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
摘要:别名ACE正常值0.2~0.4nmol·s-1/L。化验结果意义增高:结节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症,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降低:溶血,应用ACE抑制剂,如captopril后,肺癌,甲减,多发性骨髓瘤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酶学检测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酶学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癌多发性骨髓瘤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09/1/22 19:27:29 190字 ]
相关词条:
-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
)别名:ACE正常值:0.2~0.4nmol·s-1/L。化验结果意义:增高:结节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症,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降低:溶血,应用ACE抑制剂,如captopril后,肺癌,甲减,多发性骨髓瘤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酶学检测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酶学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癌多发性骨髓瘤...
- 老年人心力衰竭
妊娠;适当休息,包括精神上和体力上的休息;限制钠摄入等。B.内科药物治疗的作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的概念和方法,不仅仅着眼于改善血流动力学,重要的是干预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和心室重构。目前人们公认的转换酶抑制药与强心、利尿药合用可降低中或重度心衰病人的病死率,并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成为较理想的抗心衰药。β-受体阻滞药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力衰竭,可使心肌β受体密度上调,保护受损心肌,从而...
- 糖尿病心脏病
为主,血浆中的TG主要来自VLDL,因此,VLDL的生成和清除速度是决定血中TG浓度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肝脏合成VLDL的速度明显大于其清除和分解速度,同时,由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下降,甘油叁酯的分解缓慢,使富含TG的VLDL和乳糜微粒分解代谢受阻,造成VLDL在血中浓度升高。(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尿病患者常有LDL-C增高,尤其是非酶糖化和氧化修饰...
- 老年人糖尿病肾病
发展与病程及代谢控制程度缺乏一致性。部分糖尿病病人尽管长期血糖失控从不会发生肾病,而约5%的糖尿病病人在发病短期尽管血糖控制良好,却发生严重的DN。①ACE基因遗传多态与DN:已经明确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第16内含子上一段287bp插入/缺失(I/D)多态与冠心病发病有关,基因型DD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独立风险因子。近年少数研究开始注意ACE基因I/D多态与DN等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已经...
- 老年人心肌梗死
和异溶过程。但激素抑制心肌梗死的瘢痕愈合,有增加心脏破裂和室壁瘤形成的危险。有报道AMI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浆皮质醇已有增高,可为正常的2~3倍,甚至17倍。故目前不主张应用激素。1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1)治疗指征:AMI伴心功能不全者(除外低血压、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为ACE抑制剂治疗的肯定适应证。目前认为早ACE抑制剂治疗以AMI后3~10天内开始,可能更为适宜...
- 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
者心肌缺血昼夜发作方式影响的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欧洲昼夜抗心肌缺血方案(CAPE)结果证明,日服1次氨氯地平,特别是合用β受体阻滞药能在24h内有效地缓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发作。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抗心肌缺血疗效个体差异较大,对伴心功能不全(除外严重心力衰竭)或高血压的SA患者抗心肌缺血作用较为肯定,但对未伴心功能不全或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约30%患者治疗中反而加重心绞痛...
- 糖尿病性肾病
酶的患者处于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高危状态,相反,在相同高血糖情况下,伴高山梨醇脱氢酶活性的患者则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保护性,最终上述理论尚有待更多研究予以证实。(4)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最近研究报告ACE基因多态性与DN发生有关。ACE催化十肽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强缩血管物质——八肽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并灭活有舒血管作用的缓激肽,ACE通过Ang-Ⅱ的形成和影响激肽代谢...
-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
状况以及在政治运动中受冲击的程度有关。(8)其他因素:血中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增高,微量元素缺乏,凝血因子异常,如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Ⅶ和PAI-I抗原活性升高等,是动脉血栓形成中的危险因素。新近提出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基因突变可能是冠心病遗传易患因子。特别提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升高、超重肥胖、凝血等,都和膳食营养因素有密切关系,改善膳食结构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我国对长...
- 儿童高血压
酸)肾扫描,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肾动脉狭窄时双肾血浆流量不对称,一侧大于对侧40%~60%;一侧核素延迟出现;双肾核素浓度一致,排泄一致。4.卡托普利-放射性核素肾图原理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由于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肾小球后出球小动脉的收缩,因此服用卡托普利后行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可发现患侧肾小球滤过率急剧降低,而血浆流量无明显改变。方法:口服单剂卡托普利,成人25mg,小...
- 盐酸咪达普利片
拼音:yánsuānmīdápǔlìpiàn药品说明书: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膜衣后显白色。药理毒理:1.药理本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口服后,在体内转换成活性代谢物咪达普利拉,后者可抑制ACE的活性,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使外周血管舒张,降低血管阻力,产生降压作用。2.毒理(致癌、致突变和生殖毒性)大鼠和小鼠分别长期口服本品(每日10mg/kg和每日30mg/kg...
- 肾动脉狭窄
、高血糖等实验室检查异常表现。其他辅助检查:近年来人们探索采用新的非侵入性显影技术来检查肾血管疾病,目前采用的新技术有:1.卡托普利-肾素激发试验正常情况下,服用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后,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负反馈作用可增强机体的高肾素反应。这种反应在肾动脉狭窄病人中尤为突出,给口服卡托普利1h之后血浆肾素增高程度显著大于原发性高血压。该项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到93%~100%及80%~...
- 洛汀新
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剂型:片剂:每片5mg,10mg,20mg。贝那普利的药理作用:贝那普利是一个前体药物,在肝内水解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贝那普利拉。后者是一种不含巯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结果使血管阻力降低,醛固酮分泌减少,血浆肾素活肾素活性增高。也可抑制缓激肽的降解,降低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心力衰竭时贝那普利能扩张动脉与静脉,降低周围血...
- 瑞泰
外,此时用雷米普利小剂量,在观察下小心增加剂量。7.已用强心苷与利尿药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有水、钠缺失,雷米普利的开始剂量宜小。8.如出现喉喘鸣或面部、舌或声门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应停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9.老年患者开始宜用小剂量。10.用雷米普利过量时,如果出现血压过度下降,应让患者平卧并抬高双腿,补充液体或使用容量代用品等对症支持措施。必要时作透析治疗。雷米普利的...
- 益压利
致锂中毒,停药后毒性反应可消失。5.卡托普利与别嘌醇同用可引起超敏反应。使用依那普利时也应注意。6.硫唑嘌呤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合用可加重骨髓抑制。7.卡托普利与布比卡因合用,由于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甚至意识丧失。依那普利如与布比卡因合用也应注意。8.有报道依那普利可增加氯丙米嗪的毒性。9.甲氧苄苄啶与ACE抑制药同用可引起明显的高钾血症,因此使用依那普利...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疗效较好,而且服用方便。少数病人可出现头晕、潮红、心慌等,但一般均可耐受,在用药2~3天后,症状自行消失,勿需停药。5.甲丙脯酸:为血管扩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为ACE抑制因子使血管紧张素Ⅰ(AT-Ⅰ)不能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AT-Ⅱ),从而达到降压作用,并有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剂量为12.5~25mg,每日2次口服,降压效果良好。由于可显著扩张血管,同时可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 老年心力衰竭
者不宜使用。长期适用非洋地黄类药物可使病死率和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故此类药仅用于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恶化时做短期辅助治疗。(6)醛固拮酮抗剂:醛固酮在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中起重要作用;而心衰患者长期应用ACE抑制剂,常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即血醛固酮水平不能保持稳定而持续的降低。因ACEI能抑制醛固酮分泌,醛固拮酮抗剂阻断醛固酮的作用,故两者是一很好联合。1999年公布的RALES实验证明,重度心衰...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