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目录

1 拼音

xīn jì

2 英文参考

palpitations[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cardio palmuspalpitatepalpitationtremor cord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palpit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中医·心悸

心悸(palpitation[1][2])为病证名[3]。是指以自觉心跳,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3]。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3]。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4]。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5];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5][5]。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5]。心悸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5]

针灸治疗心悸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对疾病本身也有治疗作用[6]。但在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倾向时,则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6]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心律失常及某些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悸者,可参照治疗。

3.1 各家论述

追溯《黄帝内经素问》虽无心悸(惊悸、怔忡)一类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讲的“心澹澹大动”和《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讲的“心怵惕”,也是类似心悸的描述。到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悸与惊悸的病名,并对它的发病原因,作了扼要的叙述,认为主要原因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引发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还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了专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后世医家系统地总结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对此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医宗金鉴·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必外有惊扰,内有所虚,内外相合,引发本证。《严氏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济生方·怔仲论治》指出,怔忡发病的原因,在于“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另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其后《丹溪心法》又提出了“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如《惊悸怔忡门》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医林改错·心慌》则认为瘀血内阻亦能导致心悸怔忡。[6]

3.2 心悸的病因病机

心悸由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郁血瘀等原因所致[6]

心悸主要由阳气不足,阴血亏损,心失所养,或痰饮内停,瘀血阻滞,心脉不畅所致[6]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杂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快怏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日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由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6]

临床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类[6]

3.2.1 心虚胆怯

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由于突然惊恐,如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惊神慌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心悸不已,如《济生方·惊悸论治》指出:“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心气安逸,胆气不怯,决断思虑,得其所矣。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巨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忤心神,气与涎郁,遂使惊悸。”此外,如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如痰热内蕴,复加郁怒,胃失和降,痰火互结,上扰心神,亦可导致心悸的发生,此即《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所说的“痰因火动”之说。

3.2.2 心血不足

心主血,心血不足,常能导致心悸、怔忡。《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阴血亏损,心失所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而志不宁,发为本证。所以久病体虚,失血过多容易导致心悸。如果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不但耗伤心血,又能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至气血两亏,不能上奉于心者,亦能发生心悸。

3.2.3 阴虚火旺

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虚火妄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病。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指出的“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

3.2.4 心阳不振

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悸不安。此即《伤寒明理论·悸》篇所说:“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

3.2.5 水饮凌心

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而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因而引起心悸。这就是《伤寒明理论·悸》篇说:“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自不安,则为悸也。”

3.2.6 瘀血阻络

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一是由于痹证发展而来。如《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指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医宗必读·悸》解释说:“鼓者,跳动如击鼓也。”可见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亦能引起心悸怔忡。

3.3 惊悸与怔忡的异同

惊悸与怔忡的病因不同,病情程度上又有轻重之别。所以《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怔忡》篇指出:“怔忡……与惊悸若相类而实不同。”怔忡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惊悸则相反,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暂。故《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篇指出:“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足见惊悸与怔忡在病因、病情程度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但是二者亦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惊悸日久可以发展为怔忡,正如《医学入门·惊悸怔忡健忘》篇说:“怔忡因惊悸久而成。”另一方面,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重,《石室秘录·内伤门·怔忡》篇说:“怔忡之证,扰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6]

3.4 心悸的辨证治疗

临床辨证首先掌握的要点:一是要看病人是否有“心跳”、“心慌”而不能自主的自觉症状;其次要根据症情区别心悸的性质,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心阳虚还是心阴虚,是挟痰还是挟瘀;第三要掌握惊悸与怔忡的区别。惊悸之证,临床常因惊而悸,初起虽由外因而成,以实证为多,但也有内虚的因素存在;怔忡之证,则与一般惊悸不同,以虚证为多,并无外因,经常心悸,胸闷不舒,发则悸跃不能自控,甚则心痛阵发。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发展成为怔忡。此外,亦有虚中夹实的。临证时应予详细辨别。虚证当以养血安神为主,如心阳不足或阳虚饮逆,当补养心气,温通心阳为治。实证如因瘀血所致,当以活血化瘀为法,如果病由痰热引发,治疗又当从清热化痰着手为妥。若是久病,虚中有实,病情较为复杂者,则宜标本兼顾,攻补兼施。[6]

凡心虚胆怯所致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故常有善惊易恐,少寐多梦等症,治以镇惊安神为主,稍佐补益之品。凡心血不足而成者,多有面色少华,倦怠舌淡等心血亏虚之象,治宜益气养血为主。亦可略佐安神定志之品。凡阴虚火旺而致心悸者,则必有心烦舌燥、舌红无苔,脉象细数等阴虚热盛之象,治应滋阴养心为主。凡由心阳不足所致者,则病情较重,常见面色白而少气,形寒肢冷等兼证。治宜补益心气,温通心阳为主。凡由水饮凌心所致者,常兼眩晕,胸脘痞满等证,治宜温阳行水。凡由心血瘀阻所致者,则常兼有心痛脉涩,治宜化瘀通络为主。临证时当详细辨别,随证施治,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心悸初起,治疗及时,比较容易恢复。若失治或误治,病情亦可由轻转重,由实转虚。如年迈体衰,心病及肾,真气亏损者,治疗较难,恢复亦慢。所以掌握心悸发生的时间长短以及服药后病情的转归,是好转还是恶化,是极为重要的。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精神上的刺激,给予良好的安静环境,充分休息,加强生活护理,少食辛辣食物,对本病恢复也有辅助作用。[6]

3.4.1 心气虚

心悸·心气虚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heart qi deficiency[6])是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自汗,动则悸发,静则悸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6]

3.4.2 心虚胆怯

心悸·心虚胆怯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heart deficiency and timidity[6])是指心气不足,胆腑怯弱,以心悸,善惊易怒,坐卧不安,多梦易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舌象多正常,脉细略数或弦细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6]

3.4.2.1 心虚胆怯型心悸的症状

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6]

3.4.2.2 证候分析

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为心悸。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脉象动数或虚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本型病情较轻者,时发时止;重者怔忡不宁,心慌神乱,不能自主。[6]

3.4.2.3 治法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6]

3.4.2.4 心虚胆怯型心悸的方药治疗

用安神定志丸[备注]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加琥珀、磁石、硃砂治之。方中龙齿、琥珀、磁石以镇惊宁心,硃茯神、菖蒲、远志以安神定志,人参补益心气。[6]

若惊悸心胆虚怯可加炙甘草以补益心气,心阴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以养心安神收敛心气[6]

若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之故,可用黄连温胆汤[备注]黄连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连、大枣以清痰热,痰热清则心自安宁。方中亦可加入枣仁、远志等以安神养心。[6]

3.4.2.5 心虚胆怯型心悸的针灸治疗
3.4.2.5.1 方一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6]。心神不宁加通里、丘墟[6]

3.4.2.5.2 方二

[6]

治法:益气安神。

选穴: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取心俞、巨阙、间使、神门、胆俞。

随证配穴:善惊者,加大陵。自汗、气短甚者,加足三里、复溜。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心俞、巨阙俞募配穴,功在调补心气,定悸安神。胆俞可壮胆气而定志。间使、神门宁心安神。

3.4.3 心血不足

心悸·阴血不足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yin blood insufficiency[6])是指心阴血虚,心失所养,以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6]。因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心悸者,兼见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若兼虚火,则五心烦热[6]。治宜养血补心,用四物汤、朱砂安神丸等方[6]

3.4.3.1 心血不足型心悸的症状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6]

3.4.3.2 证候分析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故面色不华。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而头晕。血亏气虚故倦怠无力。舌为心苗,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故舌质淡红,脉象细弱。[6]

3.4.3.3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6]

3.4.3.4 心血不足型心悸的方药治疗

以归脾汤[备注]归脾汤(《严氏济生方》):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术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减,方中以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血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定志;再辅木香行气,使之补而不滞。[6]

如见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养心之故,宜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方中炙甘草甘温复脉,以利心气,人参、大枣补气益胃;桂枝、生姜辛温通阳;地黄、阿胶、麦冬、麻仁为伍,滋阴补血,以养心阴,诸药配合,能使气血充盈,则心动悸而脉结代之症可解。[6]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则用生脉散[备注]生脉散(《鲁急千金要方》):人参、麦冬、五味子以益气养阴。本方人参补益元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心气,三药合用,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6]

3.4.3.5 针灸治疗心血不足型心悸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6]。心血不足者加膈俞、脾俞、足三里[6]

3.4.4 阴虚火旺

心悸·阴虚火旺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6])是指阴精亏损,虚火亢旺,以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心中烦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6]

3.4.4.1 阴虚火旺型心悸的症状

心悸·阴虚火旺证患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口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酸,耳鸣,头晕目眩,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6][7]

3.4.4.2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虚火内动,扰及心神[7]

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而烦,不得安寐。阴亏于下,则见腰酸。阳扰于上,则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7]

3.4.4.3 治法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7]

3.4.4.4 阴虚火旺型心悸的方药治疗

用天王补心丹[备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剂》):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辰砂或硃砂安神丸[备注]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黄连、朱砂、生地黄、归身、炙甘草为治。[7]

若阴虚而火不旺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当归、丹参补血养心;人参补益心气;硃砂、茯苓、远志、枣仁、柏子仁安养心神;五味子收敛心气之耗散;桔梗引药上行,以通心气。[7]

若见虚烦咽燥,口干口苦等热象较著者,可用硃砂安神丸主之。方中硃砂重镇安神;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黄连清热泻火;诸药为伍,有泻心火,养心阴,补心血,宁心神四种功效,为治疗心神不安,烦躁心悸的常用方药。[7]

如阴虚火旺而兼见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乃阴虚相火妄动之故。可用知柏地黄丸[备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化裁,以滋阴降火。[7]

3.4.4.5 针灸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
3.4.4.5.1 方一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7]。阴虚火旺加厥阴俞、阴交、太溪[7]

3.4.4.5.2 方二

[7]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取肾俞、太溪、阴郄、神门。

随证配穴:手足心热者,加劳富、涌泉。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肾俞、太溪、阴郄用补法,劳宫用泻法。

方义:本证源于肾阴不足,水不济火,故取肾俞、太溪滋肾阴而上济心火,以治其本。阴郄、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3.4.4.6 阴虚火旺型心悸的饮食疗法
3.4.4.6.1 推荐食材

酸枣仁、枸杞子、西洋参、桑椹、麦冬、百合、银耳、黄花菜等[7]

3.4.4.6.2 推荐食疗方

[7]

1.西洋参茶(《中医良药良方》):西洋参3~5g切片泡茶。代茶饮。

2.枣竹灯心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酸枣仁20g,玉竹20g,灯心草6g,用纱布包裹,与洗净的糯米200g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粥成弃药包即可。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

3.枸杞肉丝(《中国药膳学》):猪瘦肉250g,枸杞子50g.熟青笋各50g,猪油、食盐、白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各适量。将熟青笋和除去筋膜、洗净的瘦猪肉分别切成5cm长丝状,枸杞子洗净待用。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再放入猪油适量;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划散,烹入酒,加入白砂糖、酱油、食盐、味精并搅匀;投入枸杞子、湿淀粉,颠翻几下,淋入芝麻油,离火装盘。佐餐食用,适量。

3.4.5 心阳不振/心阳虚弱

心悸·心阳不振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debilitated heart yang[7])是指心阳虚弱,温煦失职,以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7]

因阳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而后悸,脉大无力[7]。治宜温阳益气,用小建中汤、真武汤等方[7]

3.4.5.1 心阳不振型心悸的症状

患者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7][7]

因阳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而后悸,脉大无力[7]

3.4.5.2 证候分析

心阳虚衰,心神失养[7]

久病体虚,损伤心阳,心失温养,故心悸不安。胸中阳气不足,故胸闷气短。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均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征。[7]

3.4.5.3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7]

3.4.5.4 心阳不振型心悸的方药治疗

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备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方中桂枝、甘草温补心阳;龙骨、牡蛎安神定悸。可加人参、附予以温阳益气。[7]

如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者,上方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备注]黑锡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锡、硫黄、川楝子、葫芦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阳起石、沉香、茴香、肉桂、补骨脂以回阳救逆。[7]

3.4.5.5 心阳虚弱型心悸的针灸治疗

[7]

选穴: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取心俞、厥阴俞、内关、神门、关元。

随证配穴:腹胀、便溏者,加公孙、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针后加灸。

方义:心俞、厥阴俞相配可助心阳,益心气。内关、神门安神定悸。关元针后加灸,以振奋阳气。

3.4.5.6 心阳不振型心悸的饮食疗法
3.4.5.6.1 推荐食材

桂枝、米酒、薤白、羊肉、葱、韭菜、干姜等[7]

3.4.5.6.2 推荐食疗方

[7]

1.桂枝甘草茶(《伤寒论》):桂枝10g,生甘草10g,切碎,置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

2.干姜饮(《中国药膳学》):干姜3g研细粉,入米汤内,温热顿服。

3.韭菜粥(《食医心镜》):韭菜150g洗净,切段,备用。粳米50g置砂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入韭菜微炖即可。作早餐食用。

3.4.6 水饮凌心/水气凌心

心悸·水气凌心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water qi invading heart[7])是指水气内停,上凌于心,以心悸怔忡不已,胸闷气喘,咳吐大量泡沫痰涎,面浮足肿,不能平卧,目眩,尿少,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7]

3.4.6.1 水气凌心型心悸的症状

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淡胖,舌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7][7]

3.4.6.2 证候分析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7]

水为阴邪,赖阳气化之,今阳虚不能化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不能充于肌表,故形寒肢冷。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眩晕。气机不利,故胸脘痞满。如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饮邪上逆,则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亦为水饮内停之象。[7]

3.4.6.3 治法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7]

通阳化饮[7]

温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7]

3.4.6.4 水气凌心型心悸的方药治疗

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7]

可用苓桂术甘汤[备注]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方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加减治疗。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甘草通阳化气;白术健脾去湿。如水饮上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生姜之品以和胃降逆。[7]

如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小便不利,浮肿较甚者,宜用真武汤[备注]真武汤(《伤寒论》):炮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加减,以温阳行水。正如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7]

3.4.6.5 针灸治疗水气凌心型心悸
3.4.6.5.1 方一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7]。水饮内停者加脾俞、胃俞、三焦俞[7]

3.4.6.5.2 方二

[7]

选穴:以手少阴心经、任脉穴为主。取关元、肾俞、内关、神门、阴陵泉。

随证配穴:伴胸闷气喘甚而不能平卧者,加刺膻中。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关元、肾俞壮肾阳以行水气。内关、神门宁心定悸。阴陵泉健脾以化水饮。

3.4.6.6 水气凌心型心悸的饮食疗法
3.4.6.6.1 推荐食材

茯苓、赤小豆、玉米须、冬瓜、薏苡仁、鲤鱼等[7]

3.4.6.6.2 推荐食疗方

[7]

1.玉米须茶(《防治心血管病的饮食》):玉米须18g,决明子10g,甘菊花6g,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2.鲤鱼汤(《饮膳正要》):将鲤鱼一条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切块,与荜茇5g、川椒15g同入锅内,加葱、姜、调料及水适量,煮沸后转文火炖40分钟,将鱼肉煮熟即可。佐餐服食。

3.茯苓粉粥(《本草纲目》):粳米30g洗净煮粥,八成熟时加入茯苓粉30g、大枣7枚拌匀,煮熟成粥即可,可加糖少许。早餐食用。

3.4.7 心血瘀阻/血脉瘀阻/瘀阻心脉

心悸·血脉瘀阻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blood vessels[7])是指血脉瘀阻心脉,以心悸,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形寒肢冷,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虚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7]

3.4.7.1 心血瘀阻型心悸的症状

心悸不安,兼见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或结代[7][7][7]

3.4.7.2 证候分析

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神失养[7]:心主血脉,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则胸闷不舒。心络挛急,则心痛时作。脉络瘀阻,故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均为瘀血蓄积,心阳阻遏之征。[7]

3.4.7.3 治法

治宜活血理气[7]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7]

3.4.7.4 心血瘀阻型心悸的方药治疗

可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等方治疗[7]

可用桃仁红花煎[备注]桃仁红花煎(《素阉医案》):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制香附、延胡索、青皮、当归、川芎、生地加减治疗,方中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生地、当归养血和血。可加入桂枝、甘草以通阳气;龙骨、牡蛎以镇心神,诸药合用,使心络通畅,则悸痛自止。[7]

3.4.7.5 针灸治疗心血瘀阻型心悸
3.4.7.5.1 方一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7]。瘀血阻滞者加曲泽、血海[7]

3.4.7.5.2 方二

[7]

选穴:以任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取内关、膻中、心俞、气海、膈俞、血海。

随证配穴:失眠健忘者,加神门。气短自汗者,加复溜。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气海加灸。

方义:内关、膻中、心俞可强心定悸止痛。灸气海助阳益气,气推血行。血海、膈俞活血化瘀。

3.4.7.6 心血瘀阻型心悸的饮食疗法
3.4.7.6.1 推荐食材

月季花、韭菜、藕、山楂、红糖、桃仁、玫瑰花等[7]

3.4.7.6.2 推荐食疗方

[7]

1.月季花茶(《泉州本草》):将鲜月季花20g剥瓣,入盐水中反复清洗、沥干,放入茶杯中,以沸水冲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饮。

2.丹参饮(《时方歌括》):将丹参20g与砂仁6g置于锅中,加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加入红糖搅溶即可。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3.加味桃仁粥(《食医心鉴》):桃仁21枚、去皮尖,生地黄30g,生姜适量,用500mL清水浸泡,绞取汁备用;砂锅加水适量煮粳米100g成粥,加入备好的汁液,稍煮,调入桂心末10g即成。佐餐服食。

3.4.8 心脾两虚

心悸·心脾两虚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7])是指心脾两虚,心神失养,以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呆,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舌淡,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7]

3.4.8.1 症状

心悸气短,易汗,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少胸闷,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7][7]

3.4.8.2 证候分析

脾失运化之权,气血化源不足,故纳少胸闷、头晕乏力、气短易汗[7]。心血不足,则心悸。神明失养,神不守舍,则失眠健忘[7]。心其华在面,气血虚,故面色㿠白、舌淡红、脉细弱[7]

3.4.8.3 心脾两虚型心悸的针灸治疗

[7]

治法:养血益气,定悸安神。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穴、背俞穴为主。取心俞、巨阙、膈俞、脾俞、足三里。

随证配穴:腹胀、便溏者,加上巨虚、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心俞、巨阙如前所述。血之会膈俞可补血养心。气血的生成,赖水谷精微所化,故取脾俞、足三里健中焦以助气血化生。

3.4.9 脾肾阳虚

心悸·脾肾阳虚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7])是指脾肾阳气不足,以心悸,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腹胀纳呆,腰痛阴冷,畏寒肢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迟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7]

3.4.10 痰浊阻滞

心悸·痰浊阻滞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phlegm-turbidity[7])是指痰浊内蕴,困扰心神,以心悸,短气,心胸痞闷胀满,痰多,食少腹胀,或恶心,苔白腻或滑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7]

因痰郁而心悸者,兼见惊惕不宁,突然而作,时作时止,甚则心跳欲厥,脉滑大[7]。治宜涤痰定悸,用温胆汤、茯苓饮子、简要济众方等[7]

3.4.11 痰火扰神/痰火扰心

心悸·痰火扰神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phlegm-fire disturbing spirit[7])是指痰与火结,内扰心神,以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7]

3.4.11.1 痰火扰心型心悸的症状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7]

3.4.11.2 证候分析

痰郁化火,扰乱心神[7]

3.4.11.3 治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7]

3.4.11.4 痰火扰心型心悸的针灸治疗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7]。痰火内动者加丰隆、解溪[7]

3.4.11.5 痰火扰心型心悸的饮食疗法
3.4.11.5.1 推荐食材

生姜、陈皮、瓜蒌、竹沥、梨、苦瓜、茼蒿、枇杷等[7]

3.4.11.5.2 推荐食疗方

[7]

1.麦冬竹茹茶(《24节气养生食方》):麦冬20g,竹茹10g,绿茶3g,洗净,置砂锅中,加水400mL,煎煮至水剩250mL,去渣取汁,加入冰糖10g煮至溶化即可。代茶饮。

2.瓜蒌山楂橘红饮(《心脏疾病的饮食调养》):将瓜蒌30g,山楂15g,橘红5g,生姜5片同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3次饮用。

3.竹沥粥(《食医心鉴》):粳米100g加水适量煮粥,粥成时加入竹沥水100mL,稍煮即成。每日1剂,早、晚分服。

3.4.12 邪毒犯心

心悸·邪毒犯心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ic poison invading heart[7])是指邪毒内扰于心,以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或结代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7]

3.4.12.1 症状

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或结代结[7][7]

3.4.12.2 证候分析

邪毒犯心,耗伤气阴,心神失养[7]

3.4.12.3 治法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7]

3.4.12.4 心悸·邪毒犯心证的饮食疗法
3.4.12.4.1 推荐食材

菊花、麦冬、绿豆、甘草、西洋参、苦瓜、蜂蜜等[7]

3.4.12.4.2 推荐食疗方

[7]

1.五汁茶(《温病条辨》):梨汁、荸荠汁、甘蔗汁、麦冬汁、鲜苇根汁各适量,搅匀,代茶频饮。

2.绿豆南瓜汤(《中国药膳学》):绿豆50g洗净,加入食盐少许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南瓜500g去皮、瓤,洗净,切小方块备用;砂锅加水500mL,大火烧开,下绿豆煮2分钟,将南瓜置入锅中,小火煮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佐餐服食。

3.苦瓜菊花粥(《24节气养生食方》):苦瓜100g洗净去瓤,切小块备用;粳米60g洗净,与菊花5g同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将苦瓜、冰糖10g加入锅中,文火煮至成粥即可。作早餐服食。

3.5 心悸的其他疗法

3.5.1 耳针

方一:取心、脑、下脚端、神门、小肠等穴,轻刺激[7]

方二:心、神门、胸、肺、皮质下、肾。每次选2~3穴,常规消毒,毫针进针1分许,施捻转手法1min,留针20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

3.5.2 皮肤针

取后颈、骶部、气管两侧、颌下部及内关、三阴交、膻中、人迎。中度刺激至局部出现红晕略有出血点为度。发作时可每日治疗2次。[7]

3.5.3 穴位注射

方一:心俞、内关。用地西泮注射液2mg加入5%葡萄糖4ml,分注2穴,每日1次。[7]

方二:取内关、心俞、郄门、厥阴俞,每次选1~2穴,交替使用[7]。用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射0.5~1.0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7]

3.5.4 推拿疗法

[8]

①用大鱼际从腹部巨阙处向下轻轻推摩30次。

②右手握拳,用拳面轻轻叩击心俞1~3分钟。

③用拇指指腹按压郄门3分钟,力度适中。

④用拇指按压曲泽30次,力度适中。

3.6 医案

患者,女,43岁。因不完全流产施行刮宫手术,由于术中患者精神紧张,术后抬回病室,即感头晕,心慌,心前区痛。检查:心音呈胎音调,心律齐,心率184次/min。心界不扩大,无脉搏短绌,血压16.0/10.5kPa,肺无哕音。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遂针刺大陵、神门、膻中、巨阙,不留针。针后3min,前述症状消失,心率恢复(84次/min),出院后观察4个多月未复发。(针灸学简编)

3.7 心悸患者饮食忌宜

调理:虚证者,根据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施予补益气血阴阳之品以养心安神[8]。实证者,依据痰、饮、火、瘀之不同,兼顾脏腑之间的关系,予以清火化痰、温肺化饮、活血化瘀之品以宁心安神[8]。具体请参照辨证治疗部分内容。

心悸患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进一步耗伤心之阴血[8]

心悸患者忌食肥甘厚味、煎烤炙煿之品,以免滋生痰湿、湿郁化火[8]

心悸患者宜少食多餐,以利消化饮食为主[8]

3.8 心悸患者日常保健

应注意调和情志,回避忧思、恼怒、惊恐等刺激[8]

3.9 文献摘录

《证治汇补·惊悸怔忡》:“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有停饮水气乘心者,则胸中漉漉有声,虚气流动;水既上乘,心火恶之,故筑筑跳动,使人有快快之状,其脉偏弦。”“有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如惊悸,右脉大而无力者是也。”“有阴气内虚,虚火妄动,心悸体瘦,五心烦热,面赤唇燥,左脉微弱,或虚大无力者是也。”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源,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

《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于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畏水迫,故作惊悸也。宜清痰之药与养心之药并用。方用二陈汤加当归、菖蒲、远志煎汤送服硃砂细末三分,有热者加玄参数钱,自能安枕稳睡而无惊悸矣。”

4 西医·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是一个常见症状。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当心率缓慢常感到心脏搏动强烈,心率加快时可感到心脏跳动,甚至可感到心前区振动。 心悸与患者的精神因素有关。身心健康者在安静状态并不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跳动,但有情绪激动或强烈体力活动后也常感到心悸。然而为时短暂,静息片刻心悸消失。在神经过敏者则不然,一般的心率突然加快或偶发的过早搏动也可感到心悸。 心悸的感觉常与患者的注意力有关,也与心律紊乱存在时间的久暂有关。当患者注意力集中时,如夜间卧床入睡前或在阴森的环境中,心悸往往较易出现而明显。而许多慢性心率失常者,由于逐渐适应而常不感到明显的心悸。在重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较突出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的存在,致注意力分散,也常不感到心悸。

4.1 发病原因

4.1.1 心脏搏动增强

心脏收缩力增强可引起心悸。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可见于健康人在强烈体力活动或精神过度紧张之时。但也可见于大量吸烟、饮酒、饮浓茶或咖啡,或应用某些药物如麻黄素、咖啡因、氨茶碱、肾上腺素类、苯丙胺、阿托品、甲状腺片等的人,且常和摄入量大小及个体敏感性有关。

病理性心脏搏动增强所致心悸可由于:

4.1.1.1 心室肥大

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由于左心室肥大、心收缩力增强,可引起心悸。脚气病(beriberi)性心脏病时,左、右心室均增大,病情发展快,心悸常明显而强烈。

4.1.1.2 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其他病变

贫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引起心率加快,心搏动加强而引起心悸。贫血时血液携氧量少,器官与组织缺氧,主要代偿机理是通过加快心率、增加心排出量以保证供氧。急性失血性贫血所致心悸尤为明显。高热时机体基础代谢率增高、组织耗氧量增加,因而通过加快心率以保证供氧,心率加快导致心悸。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也常引起心悸。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虽无明显发热也易发生心悸,且作为结核中毒症状之一,主要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此外在风湿性心脏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低血糖发作等均易引起心悸。 当嗜铬细胞瘤发生阵发性血压升高,可出现心悸,这与血中儿茶酚胺水平突然升高、兴奋交感神经有关。

4.1.2 心律失常

4.1.2.1 心动过速

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特别是突然发生者,均易引起心悸。

4.1.2.2 心动过缓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心律、自发性室性心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等,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致心搏强而有力,可引起心悸。但心悸多见于心率突然转慢之时。

4.1.2.3 心律不齐

如过早搏动(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均可引起心悸。偶发性过早搏动通常不致引起自觉症状,但患者可因心脏突然跳动而感到心悸,有时也可出现心脏突然停跳的感觉(代偿性间歇)。

4.1.3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以青壮年女性为多。患者除感心悸之外,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刺痛或隐痛、呼吸不畅,并常伴有头痛、头晕、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官能症症状。发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每因情绪激动而发作。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心动过速等症状,与刺激交感神经β受体所致的症状相似。精神刺激常为发病诱因。患者以青壮年妇女为多。

4.2 家庭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坐位。

2.精神安慰。

3.停止吸烟,饮酒及咖啡浓茶等。

4.适当服用镇静药物如安定5~10mg,每日3次。

5.尽早去医院查明病因。

5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6.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3-108.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5.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80.
  7. ^ [7]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43-46.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