溃疡≥15mm2的2个以上的或更多的溃疡。
-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消失为完全缓解(CR),最大径之和缩小≥30%为部分缓解(PR),最大径之和增大≥20%为疾病进展(PD),缩小不足30%增大不超过20%为疾病稳定(SD)。不良反应按照WHO急性及亚急性毒性标准分为0(无)、Ⅰ(轻度)、Ⅱ(中度)、Ⅲ(重度)、Ⅳ(极重)五级。总有效率RR=(CR+PR)/总例数×100%,肿瘤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
- 音乐疗法在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
组患者情绪状态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1.3研究工具 1.3.1焦虑量表(SAS)。 1.3.2抑郁量表(SDS)。0.05,#P<0.05 1.3.4评价标准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标准,用来评定恶心、呕吐程度。0级,无恶心;Ⅰ级,有恶心;Ⅱ级,暂时呕吐;Ⅲ级,呕吐需治疗;Ⅳ级,难控制呕吐。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 脑囊虫病患儿常用抗囊虫药物的药效研究
5(31):54.5赵森林.吡喹酮对体外猪囊尾蚴作用的电镜结构观察.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1986,4(2):118.6肖镇祥.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173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86,66(7):416.7任海南.驱钩虫新药三苯双脒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观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年报,1986,193.作者单位:164133黑龙江五大连池,五大连池市沾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儿科作者:李方霞
- 中药康莱特联合化疗药物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2/28),而单纯灌注化疗药物组生活质量改善者为23.5%(7/3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2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略2.3骨髓抑制副作用毒性反应分类标准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分级,两组病人白细胞改变情况如表3所示,康莱特具有保护骨髓,减少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作用,实验组病人出现Ⅱ度~Ⅲ度骨髓抑制者为28.6%(8/28),而对照组则多数出现Ⅱ度~Ⅲ度骨
- 希美钠(甘氨双唑钠)Ⅰ期临床研究
与步态、脑膜及神经根症状、脑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病理反射、植物神经系统(由神经外科医生协助检查、判定)。4.7其他毒性反应。5不良反应判断5.1严重程度判定参照WHO规定的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评定标准。5.2与试验药物关系的判定(1)肯定有关:反应出现的时间符合用药的时间顺序,反应符合试验药物已知的反应类型,停药后改善,重复给药再次出现。(2)可能有关:反应出现时间符合用药的
- 爱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提高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小于10分者为稳定。对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是按WHO的分度标准进行评分。观察期间应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有出现,均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评定标准详细记录。2结果2.1实体瘤疗效两组均无CR病例。治疗组PR为26.7%,NC为6.7%,PD为6.7%。对照组PR为23.3%,NC为6.7%,PD为20%。两组间比较PR及NC差
- 89SrCl2治疗转移性骨肿瘤65例疗效分析
疗的剂量不变,间隔时间为3~11个月。 1.3随访和疗效判断本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以上,除定期复查血象外,主要观察疼痛、睡眠和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患者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判断参照WHO血液学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成人)分度标准。疗效评价分为3级:显效(3级):疼痛基本消失,睡眠好,活动能力基本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复查骨显像示异常浓聚影明显缩小和(或)减少;有效(2级):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和活动能力明
- 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临床观察
CT以评价疗效。1.3疗效评价标准按WHO抗癌药物近期疗效的评价标准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有效率(RR)=CR+PR。毒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表现分级标准,分为0~Ⅳ级。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2结果0.05)。2.2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其发生率为96.2%(25/26),其中Ⅲ~Ⅳ度白细
- 独一味胶囊用于药流术中对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叶中采用经典方法结合现代技术,首次从中分离鉴定了十种化合物,测定了17种氨基酸及其含量,还分析了21种无机元素,对其中的总黄酮和皂甙的含量也进行了分析,并做了止血试验、镇痛试验、抑菌试验,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证实独一味有较好的止血、镇痛和抗菌作用,毒性小不良反应少。并研制开发出独一味胶囊(属国家四类新药),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止血作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
- GP与TP方案治疗NP方案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准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判断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以CR+PR为有效。不良反应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或亚急性毒性表现及分度评价标准,分成0~IV级。疾病缓解时间(RT)为自CR或PR起至肿瘤复发或进展的时间。生存期为自化疗开始至死亡的时间。1年或2年生存率为患者自接受化疗至1年或2年时存活患者占化疗患者的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学治疗复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以CR+PR为治疗有效。以CR或PR起至肿瘤复发或进展的时间为疾病进展时间(TTP),化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为生存期。参照WHO抗肿瘤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评价标准,将化疗毒性反应评价分为0~Ⅳ度5个级别。 2结果 恩度联合化疗1周期者2例,2周期者18例,3周期者6例,4周期者6例,完成2周期或以上化疗者可评价近期疗效。其中CR0例,
- 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
3~4个周期。1.3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价治疗结束后按照WHO关于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不良反应按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Ⅳ度。生存期是指第一天到死亡或失访日期的时间。生存期截止于2006年6月。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用Kpalan-Meier的方法计算病
- 滋养细胞肿瘤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治疗和护理
物。(5)鼓励患者多说话,可阅读文章或报纸,可促进溃疡愈合。咽部多活动也可减少充血水肿。(6)鼓励患者多饮水,清洁口腔,减少致病菌的产生。 3讨论 3.1口腔溃疡的分级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口腔溃疡依轻重程度分4度。0度:黏膜正常;Ⅰ度:黏膜红斑,疼痛,不影响进食;Ⅱ度:黏膜红斑明显,疼痛加重,散在溃疡,能进半流食;Ⅲ度:黏膜溃疡及疼痛比Ⅱ度明显,只能进流食;Ⅳ度:
- 三种方案在食管癌化疗中的成本效果分析及临床评价
解和部分缓解为有效;无变化和病变进展为无效。 1.4.2不良反应指标 化疗后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数、胃肠道功能和神经毒性等,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情况。毒性反应参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本研究只计Ⅱ~Ⅳ度的总数。 1.4.3生活质量指标 按WHO推荐的KPS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增加≥10分者为改善,减少≥10分者为降低
- 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T10mg,静脉注射,d1~5,CF200mg,静脉注射,d1~5,5-FU500mg/m2,静脉注射,d1~5;每例进行2~4个周期。按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按WHO抗癌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定不良反应。 2结果 2.1疗效总有效率29.4%,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0例(29.4%),稳定16例(47.1%),进展8例(23.5%)。 2.2不良反应WBC下降,Ⅰ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1.3疗效评价依照实体瘤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为有效。毒副作用参照WHO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疗效标准,分为0~Ⅳ度,总生存时间(OS)指从第一次本方案治疗的日期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末次随诊的时间,疾病进展时间(TTP)指所有入组患者从第一次应用本方案治疗开始至病情复发或疾病进展的时间。
- NP方案与TP方案对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观察
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疗效判断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以CR+PR为有效。不良反应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或亚急性毒性表现及分度评价标准,分成0~Ⅳ级。疾病缓解时间(RT)为自CR或PR起至肿瘤复发或进展的时间。生存期为自化疗开始至死亡的时间。1年或2年生存率为患者自接受化疗至1年或2年存活患者占化疗患者的百分
- 草分枝杆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前的1/2,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量明显减少;无效(NC):治疗后胸腔积液量无改变;进展(PD):治疗后胸腔积液量较治疗前增加。CR+PR为有效。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表现及分度标准观察和记录。 2结果2.1近期疗效全组38例均可评价疗效,CR14例(36.8%),PR16例(42.1%),总有效率为78.9%(30/38),见表1。表1灭活草分枝杆菌胸腔内
- 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评价 根据WHO实体瘤客观指标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为CR+PR,临床获益率为CR+PR+SD。按WHO(1981)抗肿瘤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分为0~Ⅳ度。 2结果 2.1近期疗效 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CR5例(11.6%),PR21例(48.8%),SD8例(18.6%),PD9例(20.9
- 复方苦参合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癌症的临床研究
及近期疗效。1.4评价标准按照WHO(1981年)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价标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毒性反应亦按WHO(1981)年抗癌药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表现与分级标准评分为0~Ⅳ度。2结果2.1近期疗效见表2。苦参治疗与常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28.6%与30.7%,总好转率(CR+PR+SD)分别为60%和66.7%,说明苦参治疗与常规化疗疗效相
- 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效率(RR)为CR+PR。生存质量以KPS评分标准[1]为依据,在治疗前后予以评价,凡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上升≥10分为改善,下降≥10分为下降,变化在10分以内者为稳定。毒性反应按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1]分为0~Ⅳ度。 2结果 2.1近期疗效见表1,2。 表1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略) 33例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化疗。25例初治患者行NDP联合5-FU方
- 双膦酸盐类与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自理。Ⅱ级:活动中度受限,需要帮助。Ⅲ级:活动完全受限,卧床不起。(2)疗效标准:显效:一般状况提高2级以上;有效:一般状况提高1级;无效:一般状况未提高或减弱;1.3.4毒副作用按WHO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热情况。2结果2.1止痛效果见表1。表1止痛效果比较例(%)(略)注:联合组与双膦酸盐组、放疗组比较,P0.05。2.2骨病变
- 健择联合卡铂治疗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4个周期。 1.3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治疗结束后按照WHO关于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不良反应按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Ⅳ度。生存期是指第1天到死亡或失访日期的时间。生存期截止于2005年6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用Kpalan-Meier的方法计算
- TACE后中药As2O3局部连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26例临床报告
PD)。 1.3.1生活质量 根据Karnofsky(KPS)评分,以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10分为改善,减少10分为下降,变化≤10分为稳定。 1.3.2不良反应 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表现与分级标准进行观察记录和判定。 2结果 2.1近期客观疗效 联合治疗组:26例中,PR9例,NC11例,PD6例,有效率为34.6%。TACE组:30例,PR6例,NC10例,PD
- 扶正抗癌合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1例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1疗效标准按照WHO实体肿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1981年)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有效率以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计。毒性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表现和分级标准进行观察和判断,分为0一Ⅳ级。3.2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分析通过SPSSIO.O软件完成,等级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检验水准α=O.05。3.3结果3.3.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