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细脉为脉象之一[1]。指脉细如线,但应指清晰的脉象[2]。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1]。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1]。《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细则气少。”
4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细脉
- 《诊宗三昧》:师传三十二则
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不似弱脉之小弱分明。细脉之纤细有力也。微为阳气衰微之脉。经言寸口诸微亡阳...
- 《脉诀汇辨》:[卷四]细脉(阴)
吐气怯。细在右关,胃虚胀满。右尺得细。下元冷惫。细脉、微脉俱为阳气衰残之候。夫气主之,非行温补,何以...
- 《脉诀乳海》:[卷一]脉赋
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至如小人妇人细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千金翼云。...
- 《诊家正眼》:[卷二]细脉(阴)
之为义,小也,细也,状如丝也。微脉则模糊而难见,细脉则显明而易见,故细比于微稍稍较大也。伪诀乃云“极...
- 《诊家枢要》:[附录]诸脉条辨
。势之滑也。一血充。一气畅也。)微脉模糊而难见。细脉则显而易见。故细比于微。稍稍较大也。细为血少气衰...
- 更多古籍中的细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