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寿命及动力测定

目录

1 拼音

xuè xiǎo bǎn shòu mìng jí dòng lì cè dìng

2 操作名称

血小板寿命及动力测定

3 适应证

血小板寿命及动力学的测定对一些临床疾病的预测及诊断有较大价值。

1.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无症状患者的筛选。

2.判断血小板病的原因:自身免疫因素、脾功能亢进等。

3.预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切除术的效果。

4.动脉粥样硬化病灶的检测

5.同种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

4 禁忌证

大剂量抗凝剂治疗的患者,可影响诊断结果。

5 准备

1.检查前向受检者介绍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合作。

2.检查前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掌握适应证。

6 方法

111In或51Cr标记自身血小板,重新注人体内,然后在体外用γ照相机探测所发射的γ射线进行显像和测定,连续观察5~6天,即能了解血小板动力学变化及在体内分布情况。

1.血小板动力学研究  静脉注射111In-血小板悬液3.7MBq(100μCi),注射后即刻及以后连续4天,每天分别采集胸部、腹部及骨盆部位的前位和后位图像,从每次图像中划出肝、脾、肺、心及骶骨部位,测出每个时相器官摄取放射性占放射线总量的百分数。用γ照相机测定静脉注射前后针筒内的放射性量之差作为放射性总量加的计算。

2.血小板存活时间测定  抽取0.1ml111In-血小板悬液,称重,测定其放射性计数率,作为参数标准。静脉注射器111In-血小板悬液3.7MBq(100μci),注射前后针筒称重并计算出注射的总放射性。注射后30分钟、2小时及每天抽血5ml连续7天,经抗凝、离心等处理后将所有收集标本与标准管一起在井型计数器中测定。

体内各时相存活血小板(%)=标本计数率[计数min·ml]×血容量÷注射的放射性总量(计数/min)×100。

7 注意事项

1.标记血小板过程中,应尽可能简化处理血小板程序,以减少对血小板的损伤。

2.监测深静脉血栓形形形成时,大剂量抗凝剂如肝素等的治疗,可阻止血小板的沉积,使血栓形成的诊断率降低。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