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痤疮

目录

1 拼音

xún cháng cuó chuāng

2 英文参考

acne disseminata

acne simplex

acne vulgaris

common acne[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寻常痤疮为病症名。指因在青春发育期,性腺成熟,内分泌增加,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使毛囊上皮增生而将毛囊皮脂腺管口阻塞,再经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毛囊炎。皮脂溢出症、过多摄入脂肪和糖类、消化不良等常为本病的诱因[1]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的常见病,多发于15~30岁男女青年c一般认为,本病多由于青春期间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发育旺盛,使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现角化,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月旨栓”,且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其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现代西医学亦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常因影响面部的美容而深感苦恼。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疮”等。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郁乃痤。”(《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不仅指出了汗湿为其主要病因,且“郁”字总括了本病的病机所在。晋代《肘后备急方》提到本病发生在面部,故称面疮。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本病的症状。特别是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对本病的症状、病因、治法、方药等作了更为全面的论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嘴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以上论述,说明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诊治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现代中医治疗本病的首篇论文发表于1958年。在60年代,除了中医中药外;针灸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70年代段起,临床报道逐渐增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美的追求日益迫切。至80年代,中医界对痤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察和研究,有关临床资料大量涌现。在病因病机的探讨中,医家们通过临床实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古代“郁乃痤”的病机认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补充和完善。在治疗方面,除沿用传统辨证分型进行论治外,强调内治与外治并重,辨证治疗与专方治疗并重,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并重。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创新,如在服药方面,有采用周期服药法治疗女性患者。在针灸治疗方面,采用电针、耳针、埋针、刺血等法,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据统计,中医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90%左右。

本病的机理研究,近年来也开始引起重视,如进行了血清锌、铜及维生素A、E值的测定,结果发现,均比健康人明显降低,提示了痤疮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均呈紊乱现象。实验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较正常人为高,且较正常人产生过多的皮脂。这些均显示皮脂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与中医认为瘀血、湿热致病说颇为吻合。

4 病因病机

古今资料表明,引起痤疮的病因主要与外邪、饮食、血热、湿热之邪为患有关,其病理机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邪袭腠理 肺为娇腑,易受外邪侵犯,劳累汗出当风,迫于肌肤,正邪之气相搏,闭阻卫阳之气,卫气郁滞则脂液津血运行不畅,蓄于玄府,发为痤疮。

肺经邪热 本为阳热内盛之躯,又嗜烟酒,久则生热,邪热郁于肺中,皮毛为肺所主,而鼻属肺,肺经郁热熏蒸肌肤,血热壅滞毛窍而成。

胃肠湿热 过食辛辣、炙赙之品,湿热内生,结于肠胃,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胃热盛,腑气不通,移热于肺,上熏滞于肌肤毛窍,瘀久生毒,痤疮乃发。

脾失健运 思虑、劳累过度损伤脾气,运化水湿功能失职,致湿无出路而聚于体内,郁久化热生痰,湿热挟痰,凝于肌腠毛窍而发痤疮。

5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要点:①多在青春期开始发生,好发于面、颈、胸、背上部。②皮疹为暗红丘疹,脂溢、毛囊口扩大,重者有黑头粉刺、脓疱、结节、脓肿、色素沉着和疤痕。[1]

6 辨证分型

痤疮一病由于好发于青春期,故绝大部分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以实热证居多,分析综合各地资料,可具体辨证分为以下三型:

1.肺经热毒 颜面痤疮以鼻周多见,其疹舨热红痛,或中有脂栓,用手指挤压,有小米或米粒样的液体排出,甚者可见脓疮,伴颜面潮红,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微黄,脉来浮数。

2.肠胃湿热 颜面丘疹色红,微肿,疼痛,皮损部以额部、口周为多,皮脂分泌较多,炎症严重时伴见脓疮。同时可见口苦口干,纳呆腹胀,小便溲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象濡数。

3.血热瘀滞 颜面皮疹呈黄豆或指头大小,色红或紫红,同时伴有囊肿、结节、疤痕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搔痒和疼痛交替出现,严重者呈橘皮脸。舌质暗红或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来细涩。

7 治疗

7.1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皮疹消退,无新疹发生,局部仅残留极少数皮肤损害。

显效:皮疹缩小,皮肤损害消退在70%以上。

有效:皮肤损害消退在30%以上或炎症明显减轻。

无效:皮疹稍见减轻,或无变化,或较原先加重。

7.2 分型治疗

(1)肺经热毒

治法:清肺解毒消疹。

处方:桑叶9克,菊花9克,枇杷叶(包)15克,荆芥7克,黄芩15克,生地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玄参12克,桔梗6克,栀子5克,川芎9克,蒲公英20克。

加减:若搔痒甚者加蝉衣、防风;疹色紫红加紫草;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月经不调加丹参、益母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以上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319例,基本治愈135例,显效122例,有效5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8.1%。

常用成方:枇杷清肺饮、桑菊饮、银翘散、防风通圣散、普济消毒饮等。

(2)胃肠湿热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

处方:茵陈10克,黄柏7克,知母9克,枇杷叶9克(包),生地30克,黄芩9克,丹皮9克,米仁20克,茯苓12克,制大黄9克,生甘草3克。

加减:有脓头形成加蒲公英、蚤休;痒甚者加地肤子、白藓皮;纳呆乏味者加山楂、炙鸡内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亦可煎水湿敷患处。

疗效:以上方为基本方加减共治疗417例,基本痊愈286例,显效76例,有效4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8.3%。

常用成方:三黄汤、黄连解毒汤、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胃散、承气汤等。

(3)血热瘀滞

治法:清热凉血化瘀。

处方:丹参30克,生地36克,赤芍15克,土大黄15克,当归尾9克,红花6克,丹皮12克,蛇舌草15克,凌霄花10克,生甘草3克。

加减:搔痒甚者加地肤子、苦参;疤痕形成加马勃、牡蛎、皂刺。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78例,基本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3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8%。

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汤、丹参饮、桃红四物汤等。

7.3 专方治疗

(1)蛇舌山楂饮

组成:蛇舌草、山楂各30克,生地,紫丹参各20克,玄参15克,枯芩10克,生甘草5克。

加减:气滞血瘀加郁金、红花、莪术;脾胃湿热者加炒白术、炒山栀、地肤子;肺热加桑白皮;有脓头加紫花地丁;皮脂溢出盛者加龙胆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共治疗54例,基本痊愈33例,显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6%。

(2)清肺消痤饮

组成: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银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紫花地丁2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生地12克,白芷6克,生甘草3克。

加减:皮损感染重,脓血疹多加蒲公英、连翘;皮脂多加苦参;有结节或囊性皮损重者加红花、夏枯草、土贝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饭后服用),4周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00例,基本痊愈45例,显效28例,好转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

(3)三皮四物汤

组成:地骨皮、白藓皮、丹皮、生地、当归、川芎、赤芍、川牛膝适量。

加减:夹湿者加黄柏、苍术、米仁;挟风者加防风、蝉衣。

用法:月经干净后12~15天服药,每日1剂,连服6~9剂,共服3个月经周期。闭经者,服完9剂,间隔20天再服9剂。服药期间忌辛辣,并停用其他一切药物。

疗效:共治疗女性患者88例,显效61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6%。

(4)搽剂

组成:赤石脂、密佗僧、硫磺、樟脑、天仙子、白果各10克,冰片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入75%乙醇300毫升中,分瓶装之,密封5天后即可用之。用前先将药物充分摇匀至未见沉淀,以棉签蘸药外搽皮损处,早晚各1次,10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144例,基本治愈76例,有效6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8%。

(5)痤疮搽剂

组成:硫磺5克,枯矾10克,生大黄5克,黄连3克,黄柏3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筛,加冷开水70毫升,拌匀,装瓶备用。于每晚临睡前将药液摇匀,用消毒脱脂棉蘸稀糊状药液搽于患处,第2天早晨洗脸时洗去,须坚持天天用药,连续7~30天。

疗效:共治疗Z0例,皆近期治愈,疗程最短仅7天,最长25天痤疮消失。

7.4 老中医经验

朱仁康医案

刘××,男,21岁。初诊日期为1973年1月20日。主诉:脸面出现痤疮疙瘩成囊胂状已3年。开始起黑头粉刺,面部油多光亮,并起脓疮及囊肿,痒痛相兼,挤出脓后形成疤痕疙瘩,时轻时重,缠绵不断,屡治无效。检查脸面部可见密集之黑头粉刺,散在脓疮囊肿,成萎缩性疤痕,颌部、颈部、前胸、后背亦见多处类似损害。舌质红绛,脉象弦滑。证属脾胃积热,熏蒸于肺,日久痰瘀积聚而成面疮。治宜凉血清热,消瘀软坚。

处方: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以上方为主加减,先后服21剂,症状逐渐趋轻,囊肿较平,已不常起脓肿。后即改制成丸剂,以便长期服用。

处方:生地60克,丹参60克,赤芍6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炒莪术60克,蒲公英60克,蚤休60克,夏枯革6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9克,服丸二、三月后,面部囊肿大致趋平。

按:痤疮的发生,男性主要与吸烟及嗜食刺激辛辣之品有关,此例痤疮患者以脓疮囊肿、疤痕为主,可知系年轻体盛,脾胃积热郁久成痰淤所致,病经3年,已属慢性。故朱老先用凉血清热、消瘀软坚为法,待脓疮囊肿趋平,再以丸药徐徐图治,缓收其功。

7.5 用药规律

为了进一步探求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使临床治疗效果得以提高,故对19篇用药20例以上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应用频度(例)报道文献(篇)药   物
>80010~17生甘草、蛇舌草、黄芩。
500~7995~15生地、赤芍、枇杷叶、桑白皮。
200~4995~10黄连、丹皮、当归、生山楂、丹参。
1~4蒲公英、虎杖、败酱革、透骨草、茵陈、大黄、薏苡仁、银花、栀子、荆芥。
100~1991~4地骨皮、知母、玄参、泽泻、连翘、红花、茯苓、生石膏、菊花、川芎、白芷、黄柏、紫花地丁、苦参、马齿苋。

上表中应用频度及报道文献最多的中药为生甘草、蛇舌草和黄芩三味。三味药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所不同的是生甘草还能解百药之毒兼以护胃,在治疗痤疮众多的清热解毒苦寒败胃药运用之时,生甘草自是不可缺少的一味良药;黄芩主清上焦肺经之热;蛇舌草为解一切热毒之首药。其次为凉血活血之药i从药物的运用频率中可以看出,依据痤疮一证在临床上以实证、热证居多这上特点,故中医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药进行治疗,药证吻合,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7.6 其他疗法

(1)针灸

针灸治疗: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法,方法是抽取肘静脉血液3~5毫升,迅速注射到一侧或双侧足三里穴内。30日1次。毫针刺法以曲池、合谷为主,酌配大椎、肺俞、足三里、三阴交。针用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或用G6805治疗仪断续波,每次通电2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止,每日1次。[1]

①体针

取穴:主穴:曲池,合谷(双)。配穴:肺经风热加大椎、肺俞穴,肺脾风热加足三里,冲任不调加三阴交。

操作:以上穴分2组治疗,针刺组57例,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分钟;电针组87例,用G6805治疗仪,断续波,每次通电20分钟,均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

疗效:针刺组57例中,基本痊愈30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电针组87例,基本痊愈76例,显效11例,全部有效。

②穴位注射

取穴:足三里。

操作: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2毫升,迅速加人生脉注射液2毫升,摇匀即注入双侧足三里。抽血和穴注均按常规消毒,每5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12例患者,治愈105例,占93.8%。其中一个疗程治愈者35例,占31.25%,二个疗程治愈者70例,占62.5%。余经1~2个疗程治疗均获显效。

③耳穴刺血

取穴:a.耳前(热穴),耳后(相当于降压沟);b.内分泌、皮质下穴。

操作:每组每次取一穴,仅用一侧,两侧轮番使用。常规消毒后,用细三棱针(亦可用眼科小手术刀片)迅速刺出血(划破表皮0.1cm),以酒精棉球拭净,随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免感染。每隔一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17例,基本痊愈132例,显效59例,好转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53%

④剃络拔罐

取穴:主穴a.大椎、至阳;b.身柱、筋缩;c.神道、命门。配穴:降压沟、热点、胃穴(均为耳穴)。

操作:主穴每次取1组,以三棱针或皮肤针叩刺数下,出血,然后拔罐20分钟,起罐。配穴用三棱针或手术刀片(15号)割治,出血数滴,每次选1~2穴。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疗效:共治疗254例,基本痊愈161例,显效22例,有效6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2%。

(2)单方验方

①天葵米仁方

组成:紫背天葵草50克(干品15克),薏苡仁30克。

用法:上二药用淘米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时,内服半小碗,分3次服,同时取热药汁适量擦洗患处,隔日1次。

②剃猬油(外用)

组成:刺猬油。

用法:取刺猬脂肪,入锅慢火熬油,凉后微凝为浅黄色,涂于患处皮肤,每日1次。

7.7 其他措施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忌用手挤压痤疮,以防止感染。

饮食保持清淡,富于营养,如多吃糙米、萝卜、白菜、豆制品等含大量维生素A、C的食物。因清淡食品能减少皮脂腺的分泌,维生素A和C可以防止皮肤及毛囊角化,使毛囊口通畅,有利于脂液分泌物的流出,减少痤疮形成的机会。

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