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𧏾

目录

1 拼音

xīn nì[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

2 注解

心𧏾(nì匿)为病证名[1]。因脏气虚弱,肠虫攻蚀心所致[1]。《诸病源候论·湿𧏾病诸候》:“心𧏾者,由脏虚诸虫在肠胃间,因虚而动,攻食心,谓之心𧏾。初不觉他病,忽忽嗜睡,四支沉重。此𧏾或食心,则心烦闷懊痛,后乃侵食余处。诊其脉沉而细,手足冷内湿,𧏾在心也。”

参见湿𧏾、疳𧏾:

湿𧏾为病名[2]。指水湿内侵,肠虫侵蚀所致的疾患[2]。《诸病源候论·湿𧏾病诸候》:“湿𧏾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食成𧏾也。多因下利不止,或生病后客热结腹内所为。其状不能饮食,忽忽喜睡,绵绵微热,骨节沉重,齿无色,舌上尽白,细疮如粟。若上唇生疮,是虫食五脏,则心烦懊;若下唇生疮,是虫食下部,则肛门烂开。甚者腑脏皆被食,齿下上齗悉生疮,齿色紫黑。”治用《备急千金要方》治湿𧏾方、懊𢙐散等[2]

疳𧏾为病名[3]。五疳之一[3]。指嗜食甘味,肠虫侵蚀府藏所致的疾患[3]。《诸病源候论·疳𧏾候》:“人有嗜甘味多,而动肠胃间诸虫,致令侵食府藏,此犹是𧏾也。……但虫因甘而动,故名之为疳也。其初患之状,手足烦疼,腰脊无力,夜卧烦躁,昏昏喜忘,嘿嘿眼涩,夜梦颠倒,饮食无味,面失颜色,喜睡,起即头眩体重,股胫酸疼。其上食五藏,则心内懊恼,出食咽喉及齿断皆生疮,出黑血,齿色紫黑。下食肠胃,下利黑血。出食肛门,生疮烂开。胃气逆,则变呕哕。急者数日便死,亦有缓者,正沉嘿,支节疼重,食饮减少,面无颜色,在内侵食,乃至数年,方上食口齿生疮,下至肛门,伤烂乃死。”《太平圣惠方》卷六十:“疳𧏾,令人下部痒,腰脊挛急也。”治用苦参汤等方[3]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6.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