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漂浮导管检查

目录

1 拼音

xīn zāng piāo fú dǎo guǎn jiǎn chá

2 概述

利用气囊血流导向导管即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在床边通过静脉置入,送抵肺动脉,进行右心各部压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测量并利用热稀释法原理测定心排血量。

3 操作名称

心脏漂浮导管检查

4 适应证

心脏漂浮导管检查适用于:

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低心排血综合征;

(2)右室梗死的诊断及指导治疗;

(3)各种机械性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室间隔穿孔的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

2.多脏器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如各种原因休克、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急慢性心肾功能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评价心功能或各种

5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如下。

1.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2.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

3.凝血异常及出血性疾患。

6 准备

1.所需的设备

(1)药品:消毒用碘伏、1%利多卡因、肝素盐水、无菌注射器及各种抢救药品。

(2)静脉穿刺针和血管鞘、Swan-Ganz导管、压力冲洗系统、压力换能器。

(3)生理监测记录仪、除颤器、临时起搏器、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设备。

2.术前准备

(1)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导管插入部位应备皮、消毒、铺无菌巾,提供尽可能大的无菌范围。

(3)导管置入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并尽可能要求无菌环境。

7 方法

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象主要为危重患者,故应在有监测条件和设备的场所如冠心病监护室(CCU)、危重监护室(ICU)、或手术室等进行。对少数导管植入困难者,可在X线投视下完成。

7.1 1.方法

(1)将漂浮导管置入经颈内、锁骨下或股静脉穿刺置入的鞘管内,在压力监测下推送导管。当导管尖端到达右心房时(距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穿刺点约10~15cm,距股静脉穿刺点40~45cm),球囊充气1.0~1.5ml,然后在严密的心电和压力的监测下,平稳推送导管,通过三尖瓣、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直到肺楔压图形出现。正确的肺楔压位置应是在球囊充气或放气时总能见到肺动脉压力图形的消失和再出现,即球囊充气时记录到肺楔压,球囊放气时记录到肺动脉压。一般情况下,从颈内静脉穿刺点导管进入45~50cm,或从股静脉穿刺点导管进入65cm,则可到达肺动脉的恰当部位。确认位置正确后将导管锁定在鞘管上,用透明胶布包扎,必要时投照X片再次确定位置。

(2)心排血量(CO)测定方法:将漂浮导管热敏电阻外连接端与监护仪CO附件相连;在漂浮导管右房腔近端用三通连接10ml注射器和注射液的输液管;启动监护仪上的CO开关,并进行参数调定,待准备(ready)信号出现,用专用注射器吸入10ml室温生理盐水,(心衰患者可用5%葡萄糖10ml),排空气体。按启动(start)键,5s内将10ml液体快速、均匀、连续注入右心房。正确推注曲线应平滑、无切迹、上升迅速。一般需测量3次取平均值。热稀释法应用正确时测定结果平均变异性约4%。

7.2 2.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心律失常:常发生于置管过程中或导管从肺动脉滑脱到右心室时,尤其是高危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低氧血症、肺动脉高压等患者容易发生。预防措施包括在推送导管过程中,当导管到达右心房时即应充盈气囊。

(2)导管内血栓形成:见于高凝状态,充血性心力衰竭、导管放置时间长时。处理措施为用注射器抽出血凝块,再用少量液体轻轻冲洗。如果不易吸出回血时应拔除导管。

(3)感染:多见于多次移动导管或病情需要而置管时间长时。预防及处理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导管带保护鞘,隔日局部换药一次。一旦发生感染,立即拔除导管,并将导管头送培养及药敏试验,积极抗感染治疗。

(4)气胸:见于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尤其易发生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或呼气末正压给氧的患者。处理措施为迅速从胸腔内抽出气体;少量气体可自行吸收,无须特殊处理。

(5)肺栓塞:由于导管持续嵌顿肺小动脉或测量嵌压时间过长,导管内血栓形成强行冲洗等原因造成。处理包括球囊不充气时持续出现肺楔压图形时应回撤导管,重新定位,X线胸片检查导管位置;每次测定肺楔压时间应<15s。

(6)气囊破裂:发现气囊破裂时禁止再充气,可用肺动脉舒张压估测左心功能。

(7)少见并发症有:

①肺动脉破裂:由于气囊充盈过度、用液体充盈气囊、导管打折及原有肺动脉高压等造成。应注意导管不宜置入过深;尽量减少气囊充盈次数和充盈时间;避免导管在肺动脉内打折。

②束支传导阻滞:由于导管对传导系统的刺激或损伤所致,一般为良性和暂时性的。应尽量缩短在右心室内的操作时间,尽快将导管送至肺动脉。

③导管打结:由于操作时间长,反复转动导管所致,易发生于右房、右室扩大的患者。预防措施为,当导管向前推送入15 cm以上仍无压力改变时,应缓慢回撤导管后再向前送,以避免导管打结。

④心脏损伤:由于在置管过程中气囊充盈不足,或气囊充盈时强撤导管造成。在回撤导管时应先放气。

8 注意事项

1.操作中,术者、助手、巡回护士及监护医师均应密切观察心脏及生命体征变化。

2.在测量压力前行量程的调定,一般6~8h校正1次。

3.对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在呼气末完成测压;正在机械通气的患者,压力测量仍以呼气末为准;对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患者,可用实际纠正压力读数的方法纠正读数,实际纠正肺楔压(PWP)=测得PWP-1/2所用PEEP或CPAP。

4.当压力波形减幅时须检测连接系统是否紧密,有无血块、气泡存在,或导管是否在心腔内过长、打弯,并给予相应处理。

5.气囊破裂。应关闭气囊腔开关。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