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新生儿面神经损伤 (最后修订于2009/1/20 22:07:22)[共196字]
摘要:疾病分类妇产科症状体征患儿啼哭时口角向健侧歪斜,伤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间皱裂消失。诊断检查1.有产钳助产史。2.患儿啼哭时口角向健侧歪斜,伤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间皱裂消失。治疗方案1.针刺、按摩。2.固定:用绷带将患儿手吊在床架上,保持手上举姿势。并发症患儿啼哭时口角向健侧歪斜,伤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间皱裂消失。相关出处《内科学第五版》、《外科学第五版》、《儿科学第六版》、《内科学第六版》......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耳手术的医源性面神经损伤与哪些因素有关?
英House耳科诊所1963~1990年22例耳手术后面神经损伤的病人,最常见于乳突切除术和/无鼓室成型术(57%)。大多数乳突手术采用切除耳道壁开放乳突腔或乳突根治术,其中部分病人有乳突手术史,2例乳突切除为耳内径路,1例曾作面神经移植9个月仍未恢复,3例(14%)经耳道切除外生骨疣,3例(14%)鼓室成型术时损伤面神经;8例存在胆脂瘤,妨碍面神经暴露;2例胆脂瘤广泛累及上鼓室和乳突,另1例胆
- 外伤性面神经损伤一期修复后的长期主观性和客观性结果
年09月22日AnnPlastSurg.2008Aug;61(2):181-7.医学空间(MEDcyber.com)9月22日消息-尽管外伤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严重的残疾,但是尚无随访研究对外伤性面神经损伤一期修复后的结果进行过评价。为此,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的FrijtersE及其同事对外伤性面神经损伤一期修复后的长期主观性和客观性结果进行了研究。自1988年5月至2005年8月间,27
- 面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新策略
面神经是颅面部重要神经之一,其解剖结构独特,解剖位置表浅,与腮腺关系密切,手术与外伤均易造成面神经周围支的损伤,而面神经损伤后所致的面瘫一直是治疗的难点,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的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加强面神经修复的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面神经损伤后为了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收集近年来有关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神经损
-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与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科综合治疗的18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18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对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应尽早开展综合治疗,以减轻损伤程度,加速神经修复。【关键词】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综合治疗随着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日
- 面神经损伤后对侧大脑皮层运动区突触重组有何意义?
的面神经干,神经干近端放置于金属夹内,造成面瘫模型,面瘫后4及24小时处死动物采集标本。切取面神经大脑皮层投射区(Ⅰ~Ⅵ)脑组织块,透射电镜下观察皮层运动区神经突触,计溶酶体数。结果表明:实验组面神经损伤后4小时,对侧相应大脑皮层投射区神经突触重组明显增加,神经突触前成分与突触周围的星形神经胶质互相交错,这些改变在正常对照大鼠很少见。突触前及突触后成分内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及其残体数量显著增加。上
- 手术引起面神经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史,可能因面神经解剖异常,炎症引起的骨衣水肿、修复性的骨质增生、病变破坏等造成解剖标志不清,或使用电钻时冲洗不够造成热伤。 ⑵急性发作期,手术容易损伤面神经或引起术后面神经炎性传导阻滞。 ⑶面神经损伤,可能是切断、撕脱、鞘膜损伤及骨片压迫等。损伤部位按发生频率如下: ①鼓室段,特别是当骨管有裂缺,神经下垂入卵圆窗龛,行镫骨手术时损伤; ②锥体段,在硬化型乳突,天盖低,寻找鼓窦时损伤;
- 面神经损伤
【概述】颅脑损伤伴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约为3%,伤后有外耳道溢血及溢液的病人,其中1/5可出现同侧面肌无力。面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是颅中窝岩骨部及乳突部的骨折,该部约有50%的纵行骨折和25%的横行骨折伴发第Ⅶ颅神经损伤。特别是与岩锥长轴平行的纵行骨折,面神经最易遭受牵扯、挫伤或骨折片压榨而致早发型或迟发型面神经麻痹。【诊断】面神经损伤的程度可根据伤后麻痹的早迟和程度、电兴奋和肌电图的检查加以判定。
-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分几度?
目前临床常用的是Sunderland所提出的五度分类法: Ⅰ度损伤: 为神经失用性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损伤部出现暂时性功能障碍,但神经轴突与神经元及终末效应器之间仍保持其连续性,其远端不出现Wallerian变性,对电刺激的反应正常或略减弱。 Ⅱ度损伤: 即轴突中断。主要表现为:轴突在损伤部位发生区域性溃变,其远端可发生程度不同的Wallerian变性,神经内膜管保持完整,虽可出现神经暂
- 医源性面神经损伤常见于哪些手术?
面神经医源性损伤,常见的高危病例为:先天性中耳畸形手术、听神经瘤切除手术、面神经改道术;中危病例有:修正乳突切除术、外耳道骨疣整修术、前庭神经切断术、严重的炎症;低危病例有:镫骨切除术、鼓室成形术、首次乳突切除术。在进行这些手术时,面神经需要监护。 手术中,面神经监护是将同侧面肌肌电图活动放大,并在手术室内通过扬声器表现出来。通常有二种肌电活动:单一肌电活动和重复肌力活动,当面神经受到单个机械的
- 面神经损伤程度对临床恢复有何影响?
面神经的病理损伤可分为5级(度),其损伤的程度决定了临床的自然恢复时间及恢复结果。 因贝尔氏麻痹及其他压迫性病变,可造成1~3度损伤,评定恢复情况至少随访半年。神经撕裂与横断损伤,如不行修复术,将造成4~5度结果,评定后两者损伤,至少随访2年。作者:不明
- 第二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第一节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第二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凡胎龄在28周至生后一周的胎儿和新生儿,统称围产儿。 围产医学是六十年代兴起的,研究孕产妇和胎婴儿的生理、病理,促进孕期妇女健康,保障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健康成长的一门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使孕产妇和胎婴死亡率和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有利于人民素质提高,对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亦起了积极的作用。
-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在1min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影响儿童智力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1],其发生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虽然随着现代新生儿抢救及护理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新生儿窒息仍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认识导致新生儿窒息的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110例分析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并发症;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在非选择性的新生儿人群中发生率为0.5%~0.9%,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近15%~40%的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1],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原因除免疫和遗传因素外,还与胎儿期及产前产后的并发症有关。早期诊断和处理对减少严重的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我们对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NIC
-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时期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引起很多近、远期并发症。为探讨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本文对我院发生的90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2年12月1日~2004年1月31日入住我院分娩1803例,其中顺产1148例,剖宫产562例,胎吸助产45例,产钳助产34例,臀位分娩14例。共发生新生儿窒息90例,占4.99%,其中轻度窒息63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娩出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只有心跳没有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死亡新生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中必需积极抢救及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以及预防远期后遗症。【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我院从2006年4月~2007年7月间救治15例新生儿窒息,其中青紫轻度窒息10例,苍白重度窒息5例,抢救成功率为100%。现将抢救体会介绍如下。1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做好抢救工作准备,保持室温在
- 引起新生儿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刚出生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越机体调节能力时,则会造成新生儿发热,或体温过低。 新生儿体温很不稳定,早产儿更为突出。新生儿发热指体温在37.4℃以上者。其原因可能有环境温度过高,如睡热炕,使用热水袋温度过高,或暖箱温度过高,也可由于母亲乳汁不足,喂养过晚,天气炎热或喂养不当引起呕吐等出现一过性新生儿脱水热。更多的原因是新生儿感染。如产
- 从3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尸检分析看新生儿疾病误诊临床思维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早期严重疾病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常因症状不典型而误诊。我院因新生儿疾病尸检的112例中,颅内出血34例,占尸检总数30.4%,仅次于肺炎,居第2位。34例中,男22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1.8:1。其中生后3天内死亡占78.5%。早产儿10例,足月儿23例,过期产儿1例。分娩方式:正常产22例,难产12例。有窒息史者18例。颅内出血部位,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最多,占
- 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摘要]高压氧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能通过迅速解除吸呼障碍造成的机体严重缺氧和由于缺氧引起机体各系统的病理变化。具有苏醒快、神经系统缺氧损害轻的优点。我院于2003~2004年对18例窒息的新生儿进行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而且在使用婴儿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儿发生任何副作用。本文介绍了高压氧在新生儿窒息中应用的疗效观察及使用婴儿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时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新生儿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及医疗卫生水平的迅速发展,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都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注,围产医学界公认围产窒息是婴儿患病及死亡的首要原因[1]。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后1min尚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2]。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3]。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
- 新生儿尿Cotinine与产前母亲吸烟的新生儿行为改变相关
2007年03月09日PediatrRes.2007Feb;61(2):257-261.12由于产前母亲吸烟而导致的新生儿行为改变,研究者检测了25名妊娠期间母亲每天吸烟至少5只/天的新生儿的行为,并与25名匹配的非吸烟母亲的新生儿比较。采用Brazelton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NBAS)检测新生儿的行为,并检测尿液cotinine来确定妊娠期末新生儿母亲是否吸烟。结果可见,与非吸烟母亲的新生
-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致出生后新生儿出现呼吸衰竭,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接产1320人次,发生新生儿窒息26例,占出生新生儿总数的1.9%,均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其中剖宫产窒息患儿11例,占0.89%,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6%。2病情观察患儿复苏后需密切观察呼吸、心音、面色、末梢循环及神经反射等,以便及时发现各种
- 新生儿DNA诊断“提速”50小时快速诊断新生儿遗传病
50个小时,这就是解码并解读一个新生儿基因组所需要的时间,而过去常常这一过程需要数个星期甚至数个月。对于一个严重患病的婴儿来说,这短短两天时间可能就意味着生和死的差别。美国研发快速DNA检测设备可迅速诊断新生儿疾病美国儿童慈善医院(Children‘sMercyHospital)的研究人员首次应用全基因组信息来诊断危重婴儿。研究小组介绍了STAT-Seq这种全基因组测序方法,从血液样品到结果返回
- 第四节 新生儿出血的急救
第四节 新后儿出血的急救 新生儿出血下又称新生儿黑粪症、新生和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等,多在出生后2~6天出现。主要因为维生素K缺乏所致。 一、判断 1.早期出血:多在出生后24小时出现,可见皮肤、脐残端渗血,甚者肠道出血为黑便,或颅内出血。 2.典型出血:常在出生后2~7天出现呕血、便血、皮肤血斑、鼻出血、阴道出血、尿血、甚者肺和颅内出血导致休克。 3.迟发出血:常见于出生的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婴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它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以呼吸循环衰竭为主、伴有中枢系统及代谢功能障碍的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原因很多,尽早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抢救,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减少死亡是十分重要的。 1建立通畅的呼吸道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胎头娩出后挤出口鼻内的羊水或黏液,这是预防羊水吸入一种有效的方法。摆正婴儿的体位,使患儿头部后仰,颈部伸展,
- 新生儿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症指血糖低于正常同龄新生儿的最低血糖值全血标本检测,足月儿3天内血糖<17mmol/L,3天后低于22mmol/L,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生后3天内血糖<11mmol/L,3天后<22mmol/L,称为低血糖症[1]。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青紫、多汗、苍白、反应差、呼吸暂停、嗜睡、拒乳、震颤、抽搐、发绀等表现。选择肥城市中医医院2007—2008年住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13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0.97%、30.09%,重度窒息中产前出血、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防治有关合并症,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胎儿窘迫 [Abstract]ObjectiveToloo
- 100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采用国际公认的复苏方案以来,使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均为住院患儿),根据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窒息的程度以Apgar评
-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护理体会
震颤、易激惹、面色苍白、多汗等。无症状表观者8例,主要为足月儿。血糖测定最低0.25retool/1者1例,0.25~1.Ommol/1者23例,1.1~1.67mmol/1者11例。原发病主要有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等。 2治疗与转归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静脉应用葡萄糖注射液。结果35例全部治愈,低血糖症状均在24~36h内消失,48h后测定血糖均恢复正常。
- 脐血pH值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脐血pH值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胎儿娩出后,在其第一声啼哭前,在距胎儿脐根部15cm处沿脐动脉向胎儿端进针,取静脉血1ml,进行脐血pH值测定。结果窒息组脐血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脐血pH值监测可反映窒息程度,比Apgar评分更灵敏、准确、客观,有利于早期判断病情,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胎血;氢离子
-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80-077X(2005)02-0186-01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它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以致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有些甚至可出现终身残疾。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是减少窒息并发症的发生,
- 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院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新生儿窒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我院1990~2002年产科新生儿窒息患儿,心搏停止后至胸外心脏按压多在3min以内,至用复苏药物时间多在5min以内。共计93例,其中男42例,女51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对照组57例,男23例、女34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SDE),治疗组采用大剂
- 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复苏
【摘要】目的剖宫产术中出现的新生儿窒息,采取正确、及时有效的复苏措施能使新生儿安全度过危险期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具体复苏步骤归纳为A、B、C、D、E五项。结果109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100%。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是复苏的主要措施。准确掌握各项措施的实施时机,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前提。 【关键词】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患,
- 早期新生儿不合理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有一部分患儿是原因不清的。我们把这些在住院过程中除外其他临床疾病的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收集起来,发现出生至2天时以呕吐为主诉的有短暂人工喂养的母乳喂养儿占有相当的比例。为探讨这类早期新生儿与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原因现做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1999年7月~2002年12月由我院产科转入的以新生儿呕吐为主诉的患儿共106例,其中男58例,女48例
-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才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预防后遗症。 1临床资料 我院收集统计了新生儿窒息86例,其中男63例,女23例,胎龄37~42周者52例,42周者15例,37周者19例。正常分娩19例,胎头吸引助产35例,剖宫产17例,产钳助产12例,臀位助产3例。临床上根据
-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及效果评估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专职护理人员进行游泳操作。结果新生儿出生48h内排便次数、排便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新生儿第一次排黄色粪便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日龄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比色换算成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实验组在12mg/dl以下(正常值范围内);目测两组新生儿肤色差异显著。结论应用新生儿游泳的方法,可有效干预新生儿黄疸。【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新
- 多巴胺在治疗新生儿窒息的应用
建立通畅的气道,然后建立呼吸;紧接着是改善循环,之后给予静脉点滴多巴胺,按轻度窒息给予3~4μg/(kg·min),重度窒息给予5~10μg/(kg·min),用输液泵控制滴速1~2ml/h。结果新生儿窒息331例(其中新生儿轻度窒息243例,重度窒息88例)。治愈269例(81.3%),好转45例(13.6%),死亡17(5.1%)。结论使用中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
- 新生儿窒息的早期干预及疗效评价
新生儿窒息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危险因素,也是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发重度颅脑损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科应用立止血、鲁米那、地塞米松三联疗法对生后窒息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将2004~2005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轻、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窒息儿21例,包括轻度窒息儿15例,重度窒息儿6例。另一组为对照组,窒息
-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起规律呼吸,此种缺氧状态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为新生儿死亡的主因,幸存者常因循环和中枢系统的损伤而留下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所以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从2001年至今我科诊治护理新生儿轻重窒息10例的经验,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Apgar评分1min评4分以下的2例,死亡1例,另1例愈后较好;评分1min在4分以上的8例
- 新生儿低血糖症51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101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筛查。结果低血糖51例,总发生率为5.1%,其中早产儿为17.4%,低出生体重儿为17.2%,巨大儿为27.7%,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的2.2%。新生儿窒息易引起低血糖。在低血糖治疗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足月正常体重儿更易发生一过性高血糖。结论对凡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等
- 新生儿应做耳聋基因筛查每千名新生儿有两名听力障碍
新华医院上海市听力障碍诊治中心昨天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上海平均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两名听力障碍儿童,其中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占一半。 父母听力正常,小孩可能耳聋。神经耳科学专家、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吴皓教授告诉记者,最新研究发现,一些夫妻是隐性耳聋基因的携带者,会把突变遗传给新生儿,每次生育产生聋儿的风险为25%。 专家发现,目前与耳聋有关的基因主要有GJB2基因、SLC26A4
- 浅谈新生儿随访———新生儿常见病的护理指导
探讨的课题。为了适应当前医疗市场服务对象的需求,州中心医院儿科大胆探索服务方式的转变,实行由传统单纯的院内服务与院外服务相结合的医疗方式和积极开展推动全体医护人员面向社会,走向家庭实施健康教育预防新生儿疾病,进行新生儿喂养与护理指导的家庭随访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200例新生儿家庭随访活动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随访对象居住在恩施州、市城区内年龄在出生至28天的新生儿家庭。
-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新生儿窒息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新生儿病区的新生儿窒息患儿68例,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窒息新生儿中,除5例因家属强烈要求转院外,62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窒息发生后保暖、合理氧疗、支持疗法、控制惊厥和治疗脑水肿是治疗重点,而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护理
-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步骤及体会
凡新生儿娩出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的呼吸临床上称为窒息。约有10%的新生儿在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约有1%的新生儿窒息需要使用各种复苏手段才能存活。因此,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复苏手段可以极大程度地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复苏的对象凡出生时无呼吸,心率<100次/min,皮肤青紫或苍白,反应能力差,无肌张力,均需要复苏。2复苏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通气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探讨
【摘要】 目的: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讨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73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羊水过少为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27.87%、30.09%。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防治有关合并症、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可减少新生儿窒息。【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死于新生儿窒
- 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与新生儿窒息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方法分析233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的病例,按胎儿窘迫的不同诊断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统计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随着胎儿窘迫诊断指标项目的增多,发现检出的新生儿窒息率也明显升高。结论临床胎儿窘迫应采取多项指标诊断,以避免不必要的对孕妇及胎儿的干预。 关键词胎儿窘迫诊断指标 胎儿窘迫是作为一个产科医生可能每天都碰到的问题,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母亲的
- 新式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复苏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手术后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过程的配合及复苏后护理。方法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指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4~7分)21例,重度窒息(指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0~3分)3例,按复苏方案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重度窒息3例在手术室行复苏术后儿科治疗,3例评分5分复苏术后送回产科病房后病情加重再转儿科3例,7分18例复苏后直接送产科病房。治愈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产科原因 发现脐带因素、胎位及产程异常、胎盘功能不全等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脐带因素包括脐带过短、缠绕、打结、受压、先露及脱垂等。产程异常指总产程3h或≥18h,第二产程≤30min或≥2h者,胎位不正及头位难产。胎盘功能不全指可致胎盘功能减退的疾病,例如
- 新生儿啼哭的观察体会
新生儿对来自体内或体外的不良刺激产生的不适感觉只能通过啼哭来表达。虽然大多数啼哭为非疾病因素引起,但啼哭往往也是新生儿急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对其耐心细致地观察,常有助于新生儿急症的早期诊断。 1啼哭的分类及特点 1.1生理性啼哭 1.1.1饥渴性啼哭在餐前发生,哭声宏亮,抱起后头转向母体一侧,有吸吮动作,哺乳后或喂水后即停。若仍哭,观察乳头是否过大、过小、过短导致吸吮困难,或乳汁过多、
- 新生儿风险管理及防范护理缺陷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防范护理缺陷。方法根据婴儿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将风险管理引入婴儿室管理中,确定风险管理内容,完善并制订各项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及服务,对科室人员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备,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及思想道德建设。结果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加强质量监督,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消除安全隐患。结论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通过风险管理消灭缺陷,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 补充维生素A延长HIV阳性新生儿生存期增加HIV阴性新生儿死亡率
议在维生素A广泛缺乏的HIV高流行地区,对产后妇女单次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Humphrey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HIV阳性妇女在产后与她们的新生儿单次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并不能降低HIV的MTCT危险,但却可提高HIV阳性新生儿产后6周时的生存率。Humphrey等的研究共纳入4495名HIV阳性母亲及其所产的新生儿。研究者将他们分为4组,在
- 双胎妊娠中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关键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 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围生儿病死率也高,所以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提高双胎新生儿存活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116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院分娩总数7250例,双胎116例,占1.60%;单胎7134例,占98.40%。双胎与单胎发生率比为1:61.50。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