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下针即进针[1],又称内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2]。出 《难经·七十难》。《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三部,得气引持之。”
4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下针
- 《针灸大成》:[卷四]三衢杨氏补泻
(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一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针灸中]小肠病第四
言,便遍针也。依诀而行,针灸等处并备主之。第一初下针,从人中名鬼宫,在鼻下人中左边下针,出右边。第二...
- 《针灸问对》:[卷之中]十四法
一切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于穴旁上下左右四围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针之法也。二摇凡退针出穴之...
- 《杨敬斋针灸全书》:[卷之上金针赋·序]标由赋
居静室之中寂然无所闻也气至速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则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
- 《针灸大全》:[卷之二]标幽赋
中,寂然无所闻也。气至速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
- 更多古籍中的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