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概述
小牛黄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七首。
4 《审视瑶函》卷四方之小牛黄丸
4.1 处方
牛黄、珍珠、朱砂、母丁香、乳香(去油)、没药(去油)、沉香、雄黄、人参各一钱,琥珀八分,麝香三分,煅钟乳石一钱半,白芷、当归尾各二钱半[1]。
4.2 制法
4.3 小牛黄丸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审视瑶函》卷四方之小牛黄丸主治眼病,目眦生疮,流出浓汁,其色黄赤,目胀痛甚,及恶毒疮漏等症[1]。
5 《医宗说约》卷五方之小牛黄丸
5.1 方名
小牛黄丸
5.2 小牛黄丸的别名
5.3 组成
黑丑(研末)7钱5分,白丑(研末)7钱5分,大黄1两5钱,胆星5钱,枳实(炒)5钱,半夏(姜汁炒)5钱,牙皂3钱。
5.4 功效主治
《医宗说约》卷五方之小牛黄丸功在消痰逐积,追虫消食,清热定惊,除膨消胀。主治大便不通,按腹中便痛;急惊、痢疾初起。急惊风,因痰盛所致。
5.5 小牛黄丸的用法用量
周岁者1丸,3周岁者2丸,生姜汤化下。追虫,糖水送下。
5.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丸重1钱2分。
5.7 附注
牛黄丸(《金鉴》卷五十一)。本方名小牛黄丸,但方中无牛黄。疑脱。
6 《摄生秘剖》卷三方之小牛黄丸
6.1 方名
小牛黄丸
6.2 组成
牛黄1钱,珍珠1钱,琥珀8分(要真正者),朱砂1钱(要透明者),雄黄1钱(要透明者),滴乳石1钱(真者,煅),乳香1钱(去油),没药1钱(去油),母丁香1钱,沉香1钱,麝香3分,当归尾2钱5分,白芷梢1钱5分,人参1钱。
6.3 功能主治
《摄生秘剖》卷三方之小牛黄丸主治杨梅结毒,恶疮恶漏。一切眼漏,及诸恶毒疮。
6.4 小牛黄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老米饭为丸,如粟米大。
7 《得效》卷十九方之小牛黄丸
7.1 方名
小牛黄丸
7.2 组成
玄参4两,荆芥穗4两,苦参半斤,大川乌1两,宣连1两,真牛黄2钱。
7.3 功能主治
《得效》卷十九方之小牛黄丸主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坏烂,眉毛脱落,一切风疾。
7.4 小牛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熟水或茶清送下。一方加麻黄、防风、皂角末为膏,入炼熟蜜为丸。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 《活幼口议》卷二十方之小牛黄丸
8.1 方名
小牛黄丸
8.2 组成
干葛(截,炒,取末)1两,甘草(炙)1钱,黄芩(去心与浮皮)1分,防风半两,麝半字,山栀子半两(去皮,取仁)。
8.3 功能主治
《活幼口议》卷二十方之小牛黄丸主治小儿膈热,痰涎稠盛,心神不宁,睡不安稳,烦躁怔忪,四体作热;惊风痰热。
8.4 小牛黄丸的用法用量
常服薄荷汤化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加麝香和匀,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8.6 附注
本方名小牛黄丸,但方中无牛黄,疑脱。
9 《一盘珠》卷八方之小牛黄丸
9.1 方名
小牛黄丸
9.2 组成
熟大黄5钱,川郁金5钱,胆星5钱,槟榔5钱,川厚朴5钱,甘草3钱,广木香3钱(不见火),川连(酒炒)3钱。
9.3 功能主治
《一盘珠》卷八方之小牛黄丸主治小儿诸般积热。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薄荷汤洒水为丸,每丸重5分。
9.5 附注
本方名小牛黄丸,但方中无牛黄,疑脱。
10 《医部全录》卷四三二方之小牛黄丸
10.1 方名
小牛黄丸
10.2 组成
胆星1两,朱砂1两,巴霜5钱。
10.3 功能主治
《医部全录》卷四三二方之小牛黄丸主治急惊风,痰盛。
10.4 小牛黄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
10.5 制备方法
面糊同牙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10.6 附注
本方名小牛黄丸,但方中无牛黄,疑脱。
11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小牛黄丸
-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九疮肿科]诸疮
香丸夹和,盐汤下,屡效见大方科诸疝及虚损类。)小牛黄丸治肾虚挟热,阴囊痒痛多疮。(方见前。)乌荆丸治...
- 《普济方》:[卷一百十诸风门]大风癞病
切忌房事。动风发气。盐醋料物等。只得吃淡粥过一小牛黄丸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癣。瘙痒难...
- 《审视瑶函》:[卷四运气原证]漏睛
极细腻。对漏处吹点。外用盐花明矾少许煎水洗之。小牛黄丸(治一切眼漏。及诸恶毒疮等漏。皆可治之。大有神...
- 《普济方》:[卷一百一诸风门]风邪(附论)
两)甘草(微炒)天南星(牛胆裂者各一炼蜜和丸如小牛黄丸(出圣济总录)治风邪客于五脏,精神恍惚不宁。牛...
-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九疮肿科]诸疮
荷、生地黄、麦门冬去心煎,不拘时候,大效。(败小牛黄丸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
- 更多古籍中的小牛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