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阴虚火旺证

目录

1 拼音

xīn jì ·yīn xū huǒ wà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心悸·阴虚火旺证(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1])是指阴精亏损,虚火亢旺,以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心中烦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心悸证候[1]

4 心悸·阴虚火旺证的症状

心悸·阴虚火旺证患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口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酸,耳鸣,头晕目眩,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2][3]

5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虚火内动,扰及心神[3]

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而烦,不得安寐。阴亏于下,则见腰酸。阳扰于上,则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3]

6 心悸·阴虚火旺证的治疗

6.1 治法

心悸·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3]

6.2 方药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

心悸·阴虚火旺证可用用天王补心丹[备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剂》):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辰砂或硃砂安神丸[备注]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黄连、朱砂、生地黄、归身、炙甘草治疗[3]

若阴虚而火不旺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当归、丹参补血养心;人参补益心气;硃砂、茯苓、远志、枣仁、柏子仁安养心神;五味子收敛心气之耗散;桔梗引药上行,以通心气。[3]

若见虚烦咽燥,口干口苦等热象较著者,可用硃砂安神丸主之。方中硃砂重镇安神;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黄连清热泻火;诸药为伍,有泻心火,养心阴,补心血,宁心神四种功效,为治疗心神不安,烦躁心悸的常用方药。[3]

如阴虚火旺而兼见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乃阴虚相火妄动之故。可用知柏地黄丸[备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化裁,以滋阴降火。[3]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4]。阴虚火旺加厥阴俞、阴交、太溪[4]

6.3.2 方二

[5]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取肾俞、太溪、阴郄、神门。

随证配穴:手足心热者,加劳富、涌泉。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肾俞、太溪、阴郄用补法,劳宫用泻法。

方义:本证源于肾阴不足,水不济火,故取肾俞、太溪滋肾阴而上济心火,以治其本。阴郄、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6.4 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酸枣仁、枸杞子、西洋参、桑椹、麦冬、百合、银耳、黄花菜等[5]

6.4.2 推荐食疗方

[5]

1.西洋参茶(《中医良药良方》):西洋参3~5g切片泡茶。代茶饮。

2.枣竹灯心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酸枣仁20g,玉竹20g,灯心草6g,用纱布包裹,与洗净的糯米200g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粥成弃药包即可。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

3.枸杞肉丝(《中国药膳学》):猪瘦肉250g,枸杞子50g.熟青笋各50g,猪油、食盐、白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各适量。将熟青笋和除去筋膜、洗净的瘦猪肉分别切成5cm长丝状,枸杞子洗净待用。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再放入猪油适量;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划散,烹入酒,加入白砂糖、酱油、食盐、味精并搅匀;投入枸杞子、湿淀粉,颠翻几下,淋入芝麻油,离火装盘。佐餐食用,适量。

7 关于心悸

心悸(palpitation[5][6])为病证名[7]。是指以自觉心跳,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7]。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7]。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7]。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7];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7][7]。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7]。心悸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7]

针灸治疗心悸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对疾病本身也有治疗作用[7]。但在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倾向时,则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7]

西医的各种心律失常及某些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悸者,可参照治疗。

详见心悸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3-108.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43-46.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5.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80.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