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息肉(polyp)为病证名,又作瘜肉。是指寄居于人体组织上的赘生物,一般表面光滑、触之柔软而不痛,多发于鼻腔或肠腔内壁,多为良性[1][2]。
《黄帝内经灵枢·水胀》:“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
如鼻瘜肉:《圣济总录》一百十六卷:“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
4 参考资料
治疗息肉的穴位
- 迎香
迎香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迎香穴的位置(肌肉)取法: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迎香...
- 鼻准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鼽衄涕出,中有悬痈宿肉,痓洞不通,不知香臭,素髎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
- 面玉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鼽衄涕出,中有悬痈宿肉,痓洞不通,不知香臭,素髎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
- 面王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鼽衄涕出,中有悬痈宿肉,痓洞不通,不知香臭,素髎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
- 准头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鼽衄涕出,中有悬痈宿肉,痓洞不通,不知香臭,素髎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
- 更多治疗息肉的穴位
治疗息肉的方剂
- 雄黄息肉方
。用法用量:患此者不拘远近,于卧时用箸头醮末点息肉上,日点1次,半月自效。酒渣鼻,亦可用津沫调搽。...
- 敷鼻瓜蒂膏
罗为末,以羊脂和。功能主治:主治鼻中息肉。用法用量:以少许敷息肉上,一日三次。摘录:《太平圣惠方》卷...
- 通草散
茹3分,地榆3分。主治:鼻中息肉。用法用量:以细辛、白芷煎汤,和散敷息肉上,又以胶清和涂之,取愈。制...
- 明矾散
功效:腐蚀收敛。主治:鼻息肉。用法用量:用水或香油调合,放于棉片上,敷于息肉根部或表面,1日1次,7...
- 摩头散
着药如前,十日以酢浆洗头,复摩药即愈。若生息肉并咽喉中息肉,大如枣欲塞,以药摩之即愈。耳鼻齿有疾并...
- 更多治疗息肉的方剂
治疗息肉的中成药
- 金嗓散结丸
音嘶哑、声带充血、肿胀;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0~...
- 紫金锭
弥漫性充血水肿;慢性者黏膜水肿和肠壁增厚、瘢痕或息肉形成;中毒型痢疾肠黏膜仅见充血水肿,少有溃疡形成...
- 木香槟榔丸
弥漫性充血水肿;慢性者黏膜水肿和肠壁增厚、瘢痕或息肉形成;中毒型痢疾肠黏膜仅见充血水肿,少有溃疡形成...
- 喉舒宁片
散结止痛。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并可用于头颈部癌肿在放射治疗期间所引...
- 金嗓散结胶囊
热毒蓄结、气滞血瘀而形成的慢喉喑(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粘膜增厚)及由此而引起的声音嘶哑等症。用法...
- 更多治疗息肉的中成药
息肉相关药物
- 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
价)。7.治疗鼻息肉:取平阳霉素1支(含8mg)用生理盐水4ml溶解,用细长针头行息肉内注射,每次息...
- 黄氏响声丸
痰中带血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7.用于声带小结、息肉之初起,凡声带小结、息肉较重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
- 黄氏响声丸
痰中带血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7.用于声带小结、息肉之初起,凡声带小结、息肉较重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
- 阿司匹林肠溶片
,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症,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4)肝、肾功...
- 布洛伪麻分散片
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或鼻息肉患者及活动期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注意事项】(1...
- 更多息肉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息肉
- 《普济方》:[卷五十六鼻门]鼻中生息肉(附论)
壅遏。血气搏结。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方雄黄散治鼻中息肉搏鼻。雄黄(研)细辛(去苗叶...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门]鼻中生息肉
遏,血气搏结,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治鼻中息肉,羊肺散方羊肺(一具薄切去筋膜炙令干...
- 《普济方》:[卷八十二眼目门]息肉淫肤
。蕴积不散。传播肝经。流注血脉。上冲于目。发生睑息肉。胀起攀丝白睛。方柴胡汤(出圣济总录)治眼赤息肉...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息肉淫肤
蕴积不散,传播肝经,流注血脉,上冲于目,发于睑,息肉胀起,攀系白睛,隐涩妨闷,故谓之息肉淫肤。治眼赤...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七]治鼻中生息肉诸方
如枣核大。纳鼻中。日三(二)度换。当有清涕下。治息肉妨闷疼痛方。白矾(一两烧汁尽)木通(半两锉)细...
- 更多古籍中的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