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箭疔

目录

1 拼音

xuè jiàn dīng

2 英文参考

acute lymphang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ed filamen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cute lymphang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cutesuperficial lymphangit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cute lymphangit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箭疔为病名[1]。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红丝疔[1]

红丝疔(red filament acute lymphangitis[2])为病名[3][4]。又称红线疔、血丝疔[4]、赤疔、血箭疔、金丝疮、血丝疮、红演疔、红丝疮、红丝血箭疔、红演儿、紫疥癍[4]。是指发于四肢,以皮肤呈红丝显露,迅速向上走窜,疼痛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急性淋巴管炎[4]。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中医属疔疮范畴[4]

红丝疔与现代医学的急性淋巴管炎类似,是由细菌自四肢部伤口侵入,沿浅层淋巴管扩散而引起的淋巴管炎[4]

4 血箭疔的病因病机

红丝疔因火毒凝聚或破伤感染所致[4]。手足疗或皮肤破损,感染邪毒,沿经向上走窜[4]

红丝疔与现代医学的急性淋巴管炎类似,是由细菌自四肢部伤口侵入,沿浅层淋巴管扩散而引起的淋巴管炎[4]

5 血箭疔的症状

从四肢创口发出红线,渐向躯干蔓延的一种外科病症[4]。多起于手足,生于手,有红丝入腋;生于足,有红丝入腹,均属重证[4]。初起局部红肿热痛,继而起红丝沿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窜,重者可伴寒热头痛,乏力[4]

临床多见于四肢内侧发出一条或数条红线,渐向上蔓延至肘腋或膝弯,摸之索条样、压痛,局部皮肤红肿发热[4]。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则伴寒热、头痛、乏力等症[4]。也可出现高热、神昏、头痛等“走黄”现象[4]

6 血箭疔的辨证分型

6.1 火毒入络

红丝疔·火毒入络证(red filament with pattern of fire-toxin  entering collateral)是指火毒入络,以患肢红丝较细,全身症状较轻为常见症的红丝疔证候[4]

6.2 火毒入营

红丝疔·火毒入营证(red filament with pattern of fire-toxin  entering nutrient phase)是指火毒入营,以患肢红丝粗肿明显,迅速向近端蔓延,全身寒战高热,烦躁,头痛,口渴,舌苔黄腻,脉洪数为常见症的红丝疔证候[4]

7 血箭疔的治疗

7.1 针灸治疗

用三棱针或粗针沿红丝的终点依次向起点点刺出血,间隔约寸许,并挑破初起疮头[4]。如出现疔疮走黄现象,应及时采用综合疗法急救[4]

7.2 方药治疗

治宜清热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并于红线远端挑刺放血,再隔寸挑刺令其微出血;或用灯心蘸烟油于红丝尽头灸一壮,再刺疔头,或用浮萍草嚼烂外敷,亦可于红丝尽处刺断,搽离宫锭子[4]

8 关于疔疮

疔疮(ding deep-rooted sore)为病名[5]。又名丁疮、丁肿、疔肿、疔毒、疵疮[6]。是指好发于颜面、四肢,以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肿痛灼热,易于走黄、损筋伤骨为主要表现的疮疡[6]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疔肿》云:“初起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若大重者,则呕逆,呕逆难治;……经五六日不瘥,眼中见火,神昏口干。心烦即死也。”陈实功《外科正宗·疔疮论》云:“夫疔疮者,乃外科迅速之病也。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

疔的名称繁多,证因各异。

按照发病部位的不同而有人中疔、蛇头疔、虎口疔、鼻疔、红丝疔等多种名称[6]

按照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可分为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疗疮、红丝疔、烂疗、疫疔五种。

疔的范围很广,包括西医的疖、痈、坏疽的一部分,皮肤炭疽及急性淋巴管炎。疔疮相当于颜面部、手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及部分特殊感染,是一种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的疾病。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易引起走黄危证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常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详见疔疮条。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4.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4.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0.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