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

目录

1 拼音

xuè jīng

2 英文参考

hematosperm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ematosperm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hematosperm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hemosperm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精(hematospermia[1][2])为病名。又称“精囊炎”[3]。是指发生于精囊,以精液带血,伴会阴部及直肠内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男性生殖器疾病[3]

《中医药学名词》(2004):血精是指精液挟血而呈粉红色、棕红色,或挟有血丝或鲜血的表现[3]

《中医药学名词》(2010):血精是指以精液排出兼见血色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中医药学名词》(2013):血精是指精液排出兼见血色的表现[3]

《中医药学名词》(2013):精囊炎(cystospermitis),又称“血精”[3]。是指发生于精囊,以精液带血,伴会阴部及直肠内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男性生殖器疾病[3]

血精相当于西医的精囊炎。详见精囊炎条。

4 科属

男科

5 血精的症状

男方性交时射出含有带血的精液。轻者排出的精液淡红色,严重时精液里面可见有鲜红血丝;有时可表现排精疼痛,精液量减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常见于西医精囊炎、精囊结石及结核等。

6 诊断要点

1、在性交或手淫或遗精时射出含有血液的精液者,可诊断为本病。

2、成年男子若经较长期(数月)才行房或遗精者,其射出的精液往往浓稠,且精液颜色偏黄,如射精时又伴有少腹或会阴部不适或疼痛的情况,要注意同血精鉴别。

3、检查:显微镜下发现精液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也可确诊本病。

7 血精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辨证分析

血精多因恣情纵欲,房事不节及手淫频繁,耗伤肾精,以致肾阴不足;或热病后期,余热伤及肾阴;或过服温燥助热之品,劫伤肾阴,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热入精室,灼伤血络;劳伤过度,损及脾肾;脾气虚弱,化源不足,以致肾气亏虚;或嗜酒过度或偏嗜辛辣肥甘厚味,聚湿生热,湿热蕴结而下注,伤及精室血络,则血随精溢。辨证首先分虚实。虚证常见阴虚火旺或脾肾气虚;实证常见湿热下注和瘀血内阻。阴虚火旺,则伴有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脾肾气虚,伴有腰痛,食少纳呆,房事后乏力自汗等。湿热下注,伴有尿赤浑浊,口苦,烦躁易怒等,瘀血内阻,伴有阴茎刺痛,舌暗有瘀点瘀斑等。总的治法是养阴补气,清热祛湿,活血祛瘀。

7.1.2 阴虚火旺型

精囊炎·阴虚火旺证(cystospermitis 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fire 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精血相混,色鲜红,或镜下精液中有红细胞,会阴部坠胀感或阴茎中灼痛,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口干,小便短少色黄,舌质红少津,脉细数为常见症的精囊炎证候[3]

7.1.2.1 症状

精血相混,色鲜红,或镜下精液中有红细胞,会阴部坠胀感或阴茎中灼痛,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口干,小便短少色黄,舌质红少津,脉细数[3]

7.1.2.2 方药治疗

1、主方:大补阴丸(朱丹溪《丹溪心法》)加减处方:黄柏10克,知母10克,龟板15克,生地黄20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5克,白茅根20克,牡丹皮10克,甘草6克。水煎两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2)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精液色红质调,伴射精疼痛,阴部坠胀不适;性欲亢进,梦中遗精,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

(3)大补阴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生地养阴清热汤(漆浩《良方大全》)处方:生地黄20克,茯苓20克,白芍9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牡丹皮6克,糯稻根须15克,乌药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养阴清热止血汤(冉启华验方)处方:天门冬、黄柏、地骨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枸杞子各15克,旱莲草、白茅根、生地黄各30克,蒲黄、龟板、菟丝子、女贞子、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房事。

7.1.3 脾肾两虚型

精囊炎·脾肾两虚证(cystospermitiswith spleen-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两虚,以精中带血,伴神疲乏力,面黄白,食少,头晕目眩,多梦少眠,腰酸腿软,少腹拘急,性欲低下,或遗精滑泄,或阳痿不举,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精囊炎证候[3]

7.1.3.1 症状

精中带血,伴神疲乏力,面黄白,食少,头晕目眩,多梦少眠,腰酸腿软,少腹拘急,性欲低下,或遗精滑泄,或阳痿不举,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3]

7.1.3.2 方药治疗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东垣《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加减处方:黄芪3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炙升麻5克,柴胡10克,党参10克,菟丝子15克,川续断15克,桑寄生15克,龙骨30克,蒲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2)十全大补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补益气阴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1980.6》)处方:熟地黄15克,党参15克,阿胶10克(另烊冲),川续断10克,生蒲黄10克,侧柏炭10克,血余炭6克,刺猬皮10克。水煎两次分2次服,每日1剂。

7.1.4 湿热下注型

精囊炎·湿热下注证(cystospermitis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diffusing 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以精液红色或暗红色或棕褐色,会阴部坠胀,阴囊胀痛,阴茎内痒或痛,伴腰膝困重,纳呆口淡,小便黄浊,尿频尿急,大便溏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精囊炎证候[3]

7.1.4.1 症状

精液颜色深红或暗红,射精疼痛,小腹、睾丸或会阴部胀痛,阴茎痒或痛,阴囊湿痒,或尿道灼热疼痛,或尿赤浑浊;口苦而粘,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7.1.4.2 方药治疗

1、主方:八正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处方:木通10克,车前子10克,萹蓄15克,瞿麦15克,栀子15克,大黄5克,龙胆草10克,茜草根15克,小蓟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复方穿心莲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复方菠萝酶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清肝泻火汤(查国翁验方)处方: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9克(另溶化),黄柏9克,知母9克,泽泻10克,旱莲草10克,茜草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1.5 瘀血内阻型

精囊炎·瘀血阻滞证(cystospermitiswith pattern of static blood obstruction and stagnation)是指瘀血阻滞,以精中带血,甚至伴见血块,少腹、会阴及睾丸部疼痛,痛则烦乱,甚至有射精痛,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为常见症的精囊炎证候[3]

7.1.5.1 症状

精液暗红或精中挟血紫暗,射精时阴茎刺痛;小腹胀闷活血化瘀,通络止血。疼痛,失眠多梦,精神抑郁。舌暗或瘀点瘀斑,脉沉涩。清利湿热,凉血止血。精液红色,或精中带血,血色淡红;性欲减低,形瘦神疲,健脾益肾,补气固肾。腰膝酸软,食少纳呆,房事后乏力自汗。舌质淡红,苔白,脉虚弱。

7.1.5.2 方药治疗

1、主方:隔下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乌药5克,延胡索10克,当归10克,川芎5克,香附10克,茜草根20克,蒲黄15克,叁七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叁七末,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

3、单方验方:澄精汤(王广见验方)处方:大黄15克(后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萆薢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牛膝10克,丹参15克,王不留行15克,甘草6克,叁七参末3克(冲服),芒硝6克(烊化),天龙1条,赤小豆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7.2 其他疗法

7.2.1 1、针灸治疗取穴

命门、叁阴交(双侧)。手法:平补平泻。每日1次,留针30分钟,5~7次为1疗程。

7.2.2 2、坐浴治疗

用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牡丹皮、乳香、没药、红花各15克,桃仁5克,连翘16克。水煎,熏洗阴部,7日为一疗程,休息3日,再继续坐浴。

7.2.3 3、饮食疗法

(1)白茅根煎:白茅根10克,鲜淡竹叶10克。放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30分钟,代茶频饮。适用于阴虚火旺型血精病。

(2)绿豆芽饮:鲜绿豆芽500克榨汁,加白糖适量,频饮代茶,不拘量。适用于湿热下注型血精病。

(3)参芪萝卜片:党参15克,黄芪15克,共研细末;鲜大萝卜1个,切成片蜜灸。用大萝卜片蘸党参、黄芪末,随意食用。适用于脾胃气虚型血精病。

(4)黑豆煮猪肾:猪肾1对,黑豆500克。将猪肾剖去筋膜,洗净,和黑豆加水同煮(水不可放得过多),煮至黑豆熟而不烂为度。将黑豆取出晒干,武火微炒,食猪肾,嚼食黑豆,每天30~60克,半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阴虚火旺型血精病。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