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血气形志篇
摘要:《血气形志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本篇内容之一说明经脉里的气血多少之不同,指出太阳、厥阴为多血少气之经,少阳、太阴、少阴为多气少血之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示人在治疗上掌握虚实补泻的方法;二是说明形志苦乐所得的不同症状和施用针灸药物的不同疗法。文中以血气多少与形态疾病为重点,故名。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6/5/10 13:35:33 142字 ]
相关词条:
- 老年人呼吸衰竭
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③慢性呼衰急性发作:慢性呼衰患者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则发生失代偿,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2)按血气变化分类:①Ⅰ型呼衰:主要是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血气分析表现为单纯PaO2<60mmHg。②Ⅱ型呼衰:主要是肺泡通气不足,血气分析表现为PaO2<60mmHg,及PaCO2>50mmHg。(3)按...
- 老年呼吸衰竭
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③慢性呼衰急性发作:慢性呼衰患者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则发生失代偿,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2)按血气变化分类:①Ⅰ型呼衰:主要是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血气分析表现为单纯PaO2<60mmHg。②Ⅱ型呼衰:主要是肺泡通气不足,血气分析表现为PaO2<60mmHg,及PaCO2>50mmHg。(3)按...
- 动脉血气分析
拼音:dòngmàixuèqìfēnxī英文:arterialbloodgasanalysis名称:动脉血气分析适应证:动脉血气分析适用于:1.动脉血气分析的作用:动脉血气分析系指应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液的pH、PCO2和PO2值,并计算出HCO3-(AB)、SB、BB、BE、TCO2参数。其作用主要有以下2个。(1)判断呼吸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值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的指标。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值可以...
- 血气分析
拼音:xuèqìfēnxī英文:bloodgasanalysis概述:血气分析是对人体血液中所存气体的分析,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血液气体分析的指标包括氧、二氧化碳和酸碱平衡。名称:血气分析适应证:血气分析适用于:1.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的诊断。2.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3.昏迷的鉴别诊断。4.手术适应证的选择。5.呼吸机的应用、调节、撤机。6.呼吸治疗的观察。7.酸碱失衡的诊断。禁...
- 硬皮病
了本病的转归。如《素问·痹论》有“痹人脏者死”的论述。说明本病日久可影响脏腑,甚至导致死亡。隋代《诸病源候论》云:“痹者……其状肌肉顽厚,或肌肉疼痛……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对本病的症候和病因有进一步的认识。宋代吴彦夔在《传信适用方》中形象地描述:“四肢坚如石,以物击似钟磬,日渐瘦恶。”更接近于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明代《医学入门》提出“初起强硬作痛者,宜疏风豁痰;沉重者宜流湿行气;...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9-CM-3:34.02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病史:可有外伤史。2.临床表现:(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3.X线胸片检查以及CT。(三)选择治疗方案的...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0年版)
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部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漏斗胸、非侵袭性胸腺瘤、肺良性肿瘤、纵膈良性肿瘤、食管裂孔疝、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恶性肿瘤、食管平滑肌瘤和纵膈恶性畸胎瘤等胸外科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及时总...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ICD-9-CM-3:34.0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病史:多有外伤史。2.临床表现:(1)主诉:胸痛、咳嗽、血痰、气促、呼吸困难;(2)体征: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低或消失,局部触痛和胸廓挤压征(+),典型的临床特征是骨擦音和骨擦感。多发性肋骨骨折有时可有反常呼吸。3.X线胸片检查以及CT。(三)选择治疗方案的...
-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开化验单及检查申请单□主管医师查房□初步确定治疗方案□上级医师查房□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根据病情需要,完成相关科室会诊□住院医师完成病程日志及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授权委托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术期注意事项□术前留置尿管□手术□术者完成手术记录□住院医师完成术后病程□上...
- 当归芍药汤
,逆害饮食。用法用量:水煎,分三次服。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3次。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内外建中汤除去胶饴,易入人参、地黄,平调血气,虽有虚羸寒热,无不可治,岂特逆害饮食而已哉。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兰室秘藏·妇人门》方之当归芍药汤:组成:柴胡二分,当归身、白芍药、白术、苍术(泔浸,去皮)各二钱,黄芪一钱五分,炙甘草、生...
- 全生活血汤
炒),川芎1钱,熟地5钱,独活1钱半(盐水炒),炙草1钱,防风1钱半(盐水炒黑),人参1钱半。主治:产后中风盗汗,脉浮虚。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产后血气两虚,风乘虚袭,而邪不受制,营气暗泄,故睡中汗出为盗汗焉。熟地补阴滋血,以资血海;人参补气扶元,以雄气海;白芍敛阴和血脉;当归养血荣经脉;生地凉血室滋血;川芎入血海行气;独活开经气;防风泄风邪,并盐水炒黑引领参、地以分解虚邪;炙草缓...
- 血气常数
拼音:xuèqìchángshù英文:血气常数指人体各经脉的气血多少各有定数之意。即太阳经常多血少气,少阳经常多气少血,阳明经常为多血多气;少阴经常多气少血,厥阴经常多血少气,太阴经常多血少气。(见《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临床上,了解各经的气血多少概况,对于掌握针下候气和出血与否有一定参考意义。...
- 新生儿窒息临床路径(2016年版)
.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血糖;(3)血生化全套、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头颅超声。2.根据患儿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脑电图、头颅MRI、脑功能监测、腹部超声。(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维持良好的通气换...
- 髯
拼音:rán髯(rán,音然)两侧面颊的胡须。古人认为髯的多少及色泽的好坏与血气的盛衰有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
- 血气形志篇
拼音:xuèqìxíngzhìpiān英文:《血气形志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本篇内容之一说明经脉里的气血多少之不同,指出太阳、厥阴为多血少气之经,少阳、太阴、少阴为多气少血之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示人在治疗上掌握虚实补泻的方法;二是说明形志苦乐所得的不同症状和施用针灸药物的不同疗法。文中以血气多少与形态疾病为重点,故名。...
- 耳痈
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脓耳的预防:预防脓耳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小儿患麻疹...
- 脓耳
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脓耳的预防:预防脓耳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小儿患麻疹...
- 血气精神
拼音:xuèqìjīngshén英文:bloodqiessenceandspirit血气精神指人的生命起源于精,维持于气血,表现为神。血气精是神的物质基础。故血气精充足,则神旺;血气精虚少则神耗,人易衰老。它们都是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 千金腹痛方
归3两,白芍1两半(酒炒),川芎1两,炙草5钱,桂心1两半,大枣8枚,炮姜8钱。主治:产后腹中绞痛,脉软紧细者。用法用量:酒煎5钱,去滓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散。各家论述:产后血气两虚,寒邪内伏,故腹中绞痛,时发寒热焉。熟地补血以滋血室,黄耆补气以实卫阳,白术健脾生血,当归养血荣经,白芍敛阴和血脉,炙草益胃缓中气,川芎入血海以行血中之气,桂心入营血以御经中之寒,炮姜温中逐冷,大枣缓中益脾也。为散醇酒...
- 女人血气逆流
拼音:nǚrénxuèqìnìliú英文:subconjunctivalhemorrhagewithmenophania;女人血气逆流为病证名。《古今医统大全》:“经血不通,气血逆行而上攻于目,故目每害之,满眼红筋,或如血翳包睛之状,甚者血灌瞳人。”即室女逆经,指女子(本应指未婚者)因逆经而致眼部出血之病证。又名女子逆经、女子逆经赤涩、女人血气逆流、逆经目赤。《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
- 耳底子
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耳底子的预防:预防耳底子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小儿患...
- 耳中生毒
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耳中生毒的预防:预防耳中生毒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小...
- 当归地黄丸
3钱,山药(蒸)3钱,泽泻(去毛)3钱,牡丹皮(去梗)3钱,白茯苓(去皮)3钱,当归(酒洗)3钱,一方加鹿茸(酥炙)4钱,牛膝(酒洗)4钱(去芦)。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小儿血气不充,故肌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用法用量:每用热水研化,食前服。仍以大南星炮去皮脐,研细末,入米醋调敷绢帛上,烘热贴之。摘录:《回春》卷七《产育宝庆》卷下:当归地黄丸:处方:当归2两,熟地黄2两...
- 滤过碳酸氢排泄百分率
拼音:英文:口服法①晨起测血气及尿pH值,根据血气HCO-3值计算出口服NaHCO3剂量,公式为:需补NaHCO3(g)=体重(kg)×60%×(25-实测HCO-3)×84。每天服该剂量NaHCO3,连服3d。第4天晨起空腹测血气。如HCO-3在24~26mmol/L,则按下术步骤进行;如血气HCO-3尚未达到该范围,可适当增加口服NaHCO3服用量。于调整NaHCO3剂量后2~3d再测血气,直...
- 纵膈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部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漏斗胸、非侵袭性胸腺瘤、肺良性肿瘤、纵膈良性肿瘤、食管裂孔疝、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恶性肿瘤、食管平滑肌瘤和纵膈恶性畸胎瘤等胸外科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
- 四神散
擦患处,良久以热汤淋洗。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四神散:别名:四顺散(《奇效良方》卷六十三)。处方:当归芍药川芎各30克干姜15克(炮)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血气心腹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暖酒调下。摘录:《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医方类聚》卷一六九引《备预百要方》:组成:腻粉1两,硫黄1两,铅丹1两,信砒1目。主治:紫白癣。用法用量:用绢裹之,纳井花水...
- 五形志
拼音:wǔxíngzhì英文:fivekindsofphysiqueandemotion;五形志为生理学名词。形,形态;志,情志、精神。指五种不同形志的人,发病时有不同的神志表现。《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是谓五形志也。”...
- 安荣散
拼音:ānróngsǎn《重订严氏济生方》处方麦门冬(去心)通草滑石各6克当归(去芦,酒浸)灯心甘草(炙)各15克人参细辛(洗)各3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妊娠,平素酒色过度,伤其血气,水脏闭涩,遂成子淋。用法用量每服9克,煎麦门冬汤调服,不拘时候。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会约》卷十四处方当归1钱,白芍1钱,人参1钱,麦冬1钱,石斛1钱,通草1钱,山栀7分。功能主治滋肾清热。主子淋因于膀胱、小...
- 八珍汤/八珍散
当归30g川芎30g白芍药30g熟地黄30g炙甘草30g来源方论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瑞竹堂经验方》卷4:“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
- 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部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漏斗胸、非侵袭性胸腺瘤、肺良性肿瘤、纵膈良性肿瘤、食管裂孔疝、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恶性肿瘤、食管平滑肌瘤和纵膈恶性畸胎瘤等胸外科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
- 琥珀泽兰煎
、川当归(酒浸一宿)、人参(去芦)、白芍药、熟干地黄(洗去土)、艾叶(醋炒.糯米糊调成饼.焙干.为末)、附子(炮.去皮.脐)、白术,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三十八种血气,八风五痹,七症八瘕,心腹刺痛,中风瘫痪,手足酸疼,乳中结瘀,妊娠胎动,死胎不出,产衣不下,败血凑心,头旋眼花,血注四肢,浑身浮肿,冲任久疼,绝产无嗣,早晚服食;或因有子,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恶心呕...
- 疣病
米粒大或黄豆大之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翻转胞睑时,可见暗红色或灰蓝色隆起。少数能自行消散,若日久不消,逐渐长大,隆起硬结,则有胞睑重附、胀涩、异物感。有时在胞睑内自助行穿破而愈,或形成肉芽增生。少数向皮肤面穿破。需要与疣病相鉴别的疾病:针眼:胞生痰核须与针眼相鉴别。针眼病程急,局部红肿焮痛起疖肿,化脓后有脓点,溃后自愈。若脓头不溃破,可转为胞生痰核。若感受外邪,则局部红肿疼痛变...
- 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部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漏斗胸、非侵袭性胸腺瘤、肺良性肿瘤、纵膈良性肿瘤、食管裂孔疝、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恶性肿瘤、食管平滑肌瘤和纵膈恶性畸胎瘤等胸外科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
- 白虎风
atoryarthralgia;白虎风为病证名。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痛甚有如虎啮。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夫白虎风病者,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起,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畜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疾昼静而夜发,即彻骨髓酸疼,其痛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风病也。”参见痛风、历节风:痛风为病名。亦称痛痹、历节、白虎历节、风痹、白虎风。《格致余论·痛风论》:“...
- 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部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漏斗胸、非侵袭性胸腺瘤、肺良性肿瘤、纵膈良性肿瘤、食管裂孔疝、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恶性肿瘤、食管平滑肌瘤和纵膈恶性畸胎瘤等胸外科1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
- 黄耆鳖甲饮
地5钱,山药3钱,茯神2钱(去木),麦冬3钱(去心)。功能主治:蓐劳,脉数软弦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产后血气亏损,肝阴虚乏,不能滋荣血室,故日晡潮热,至夜尤甚,谓之蓐劳。熟地补阴以滋血室,黄耆补气以生血脉;生鳖甲滋肝阴以散结气,淮山药补脾阴以益肾元;茯神定志,当归养血荣经;白芍敛肝阴和血脉,麦冬润肺燥,生津液也。水煎温服,使血气内充,则肝阴自复,而阴得维阳,岂有潮热夜甚之患乎?...
- 产后血气痛
拼音:chǎnhòuxuèqìtòng英文:puerperalabdominalgiawithbloodstasis概述:产后血气痛为病证名。指产后余血未尽,瘀血阻滞所致腹痛身热等症状。症状及治疗:《肖山竹林寺妇科》:“产后血气痛,此乃瘀血未尽,腹中作痛,遍身发热,宜除去瘀血,而热自退。法用当归红花散(红花、当归、牛膝、三棱、莪术、川芎、紫菀、苏木、枳壳)。”...
- 垂帘翳
》。《银海精微》:“五脏虚劳,风热冲入肝膈,上胞,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下垂,谓之垂帘翳。”赤膜下垂(droopingpannustrachomatouspannus)为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名垂帘翳(《银海精微》)、垂帘膜(《世医得效方》卷十六)、赤脉下垂(康维恂《眼科菁华录》)。是指以赤脉密集似膜,从黑睛上缘向下延伸,形似垂帘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若病情严重,赤膜从四周漫掩整个黑睛,则...
- 产后风冷虚劳
劳为病证名。又名产后风虚冷劳。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若久不瘥,风冷乘虚而入腹,搏于血则否涩,入肠则下利不能养或食不消,入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也。”《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产后气血劳伤,脏腑虚弱,若风冷乘之,血气愈虚,形气羸损,风冷入脏,令人无子,谓之风虚冷劳也。”...
- 产后风虚冷劳
:概述:产后风虚冷劳为病证名。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若久不瘥,风冷乘虚而入腹,搏于血则否涩,入肠则下利不能养或食不消,入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也。”《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产后气血劳伤,脏腑虚弱,若风冷乘之,血气愈虚,形气羸损,风冷入脏,令人无子,谓之风虚冷劳也。”...
- 睥生痰核
米粒大或黄豆大之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翻转胞睑时,可见暗红色或灰蓝色隆起。少数能自行消散,若日久不消,逐渐长大,隆起硬结,则有胞睑重附、胀涩、异物感。有时在胞睑内自助行穿破而愈,或形成肉芽增生。少数向皮肤面穿破。需要与睥生痰核相鉴别的疾病:针眼:睥生痰核须与针眼相鉴别。针眼病程急,局部红肿焮痛起疖肿,化脓后有脓点,溃后自愈。若脓头不溃破,可转为胞生痰核。若感受外邪,则局部红肿疼...
- 眼泡痰核
米粒大或黄豆大之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翻转胞睑时,可见暗红色或灰蓝色隆起。少数能自行消散,若日久不消,逐渐长大,隆起硬结,则有胞睑重附、胀涩、异物感。有时在胞睑内自助行穿破而愈,或形成肉芽增生。少数向皮肤面穿破。需要与眼泡痰核相鉴别的疾病:针眼:胞生痰核须与针眼相鉴别。针眼病程急,局部红肿焮痛起疖肿,化脓后有脓点,溃后自愈。若脓头不溃破,可转为胞生痰核。若感受外邪,则局部红肿疼...
- 胞生痰核
米粒大或黄豆大之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翻转胞睑时,可见暗红色或灰蓝色隆起。少数能自行消散,若日久不消,逐渐长大,隆起硬结,则有胞睑重附、胀涩、异物感。有时在胞睑内自助行穿破而愈,或形成肉芽增生。少数向皮肤面穿破。需要与胞生痰核相鉴别的疾病:针眼:胞生痰核须与针眼相鉴别。针眼病程急,局部红肿焮痛起疖肿,化脓后有脓点,溃后自愈。若脓头不溃破,可转为胞生痰核。若感受外邪,则局部红肿疼...
- 胞睑肿核
米粒大或黄豆大之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翻转胞睑时,可见暗红色或灰蓝色隆起。少数能自行消散,若日久不消,逐渐长大,隆起硬结,则有胞睑重附、胀涩、异物感。有时在胞睑内自助行穿破而愈,或形成肉芽增生。少数向皮肤面穿破。需要与胞睑肿核相鉴别的疾病:针眼:胞生痰核须与针眼相鉴别。针眼病程急,局部红肿焮痛起疖肿,化脓后有脓点,溃后自愈。若脓头不溃破,可转为胞生痰核。若感受外邪,则局部红肿疼...
- 瘫痪病
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半身不遂的病因病机:《类证治裁·中风》:“半身不遂,因气血不至,故痛痒不知。经曰: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亦有先觉手足麻木,逐渐形成者,多由营卫先衰,络脉空虚,邪气乘虚而入,或因气虚血虚,或肾虚精气不足等所致。半身不遂的症状:主症为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可伴见口眼㖞斜,语言謇涩等症。半身不遂的治疗:治宜养血祛风、温经通络、益气...
- 瘫痪
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半身不遂的病因病机:《类证治裁·中风》:“半身不遂,因气血不至,故痛痒不知。经曰: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亦有先觉手足麻木,逐渐形成者,多由营卫先衰,络脉空虚,邪气乘虚而入,或因气虚血虚,或肾虚精气不足等所致。半身不遂的症状:主症为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可伴见口眼㖞斜,语言謇涩等症。半身不遂的治疗:治宜养血祛风、温经通络、益气...
- 人参黄耆汤
: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熟地黄半两,甘草(炙)半两,地骨皮半两,黄耆1两,白芍药1两,桔梗1两,天门冬1两,半夏(制)1两,当归1两,陈皮(去白)2两。功效:滋养血气,调和荣卫,和顺三焦,通行血脉。主治:暴损气血,以至元气不续而脉代,形容羸瘦,口不能言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次1两,加生姜10片,水煎去滓,食前服。《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三:组成:人参1钱,黄耆(炒)1钱,当归1钱,白术(炒)...
- 舌根
《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属督脉。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
- 万应丸
;大小便不通,每服5丸,蜜汤送下,未通加至7丸;9种心痛,每服5丸,茱萸汤送下,立止;尸注走痛,每服3丸,木瓜汤送下;脚气,每服5丸,每日食前石楠汤送下;卒死气未绝,每服7丸,小便化,灌之立活;产后血不行,每服3丸,当归酒送下;血晕、血迷、血蛊、血痢、血胀、血刺、血块、血积、血癥、血瘕,每服2丸,并用当归酒送下,逐日服;难产横倒,每服2丸,榆白皮汤送下;胎衣不下,每服2丸,烧秤锤通红,以酒淬之,...
- 复合型酸碱失衡
d-BaseDisturbances)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纯性酸碱平衡失常。混合性酸碱失常时,原有代偿反应不复存在,而病理生理变化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因此,要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作出初步诊断。混合性酸碱失常可有多种组合,但显然不可能有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的合并发生。当两种原发性障碍使pH向同一方向变动时,则pH偏离正常更为显著,例如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