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无心菜

目录

1 拼音

xiǎo wú xīn cài

2 《中医大辞典》·小无心菜

小无心菜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湖南药物志》记载的铃铃草之别名[1]

2.1 别名

小无心菜、雀儿蛋、鸡肠子草[2]

2.2 来源及产地

石竹科植物蚤缀Arenaria serpyllifolia L.的全草。分布我国南北各地[2]

2.3 性味归经

辛、苦,凉。入肝、肺经。[2]

2.4 功能主治

止咳,明目,清热解毒[2]

1.治肺结核咳嗽,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咽喉痛,齿龈炎。煎服:15~30g。[2]

2.治目翳。配韭菜根捣烂塞鼻。[2]

2.5 化学成分

本品含皂苷[2]

3 《*辞典》·小无心菜

3.1 出处

《植物名实图》

3.2 拼音名

Xiǎo Wú Xīn Cài

3.3 别名

雀儿蛋,鸡肠子草(《陕西中草药》),鹅不食草,露药(《贵州药植目录》),铃铃草、大叶米粞草(《湖南药物志》)。

3.4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蚤缀的全草。夏、秋采收全草,洗净,阴干备用。

3.5 原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具短柔毛。根有细长主根和细侧根。茎多数,簇生,稍铺散,密生白色短柔毛,节间长1~3厘米。叶对生,卵形,无柄,长4~7毫米,宽2~3毫米,先端尖或锐尖,具睫毛,两面疏生柔毛。聚伞花序,疏生枝端;苞片和小苞片叶质,卵形,密生柔毛;花梗细,长6~8毫米,有时达1厘米,密生柔毛或腺毛:萼片5,披针形,长3~4毫米,有3脉,有短柔毛;花瓣5,倒卵形,白色,全缘;雄蕊10,比花萼短;子房卵形,花柱3。蒴果稍长于花萼,卵形,成熟裂为6瓣。种子肾形,褐色。

3.6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荒地或田野中,或在干旱山坡上也有零星分布。自东北经黄河和长江流域到华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3.7 性味

苦,凉。

①《陕西中草药》:"味淡,性平。"

②《湖南药物志》:"苦,凉,无毒。"

3.8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解毒。治目赤,咳嗽,齿龈炎。

①《陕西中草药》:"清热明目。治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咽喉痛。"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齿龈炎。"

③《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止咳利尿。"

3.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O.5~1两。外用:捣敷或塞鼻。

3.10 附方

①治肺痨咳嗽:小无心菜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眼生星翳:小无心菜加韭莱根捣烂,塞鼻孔。(《湖南药物志》)

3.11 摘录

《*辞典》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