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病毒胃肠炎

目录

1 拼音

xīng xíng bìng dú wèi cháng yán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星状病毒胃肠炎,星状病毒性腹泻

4 疾病代码

ICD:A08.3

5 疾病分类

感染科

6 疾病概述

星形病毒胃肠炎是由星形病毒感染所引起的。7 岁以下儿童多见,常爆发流行。成人发病主要为老年人。本病多发生于托幼单位、医院儿科病房及敬老院。临床主要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水样便为主。病程1~4 天。

7 疾病描述

星形病毒胃肠炎是由星形病毒感染所引起的。7 岁以下儿童多见,常爆发流行。起病急,临床主要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水样便为主。

8 症状体征

潜伏期24~36h。表现为轻度腹泻,水样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病程1~4 天。

9 疾病病因

星形病毒(astrovirus)是由Madeley 和Cosgrove 于1975 年首先描述并命名的。病毒颗粒大小不一,平均直径28nm±0.5nm,因病毒表面有5~6 个星芒状突起而得此名。有5 个抗原型。可在人胚肾细胞中生长。

10 病理生理

与肠腺病毒胃肠炎相同。

11 诊断检查

诊断:依赖病原学和血清学来确诊。用电镜或免疫电镜从病人粪便中查见病毒颗粒,或用ELISA 和RIA 法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可确诊。也可用ELISA、R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特别是IgM 抗体,利于诊断。

实验室检查:依赖病原学和血清学来确诊。用电镜或免疫电镜从病人粪便中查见病毒颗粒,或用ELISA 和RIA 法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可确诊。也可用ELISA、RIA 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特别是IgM 抗体。

12 鉴别诊断

需与诺氏克病毒、肠腺病毒、嵌杯状病毒、星形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相鉴别。

13 治疗方案

本病预后良好,仅予对症处理即可。

14 并发症

少见。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本病预后良好。

预防:参见其他病毒性胃肠炎。

16 流行病学

病人和带病毒者从粪便排出病毒,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水和食物被污染可引起爆发流行,人-人接触传播多引起散发流行。感染高峰年龄为<7岁儿童,10 岁时75%已有特异性抗体。成人发病主要为老年人。本病多发生于托幼单位、医院儿科病房及敬老院。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