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郄

目录

1 拼音

xuè xì

2 英文参考

Xuèhǎi SP10[中国针灸学词典]

Wěizhōng BL40[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血郄:1.经外奇穴名;2.经穴别名。

4 经外奇穴名·血郄

血郄为经外奇穴别名,即百虫窝[1]。出自《针灸集成》。

百虫窝为经外奇穴名(EX-LE3)[2]。出《针灸大成》(《针灸大成》作百虫窠),《中国针灸全书》、《针灸学》作百虫窝[3][3],《中医药名词(2004)》名膝内,《针灸集成》名血郄。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3寸[3]。主治风湿痒疹,下部生疮,风疹,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虫积,蛔虫病等。

4.1 拼音

bǎi chóng wō

4.2 代号

EX-LE3

4.3 百虫窝穴的别名

血郄(《针灸集成》)

膝内(《中医药名词(2004)》)

百虫窠(《针灸大成》)

4.4 出处

《针灸大成》:百虫窠二穴,即血海也。在膝内廉上三寸。

4.5 百虫窝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3寸,即血海上1寸[4]

屈膝,百虫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血海上1寸[5]

百虫窝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3寸[6]

经外奇穴——百虫窝的位置

经外奇穴——百虫窝的位置

4.6 百虫窝穴取穴方法

患者屈膝取穴。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于髌骨内上角上3寸处取穴[6]

4.7 百虫窝穴穴位解剖

百虫窝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和大收肌。分布有股前皮神经。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6]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股动脉分布[6]

4.8 百虫窝穴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活血,驱虫止痒。

4.9 百虫窝穴主治病证

百虫窝穴主治风湿痒疹,下部生疮,风疹,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虫积,蛔虫病等。

百虫窝穴主治风湿痒疹、下部生疮[6]

百虫窝穴主治风疹,荨麻疹,湿疹,下部生疮;虫积[6]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皮肤疾患[7]

4.10 百虫窝穴的配伍

配曲池、支沟、阳溪、阳谷、大陵、合谷、后溪、委中、足三里、阳辅、昆仑、行间、三阴交,治疥癣疮[7]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8~1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向髋部放散[7]

直刺1~1.5寸[7]

直刺1.5~2寸[7]

4.11.2 灸法

可灸[7][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7]

4.12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百虫窝二穴……灸之七壮,针五分。治下部生疮。

《针灸集成》:主肾脏风疮。

5 经穴别名·血郄

5.1 血海的别名·血郄

血郄为经穴别名,即血海[8]。出《

经穴纂要》。

穴位血海
汉语拼音Xuehai
罗马拼音Hsuehhai
美国英译名Sea of Blood
各国代号中国SP10
日本10
法国莫兰特氏RP10
富耶氏RP10
德国MP10
英国Sp10
美国Sp10

血海为经穴名(Xuèhǎi SP10)[9]。代号SP10[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血郄。属足太阴脾经[10][10]。血指气血,海即海洋,本穴善治各种血症,犹如聚溢血重归于海,故名血海[10]。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隐疹,崩漏带下,产后血晕,阴部瘙痒,阴部痒痛,月经下调,瘙痒,膝痛,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瘾疹,皮肤瘙痒,丹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疥疮,疮疡,淋病,睾丸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贫血,便血,尿血,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溃疡,膝关节炎等。

5.1.1 别名

百虫窠(《针灸大全》),血郄(《经穴纂要》)。

5.1.2 出处

《脉经》:尺脉弦,小腹痛,小腹及脚中拘急……针血海泻之。

5.1.3 穴名解

血指气血,海即海洋,本穴善治各种血症,犹如聚溢血重归于海,故名血海[10]

血,指气血。海,百川皆归之处。本穴在膝上内侧,按之凹深,脾生血,此穴离膝而上,血渐生旺,而腹中饮食所生之血,亦能于此所上下,血生于此地。主治崩经带产,以及男女之血分诸证,犹言治血症之渊海,针灸此穴有引血归脾之效,犹如江河百川入归诸海之意,因名“血海”。[11]

本穴治湿痒疮毒,或以湿痒之疮,故又名为“百虫窠”[11]

5.1.4 所属部位

小腿[12]

5.1.5 血海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12][13]

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13]。或屈膝,医者以对侧掌心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拇指约呈45。角斜置,大指尽处是穴[13]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13]。或当屈膝成直角时,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千金翼方》)[13]

另说在膝上二寸半(《针灸甲乙经》。等);在膝上三寸(《备急千金要方》注);在膝上一寸(《类经图翼》)[13]

血海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血海穴的位置

血海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血海穴的位置(肌肉)

血海穴的位置(骨骼、血海)

5.1.6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生面对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是穴。

屈膝成直角时,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千金翼方》)[13]

正坐屈膝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者面对患者,以左手掌按在患者右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膝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向内侧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见下图)。对侧取法仿此。[14][14]

血海的取法《中国针灸学词典》

5.1.7 穴位解剖

血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四头肌内侧肌(股内侧肌)。有股动、静脉肌支。分布着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纤维组织较外侧薄弱。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进入股神经支配的股内侧肌。膝上内动脉起于动脉,在股骨内上髁上方紧贴骨内面深进,经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腱与股骨骨面之间至膝关节前面,参加膝关节网。

5.1.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14]

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14]

5.1.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膝上内侧动脉分布[14]

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并有股动、静脉肌支通过[14]

5.1.8 血海穴的功效与作用

血海有调经统血,健脾化湿的作用。

血海有调血、祛风、除湿等作用[14]

太阴为多血少气之经,与多气多血之阳明为表里[14]。“血海”义为血之归聚处,具有调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与血有关的多种疾病,尤其妇科经血病症[14]。《金针梅花诗钞》血海条:“缘何血海动波澜,统摄无权血妄行。”妇女以血为本,临床上血海穴多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等妇科病[14]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穴,有健脾利湿、清泻血热的作用,故可用于皮肤病的治疗[14]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14]。血海可用于阴部瘙痒、湿疹、荨麻疹等症[14]

5.1.9 主治病症

血海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隐疹,崩漏带下,产后血晕,阴部瘙痒,阴部痒痛,月经下调,瘙痒,膝痛,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瘾疹,皮肤瘙痒,丹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疥疮,疮疡,淋病,睾丸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贫血,便血,尿血,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溃疡,膝关节炎等。

血海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瘾疹、皮肤瘙痒,丹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14]

血海主治肝肾、皮肤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经闭、产后血晕、阴部瘙痒、疥疮、疮疡、丹毒、淋病等[14]

现代又多用血海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贫血、便血、尿血、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14]

血海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湿疹,隐疹,阴部痒痛,股内侧痛等[14]

血海穴主治月经下调,痛经,经闭,崩漏;湿疹,瘾疹,瘙痒,丹毒;膝痛[14]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

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

其它:睾丸炎,贫血,下肢溃疡,膝关节炎。

5.1.10 刺灸法

5.1.10.1 刺法

直刺1~1.2寸[14]

一般直刺0.5~1.0寸[14]

直刺1~1.5寸[15],局部有酸胀感[15],可向髌部放散[15]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可向髌部放散。

5.1.10.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1 配伍

血海配带脉,有调经统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血海配合谷、曲池、三阴交,有疏风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血海配曲池、合谷,治荨麻疹[15]

血海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有舒筋活络,利关节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疼痛。

血海配犊鼻、阴陵泉,治膝关节痛[15]

血海配关元、气海、足三里,治贫血[15]

5.1.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妇人漏下,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

《针灸大成》:暴崩不止,血海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妇人漏下恶血,月闭不通,逆气腹胀。

《医宗金鉴》:血海治男子肾脏风,两腿疮疡湿痛等症。

《类经图翼》:主带下,逆气,腹胀。

《类经图翼》: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事不调,带下,逆气腹胀,先补后泻,又主肾脏风,两腿疮痒湿不可挡。

《胜玉歌》: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

《杂病穴法歌》:五淋血海通男妇。

5.1.13 研究进展

5.1.13.1 对血循环的影响

针刺血海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计数、凝血时间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观察患者甲皱微循环变化,发现管襻清晰度增高,管襻发夹型变增多,管襻长度增加,管襻输入、输出端口径比均有显著变化。[15]

5.1.13.2 对血小板的影响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针刺血海、三阴交、膈俞,每日1次,发现针刺可明显影响血小板计数,致使血小板计数有所增加,但停针不能维持。针治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 <>[15]

5.1.13.3 对垂体—性腺的影响

有实验研究表明,针刺血海对垂体—性腺功能有影响,尤其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针刺归来、中极、血海等,可使继发性闭经患者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实验表明,单纯用雌二醇处理的家兔无黄体生成素高峰出现,用孕酮处理后有所增加,表明雌激素增强卵巢的反应性,在此基础上针刺血海,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兴奋下丘脑—垂体系统,使黄体生成素分泌增加,促使黄体、孕酮分泌增加。[15]

5.1.13.4 治疗皮肤病

慢性荨麻疹:血海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0.8~1.2寸,针尖向足心方向,得气后行快速捻转提插手法,针感以向下传导为佳,留针30 min,间隔10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15]

另据报道,针刺血海治疗带状疱疹、银屑病、白癜风等也有较好疗效。[15]

5.2 委中的别名·血郄

血郄为经穴名,即委中[15]。《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委中者,血郄也。”后《针灸聚英》作委中别名[15]

穴位委中
汉语拼音Weizhong
罗马拼音Weichung
美国英译名Commanding Median
各国代号中国BL40
日本40
法国莫兰特氏V54
富耶氏V54
德国B54
英国B54
美国BI40

委中为经穴名(Wěizhōng BL40)[16]。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委中别名委中央(《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郄中(《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血郄(《古今医统大全》),腘中(《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腿凹(《医宗金鉴》),中郄(《中国针灸学》)。属足太阳膀胱经[16]。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的下合穴,五行属土[16][16]。四总穴之一[16]。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16]。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背痛,吐泻,皮肤瘙痒,疔疮等,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衄血,膝肿痛,腰脊强痛,急性胃肠炎,肠炎,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

5.2.1 委中的别名

委中央(《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郄中(《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血郄(《古今医统大全》),腘中(《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腿凹(《医宗金鉴》),中郄(《中国针灸学》)。

5.2.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入于委中。

5.2.3 穴名解

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16]

委,有曲义。中,不偏之为中。《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腘谓膝解之后曲脚之中。”本穴在膝腘窝正中,取本穴时,须使患者腘膝弯曲。《灵枢经》谓:“委而取之。”《针灸甲乙经》:“在腘中央约纹中动脉”,故以为名。[16]

5.2.4 所属部位

[17]

5.2.5 特异性

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之合穴[17],膀胱的下合穴[17],五行属土[17]。四总穴之一[17]

5.2.6 委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17]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17]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之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膜肌肌腱的中间[18]

委中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5.2.7 委中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腘窝横纹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处取穴。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18]

俯卧位,腘横纹正中,二肌肌腱之间取穴[19]

5.2.8 委中穴穴位解剖

委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腘窝、腘斜韧带。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分布着股后皮神经及胫神经。皮肤由股后皮神经分布,腘窝的皮肤较柔软。由足背静脉网外侧起始的小隐静脉,经外踝后下方上升至小腿后面,穿腘筋膜注入腘静脉。腘筋膜致密较厚。腘窝中央由浅入深有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靠近腘窝外侧缘有腓总神经通过。腘动、静脉有结缔组织包绕。动脉贴近股骨,在腘窝内发出五条关节支,即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和膝下内外侧动脉,它们和膝最上动脉、胫前返动脉等吻合,共同参加膝关节网。

5.2.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19]

5.2.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肠内侧皮神经起始端、胫神经干和腘动、静脉经过[20]

布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20]

5.2.9 委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委中穴具有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功效。

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的作用[20]

《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因腰部为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所过,其中足太阳膀胱经是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故委中穴可治疗背腰部及下肢部的经脉病[21]

太阳主表,最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夏秋之季,暑湿蕴蒸,易于侵袭人体中焦而发吐泻,委中乃足太阳膀胱之合穴,配五行属土,土应于脾胃,“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腑”,可治疗胃肠病[21]

委中穴又名血郄,为血气深聚之处,故善治血分毒热之皮肤病[21]

委中穴是膀胱之下合穴,故可治疗小便异常[21]

委中穴为膀胱之合穴,又为四总穴之一,有清热利湿、舒筋利节作用。治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风痹、遗尿、转筋等症,诸症之近于委痹者。[21]

委中穴治头痛,以本经起于头也[21]

委中穴主要功能,为治腰痛。所以然者,以其有关于肾也。足少阴之气,由内踝上行至阴谷,折向腘中央,于本穴处相与叠并(太阳下行,少阴上行),故本穴治腰痛极效,以其有协于肾经也。[21]

委中穴又名“血郄”,以其多以放血为治也。但虚人不宜放血,应以补泻手法调之。[21]

5.2.10 委中穴主治病证

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背痛,吐泻,皮肤瘙痒,疔疮等,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衄血,膝肿痛,腰脊强痛,急性胃肠炎,肠炎,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

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等[21]

委中穴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21]

委中穴主治背痛,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21]

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等[21]

委中穴主治中暑,衄血,癫痫,疟疾,下肢痿痹,膝肿痛,腰脊强痛;以及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21]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肠炎,腹痛;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癫痫;

4. 皮肤科系统疾病: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

5. 运动系统疾病: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

6. 其它:中暑,疟疾,鼻出血。

5.2.11 刺灸法

5.2.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1]

直刺1~1.5寸[21][21][21],局部有沉、麻、胀感,可向下传导至足跟[21]

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21][21][21]

注意:委中穴浅层是神经,中层是静脉,深层是动脉,故不能深刺,以免剂破大血管造成出血或下肢活动不利。

5.2.11.2 灸法

可灸[21][21]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2.12 委中穴的配伍

委中配肾俞、腰阳关,有强腰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配曲池、风市,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湿疹,疔疮。

委中配阳陵泉,悬钟,有补髓强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委中配大椎、曲池、足三里,治皮肤病[21]

委中配尺泽、足三里,治急性吐泻[21]

委中配环跳、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腰痛、下肢麻木[21]

5.2.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不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

《针灸甲乙经》:热病挟脊痛,委中主之。疟、头重、寒背起、先寒后热、渴不止、汗乃出,委中主之。筋急身热,少腹坚肿、时满、小便难、尻股寒、髀枢痛引季胁,内控八髎,委中主之。癫疾、反折,委中主之。

《针灸大成》:大风发眉堕落,刺之出血。

《备急千金要方》:腰痛挟脊至头沉沉然,凡腰脚重痛,于此刺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腰重不能举体,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

《类经图翼》:大风眉发脱落,太阳疟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然,汗出难已,头重转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遗溺,小腹坚,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虚者不宜刺,慎之。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委中者,血郄也,凡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瘈疭癫疾,足热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5.2.14 委中穴研究进展

5.2.14.1 对膀胱的影响

针刺委中对膀胱压力有双向调节作用[21]。一般可使膀胱内压有不同程度下降,对松弛性膀胱或尿潴留者,可使膀胱内压升高[21]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委中穴对膀胱功能有调整作用。对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膀胱,针刺能使其松弛,内压下降;对松弛状态的膀胱或尿潴留者,针之可引起膀胱收缩,内压升高。[21]

5.2.14.2 对体温的影响

委中穴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已被动物实验所证实[21]。动物实验还证明,针刺该穴可使上升的白细胞数下降,对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有效[21]

例如,人工造成家兔细菌性腹膜炎,使白细胞计数上升,针刺“委中”可使白细胞计数向相反方向变动,以至白细胞总数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给家兔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动物体温下降时,电针坐骨神经或针刺“委中”,可使体温升高或恢复正常的时间提前。[21]

5.2.14.3 治疗细菌性腹膜炎

对细菌性腹膜炎,针委中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病灶区腹膜粘连、炎性细胞渗出迅即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21]

针刺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的“委中穴”,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灶区腹膜粘连减轻,炎性细胞渗出减少或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

5.2.14.4 治疗腰腿痛

用“双针一罐”法治疗腰腿痛185例,取委中、阿是穴,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加拔火罐,每3d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17例,显效22例,好转2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7%。[21]

5.2.14.5 治疗腰背痛

针刺委中、昆仑,治腰痛587例,有很好疗效。又有用电针委中、肾俞等,治疗102例,有很好疗效。还有在委中刺络拔罐,治疗腰背痛100例,有较好疗效。

5.2.14.6 治疗急性腰扭伤

以委中点刺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58例,医者用三棱针对准腧穴部位迅速刺入0.1~0.2寸,出血量达1~3 mL。结果:痊愈32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21]

5.2.14.7 治疗坐骨神经痛

针刺委中、环跳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常规针刺,行提插泻法,以麻电样感传至足趾部,3次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06例,占63.1%;显效27例,占16.1%;好转24例,占14.3%;无效11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21]

5.2.14.8 治疗银屑病

以梅花针叩刺委中、曲池治疗银屑病1例,每日叩刺1次,1个月后治愈,1年未复发[21]

5.2.14.9 治疗鼻衄

①取立位点刺委中出血数滴,再配行间施泻法。②阴虚、肝阳暴亢之高血压鼻衄者,先刺委中,再刺曲池,强刺激约2 min血止。留针30 min,血压降至正常。[21]

6 参考资料

  1. ^ [1]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2-40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2.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8.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8.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02-403.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7.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2.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3.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11. ^ [11]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2. ^ [1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4.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1-62.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9-201.
  15. ^ [1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9-201.
  16. ^ [1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35.
  17. ^ [1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3.
  18. ^ [1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53.
  19. ^ [1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8-249.
  20. ^ [20]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2.
  21. ^ [21]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8-24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