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螺菌所致的鼠咬热

目录

1 拼音

xiǎo luó jun1 suǒ zhì de shǔ yǎo rè

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是家鼠或其它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包括两种不同的病原体,即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临床上也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而分成小螺菌型和念珠状链杆菌型两型。鼠咬热分布于世界各地,而以亚洲为多。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安徽、台湾、上海、北京等地均曾发现过鼠咬热病例。由于病原体不同,其临床表现与诊疗方法也不尽相同,故将两型鼠咬热予以分别叙述。小螺菌所致的鼠咬热是一种急性阵发性发热性传染病,伴有皮疹及全身中毒症状。

4 症状体征

本病潜伏期通常为1~4周。被鼠咬伤的损害如无继发感染常于数日内暂时愈合。在潜伏期过后,已近愈合的原咬伤部位又出现肿痛,呈紫色,有水疱形成或组织坏死,也可形成下疳样硬结性溃疡,其上覆以黑色痂皮,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与此同时,患者突发寒战、发热、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可升至39.5~40℃。约有半数患者在四肢、躯干或面部出现暗红色斑丘疹。严重的病例还可出现谵妄、项强、昏迷等症状。发热一般持续3~6d后迅速下降,此时患者的全身症状消失,皮疹也随之消退。经过3~7d的间歇期,体温再度上升,上述症状与体征又重复出现,如此反复,呈回归热型间歇发作。多数患者经4~8周反复发作后可以自愈,少数患者病程可达1年以上。

5 疾病病因

病原体为小螺菌,又称鼠咬热螺旋体。本菌革兰染色阴性。茵体长约1.5~6μm,宽约0.2~0.5μm。外形较僵直。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菌体有螺旋2~5个,运动迅速而不规则。镀银染色在顶端可见鞭毛。人工培养不能生长,但动物接种可以繁殖。

6 病理生理

此菌经由家鼠或其它啮齿类动物所咬的伤口侵入淋巴系统,在淋巴结内繁殖,引起局部淋巴结炎。以后病原体进入血循环,形成菌血症,导致一系列的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每当原发病灶周期性复燃时,使病原体再次进入血循环,引起临床症状间歇性的反复发作。

病理变化:

在患者发热期间取血或用淋巴结抽取液或用伤口边缘的浆液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短小而活动的小螺菌。用伤口渗出液涂片作瑞氏染色可查见染红的小螺菌。将血液标本接种于豚鼠或小白鼠可分离出病原体。患者白细胞数可中度增高,嗜酸粒细胞增多。梅毒血清试验可呈假阳性反应。皮损的病理变化可见表皮坏死,真皮及皮下脂肪层可见明显的单核细胞浸润和水肿。

7 诊断检查

典型的病例根据鼠咬伤史、间歇性发热伴有原发病灶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结合实验室查到血液中或原发病灶中的小螺菌,可以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应与念珠状链杆菌所致的鼠咬热、丹毒、蜂窝织炎、风湿热、疟疾、回归热、布氏杆菌病等相鉴别。

8 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首选药物为青霉素,成人每天120万u,分两次肌内注射,连续用药7~10d。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四环素,每日2g,分4次口服,连服7~10d。咬伤部位予以对症处理,防止继发感染。

9 预后及预防

灭鼠并避免被鼠类或其它啮齿类动物咬伤是主要的预防措施。一旦被鼠咬伤,应迅速用硝酸银烧灼咬伤处,可能阻止本病的发生。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