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实质研究

目录

1 拼音

xīn shí zhì yán jiū

2 英文参考

Study on essence of the heart

心实质研究指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途径,探讨中医心本质的研究课题。

3 心主神明

认为中医心的功能与神经系统,特别是与脑的活动有关。分析神经系统,脑与分子水平的环核苷酸(cAMP与cGMP)和核酸(RNA与DNA)等的相互关系。大脑中cAMP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精神系统病变,即心主神明的功能失调,这可能就是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

4 心主血脉

气滞血瘀与血小板聚集有一定关系。从分子水平来看,cAMP可以调节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与提高血小板内cAMP有关。用分子水平探索中医心的生理功能,可以看到快速调节与慢速调节对心的影响,特别是环核苷酸系统的重要性,也看到心的病理状态和快速调节与慢速调节机理紊乱有密切关联。环核苷酸系统对脂肪代谢、血小板聚集、心肌损害、心律失常、侧支循环开放等过程起重要作用。核酸代谢则对心肌恢复,心脏肥大.侧支循环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5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血管急性循环衰竭,可导致维持生命的重要脏器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综合征:心-冠脉供血不足征、心一肺郁血征、心一肝缺血征、心一肾综合征等。

6 心肾相交

心肾综合征即是心肾不交的具体表现之一。由于心血管急性循环衰竭而形成肾缺血,肾缺血产生肾素,肾素经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后,血管更加收缩,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甚至停滞,进而肾实质性细胞受损,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加上体内蛋白分解增多,从而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和尿毒症。另一种类型是由于儿茶酚胺的增加,可导致心肌内出血和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凝血,甚至还可以引起心肌梗塞样的病变。

7 心合小肠

近年来,对消化道多肽激崇的研究有重大发展,认识到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同时也是内分泌器官,胃肠道含有很多内分泌细胞,其细胞总数超过任何一种内分泌腺.现已发现肠激素有三种:肠血管活性肽(VIP).肠升糖素(GLI)、肠抑胃肽(G—IP)。其中的肠血管活性肽,为强碱性的28个氨基酸多肽,由胃肠道的D细胞与胰岛的D。细胞所分泌,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扩张血管和降血压的作用.肠血管活性肽的发现,成为心合小肠的有力论据。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