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血虚为病机[1]。是指血液亏虚,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变化[2]。《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
血虚常因失血过多,思虑过度,寄生虫,或脏腑虚损,不能化生精微所导致[1]。临床表现为面白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症[1]。治疗宜补血为主,或补气益血[1]。方用四物汤或归脾汤。
4 参考资料
治疗血虚的穴位
- 筋缩
以缩即为拘挛之义。”筋缩多由受寒,或热伤筋脉,或血虚无以养筋所致。可见于痉病、痹证等病。若兼唇青、舌...
- 脾俞
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胀痛...
- 虚里
;thecollateralofstomach;虚里即心尖搏动处,相当于左乳根穴。又称胃之大络。出...
- 上巨虚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血管、神经的分布同足三里(有胫前动、静脉。分布着腓...
- 巨虚上廉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血管、神经的分布同足三里(有胫前动、静脉。分布着腓...
- 更多治疗血虚的穴位
治疗血虚的方剂
- 加味四物汤
:《医宗金鉴》卷四十八方之加味四物汤主治产后,血虚而渴者。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八《医宗金鉴》卷...
- 地黄汤
能主治:《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地黄汤主治产后血虚,为热所乘,小便出血。各家论述:补按:是方以清热...
- 加味逍遥散
四方之加味逍遥散功能疏肝解郁,清热除烦。主治肝脾血虚有热,遍身瘙痒,或口燥咽干,发热盗汗,食少嗜卧,...
- 牡丹散
令细)、乌药,各一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
- 生熟地黄丸
卷四方之生熟地黄丸主治眉眶痛。主治眉骨痛不可忍,血虚阴虚,眼目昏花。用法用量:口服。附注:熟地黄丸(...
- 更多治疗血虚的方剂
治疗血虚的中成药
- 卫生培元丸
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2.凡血分有热,胃火炽盛,腹胀便溏、咳嗽痰多,外感热病者...
- 健步虎潜丸
主治:《伤科补要》卷三之健步虎潜丸主治跌打损伤,血虚气弱,下部腰胯膝腿疼痛,筋骨酸软无力,步履艰难。...
- 虎潜丸
主治:《伤科补要》卷三之健步虎潜丸主治跌打损伤,血虚气弱,下部腰胯膝腿疼痛,筋骨酸软无力,步履艰难。...
- 艾叶丸
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血虚腹胁(疒丂)痛。用法用量每服30丸,酒或醋汤送下...
- 枣仁安神颗粒
拼音:zǎorénānshénkēlì英文:枣仁安神颗粒中药部颁标准:剂型:冲剂拼音名:Zaoren...
- 更多治疗血虚的中成药
血虚相关药物
- 天麻头痛片
治】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外感风寒、瘀血阻滞或血虚失养所致的偏正头痛、恶寒、鼻塞。【规格】【用法用...
- 天麻头痛片
疗风寒头痛,或能明确诊断的头痛属外伤后遗症者,血虚及血瘀头痛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2.孕妇慎用。...
- 川芎茶调口服液
经性头痛或外伤后遗症所致的头痛等。2.久痛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阳气亢盛之头痛不宜应用。3.素有...
- 川芎茶调散
经性头痛或外伤后遗症所致的头痛等。2.久痛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阳气亢盛之头痛不宜应用。3.素有...
- 丹栀逍遥片
治】疏肝健脾,解郁清热,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弱,血虚发热,两胁作痛,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用法与用量...
- 更多血虚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血虚
- 《张氏医通》:[卷十一妇人门下]产后
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善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
- 《医述》:[卷十三·女科原旨]产后
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
-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治血虚经少或闭,皮热骨疼,渐瘦脉数。抑阴地黄丸赤芍一两...
- 《证治准绳·杂病》:[第五册诸风门]疠风
。若右寸尺脉浮大或微细,阳气虚也,用八味地黄丸。血虚者,四物汤加参、苓、白术。气虚者,四君子汤加当归...
- 《妇科玉尺》:[卷四]产后
。或欲祛邪。必兼补益。此大较也。其间又当细分气虚血虚。血闷血脱。症候之别。以或补或泄之。盖气虚者当补...
- 更多古籍中的血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