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xuè tuō
2 英文参考
blood collaps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blood deple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ood exhaus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llapse due to massive hemorrhag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脱(blood depletion[1]、blood collapse[2])为病证名[3]。又名脱血[3]。出《黄帝内经灵枢·决气》。《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脱血,冲脉病也。《灵枢经》曰:冲脉为血之海,血海不足,则身少血色,面无精光。是名血脱。”
《中医药学名词》(2004):血脱是指各种急性大出血,导致的血海空虚,血液脱失的危重病理变化[1]。
《中医药学名词》(2010):血脱是指突然大量失血,或长期反复出血,血脉空虚,气血欲脱,以出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微而短,四肢厥冷,渐致神志昏蒙,舌淡白,脉微或芤,或微细欲绝,血压显著降低等为常见症的脱证[2]。
4 病因病机
血脱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劳倦、房室、酒食所伤,或慢性出血后,以至真阴亏损,血海空虚而成[3]。
5 症状
症状见面白,夭然不泽,头晕目花,四肢清冷,脉空虚[3]。或兼见失血[3]。
6 治疗
治疗宜益阴补血,可用四物汤,补荣汤,加减四物汤等方[3]。如见大量出血,可用独参汤,参附汤[3]。
7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治疗血脱的方剂
- 保元清降汤
三七(细末)3钱(分2次)。功能主治吐衄证,血脱气亦随脱,言语若不接续,动则作喘,脉象浮弦,重按无力...
- 参耆救逆汤
炙甘草3钱,浮麦8钱。功能主治:回阳救逆。主气虚血脱,已呈厥脱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中医...
- 右归饮
腹时温服。水二盅,煎七分,空腹温服。运用: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晕、或虚狂、或短气者,加人...
- 乌蛇黄耆丸
两,郁李仁(去皮)3分。主治:气痔,大便秘涩,下血脱肛。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以利为度...
- 玉关丸
药研末,用熟汤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血脱,崩漏带浊,诸药难效者,以及久泻久痢,滑泄不止者...
- 更多治疗血脱的方剂
治疗血脱的穴位
- 内筋
属土,在五德中主信,本穴得与肝脾二经合协,行其藏血、统血之用,海有潮汐,潮汐有信,因名交信。特异性...
- 交信
属土,在五德中主信,本穴得与肝脾二经合协,行其藏血、统血之用,海有潮汐,潮汐有信,因名交信。特异性...
- 神阙
,水肿,虚脱,久泻,痢疾,绕脐腹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
- 脐中
,水肿,虚脱,久泻,痢疾,绕脐腹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
- 命蒂
,水肿,虚脱,久泻,痢疾,绕脐腹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
- 更多治疗血脱的穴位
治疗血脱的中成药
- 化痔丸
毒,止血止痛。用于外痔清肠解毒;内痔出血脱肛,消肿止痛,收缩脱肛。化痔丸的用法用量:每次3g,每天2...
- 定坤丹
致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半丸...
- 至宝丹
因惊触,或由恼怒,或从心肾不交,虚火冲虐,或产后血脱,阴火妄行,卒然暴中,及癫痫狂躁。用法用量:大人...
- 痔疮栓
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肛裂患者不宜使用。内痔出血过多或原因不明的便血,或内痔脱出不能自行还纳,均...
- 鹤蟾片
各项规定(附录11页)。功能与主治:解毒除痰,凉血祛瘀,消症散结。用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部转移癌...
- 更多治疗血脱的中成药
血脱相关药物
- 甘露醇注射液
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寒战、发热。...
- 甘露醇注射液
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寒战、发热。...
- 米诺地尔凝胶
短,头痛,神经炎,头晕,晕厥,眩晕,水肿,胸痛,血压变化,心悸和脉搏频率变化。【禁忌】儿童禁用。【...
-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合成。【药代动力学】本品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后可被血液和组织中腺苷脱氨酶代谢为阿糖次黄嘌呤(Ara-...
- 痔疮栓
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肛裂患者不宜使用。内痔出血过多或原因不明的便血,或内痔脱出不能自行还纳,均...
- 更多血脱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血脱
- 《医学摘粹》:[杂证要法虚证类]血证
土湿,生气不达则血瘀矣。如木郁风动,疏泄不敛,则血脱矣,血瘀则凝滞不行,必至枯槁。其肌肤血脱,则泛滥...
- 《删补名医方论》:[卷一]删补名医方论(一)
,血虚浆清,皮薄发痒,难灌难敛者,始终用之。以为血脱须补气,阳生则阴长,有起死回生之功,故名之为保元...
- 《续名医类案》:[卷十二]吐血
、山栀、牛膝等味。张曰∶六脉虚微而数,无瘀可知,血脱益气,先正成法。若谓人参补瘀,独不思血得寒则凝,...
-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二]吐血门
汁(三匙,冲)又脉数退,血少止,而反恶寒汗出。盖血脱则气无所根据,气属阳,主外,卫虚则不固也。最怕喘...
- 《古今名医汇粹》:[卷六病能集四(杂证十门)]诸血证
后,倦怠昏愦,面失血,懒于言动,浓煎人参汤,所谓血脱补气也,最妙。先恶心,血杂痰出,呕多至升许者,为...
- 更多古籍中的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