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

目录

1 拼音

xún cháng xíng yín xiè bìng

2 概述

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银屑病,大多急性发病,迅速扩延全身。初起损害往往是红色或棕红色的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渐扩展,成为棕红色的斑块。皮损上覆盖干燥的鳞屑。边界清楚,相邻的损害可以互相融合。

寻常型银屑病大多急性发病。初起一般为炎性红丘疹,约粟粒至绿豆以后可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轻者刮除表面鳞屑,则渐露出一层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即到达真皮乳头层的顶部,此处毛细血管被刮破,则出现小出血点为点状出血现象。

寻常型银屑病的鳞屑呈银白色,逐渐增厚,刮去鳞屑可出现半透明的薄膜,有人称为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出现点状出血,称为Auspitz氏征。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对银屑病的诊断有特异性。有些病人的鳞屑又厚又硬,呈蛎壳状,可以影响皮肤的伸缩。在关节面上的厚硬的鳞屑很容易破裂,使皮肤发生皲裂而感到疼痛。

寻常型银屑病的损害变化较多,有的皮疹呈为鳞屑性水滴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细小鳞屑性损害位于毛囊皮脂腺开口,称为毛囊性银屑病;如果鳞屑呈蛎壳状称为蛎壳状银屑病;有的损害不规则呈地图状,称为图状银屑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损害是盘状或钱币状,称为盘状或钱币状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可泛发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最为常见,特别是肘部,膝部,可对称发生,和骶尾部。头皮损害也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全身损害并存。头部损害界限清楚,头发呈束状,但不脱发。指(趾)甲也可以受累,甲表面呈“顶针状”或凹陷不平。甲表面失去光泽,也可以变厚,呈灰黄色,甲板与甲床分离,其游离缘可破碎或翘起,少数病人损害可发生在口唇、阴茎、龟头等处。

寻常型银屑病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最近国外报道,部分银屑病患者有内脏器官的病理改变,银屑病患者可伴发闭塞性血管炎,肺部的异常,肝脂肪变性及灶性坏死,角膜结膜炎,男性患者可出现精液数量及质量的改变。银屑病患者的内脏损害在治疗银屑病时均应引起重视。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病理改变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是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域内可见中性白细胞构成的小脓肿,称Munro氏小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宽,可与邻近表皮突相吻合,真皮乳头延呈杵状,其上方棘层变薄。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故临床上出现Auspitz氏征。周围可见淋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等浸润。

5 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寻常型银屑病大多急性发病。初起一般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可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则渐露出一层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这是表皮内棘细胞层,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即达到真皮乳头层的顶部,此处的毛细血管被刮破,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其发展过程中,皮损形态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损害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疹,呈点滴状散布全身者,称滴状银屑病或点状银屑病,较常见于儿童,特别是扁桃体炎后发病者;如损害较大,呈圆形扁平斑片状,形如硬币者,称钱币状银屑病;如损害不断扩大,互相融合,形成地图状者,称地图状银屑病;如损害逐渐扩大而中央消退成环状或迂回弯曲形如脑回者,称环状银屑病或回状银屑病;如损害分布呈带状或蜿蜒如蛇形者,称带状银屑病或蛇行状银屑病;如损害数目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甚至波及全身者,称泛发性银屑病;如损害发生于头皮、眉和耳部,并具有脂溢性皮炎和本病的特征者,称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有少数病人皮损有糜烂及渗出,如湿润状湿疹,干燥后形成污褐色鳞屑痂,并重叠堆积,状如蛎壳者,称蛎壳状银屑病;有些患者的皮损倾向于苔藓样改变而类似扁平苔藓者,称扁平苔藓样银屑);有些患者因反复发作及经过多种治疗,皮损呈肥厚性,暗红色,鳞屑少而薄,并互相融合为片状损害,似皮革状或苔藓样改变,如发生于胫前者,像慢性湿疹,此称慢性肥厚性银屑病;尚有少数患者皮损表面形成扁平赘疣状者,而称疣状银屑病等。

损害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以头皮和四肢伸侧为多见。指(趾)甲和粘膜亦可被侵,少数可见于腋窝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襞部,通常掌跖很少发生。常对称分布,亦有少数只局限于某一部位者。由于损害所在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5.1 头皮银屑病

可单独见于头皮,但大多数同时见于躯干及四肢等处。皮损为边界清楚、覆有厚的鳞屑性红斑,有时融合成片,甚至满布头皮。鳞屑表面由于皮脂及灰尘相互混杂而呈污黄或灰黄色,但剥离后其间仍为银白色。皮损处毛发由于厚积的鳞屑紧缩而成束状,犹如毛笔,但毛发正常,无折断及脱落。

5.2 颜面银屑病

在急性进行期,面部常可出现银屑病皮损,大多呈点滴状或指甲大小浸润性红色丘疹或红斑。因每日洗脸,故鳞屑较薄,或无鳞屑。皮损散在分布,或呈脂溢性皮炎样,偶可分布如蝶形,类似红斑狼疮。

5.3 皱襞部银屑病

少数病人可发生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及会阴等部位。皮损呈界限明显的炎性红斑,无鳞屑。由于患部潮湿多汗及摩擦,皮损表面湿润而呈湿疹样变化。

5.4 掌跖银屑病

一般少见。可与身体其它部位同时发生,亦可单独见于掌跖。皮损为境界明显的角化斑片,其中央较厚,边缘较薄,斑上可有点状白色鳞屑或点状凹陷。皮损与局部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有关。有时可因皮损较厚而引起皲裂。

5.5 粘膜银屑病

约有10%的银屑病患者粘膜亦可受累。常发生于龟头和包皮内面,亦可发生于口腔及眼结膜等处,尚有报道见于尿道、膀胱等部位。发生于龟头和包皮内面者为边界清楚的光滑干燥性红斑,刮之有白色鳞屑。发生于口腔者以颊粘膜为多见,亦可见于舌、硬腭、齿龈及口唇等处,损害为乳白色、灰白色或灰黄色的丘疹或肥厚斑片,周围红晕,基底浸润,表面呈浸渍状,剥离后见有点状出血,露出鲜红色糜烂面。粘膜银屑病可单发,但大多在身体它处可见有银屑病损害。

5.6 指(趾)甲银屑病

约有50%的银屑病患者具有指(趾)甲损害,特别是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几乎均伴有指(趾)甲损害。最常见的损害是甲板上有点状凹陷,甲板不平,同时失去光泽,有时甲板可出现纵嵴、横沟、浑浊、肥厚、游离端与甲床剥离或整个甲板畸形或缺如,有时呈甲癣样改变。

5.7 毛囊性银屑病

临床上罕见。常发生在典型银屑病损害之后,可有两种不同的临床类型:成人型主要见于妇女,毛囊性损害作为泛发性银屑病的一部分,对称分布于两股部;儿童型则见于非进行期银屑病患儿,毛囊性损害聚合形成非对称性斑块,好发于躯干及腋部。

5.8 临床分期

病程经过缓慢,有的自幼发病,持续十余年或数十年,甚至有迁延终身者。易反复发作,亦有少数治愈后而不复发者。大部分病人到冬季症状加重或复发,至春夏季节减轻或消失,称为冬季型银屑病;另有少数病人的症状在夏季加重,而在冬季减轻或消失,称为夏季型银屑病;更有少数病人因经过多种药物治疗或病程较久,其发病的季节性往往不明显。病程一般可分为三期:

5.8.1 进行期

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厚积,炎症明显,周围有炎性红晕,痒感较显著。患者皮肤敏感性增高,这一期如针刺,刺伤,烧伤,外科手术等机械性刺激皮肤,一般在7~14天以后,刺激周围皮肤出现典型银屑病损害,称为人工银屑病(Psoriasis factitia)亦称为同型反应(isomorphism),或称Köebne现象。有人报道47%的银屑病患者在病程中有此反应,一般在受损伤后3~18d发生皮损。

5.8.2 静止期

病情保持静止阶段,基本无新疹出现,旧疹也不见消退。炎症减轻,病情稳定。

5.8.3 退行期

炎症浸润逐渐消退,鳞屑减少,皮疹缩小变平,周围出现浅色晕,最后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的银屑病白斑,而达临床治愈,亦有出现色素沉着者。消退部位一般先自躯干及上肢开始,头部及下肢皮损往往顽固,常有迟迟不能消退的。

本病易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开始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皮损加重,夏季缓解或消退。以后可长期不愈。少数病人临床痊愈后可长久不复发。

患者的自觉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一般全身情况不受影响。

6 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

1.刮屑检查有无露出半透明薄膜,剥除薄膜有无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

2.血、尿常规检查。必要时作皮肤活体组织检查及骨关节X线检查。

3.确定所属类型(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或关节炎型)及病期(进行期、静止期或退行期)。注意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及连续性肢端皮炎等鉴别。

7 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

1.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解除思想负担,提高治愈信心。有条件者可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

2.去除可疑诱因,防止外伤,避免滥用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3.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以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为宜。内用药:进行期可肌注维生素B12 100~500μg/d, 5%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 1g静滴,瘙痒重时可用0.25%普鲁卡因100mg(皮试阴性后)加维生素C 1g静滴;静止期可服用复方氨肽素、复方丹参片或复方青黛丸等。寻常型银屑病采用中药既安全又有效,进行期可以清热凉血祛风及疏肝理气为治则,如生槐花、白茅根、土茯苓、苦参、当归、赤芍、白芍、郁金、柴胡、生黄芪等;静止期以养血活血祛风及疏肝理气为治则,如生地、丹参、蜂房、鸡血藤、当归、赤芍、白芍、郁金、柴胡、生黄芪等。钱币状斑块型可加山豆根、黄药子、白花蛇舌草等。冬季型可采用热水浴-焦油-紫外线三联疗法;冬季型广泛而顽固性病损可采用8-甲氧基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

4.外用药在进行期宜薄搽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硼酸软膏或低浓度煤焦油乳剂等。病情稳定后可选用: ①3%水杨酸软膏; ②5%松馏油或煤焦油乳剂;③薄搽醋酸氟轻松、地塞米松或氯氟舒松软膏;④ 0.1%~0.5%蒽林软膏;⑤10%喜树碱二甲基亚砜(喜树碱100g,二甲基亚砜200ml,95%乙醇800ml,浸泡3d后使用)等。此外,鳞屑较厚的斑块型也可选用维甲酸软膏及钙泊三醇软膏,但面部皮损宜慎用。

轻症者以局部治疗为主。可外用水杨酸软膏、维A酸软膏及氢化可的松软膏[1]。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1]。小面积使用,避免大面积使用,皮损消退后间断使用,逐渐停用,避免突然停药,引起反跳[1]

瘙痒明显者可口服赛庚啶或氯苯那敏[1]

8 护理

1.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并注意心理护理,以利康复。

2.患者宜勤沐浴。头部外用药者每周至少理发一次。

3.红皮病型、全身性脓疱型及关节炎型银屑病,应加强护理。

9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2-24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