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雄黄酊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2:17:00)[共60字]
摘要:《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雄黄酊组成雄黄粉50g,冰片0.5g,酒精100ml。主治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用法用量混合外用。......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带状疱疹100例的辨证论治
加谷精草15g,草决明12g;发于颈背部者,加葛根15g;发于上肢者,加片姜黄15g;发于腰以下者,加川牛膝9g;有血疱者,加生侧柏叶15g、紫草15g;疼痛甚者,加制乳香9g,制没药9g。外治:雄黄酊(雄黄粉50g,加75%酒精100ml)摇匀搽患处,每日4~5次。1.2.1.2脾胃湿热证多见于腹部、臀部、下肢,水疱易破裂,糜烂、流滋多,伴有食欲不振,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健脾利湿清热,方用除湿
- 雄黄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细胞性白血病患者7例[33];治疗维甲酸耐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20例,总有效率为90%[34,35]。 2.2皮肤病单味雄黄治疗带状疱疹50例,总有效率为100%[36],雄黄散、复方雄黄酊外用亦可治疗带状疱疹[37,38]。以雄黄为主的复方制剂雄黄散治疗黄水疮400余例,有效率为99%,一般用药3~5天即可治愈[39]。雄黄洗剂治疗圆癣50例,总有效率为98%[40]。 2.3支
- 雄黄
雷公云∶凡使,勿用黑鸡黄、自死黄、夹腻黄。其臭黄真似雄黄,只是臭,不堪用,时人以醋洗之三,两度便无臭气,勿误用也;次有夹腻黄,亦似雄黄,其内一重黄,一重石,不堪用;次有黑鸡黄,亦似雄黄,如乌鸡头上冠也。凡使,要似鹧鸪鸟肝色为上。凡修事,先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胆、碧棱花四件,并细锉,每件各五两,雄黄三两,下东流水入埚中,煮三伏时;漉出,捣如粉,水飞,澄去黑者,晒干再研,方入药用。其内有劫铁石,是雄黄
- 中药重金属安全问题亟待解决30余位政协委员建议对朱砂、雄黄进行再评价
朱砂含汞,雄黄含砷,都是国际上严格限用于药品中的成分。近年来,由于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朱砂、雄黄而屡屡被外国禁用,不仅影响出口,也严重损坏了中药的声誉。但是,朱砂、雄黄是著名的传统药物,依然被列入国家药典。现行四大国家标准中含朱砂、雄黄的成方制剂就多达440种,占其全部收载量的6.34%,数量相当可观。但是,随着人们对药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朱砂、雄黄的不良反应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
- 雄黄对白血病细胞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检测雄黄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能力,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凋亡,应用检测流式细胞仪白血病细胞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雄黄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白血病细胞有bcl-2强表达,同时雄黄可使白血病细胞bcl-2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下降。白血病细胞有较弱的Fas蛋白表达,随着雄黄与白血病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未见Fas蛋白表达有明显改变。结论雄黄通过影响
- 牛黄解毒片是“毒药”?国内大部分牛黄解毒片雄黄日用剂量是《中国药典》规定的两倍
据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牛黄解毒片,其雄黄含量都是出《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的两倍,患者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砷中毒。 全国政协委员周超凡、李连达等30多位中医界专家,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联名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对雄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厂家应按照《中国药典》的日用规定剂量添加雄黄,并在包装盒上对患者注明“安全警示”……因为长期、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的砷中毒患者并不鲜见。 触目惊心的中毒个例
- 东垣雄黄圣饼子六九
方剂组成巴豆百枚,去膜油.雄黄,半两.白面,十两,炒,罗过主治功效治一切酒食伤脾,积聚满闷等证作者见解右二味为细末,同面和匀,用新汲水搅和作饼如手大,以水煮之,候浮于汤上,看硬软捏作小饼子.每服五,七饼,加至十饼,十五饼,嚼食一饼利一行,二饼利二行.食前茶酒任下作者:张景岳
- 雄黄
【来源】本品为单斜晶系矿物的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炮制方法】一、切制水飞取雄黄研成极细粉或取雄黄粉碎后,加水适量共研细,再加多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晾干,研散。成品称雄黄粉。取粉末适量,照三氧化二砷检查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药典85》)。取原药材,拣去杂质及碎石,研成细粉即可(《山西》)。二、炮炙大蒜
- SFDA答复朱砂雄黄药用价值再评价提案
2007年7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871号(医药卫体类245号)提案进行了正式答复。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超凡等33位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强对含朱砂、雄黄药用价值的再评价提案。提案一经提出,各大新闻媒体即进行了报道,引起关注。此前,有一位病人因为长期大量服用牛黄解毒丸导致严重肝肾中毒,周教授经过调研,在两会期间提出应该对含朱砂、雄黄的药品进行再评价的提案。
- 复方中的朱砂、雄黄对感染性脑水肿模型大鼠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生理、病理状态下安宫牛黄散中的朱砂、雄黄对机体作用的不同特点,探讨复方中朱砂、雄黄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8~10只/组):正常组,正常+安宫牛黄散(下简称整方)组(278mg/kg);正常+除去朱砂、雄黄的安宫牛黄散(下简称拆方)组(222.7mg/kg);脑水肿模型组(一侧大鼠颈总动脉注射百日咳杆菌250亿/kg);模型+整方组(造模前1h给药278mg/k
- 雄黄
中药名称雄黄拼音名Xionghuang英文名REALGAR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 采挖后,除去杂质。 或由低品位矿石浮选生产的精矿粉。性状本品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 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 质脆,易碎,断面具树脂样光泽。 微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质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黄色,无光
- 中药复方中配伍药物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以安宫牛黄散为实例,研究中药复方中的配伍药物对雄黄中砷的溶解性的影响。方法复方中的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可溶性砷的含量。结果安宫牛黄散或复方中的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后,测得的可溶性砷含量均比雄黄在人工胃液中的可溶性砷的溶出量低,使可溶性砷含量溶出减少的单味药次序依次为黄芩、黄连、珍珠、栀子、郁金和牛黄,溶出的可溶性砷含量依次减少55.1%、49.3%
- 全蜈雄黄散配合内服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
5例,60岁以上11例,平均45岁。疼痛性质为刺痛、灼痛、胀痛、木痛。并发部位:腰肋部21例,后背部12例,颈部4例,大腿内侧3例,头部1例,臀部1例。 1.2治疗方法本组以全蝎15g,蜈蚣2条,雄黄15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涂抹在带状疱疹上每天2次。同时内服血府逐瘀汤,基本方:生地15g,当归10g,桃仁15g,柴胡10g,牛膝15g,枳壳10g,银花15g,蒲公英30g,
- 刘汉勤:全雄黄颡鱼有望占半壁江山
——专访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刘汉勤研究员 全雄黄颡鱼研究项目负责人刘汉勤研究员认为,全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今后有望占到全国黄颡鱼鱼苗市场份额的50%左右。 刘汉勤: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水产学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农业科技特派员。主要从事鱼类体细胞遗传、抗病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性别控制、水族技术等研究和开发
- 全雄黄颡鱼育种达国际领先水平
鄂东南地区俗称“黄辣丁”。目前,黄颡鱼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对象。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汉勤,是研究黄颡鱼技术的权威专家。通过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这个平台,刘汉勤将其研究团队的“全雄黄颡鱼”养殖技术成功实现市场化,在我市建起苗种工业化繁育基地。 黄颡鱼有雄、雌之分,从市场价值来讲,雄性黄颡鱼大于雌性黄颡鱼。如何使雌性黄颡鱼能生产更多的雄性黄颡鱼?从2000年开始,武汉百瑞生物技
- 复方雄黄地龙酊治疗带状疱疹43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雄黄地龙酊(OET)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外用OET,而对照组41例外用酞丁安搽剂和1%黄连炉甘石洗剂,两组均静滴阿昔洛韦500mg,每日1次。结果两组在观察指标(止痛、止疱、结痂、痊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外用复方雄黄地龙酊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良好。 【关键词】复方雄黄地龙酊;带状疱疹 Clinica
- 雄黄砒霜及其复方治疗白血病的现代研究
ISBN:7117062789纸张:出版日期:2004-8-1a作者: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8895/8895385.shtml
- 《本经逢原》:[卷一石部]雄黄
辛苦温,微毒。武都者良。入香油熬化或米醋入萝卜汁煮干用,生则有毒伤人。《本经》主寒热鼠,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发明雄黄生山之阳,纯阳之精,入足阳明经。得阳气之正,能破阴邪、杀百虫、辟百邪,故《本经》所主皆阴邪浊恶之病。胜五兵者,功倍五毒之药也。其治惊痫痰涎及射工沙虱毒,与大蒜合捣涂之。同硝石煮服,立吐腹中毒虫。《千金方》治疔肿恶疮,先刺四边及中心,以雄黄末敷之。《圣惠方》治
- 《本草简要方》:[卷之一石部]雄黄
各五两细锉。活水入坩锅中煮三伏时漉出。捣如粉。水飞。澄去黑者。晒干再研用。一法用米醋入萝卜汗煮干用。法制过。有毒不可用主治。伏暑泄痢。化腹中瘀血。治一切虫兽毒。制蛇虺尤特效。为治疮杀毒要药。雄朱散。雄黄一分。(细研水飞过)乳香(细研)白矾()各一钱。共研末。每服一字。二三岁儿五分。陈米汤下。日三次。治小儿下痢频仍。日夜痛不可忍。雄黄丸。雄黄全蝎牙皂大黄郁金各一钱。巴豆十四粒。麝香少许。共研末。米糊
- 《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雄黄
(《本经》中品)【释名】黄金石(《本经》)、石黄(《唐本》)、熏黄。普曰∶雄黄生山之阳,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黄也。恭曰∶出石门者,名石黄,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金石,石门者为劣尔。恶者,名熏黄,只用熏疮疥,故名之。藏器曰∶今人敲取石黄中精明者,为雄黄;外黑者,为熏黄。雄黄烧之不臭,熏黄烧之则臭,以此分别。权曰∶雄黄,金之苗也。故南方近金坑冶处时有之,但不及西来者真好尔。宗曰∶非金苗也。有金窟处无雄黄。时
- 《本草述钩元》:[卷五石部]雄黄
出武都山者。(今阶州)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煜煜。乃可用。其但纯黄似雌黄。色无光者。不任作仙药。可合理病药耳。(抱朴子)雄黄生山之阳。生山阴者为雌黄。气温。味苦辛。有毒。(按性温而不热。何毒之有。若服食家伏火者则有毒。)气味俱浓。升也。阳也。入足阳明足厥阴经。秉火金之性。得正阳之气以生。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本经别录言甘寒者非也。本经主寒热鼠。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诸本草治鼻
- 《本草图经》:[玉石中品卷第二]雄黄
\r雄黄\ph27.bmp\r,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今阶州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夹石,其色如鸡冠者为真。有青黑色而坚者名熏(音训)黄,有形色似真而气臭者名臭黄,并不入服食药,只可疗疮疥耳。其臭以醋洗之便可断气,足以乱真,用之尤宜细辨。又阶州接西戎界,出一种水窟雄黄,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处。其石名青烟石、白鲜石。雄黄出其中,其块大者如胡桃,小者如粟豆,上有孔窍,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而功用
- 《千金翼方》:[卷第二·本草上玉石部中品]雄黄
味苦甘,平,寒,大温,有毒。主寒热鼠,恶疮疽痔,死肌。疗疥虫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筋绝,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悦泽人面。炼食之轻身神仙,饵服之皆飞入人脑中,胜鬼神,延年益寿,保中不饥。得铜可作金。一名黄食石。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采无时。《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吴普本草》:[玉石类]雄黄
《御览》卷九百八十八神农∶苦。山阴有丹雄黄,生山之阳,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黄也。《吴普本草》魏晋吴普公元420年—589
- 《本草崇原》:[卷中本经中品]雄黄
气味苦平寒,有毒。主治寒热鼠,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别录》云∶雄黄出武都山谷,煌山之阳。武都氏羌也,是为仇池,后名阶州,地接西戎界。宕昌亦有而稍劣。煌在凉州西数千里。近来用石门谓之新坑,始兴石黄之好者耳。阶州又出一种水窟雄黄,生于山岩中有水流处,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功用最胜。抱朴子云∶雄黄当得武都山中出者纯而无杂,形块如丹砂,其赤如鸡冠,光明烨
- 《汤液本草》:[卷之六玉石部]雄黄
气温,寒,味苦、甘。有毒。《本草》云∶主寒热鼠恶疮,疽痔死肌。疗疥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气大温,味甘、酸、辛。无毒。《本草》∶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泄,下利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老不饥、轻身延年。五色石脂,各入五脏补益。《东垣》云∶赤石脂、白石脂并温无毒。畏黄芩、芫花,恶大黄。《本经》云∶涩可去脱,石脂为收敛之剂。胞衣不出
- 《濒湖炮炙法》:[卷一·玉石类]雄黄
〔曰〕每雄黄三两,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胆、碧棱花各五两,细锉,东流水入坩埚中,煮能劫于有毒,或如《濒湖炮炙法》南北朝刘宋、雷学所着公元420-581年
- 《本草便读》:[金石部金石类]雄黄
\r雄黄\pq121a.bmp\r禀阳精之气以生。驱阴破血。具辛热之功取效。入胃通肝。辟鬼除邪。化留聚痰涎之积。杀虫治疥。涂外伤虫虺之灾。(雄黄生山之阳。得阳精之气于地者也。以明如鸡冠。内无砂石者良。其石黄薰黄等。或产处不同。或变化不透。气味恶劣。只可杀虫搽疥。与雄黄有别耳。忌火。入肝胃。破瘀血。化痰涎。以其禀纯阳之气。故能辟鬼邪。杀蛇虺。解一切毒耳。)《本草便读》清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
- 《炮炙大法》:[石部]雄黄
(取透明色鲜红质嫩者研如飞尘水飞数次畏南星地黄莴苣地榆黄芩白芷当归地锦苦参五加皮紫河车五叶藤鹅肠草鸡肠草鹅不食草圆桑叶脂)《炮炙大法》明缪希雍公元1622年
- 《鸡峰普济方》:[卷第七肺]雄黄丸
治肺劳咳嗽雄黄(一两)上入瓦合内不固济坐合于地上用土焙之周匝令实可浓二寸以炭一斤簇定顶火之三分去一《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附:秘传十三方]10.雄黄解毒丸:
下痰去热,追虫打积。雄黄一钱另研,郁金三钱,巴豆霜二钱。共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痰涎壅甚,竹叶汤下。积痛,茴香汤下。缠喉风,滚白水化开吐痰。虫痛,苦楝子根白皮汤下。先以鸡蛋油煎,空心时,令儿闻之,然后服药,必要上半月,谓其虫之头向上故也。《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清李子毅公元1644-1911年
- 《名医别录》:[中品·卷第二]雄黄
味甘,大温,有毒。主治疥虫,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悦泽人面。饵服之,皆飞入中,胜鬼神,延年益寿,保中不饥。得铜可作金。生武都、敦煌山之阳,采无时。《本经》原文∶雄黄,味苦,平、寒。主寒热鼠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名医别录》魏晋陶弘景公元220-450年
- 《雷公炮炙论》:[中卷]雄黄
雷公云∶凡使,勿用黑鸡黄、自死黄、夹腻黄。其臭黄真似雄黄,只是臭,不堪用,时人以醋洗之三,两度便无臭气,勿误用也;次有夹腻黄,亦似雄黄,其内一重黄,一重石,不堪用;次有黑鸡黄,亦似雄黄,如乌鸡头上冠也。凡使,要似鹧鸪鸟肝色为上。凡修事,先以甘草、紫背天葵、地胆、碧棱花四件,并细锉,每件各五两,雄黄三两,下东流水入埚中,煮三伏时;漉出,捣如粉,水飞,澄去黑者,晒干再研,方入药用。其内有劫铁石,是雄黄
- 《药性切用》:[卷之五上金石部]雄黄
性味辛温,除痰辟邪,解毒杀虫。红透明彻者为雄黄;色黄暗晦者为雌黄。但能治疮虫,不堪入药。《药性切用》
- 《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小儿门]雄黄散
治小儿因痘疮,牙断生疳蚀疮。雄黄(一钱)铜绿(二钱)上二味同研极细,量疮大小干糁其上。《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 《仁术便览》:[卷四疹]【雄黄散】
治小儿因痘疮牙根生疳蚀疮。雄黄(一钱)铜绿(二钱)研极细,掺之。《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神农本草经赞》:[卷二中经]雄黄
。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轻身神仙。一名黄金石。生山谷。丹雄蕴石。精结阳峦。五兵制胜。百毒除残。威申虎爪。色映鸡冠。桃枝辟禳。怪祟奚千。吴普曰。生山之阳。是丹之雄。唐书传。苏居中制胜。吴志传。周瑜除残去秽。葛洪曰。女人病邪。雄黄松脂熔化。以虎爪搅之。夜烧取愈。苏恭曰。宕昌武都者佳。块方数寸。明彻如鸡冠。集简方。家有邪气者。雄黄水。以东南桃枝。咒洒满屋则绝迹。易林。家多怪祟。《神农本草经赞》
- 《博济方》:[卷四惊痫]神效雄黄丸
治小儿五般痫,牛痫即牛声,马痫即马嘶,狗痫即狗吠,羊痫即羊鸣,鸡痫即鸡鸣,五痫病者,五脏相引,邪气盈,起寒厥,反张,手颤,口吐涎沫,须臾如苏,复作。此方与钱氏五色丸同,但博济水银用八分耳,五色丸。朱砂(半两)水银(一分,一作二两)真珠(一两,研末)铅(三两,同水银熬右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煎金银薄荷汤下。《博济方》宋·庆历七年王衮公元1047年
- 《杨氏家藏方》:[卷第十四伤折方四十一道]雄黄丸
出箭头。雄黄(别研)蜣螂(研)不灰木(以牛粪火烧熟)威灵仙朝生花(五味各二钱半)鼠(一上件为细末,入鼠血并炼蜜和丸如黄米大,纳疮口,其箭头不以久新自出。《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 《鸡峰普济方》:[卷第七心]雄黄麝香丸
治九种心痛及恶血结块乌头(八两)大黄(十二两)雄黄(五两)麝香(一两)朱砂(六两)蜀椒巴豆(各四两)槟榔(十两)当归木香桂(各六两)犀角(三两)干姜(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七丸《鸡峰普济方》宋张锐公元960-1279年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八治杂病]解毒雄黄丸
解毒,治缠喉风及急喉痹,卒然倒仆,失音不语,或牙关紧急,不省人事。郁金雄黄(研飞,各一分)巴豆(去皮,出油,十四个)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用热茶清下七丸,吐出顽涎,立便苏省,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头犹热,灌药不下,即以刀、尺、铁匙斡开口灌之,药下喉咙,无有不活,吐泻些小无妨。及治上膈壅热,痰涎不利,咽喉肿痛,赤眼痈肿,一切毒热,并宜服之。如小儿患喉咙赤肿,及惊热痰涎壅塞,服二丸或三丸,量
- 《秘传外科方》:[疔疮治法]雄黄丸
雄黄(五钱)郁金(五钱)巴豆(半钱,去心壳略去油)一方加信石一字许,不可多用,以清油煮半日取出,晒干入药。一方加斑蝥七个,去翅嘴,以糯米炒变色,去米用。又治瘰。一方加玄明粉三钱,又治咽喉肿痛喉闭等证。上各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冷茶清吞下,取利为度,如不利再服。《秘传外科方》
- 《伤寒括要》:[卷下杂方凡五十六方]雄黄丸
雄黄当归芦荟麝香槟榔主狐惑。微烦。默默欲卧。毒上攻咽。虫蚀声嗄。兼下蚀湿慝。或便脓血。《伤寒括要》明李中梓公元1368-1644年
- 《仁术便览》:[卷一喉痹]【雄黄解毒丸】
治缠喉风、喉痹。巴豆(七粒三生四炒,去壳油存性)雄黄(好的皂子大一块,研)郁金(一个,肚者,上三味研细,每服半茶匙,茶调,细细呷下。如口禁咽塞,用小管吹药喉中,须臾,吐利即醒。如无前药,用川升麻四两,锉,水四碗,煎一碗,灌服。又无升麻,用皂角三挺,捶碎,擂水一钟,灌服。或吐,不吐即安。《仁术便览》明张洁公元1368-1644年
- 《医说》:[卷八服饵并药忌]服雄黄
刘无名尝于庚申日守三尸服雄黄后见二鬼曰我泰山真符来摄君见君顶上黄光数尺不可近得非雄黄之功乎(琐碎录)《医说》南宋张杲公元1127-1279年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头痛证治]雄黄丸
治八般头风,及眩晕恶心吐逆,诸药不治。通明雄黄(一两)川乌头(生去皮尖,一两半)上二味为末,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煨葱白茶清下。即用后药搐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公元1174年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五狐惑证治]雄黄兑散
治下部疮。雄黄(研)青葙子苦参黄连(各二分)桃仁(去皮尖研,一分)上为末,以生艾捣汁丸,如枣核大。绵裹纳下部,扁竹汁更加;无艾,只用绵裹散子纳下部亦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公元1174年
- 《奇效良方》:[卷之十]雄黄丸
治伤寒狐惑,微烦,默默欲卧,毒瓦斯上攻,咽干声嗄,下蚀湿,或便脓血。雄黄(研)当归(炒,各三分)芦荟(研)麝香(研,各一分)槟榔(半两)上捣研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前温粥饮下,日三服《奇效良方》明·成化六年董宿公元1470年
- 《雷公炮制药性解》:[卷一金石部]雄黄
性平有毒,不载经络。主杀精魅鬼邪,蛇虺蛊毒,山岗瘴毒,恶疮死肌,疥癣虫,百节中风,鼻中息肉,中恶腹痛。佩带之,鬼神不敢近,诸毒不能伤,胎妇辅女成男。解藜芦毒,大块透明中无砂石者佳,研细,水飞用。按∶雄黄或以为黄金之苗,今有金窟处无雄黄,则斯言未足深信。夫孕妇佩之能转女胎为男,言若不经,然里中试之者往往获验,则有夺造化之功,非禀太阳之精,恶能臻此。杀蛊辟邪,宜其效矣。中其毒者,以防己解之。雷公云∶凡
- 《名医别录》:[中品·卷第二]雄黄虫
主明目,辟兵不祥,益气力。状如。《名医别录》魏晋陶弘景公元220-450年
- 《医方简义》:[卷五鬼胎]雄黄丸
明雄黄鬼臼(去毛)丹砂(水飞各五钱)延胡(七钱)麝香(一钱)川芎(七钱)姜半夏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下。《医方简义》清王清源公元1644-1911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