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血瘀证 (最后修订于2016/3/5 0:33:58)[共93字]
摘要:血瘀证为证候名。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以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或心、肝、脑等主要脏器瘀血阻络,功能障碍;或腹内肿块、刺痛不移、拒按;或出血紫暗成块,舌紫暗,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述要及思考
血瘀证诊断标准作为血瘀证客观化、规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受到重视。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制定主要从症状体征、病因、治疗性诊断三方面进行。众多诊断标准反映出新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的作用日益突出,而研究者也从各个专科制定了各自的诊断标准,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此外,一些研究者从血瘀证目征、瘀血腹诊等特殊体征方面探讨了血瘀证的诊断;而利用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对血瘀证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客观指标进行
- 肿瘤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现状
血瘀证在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亦伴随着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肿瘤血瘀证的有效途径。目前对肿瘤血瘀证的病理生理意义及活血化瘀药的使用策略尚有争论。在临床运用中,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活血化瘀法也有不同的变化。现有的研究为肿瘤活血化瘀进一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方向。现综述如下。1肿瘤血瘀证的特点肿瘤属于中医“癥瘕、“积聚范畴,其发生、发展与血瘀关系
- 血瘀证的现代诠释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系列报道① 什么是血瘀证?活血化瘀治疗优势何在?为解答读者的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科主任史载祥教授。 血瘀证串起数十种疾病 史载祥是我国从事活血化瘀研究较早的学者之一,他与陈可冀院士共同主编了100多万字的《实用血瘀证》一书。他介绍说:“血瘀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诸多疾病,而形成血瘀后又可
- 气体信号分子血瘀证现代研究新思路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冠心Ⅱ号等有显著疗效的活血化瘀方药问世之后,血瘀证研究鲜有自主创新和突破性进展,研究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史载祥提出,中医学“气”与气体信号分子在气的来源和中介功能方面相关,故应从气血相关全面认识血瘀证。这也为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走向深入提出了新的思路。 ——编者按
- 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指标分析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因正虚、寒凝、痰浊、气滞、瘀血之不同,但基本病机为心脉瘀阻。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血瘀证是CHD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已有的研究证明,CHD血瘀证的形成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机制失常,血液处于血栓前高凝状态的病理生理相似。因此,冠心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指标主要依据这些方面来从生化、体液、影像等多个角度开展,从而
- 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摘要】目的探索血瘀证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Child-Pugh分级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双功多普勒超声仪测定116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流速、脾静脉血流流速,并检测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SB、ALT、AST、A、G、PTA)等相关指标。结果湿热内蕴证与血瘀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流速[(15.4±5.49)对(12.6±2.9)cm/s],门静脉流量[(124
- 脑梗死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进展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T)或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供应脑某一部位的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该区域因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脑缺血性损伤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也是脑梗死的基本证候之一。为探讨脑梗死与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开拓研究思路与治疗方法,现就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概述如下。1脑梗死中医学病因病机与血瘀证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其病
- 血瘀证本质与血液流变学和羰基应激的相关性
思维。因而,应当把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移植运用于中西医统一的研究中,把中医的朴素系统论思维提高到现代系统论思维,把西医的还原论思维转变为现代系统论思维,发展新的医学系统论思维[1]。而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两种医学结合研究的一大热门,且已成为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最有活力,最见成效,最受国内外关注的领域之一。下文将着重阐述血瘀证的本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从人与其母系统之间的关系
- 黄淑芬“治血先治风,风去血自通”经验应用
【摘要】黄淑芬教授认为内外风皆可致瘀,风瘀常相关互患,风药具有调畅气机、开发郁结、发散驱邪、引经报使的功用,治疗血瘀证适当运用风药可增强活血化瘀作用,因此提出了“治血先治风,风去血自通”的治法新见解。【关键词】风药;血瘀证;经验;黄淑芬 黄淑芬教授系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政府津贴享受者,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四十余年的从医生涯
- 广西壮族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与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关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及部分危险因素与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筛选符合既定相关标准的广西壮族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分为血瘀证组30例与非血瘀证组58例,进行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观测患者的腰椎负荷强度等指标,观察部分危险因素以及部分危险因素和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的关
- 史载祥:气体信号分子血瘀证现代研究新思路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冠心Ⅱ号等有显著疗效的活血化瘀方药问世之后,血瘀证研究鲜有自主创新和突破性进展,研究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史载祥提出,中医学“气”与气体信号分子在气的来源和中介功能方面相关,故应从气血相关全面认识血瘀证。这也为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走向深入提出了新的思路。 ——编者按
- 殷惠军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的基础研究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证侯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核心地位。血瘀证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近50年来,血瘀证基础研究的内容涉及到血流动力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组织氧供、炎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血瘀证作为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往往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改变,企图将其归结为某一种物质实体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我们的研究应从中医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
2006年07月04日中医杂志2006Vol.47No.1P.47-4929(广州)为了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检验及对证候客观化的意义。研究者分DPN属血瘀证者(Ⅰ组),DPN非血瘀证者(Ⅱ组),无并发症、非血瘀证的糖尿病患者(Ⅲ组),正常组(Ⅳ组)4组进行观察。对Ⅰ、Ⅱ、Ⅲ组进行糖尿病其他血管并发症、中医症状、舌象、脉象观察,各组均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动力学、
- 血瘀证的本质初探
立一个一元化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应当把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移植运用于中西医统一的研究中,把中医的朴素系统论思维和西医的还原论思维提高或转变为现代系统论思维,从而发展新的医学系统论思维。而血瘀证的研究是两种医学结合研究的一大热门,笔者尝试从不同角度阐述中西医结合研究血瘀证本质。1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看血瘀证的本质人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属性的统一体,必然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
- 用现代生物学研究破解证实质难题
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平台,实行多学科融合与协作而进行的中医舌诊专家系统的开发,使中医舌诊逐渐走向客观化和定量化。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翁维良教授等运用该系统对照观察了352例血瘀证舌质和218例非血瘀证舌质的不同,认为该系统对舌质的量化观测对血瘀证量化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脉诊的量化采集和处理系统也在逐步完善。有人采用微机化脉图仪对中医肝病各证260例患者进行脉图描记,发现
- 甘地胶囊对糖尿病血瘀证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甘地胶囊对糖尿病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西药对照组(16例)按西医治疗方案控制血糖;观察组(32例)西药治疗同时,口服甘地胶囊,疗程为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积分、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从瘀论治小儿肺炎
【摘要】从现代医学、祖国传统医学两个角度综述了小儿肺炎血瘀证形成的基础及发病机理,认为在肺炎发病过程中,由于肺气的郁闭,可致血液运行不畅而成血瘀,故在小儿肺炎的发病过程中,血瘀的现象可以贯穿于始终,所以在治疗小儿肺炎时,要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关键词】小儿肺炎;活血化瘀;综述1肺炎血瘀证的基础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易受外邪侵袭。肺不耐寒热,故有娇脏之称。肺朝百脉,且主一身
- 肾康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疗效观察
。CGN目前在医学界还是一种疑难病症,难治愈,易复发,预后差。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我们从2002年2月~2003年3月对我院肾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肾康胶囊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次临床试验入选病例“意向治疗”人群(ITT人群)55例,随机分为两组,肾康胶囊治疗组28例,男1
- 米槁精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米槁精油滴丸(简称精油滴丸)对大鼠“血瘀证”的防治作用。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寒凝激怒”可致淤,制作大鼠血瘀证模型;采用热刺激及化学刺激制作疼痛模型,以精油滴丸,给药证实该药对抗作用。结果精油滴丸可改善“血瘀证”大鼠模型的血液流变性,并且可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精油滴丸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关键词米槁精油滴丸血液流变性 Experimentalstudyofmigaoessentia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定量血瘀证诊断
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们通过对2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nentrespirationinfection,RRI)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进行其血瘀证的定量诊断,探讨采用中医活血化瘀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3~6岁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的门诊患儿20例,男10例,女10例,病程1~5年,发病次数7~24次/年。
- 慢性前列腺炎血瘀证型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我们在临床上统计了656例慢性前列腺炎的证候特点,并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会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拟定了慢性前列腺炎血瘀证型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有: (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腰骶部、少腹部、会阴部等部位固定不移的疼痛。符合中医血瘀证“痛有定处”之诊断依据,有此证患者占82.9%。 (2)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触诊压痛及质地变硬或硬结,符合中医血瘀证“病理性肿块”之诊断依据,
- 史大卓-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意义重大
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对进一步深化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 我们采用病证结合研究模式,通过系统评价方法总结古今文献,采用德尔菲法完成专家咨询,按照横断面研究设计进行临床观察,最终制定出包含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综合评定的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草案)。该标准重视宏观指标,研究证据多,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其中,主要指标包括:胸痛位置固定,舌质色
- 活血化瘀在心血管病的应用
活血化瘀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大法之一,它的适应证是血瘀证,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其中以心血管病的应用最为广泛。解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推广普及应用,开创了血瘀证临床研究的新时期,40年来成就显著,硕果累累,成为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最具活动,最受国内外关注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对临床危重病以及疑难病治疗取得许多可贵的经验和成绩。近几年来,活血化瘀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 高玉兰:试谈血瘀与衰老
衰老,延长寿命是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传统的观点及现代抗衰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多针对“虚损为主。而充斥市场的各种抗衰老剂,以“滋补为多。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血瘀证是导致人体衰老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现就血瘀导致衰老机理及延缓衰老措施作一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望同道斧正。 1.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生
- 郭慧君王知佳:高血压病从瘀论治辨析
前非传染性疾病中患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并发症最严重的疾病。中医传统多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中阻等方面人手论治,但随着长期临床实践及对高血压病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在高血压病病程中,血瘀证可作为高血压病的独立证型或兼证,从而逐渐重视活血化瘀法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l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情志失调、内伤虚损、食居失宜等因素长期作用,致使体内阴阳消长失调,进而
- P-选择素在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块的破裂有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血小板的活化参与。笔者的多项临床研究[6~9]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亦表明,UA患者血小板CD62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UA存在着显著的血小板活化现象。2P-选择素与冠心病血瘀证沈庆乐等[10]用ELISA法测定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GMP-140浓度,发现气滞血瘀组和气虚血瘀组GMP-140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气滞血瘀组高于气虚血瘀组。孔令钧等[1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
- 益寿饮对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2(IL-2)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益寿饮能够提高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产生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的能力,进而改善免疫调节功能和延缓衰老。 【关键词】益寿饮;肾虚血瘀;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延缓衰老、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是当前老年学界一个重要课题。在人体衰老过程中,免疫机能会逐渐低下,如何改善老
- 强直性脊柱炎湿热血瘀证辨证要素研究初探
2006年12月25日中医杂志2006Vol.47No.8P.610-61215(北京)为了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湿热血瘀证的辨证要素,探讨证候的研究方法。研究者把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与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选取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聚类分析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状为:腰脊活动受限、晨僵、腰骶疼痛、脊背疼痛。Logistic分析得出湿热血
- 补肾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虚血瘀证76例临床观察
血瘀证。西医诊断标准:6个月内尿检查连续两次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ug/分,或30-300m9/24小时,并排除。tL,力衰竭、泌尿系感染、酮症酸中毒、原发性高血压等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因素…。中医辨证标准: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倦怠乏力、咽干口燥、视物模糊、舌紫暗或有瘀斑。或见舌下静脉怒张,脉沉细涩。 2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一般控制,空腹血
- 益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证62例
一般资料122例均为门诊患者,均按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6岁;病程最短14个月,最长26个月;临床辨证分为肾阳亏虚,气化不利兼血瘀证12例;气阴两虚兼血瘀证15例;肾阴亏虚兼血瘀证35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5岁;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25个月;临床辨证肾阳亏虚,气化不利兼血瘀证12例;气阴
- 蒋跃绒——数据研究挖掘活血化瘀的多种关联
我们采用关联规则这一数据挖掘方法,对陈师诊治的277例辨证含血瘀证的医案中,活血化瘀药物的辨病、辨证、辨症规律进行了分析。 西医病名与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冠心病支架术后血瘀证应用川芎、赤芍的置信度高达0.89,0.83,二者配伍可视为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的专病专方专药,其次常用的活血药依次为红花、元胡、丹参;高血压病血瘀证对应的药物依次为牛膝、赤芍、干地黄、川芎、丹参、红花;心律失常血瘀证对应
- 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各种中成药,造成对心绞痛疗效的下降,不能控制其发作;或其他原因造成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应用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及血瘀证标准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68例,其中1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其余52例有明确的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62~78岁,平均68.2岁;病程6~15年,平均9.25
- 蒋跃绒-数据研究挖掘活血化瘀的多种关联
我们采用关联规则这一数据挖掘方法,对陈师诊治的277例辨证含血瘀证的医案中,活血化瘀药物的辨病、辨证、辨症规律进行了分析。 西医病名与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冠心病支架术后血瘀证应用川芎、赤芍的置信度高达0.89,0.83,二者配伍可视为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的专病专方专药,其次常用的活血药依次为红花、元胡、丹参;高血压病血瘀证对应的药物依次为牛膝、赤芍、干地黄、川芎、丹参、红花;心律失常血瘀证对应
- 近年来中医外治慢性鼻一鼻窦炎概况
调和脏腑,传注气血,抗御外邪,发挥局部或全身性作用,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为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肿瘤病人多是由于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损伤、素有旧疾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畅,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蕴结于脏腑之中,久而形成癌病。国医大师周仲英根据其六十年的I临床经验,提出“癌毒学说,其认为癌毒也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根据2011年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
- 冮顺奎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血压病当平肝潜阳、祛瘀化痰赵淳老师诊治高血压病经验
为主要病机。瘀血、痰浊为脏腑功能受损,升降失常,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产生的病理产物,既是病之果,又是病之因,成为内生之邪,影响脏腑功能,耗伤气血阴阳,败坏形体。中医学有“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说法,赵老师指出血瘀证据其病程长短和起病急慢可分为急性血瘀证、慢性血瘀证、潜在血瘀证(前血瘀证)。而痰之为病,有有形之痰,更有无形之痰。痰瘀互结,成为伏邪,为害尤大。赵老师认为高血压病多有血瘀证,不仅可
-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素抵抗中医病机特点是在肝肾阴虚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肝阳(火)亢盛这一结论。3血清瘦素水平与中医血清瘦素与中医证型在高血压病中的报道甚少。陈贵海[22]通过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检测后发现,血瘀证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并根据瘦素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提出瘦素可能是肥胖与血瘀证形成相关的主要原因。排除了糖尿病导致瘦素水平增加的干扰后,其对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研究中同样发现血瘀证组有增
-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肝炎难治性黄疸11例报告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降黄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的成败。而难治性黄疸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根据笔者的经验,这些病例大多数伴有血瘀证。2005年2~7月,我科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11例急性黄疸型乙肝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急性黄疸型乙肝患者,门诊治疗7例,住院治疗4例;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41(22~61)岁。入院临床表现
- 万远铁教授论中风病从瘀论治
一见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万远铁老师推崇张梦侬之说,而将气虚逆乱、血热阴亏等内在病因导致的病理变化总括于“风”之中,简明地归纳为“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为“风、痰、瘀”三字,执简以御繁。 3“瘀”与“血瘀证”的认识 “瘀”应指“气血瘀滞”而非单纯“血瘀”,分而言之为“气滞”或“血瘀”,但言“瘀”一般都以偏于“血瘀”而言。中医学认为气血是不可分割的生命活动的动力概念,也即是人体组织细胞、血液、体液、
- 周小青:对中医诊断理论的几点思考
血。”其病机为“瘀血内阻(经脉),气不布津,津不上承于口,故口渴;由于非津伤,故仅需漱口而不欲咽”。石寿棠《医原》云:“血结则不独血滞于中,则水饮亦无由吸摄、输布。”此说理显得很充分,也好理解,但进一步思考或提问的时候,我就感到论据不直接,不充分了。如在临床诊断时,有多少血瘀证病人表现为“口渴,但欲漱口不欲咽”,其出现(发生)概率是十分之一,还是百分之五,抑或十分之六,我不知道,也未看到过这方面
- 心系病证中医证候模型研究进展
明高脂血症向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早期多属痰浊证,中后期为“由痰致瘀、“痰瘀互结之证。仇琪等也发现,以左冠脉结扎法制作的心肌缺血大鼠在术后7—60d内同时具备血瘀证和气虚证相关指征。倪量等以腹主动脉狭窄法复制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发现该模型大鼠心脏早期呈典型向心性肥厚的病理改变,8周后为混合型左室肥厚;在中医证候方面具有心气虚证及血瘀证的特点,血瘀证贯穿于整个病
- 从瘀论治中风
瘀。总之,瘀血内阻脑窍是贯穿中风病始终的基本病机。张学文据其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中风整个病变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概括为四期六证。四期即中风先兆期、急性发作期、病中恢复期、疾病后遗期;六证,即肝热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窍证、瘀热腑实证、颅脑水瘀证、肾虚血瘀证。 肝热血瘀证 多见于中风先兆证期,即中风早期证候。症见头痛、眩晕或目涨面赤,心烦躁急,肢体麻木,或短暂性语言謇涩,或一过性肢瘫无力
- 吴同玉: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模式探讨
。 1.3从西医病理判断中医的证 如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卜.再予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心血瘀证大鼠模型,从血脂增高、主动脉内壁下层增厚伴前期斑块和红细胞压积偏高和心血管形态学改变认为心血瘀证模型成功。中医的证其实质即疾病的病理,如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病理切片等,目前即使与中医证的相关性不确定
- 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硬化患者的肝、胆、脾,对其肝右叶最大斜径、前后径,肝左叶上下径、前后径,胆囊壁厚度,脾脏大小,肝静脉内经,门静脉及脾静脉内经及血流速度等超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证型肝硬化患者肝左叶上下径:血瘀证与肝气郁结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比较明显缩小;脾脏厚度:血瘀证较湿热内蕴证明显增厚;门静脉主干内经: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证明显增宽,与湿热内蕴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血流流速:血
-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统一的证候评价,得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283例受试对象总体上以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经聚类分析,结合各证候要素在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可见,脑梗死受试者的主要证候表现均为气虚血瘀证。受试者中表现为二证相兼和三证相兼的比例最高,一证独见的受试者中,以“气虚和“血瘀型最多;二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型最多,三证并见的,以“血瘀+气
- 气滞血瘀证的性病后综合征有什么临床表现,怎样治疗?
气虚血瘀证的性病后综合征常见症状为腰痛如刺,腹痛腹胀,痛处拒按,性交痛,或有闭经,舌暗,脉涩。这是由于久病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故腰痛如刺,腹痛腹胀,痛处拒按,性交痛,或有闭经;舌暗、脉涩为气血闭阻之候。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常用药物为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红花10g 桃仁10g 柴胡10g 枳壳10g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活血化瘀;柴胡、枳
- 英花承气颗粒对腹腔感染后阴虚血瘀证及胃肠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便仍呈球状,能够少量进食。观察4天,全部存活,但体重均下降30%。 3讨论 家兔腹腔内注射兔粪液能够造成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动物模型。文献报道,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动物模型早期胃黏膜、空肠、回肠组织血流量显著减少,呈低灌流、缺血、缺氧状态,致使细胞代谢更新障碍,细胞完整性丧失、细胞间紧密结构受损,胃肠道机械屏障首先遭到破坏。由于肠黏膜屏障的破坏,使其通透性增加,肠腔内毒素发生移位,通过门静脉和淋
- 艾滋病的气虚血瘀证有什么症状,怎样治疗?
艾滋病的气虚血瘀证以卡波希氏肉瘤多见,或见于其他恶性肿瘤。症见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色白灰,饮食不香,并见四肢、躯干部出现多发性肿瘤,瘤色紫暗,易于出血,淋巴结肿大。舌暗淡,脉沉细无力。由于艾滋病毒伤人气血,致气虚血瘀,夹杂其他病理产物流注脏腑及经络,故见卡波希氏肉瘤或其他恶性肿瘤。对于本型艾滋病的治疗宜补气化瘀,活血清热。常用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生黄芪10g 当归10g 赤芍1
- 李仁柱从血瘀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科主任医师,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特别对于消渴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从血瘀论治糖尿病,强调血瘀证贯穿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故整理总结如下。理论依据中医对血瘀的认识具有宏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强调血瘀是一种状态、过程,是血液与经脉之间动态平衡破坏的结果,血瘀可以存在于某一脏腑、组织、
- 吴以岭:络病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及其治疗
等方面有特殊临床意义。血管内皮功能与中医络气的自稳与调节功能相类似,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乃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络气虚损导致各种致病因素损伤过程相一致。四、络病与血瘀证的区别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主要经历了活血化瘀一芳香开窍一祛痰宽胸一益气养阴一益气活血等治法,目前,活血化瘀仍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治疗方药。需要指出,临床治疗络病常和活血化瘀混淆
- 偏瘫扶正胶囊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验证偏瘫扶正胶囊“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增加机体抗应激能力”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急性血瘀证和脑缺血模型;小鼠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体内血栓形成模型和小鼠气虚模型。观察偏瘫扶正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指数的影响;对体内血栓形成模型小鼠偏瘫恢复地影响;以及对气虚模型小鼠负荷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动物灌胃偏瘫扶正胶囊,大剂量组(1.7g/kg)对急
- 时代的使命——建立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血清总T3、T4显著低下而皮质醇则随病情恶化而升高(表1)[4]。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5]。总结发病机制的现代研究,初步明确:细胞的癌变和癌细胞的生长在内因方面主要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不同层次密切联系着的三个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简称为“癌症发病内因三环(图2)[6]。(2)掌握祖国医学论癌症的病机与治法。机体内环境综合调控功能障碍,中医称之为“肾虚[7]。血瘀证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