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心积为病证名[1]。五积证之一种[1]。又名伏梁。因其积自脐上至心下,伏而不动,其大如臂,状如屋舍栋梁,故名。《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心积,脉沉而芤,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嗌干,心烦,掌中热,甚即唾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心积,名曰伏梁。”“伏梁圆治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也可用大七气汤加石菖蒲、半夏,兼吞伏梁丸(见《证治准绳·杂病》)[1]。
3 关于积聚
积聚(abdominal mass[2]、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3])为病名[4]。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2]。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4]。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2]。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2]。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5]。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4]。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5]。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癥瘕为女子病者[4]。又有从部位区分者[4]。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痞癖见于胸膈间,是上焦之病;痃积滞见于腹内,是中焦之病;癥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故积聚痃癖痞,多生于男子,而女子偶患之;癥瘕多生于女子,而男子偶患之。”
详见积聚条。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4.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
-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治疗心积的穴位
- 梁门
气藏府病形》谓伏梁正在心下。《难经·五十六难》谓心积伏梁,自脐上至心下。《难经·五十七难》曰:“心之...
- 独会
红,经血不调。《针灸集成》:独阴主治干呕吐、伏梁奔豚、积聚、小肠疝气、死胎、胎衣不下、胸痛、吐冷酸水...
- 上管
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人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
- 上脘
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人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
- 上纪
,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
- 更多治疗心积的穴位
治疗心积的方剂
- 增损伏梁丸
厚朴、人参、白术、半夏、三棱(煨)各等分。主治:心积。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食远服。制备方...
- 伏梁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之伏梁丸主治伏梁。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
- 震伏丸
:心经气血两虚,邪留不去,血与痰火郁积不散,致生伏梁。起脐下,至心下,大如臂,久则令人心烦。用法用量...
- 气块石燕散
,甘草(炙)1分。主治:饮食伤冷,心下结块,状如伏梁,攻左胁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临发时沸汤点下。...
- 魏灵丹
脂各等分。主治:噎食,转食、痞疾,中满中窄,贪豚伏梁,肥气癥瘕。用法用量:每服5-7丸,小儿3丸,白...
- 更多治疗心积的方剂
治疗心积的中成药
- 五积丸
黄连、川乌、巴豆。主治:五脏之积。肝积肥气,心积伏梁,脾积痞气,肺积息贲,肾积奔豚。制备方法:上为细...
- 朱砂安神丸
对心血管及血流变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神经衰弱者的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等症状应有积极的治疗...
- 清气化痰丸
疗动脉硬化。苦杏仁中含微量元素铬,可抑制胆固醇沉积,拮抗动脉硬化。半夏所含掌叶半夏碱甲对心房率、心...
- 健脾丸
现该方剂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临床可试用于此类疾病。别名:大健脾丸组...
- 消积丸
(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巴豆10粒(去皮心膜,出油,研)。功效:宽利膈脘,思饮食。主治:积...
- 更多治疗心积的中成药
心积相关药物
- 消积顺气丸
停,气郁不舒所致的胸腹痞满胀痛,胃脘疼痛,呕吐恶心。【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3次。【...
- 蛋氨酸片
1~3g,一日3次,饭后服。【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及精神障碍。【禁忌症】酸中毒、肝昏迷忌用。...
- 注射用异环磷酰胺
恢复。对肝功有影响。胃肠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一般停药1~3天即可消失。(2)泌尿道反...
- 注射用卡铂
发生,耳鸣偶见;④视力模糊、粘膜炎或口腔炎;⑤恶心及呕吐、便秘或腹泻、食欲减退、脱发及头晕,偶见变...
- 注射用卡铂
鸣偶见。(4)视力模糊、粘膜炎或口腔炎。(5)恶心及呕吐、便秘或腹泻、食欲减退、脱发及头晕,偶见变...
- 更多心积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心积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五·脾胃部]积块瘕
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否?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
- 《难经正义》:[卷四]五十六难
诸聚者,盖聚无常处,故无名状可定也。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四]腹中论第四十篇
何病?正其名也。可治否?求其治也。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如梁之横伏于下,故病名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
-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八]治心积气诸方
夫心之积名曰伏梁。起于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以秋庚辛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以秋治伏梁。气在脐上...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十·杂病]伏梁病
难治也《素问》、《甲乙》作此久病难治。袁刻人字作积人二字。齐《素问》、《甲乙》作脐。源《素问》、《...
- 更多古籍中的心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