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蛇总管

目录

1 拼音

xiǎo yè shé zǒng guǎn

2 英文参考

common rabdosia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小叶蛇总管

小叶蛇总管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1]

3.1 别名

蛇总管、蛇通管、盘龙七、铁菱角[1]

3.2 来源及产地

唇形科植物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 (Benth.)C.Y.Wu et Hsuan的全草或根,分布广东、广西、湖北及华东各地。[1]

3.3 性味

苦、辛,凉[1]

3.4 功能主治

清热,散血,消肿,解蛇、虫毒[1]

1.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疮疡。煎服或捣敷。[1]

2.治肝硬化,肝炎,肺脓疡。煎服:10~15g。[1]

3.5 化学成分

全草含耐阴香茶菜素(Umbrosin)A及B、14-乙酰基耐阴香茶菜素B、香茶菜甲素(Amethystoidin A)、熊果酸等。[1]

3.6 药理作用

香茶菜甲素可抗肿瘤,保肝,抗菌。本品还可抗炎。[1]

4 《*辞典》·小叶蛇总管

4.1 出处

《广西中药志》

4.2 拼音名

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

4.3 别名

山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盘龙七、母猪花头(《云南中草药》)。

4.4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全草。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干燥即成。或临时采用新鲜品。

4.5 原形态

香茶菜(《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被柔毛。茎方形,直立,分枝,有条纹,基部暗灰棕色,上部淡紫或绿色。叶对生,卵形,长4~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长狭,边缘有钝齿,两面被柔毛;叶柄长约2毫米。2歧状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集成疏散的圆锥状;萼紫绿色,5裂,2唇形,下唇2齿大,上唇3齿小,被紫色短毛;花冠较萼长4倍,2唇形,筒部白色,上面基部肿胀,唇部淡紫色,下唇长,全缘,船形,上唇短,4裂;雄蕊4,2强,着生于冠管内面,药室靠合;蜂蕊1,无毛,子房上位,4裂。小坚果圆形,灰褐色,具小疣状突起。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4.6 生境分布

分布于我国南部。

4.7 性味

《广西中药志》:"味苦辛,气香,性凉,无毒。"

4.8 归经

《广西中药志》:"入心、肝、脾三经。"

4.9 功能主治

《广西中药志》:"清热,散血,消肿,解蛇、虫毒。治跌打瘀积,毒蛇咬伤。"

4.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4.11 注意

《广西中药志》:"孕妇及虚寒者忌服。"

4.12 附方

治毒蛇咬伤:盘龙七根三至五钱,草果仁为引,水煎服,连服二日。另取根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

4.13 临床应用

治疗毒蛇咬伤:用小叶蛇总管茎叶2两,了刁竹5钱,浸入米酒(或三花酒)5两中,约3周即可服用。首次量50~100毫升,以后每天3~4次,每次25~50毫升,连服3~4天。或以本品5份,了刁竹2份,制成浸膏片,每片0.3克,首次量10~15片,以后每天3~4次,每次5~8片,连服3~4天。药酒及药片也可外用,涂敷伤口。治疗126例,痊愈122例,死亡4例。死亡病例中银环蛇咬伤3例,在病人被咬伤后3~5小时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另1例孕妇被蜂蛇咬伤经3小时左右引起早产流血不止,并发出血性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个别患者服药后有呕吐,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4.14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