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目录

1 拼音

xiāo kě

2 英文参考

consumptive thirs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nsumptive thirs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diabete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消渴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基本药物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零售指导价格类别备注
55041消渴丸浓缩水丸30g17.0元中成药部分*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消渴

消渴(consumptive thirst[1][2])为病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亦作痟渴(见《世医得效方》卷六)、消瘅(《黄帝内经》)[3]。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4]。严重时可出现神经衰弱、继发性急性感染、肺结核、高血压、肾及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最后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5]

(1)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5][6][6][6]

(2)消渴指口渴,多饮,多尿而小便甜的病证[6]。《外台秘要》卷十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本证即现代所称糖尿病[6]

(3)消渴指以口渴,尿少为主症的一种消渴病[6]。《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痟渴者,为虽渴而不小便也。”

根据症状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消渴可分为上、中、下三消[6][6]。其中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饮易食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7]。多因过食甘肥及情志失调,引起脏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7]。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为其主要病因,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亦有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甚至变生他疾,尤以痈疽之类为常见[7]

在治疗时除了滋阴治本,清热治标外,其他情况均当兼顾,还可以配合单方草药,结合生活调理,以提高疗效[7]。针灸治疗消渴,对于早、中期患者及轻型患者效果较好,对病程长而病重者应配合药物治疗[7]

消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而尿崩症具有多饮、多尿等症状,亦可参照治疗[7]。神经性多尿、急性热病之烦渴等,也均属本症范畴[7]

4.1 古人论述

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对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致病因素,也分别作了论述。如《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黄帝内经灵枢·五变》篇说:“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并根据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瘅”、“消渴”、“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素问》的基础上,对本病研究又有进展。《金匮要略方论》立消渴专篇,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篇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卫生宝鉴》说:“夫消渴者……小便频数其色如浓油,上有浮膜,味甘甜如蜜。”对于消渴的临床特点已有进一步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说:“其病变多发痈疽。”《圣济总录·消渴门》也指出:“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变为痈疽。”《河间六书·宣明论方·消渴总论》篇说:消渴一证,“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儒门事亲·刘河间三消论》篇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说明古代医家,对消渴的兼证,早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病的“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把本证分为上、中、下三消,如《证治准绳·消瘅》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但在治疗上不宜绝对划分,因虽有三消之分,但其病机性质则一,均与肺、胃(脾)、肾有密切关系。正如《圣济总录·消渴门》指出:“原其本则一,推其标有三,”即是此意。

4.2 病因

消渴主要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7]

4.2.1 饮食不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千金要方·消渴》篇说:“饮瞰无度,咀嚼鲊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懈,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于枯,在人何能不渴?”《丹溪心法·消渴》篇说:“酒面无节酷嗜炙煿……于是炎火上薰,腑脏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这都说明了饮食不节和本证发生有密切的关系。[7]

4.2.2 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儒门事亲·河间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之所成也。”《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这都说明五志过极,郁热伤津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7]

4.2.3 劳欲过度

素体阴虚,复因房室不节,劳欲过度,损耗阴精,导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而发为消渴。《备急千金要方·消渴》篇说:消渴由于“凡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外台秘要·消渴消中》篇说:“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说明房室过度,肾燥精虚,与本证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7]

4.3 病机

消渴虽有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之分,但其基本病机都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迁延日久,还可造成气阴两伤、阴阳俱虚。[7]

消渴的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4.3.1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三者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濡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可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亦可上炎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常可同时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亦常相互并见。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可知本证病机特点,在于阴虚热淫。[7]

4.3.2 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本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则表现肾阳式微之候。亦有初起即兼有气虚或阳虚者,多与患者素体阳虚气馁有关,临床上虽属少见,但亦不应忽略。[7]

4.3.3 阴虚燥热,常见变证百出

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内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而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成水肿。若阴津极度耗损,虚阳浮越,可见面红、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目眶内陷、唇舌干红、息深而长等症。最后可因阴竭阳亡而见昏迷、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象。[7]

4.3.4 血瘀

消渴发病也常与血瘀有关。《血证论·发渴》篇说:“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是以发渴。可以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血瘀的主要原因。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亦可导致血瘀。[7]

4.4 类证鉴别

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须与某些疾病因命门火衰,虚阳浮越而出现口渴欲引饮,小便频数,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加以区分。前者饮、食、尿均倍于常人;后者虽口渴而不多饮,甚至食欲不振。前者尿量多,且色浊有甜味;后者尿虽频,量未必多,且多见色清无甜味;前者多见舌红脉数,后者多见舌淡脉缓,可资鉴别。[7]

4.5 消渴的辨证治疗

消渴根据症状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消[7][7]。上消者,以烦渴多饮为主,小便清利、大便如常;中消者,以消谷善饥为主,形体消瘦、烦热便秘;下消者,以小便频数、量多而略稠为主,口燥多饮、头晕目花、腰膝酸软,久则面色黧黑、畏寒肢冷[7]

《证治汇补·消渴章》:“上消者,心也。多饮少食,大便如常,溺多而频。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饥,能食而瘦,溺赤便闭。下消者,肾也。精枯髓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稠浊如膏。”

消渴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之别,实际上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或有明显的多饮,而其他二者不甚显著;或以多食为主,而其他二者为次;或以多尿为重,而其他二者较轻。由于三消症状各有偏重,故冠以上、中、下三消之名,作为辨证的标志。通常把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多食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中消,多尿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下消。在治法上《医学心悟·三消》篇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大旨。大体本证初起,多属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病久则阴虚为主。治疗上,无论上、中、下三消均应立足滋肾养阴,燥热较甚时,可佐以清热,下消病久,阴损及阳者宜阴阳并补。由于消渴多见阴虚燥热,常能引起血瘀,则可在以上各法中,适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7]

4.5.1 上消

4.5.1.1 肺热津伤

上消·肺热津伤证(upp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fluid consumption due to lung heat[7])是指肺热内盛,耗伤津液,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上消证候[7]

4.5.1.1.1 症状

患者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7][8][8]

4.5.1.1.2 证候分析

肺脏燥热,津液失布:肺热炽盛,耗液伤津,故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胃火炽盛,水谷腐熟过度,故多食易饥。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燥热下移大肠,故见大便干结。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是内热炽盛之象。[8][8]

4.5.1.1.3 治法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8][8]

4.5.1.1.4 方药治疗

《医碥·消渴论》:“下焦命门火不归元,游上肺则为上消。……以八味肾气丸,引火归元,使火在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俾肺受湿润之气而渴疾愈矣。”

可用消渴方、麦门冬饮子、二冬汤、人虎白虎汤、止消润燥汤等清心肺,兼清其胃[9]

可用消渴方[备注]消渴方(《丹溪心法》):黄连末、天花粉末、生地汁、藕汁、人乳汁、姜汁、蜂蜜加味治疗。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清热;佐黄连清热降火;生地黄、藕汁等养阴增液,尚可酌加葛根、麦冬,以加强生津止渴。[9]

若脉洪数无力,烦渴不止,小便频数,乃肺肾气阴亏虚,可用二冬汤[备注]二冬汤(《医学心悟》):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甘草、人参、荷叶,方中重用人参(亦可用沙参代)益气生津;二冬、花粉、黄芩、知母清热解渴。[9]

如苔黄燥,烦渴引饮,脉洪大,乃肺胃热炽,耗损气阴之候,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备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以清泄肺胃,生津止渴。[9]

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参用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以提高治疗效果。[9]

4.5.1.1.5 饮食疗法
4.5.1.1.5.1 推荐食材

上消患者建议食用天花粉、兔肉、百合、水梨、鸭肉、银耳、麦冬、枇杷等[9]

4.5.1.1.5.2 推荐食疗方

1.五汁饮(《温病条辨》)将鲜芦根和麦门冬洗净后,压汁去渣,取麦门冬汁10g,鲜芦根汁25g;荸荠、梨、藕去皮后,榨汁,取梨汁30g,荸荠汁、藕汁各20g。将上述汁液混合均匀,温服、冷饮均可,不限量频饮。脾虚便溏者忌服。[9]

2.天花粉粥(《备急千金要方》):天花粉20g,洗净切片煎汁,同粳米60g煮粥;或以粳米加水煮粥,将熟时加入天花粉,再煮至粥熟即可。每日2次食用,脾胃虚寒而便溏者禁用。[9]

3.神效煮兔方(《太平圣惠方》):将兔去皮和内脏,洗净切块,与桑白皮100g同煮至烂熟,尽力食肉,并饮其汁,每日1次。[9]

4.5.1.2 燥热伤肺

上消·燥热伤肺证(upp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ryness-heat injuring lung[9])是指燥热犯肺,耗伤气津,以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上消证候[9]

4.5.1.2.1 症状

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9][9]

4.5.1.2.2 证候分析

肺热炽盛,耗伤津液,故烦渴多饮、口干咽燥。胃火炽盛,水谷腐熟过度,故多食易饥。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小便量多。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燥热下移大肠,故见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为内热炽盛之象。[9]

4.5.1.2.3 治法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9]

4.5.1.2.4 针灸治疗

[9]

处方: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取少府、心俞、太渊、肺俞、胰俞、鱼际穴。肺之背俞穴肺俞,肺之原穴太渊可补益肺阴。配肺经荥穴鱼际以泻肺热。心俞及少府以泻心火,助其清肺泻热。胰俞为治消渴的经验效穴。

随证配穴:烦渴引饮者,加廉泉、内庭。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法。

4.5.1.3 上消的针灸治疗

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等穴为主。上消加尺泽、照海、金津、玉液;口干甚加廉泉、承浆;嘈杂善饥加关门、内关;目昏糊加光明、行间;头晕加上星、百会;畏寒肢冷加灸命门、关元。[9]

4.5.1.4 推拿疗法治上消

[9]

选穴:肺俞、胰俞、心俞、中府、云门、气户、库房、手三里、阳陵泉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左右结构:㨰法在背部脊柱两侧施术,约6分钟,重点在肺俞、胰俞、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禅推法推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往返操作约5分钟。指按揉肺俞、心俞、胰俞、中府、云门、气户、库房、手三里、阳陵泉,每穴约1分钟。用拿法拿上臂、前臂,约3分钟。

4.5.1.5 艾灸疗法治上消
4.5.1.5.1 方一

[10]

选穴:肺俞、胰俞、鱼际、太渊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或平时可以间隔1~2天施灸1次,应长期坚持。

4.5.1.5.2 方二

[11]

取穴:

①组  足三里、中脘穴;

②组  命门、身柱、脾俞穴;

③组  气海、关门穴;

④组  脊中、肾俞穴;

⑤组  华盖、梁门穴;

⑥组  大椎、肝俞穴;

⑦组  行间、中极、腹哀穴;

⑧组  肺俞、膈俞、肾俞穴。

配穴:上消证,口渴甚者,加内关、鱼际、少府穴。

灸法:每次选用1组穴位,8组穴轮换使用,采用隔姜灸法。取厚0.3~0.4cm的姜片放在穴位上,上面放置大小为1.5cm×2cm、重0.5克的艾炷,点燃施灸。每穴灸10~30壮,隔日1次,50天为1个疗程。

4.5.2 中消

4.5.2.1 胃热炽盛
4.5.2.1.1 症状

患者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11][11]

4.5.2.1.2 证候分析

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胃火炽盛,腐熟水谷力强,故多食易饥。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胃津不足,大肠失其濡润,故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是胃热炽盛之象。[11]

4.5.2.1.3 方药治疗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11]

可用玉女煎[备注]玉女煎(《景岳全书》):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加黄连、栀子。方中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热;生地黄、麦冬益肺胃之阴,黄连、栀子清热泻火;牛膝引热下行。[11]

如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备注]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大黄、芒硝、玄参、麦冬、生地黄润燥通腑,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11]

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参用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以提高治疗效果[11]

4.5.2.1.4 饮食疗法
4.5.2.1.4.1 推荐食材

胃热炽盛患者建议食用竹茹、芦根、葛根、苹果、绿豆、苦瓜、李子、豆腐等用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11]

4.5.2.1.4.2 推荐食疗方

1.竹茹饮(《圣济总录》):将竹茹30g、乌梅6g、甘草3g洗净后加水煎煮,取汁代茶饮,乌梅可食。[11]

2.生芦根粥(《食医心鉴》) 取新鲜芦根100~150g,洗净后切成小段,与竹茹15~20g同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同煮为稀粥。粥欲熟时加人生姜2片,稍煮即可。凉时食用,每日两次,3~5日为一疗程。[11]

3.葛根粉粥(《太平圣惠方》):粳米100g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文火煮至米半熟,加葛根粉30g拌匀,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早晚服用。脾胃虚寒者忌服。[11]

4.5.2.2 胃燥津伤

中消·胃燥津伤证(middle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fluid damage and stomach dryness[11])是指津液耗损,胃失濡润,以消谷善饥,胃脘嘈杂、痞闷,饥不欲食,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形体消瘦,舌干少津,脉细等为常见症的中消证候[11]

4.5.2.2.1 症状

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有力[11]

4.5.2.2.2 证候分析

胃火炽盛,腐熟水谷过度,故消谷善饥。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故形体消瘦。胃津不足,故口干欲饮。大肠失其濡润,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有力,为胃热炽盛之象。[11]

4.5.2.2.3 治法

清胃泻火,调中养阴[11]

4.5.2.2.4 针灸治疗

[11]

4.5.2.2.4.1 处方

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脾俞、胃俞、三阴交、内庭、足三里、胰俞穴。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健脾益胃以布津液。胃俞、内庭清降胃之虚火。胰俞为治疗消渴的经验效穴。

4.5.2.2.4.2 随证配穴

嘈杂善饥者,加中脘、内关。

4.5.2.2.4.3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泻兼施法。

4.5.2.3 气阴两虚

中消·气阴两虚证(middle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11])是指气阴亏虚,脾胃失养,以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淡红,苔白干,脉弱等为常见症的中消证候[11]

4.5.2.3.1 症状

患者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消瘦,气短懒言,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11][11]

4.5.2.3.2 证候分析

气阴不足,脾失健运[11]

4.5.2.3.3 治法

益气健脾,生津止渴[11]

4.5.2.3.4 饮食疗法
4.5.2.3.4.1 推荐食材

中消·气阴两虚证患者建议食用山药、黄芪、鸡肉、党参、牛肉、红枣、胡萝卜、桃子等[11]

4.5.2.3.4.2 推荐食疗方

1.黄芪山药粥(《遵生八笺》):将黄芪30g洗净打粉,山药60g洗净切片,二者同煮成粥,每日2次。[11]

2.野鸡羹(《饮膳正要》):取野鸡肉100g,放入开水中稍烫后捞出,肉细切,入锅,加豆豉、食盐、黄酒及清水适量,炖熟后,淀粉勾芡,外洒芝麻油可食,每日1次。[11]

3.猪脊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取猪脊骨1000g洗净剁碎,红枣150g洗净掰开,莲子100g去心打碎,甘草10g、木香3g洗净润透切片。用纱布将木香和甘草包好,与脊骨、红枣、莲子同时入锅,加水煮沸后文火炖3小时左右,晾温,捞出药包,喝汤吃肉,每日1次。[11]

4.5.2.4 湿热中阻

中消·湿热中阻证(middle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amp-heat blocking middle jiao[11])是指湿热中阻,运化失常,以渴而多饮,多食善饥,或仅有饥饿感,脘腹痞闷,苔黄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中消证候[11]

4.5.2.4.1 症状

患者渴而多饮,多食善饥,或仅有饥饿感,脘腹痞闷,苔黄腻,脉濡缓[11]

4.5.2.5 中消的针灸治疗

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等穴为主。中消加胃俞、中脘、内庭、三阴交;口干甚加廉泉、承浆;嘈杂善饥加关门、内关;目昏糊加光明、行间;头晕加上星、百会;畏寒肢冷加灸命门、关元。[11]

4.5.2.6 推拿疗法治中消

[11]

选穴:肝俞、脾俞、胃俞、建里、天枢、章门、期门、血海、中脘、梁门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左右结构:㨰法在背部脊柱两侧施术,约6分钟,重点在肝俞、脾俞、胃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禅推法推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往返操作约5分钟。指按揉肝俞、脾俞、胃俞、建里、天枢、章门、期门、血海,每穴约1分钟。搓胁肋1分钟左右。用指按揉中脘、梁门穴,每穴约2分钟。

4.5.2.7 艾灸疗法治中消
4.5.2.7.1 方一

[11]

选穴:梁门、中脘、内关、脾俞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平时可以间隔1~2天施灸1次,应长期坚持。

4.5.2.7.2 方二

[11]

取穴:

①组  足三里、中脘穴;

②组  命门、身柱、脾俞穴;

③组  气海、关门穴;

④组  脊中、肾俞穴;

⑤组  华盖、梁门穴;

⑥组  大椎、肝俞穴;

⑦组  行间、中极、腹哀穴;

⑧组  肺俞、膈俞、肾俞穴。

配穴:中消证,胃热较甚者,加大都、脾俞穴。

灸法:每次选用1组穴位,8组穴轮换使用,采用隔姜灸法。取厚0.3~0.4cm的姜片放在穴位上,上面放置大小为1.5cm×2cm、重0.5克的艾炷,点燃施灸。每穴灸10~30壮,隔日1次,50天为1个疗程。

4.5.3 下消

4.5.3.1 肾阴亏虚

下消·肾阴虚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yin deficiency[11])是指阴津亏虚,肾失所养,以尿频尿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11]

4.5.3.1.1 症状

患者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失眠心烦,舌红少苔,脉沉细数[11][11][11]

4.5.3.1.2 证候分析

肾阴亏虚,失于固摄:肾虚无以约束小便,故尿频量多。肾失固摄,水谷精微下注,故小便混浊如脂膏,有甜味。肝肾精血不足,故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心肾不交,故见心烦失眠。口干唇燥,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脉沉细数,是肾阴亏虚,虚火妄动之象。[11][11][11]

4.5.3.1.3 方药治疗

治法:滋阴固肾。

可用六味地黄丸[备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诳直诀》):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加减治疗。方中山药、萸肉用量宜大,因山药能养脾阴而摄精微,萸肉能固肾益精,不使水谷精微下注。如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症见烦躁、失眠、遗精、舌红、脉细数者,宜养阴清热,固精潜阳,加黄柏、知母、龙骨、牡蛎、龟版。若尿量多而混浊者,宜益肾缩泉,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蚕茧等。若气阴两虚,伴困倦、气短、舌淡红者,宜酌加党参、黄芪等益气之品。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参用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以提高治疗效果。[11]

4.5.3.1.4 饮食疗法
4.5.3.1.4.1 推荐食材

下消·肾阴虚证患者建议食用枸杞子、桑椹、黑豆、干贝、生地黄、黑芝麻、葡萄、黑米等用以滋阴固肾[11]

4.5.3.1.4.2 推荐食疗方

1.五味枸杞饮(《摄生众妙方》):五味子、枸杞子、冰糖各50g。五味子置纱布袋内,与枸杞子加水1000mL,煮取800mL,加入冰糖。代茶饮。[11]

2.桑椹醪(《本草纲目》):桑椹1000g,糯米500g。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g煎汁去渣),再与糯米共同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11]

3.地黄粥(《饮撰服食笺》):将生地黄500g、白蜜125g同熬成膏,并将粳米100g煮制成粥,待熟时,入地黄膏2匙、酥油少许即成。须固肾者,可酌加芡实、山药,研末同煮,每日2次服食。[11]

4.5.3.1.5 针灸治疗
4.5.3.1.5.1 方一

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等穴为主。下消加关元、行间、复溜;口干甚加廉泉、承浆;嘈杂善饥加关门、内关;目昏糊加光明、行间;头晕加上星、百会;畏寒肢冷加灸命门、关元。[11]

4.5.3.1.5.2 方二

[11]

治法:滋阴清热。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肾俞、太溪、肝俞、太冲、胰俞穴。肾俞、太溪补肾纳气,缩泉滋阴。肝俞、太冲以滋肝阴降肝火。胰俞为治消渴的经验效穴。

随证配穴: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晕者,加上星。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4.5.3.2 阴阳两虚

下消·阴阳两虚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11])是指阴液阳气俱虚,以尿频,饮一尿一,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轮枯焦,眩晕耳鸣,神疲心悸,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消瘦显著,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少津,苔白,脉沉细无力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11]

4.5.3.2.1 症状

患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形寒畏冷,消瘦显著,阳萎不举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11][11][11]

4.5.3.2.2 证候分析

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肾失固藏,肾气独沉,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下元虚惫,约束无权,而至饮一溲一。水谷之精微随尿液下注,无以熏肤充身,残留之浊阴,未能排出,故面色黧黑不荣。肾主骨,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耳轮焦干,腰膝疫软。命门火衰,宗筋弛缓,故见形寒畏冷,阳萎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是阴阳俱虚之象。[11][11]

4.5.3.2.3 方药治疗

治法:温阳滋肾固摄[11]

可用《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备注]《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金匮要略方论》):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治疗。方用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六味地黄丸以调补肾阴。如阴阳气血俱虚,可用鹿茸丸[备注]鹿茸丸(《沈氏尊生书》):鹿茸、麦冬、熟地黄、黄芪、五味子、肉苁蓉、鸡内金、山萸肉、补骨脂、人参、牛膝、玄参、茯苓、地骨皮,以上两方均可酌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参用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以提高治疗效果。[11]

4.5.3.2.4 饮食疗法
4.5.3.2.4.1 推荐食材

下消·阴阳两虚证患者建议食用黄芪、枸杞子、山药、海参、泥鳅、核桃、猪腰、五味子等用以滋阴温阳,补肾固摄[11]

4.5.3.2.4.2 推荐食疗方

1.滋膵饮(《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30g,山药30g,生地黄15g,山茱萸15g,一同水煎,取汁,后入猪胰子,煮熟后,加盐少许,分次饮汤食肉,每日2次。[11]

2.五味枸杞饮(《摄生众妙方》):五味子、枸杞子、冰糖各50g。五味子置纱布袋内,与枸杞子加水1000mL,煮取800mL,加入冰糖。代茶饮。[11]

3.海参粥(《老老恒言》):海参30g,粳米100g,姜、葱、盐各适量。先将海参浸透发好,剖洗干净,入沸水焯一下,捞出切成片。粳米洗净,加水适量,与海参片同煮为粥,待熟时放入适量姜、葱、盐调味。每日2次。[11]

4.5.3.2.5 针灸治疗
4.5.3.2.5.1 方一

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等穴为主。下消加关元、行间、复溜;口干甚加廉泉、承浆;嘈杂善饥加关门、内关;目昏糊加光明、行间;头晕加上星、百会;畏寒肢冷加灸命门、关元。[11]

4.5.3.2.5.2 方二

[11]

治法:补肾固摄。

处方:以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太溪、肾俞、足三里、气海、命门、胰俞穴。肾俞、命门、太溪、气海补肾阳,滋肾阴。足三里补后天以资先天。胰俞为治消渴效穴。

随证配穴:眩晕者,加太冲透涌泉。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4.5.3.3 气阴两虚

下消·气阴两虚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11])是指元气不足,阴津亏损,以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11]

4.5.3.3.1 症状

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11]

4.5.3.3.2 方药治疗

治宜滋肾固摄[12]。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大补阴丸、滋膵汤等方[12]。气虚火衰者,用八味地黄丸、右归丸、秘元煎、固阴煎等方[12]

4.5.3.4 津伤燥热

下消·津伤燥热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ryness-heat injuring fluid[12])是指燥热伤津耗液,以尿频量多,烦渴引饮,口干舌燥,消谷善饥,身体渐瘦,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舌红干,苔薄黄或苔少,脉滑数或弦细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12]

4.5.3.4.1 症状

尿频量多,烦渴引饮,口干舌燥,消谷善饥,身体渐瘦,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舌红干,苔薄黄或苔少,脉滑数或弦细或细数[12]

4.5.3.5 瘀血闭阻

下消·瘀血闭阻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12])是指瘀血阻滞,气化失司,以口干尿多,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身体麻木或刺痛,入夜尤甚,或肌肤甲错,唇紫不华,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脉沉涩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12]

4.5.3.5.1 症状

口干尿多,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身体麻木或刺痛,入夜尤甚,或肌肤甲错,唇紫不华,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脉沉涩[12]

4.5.3.6 推拿疗法治下消

[12]

选穴:肾俞、命门、三焦俞、志室、水分、中极、然谷、太溪、气海、关元、神阙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左右结构:㨰法在背部脊柱两侧施术,约6分钟,重点在肾俞、命门、三焦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禅推法推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往返操作约5分钟。指按揉肾俞、命门、三焦俞、志室、水分、中极、然谷、太溪,每穴约1分钟。横擦腰骶部八髎穴,以透热为度。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按揉法施于气海、关元,每穴约2分钟。掌振神阙穴约1分钟。用掌平推法直推上腹部、小腹部,约5分钟。擦两胁肋部,以透热为度。

4.5.3.7 艾灸疗法治下消
4.5.3.7.1 方一

[12]

选穴:太溪、涌泉、然谷、气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平时可以间隔1~2天施灸1次,应长期坚持。

4.5.3.7.2 方二

[12]

取穴:

①组  足三里、中脘穴;

②组  命门、身柱、脾俞穴;

③组  气海、关门穴;

④组  脊中、肾俞穴;

⑤组  华盖、梁门穴;

⑥组  大椎、肝俞穴;

⑦组  行间、中极、腹哀穴;

⑧组  肺俞、膈俞、肾俞穴。

配穴:下消证,肾虚者,加然谷、涌泉穴。

灸法:每次选用1组穴位,8组穴轮换使用,采用隔姜灸法。取厚0.3~0.4cm的姜片放在穴位上,上面放置大小为1.5cm×2cm、重0.5克的艾炷,点燃施灸。每穴灸10~30壮,隔日1次,50天为1个疗程。

4.5.4 兼证治疗

白内障、雀盲、耳聋,是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用杞菊地黄丸[备注]杞菊地黄丸(《医级》):枸杞已、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或合羊肝丸[备注]羊肝丸(《类苑方》):夜明砂、蝉蜕、木贼草、当归、羊肝[12]

疮疡、痈疽初起,热毒伤营,治宜解毒凉血,用五味消毒饮[备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12]

病久气营两虚,脉络瘀阻,蕴毒成脓,治宜益气解毒化脓,用黄芪六一汤[备注]黄芪六一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芪、甘草合犀黄丸[备注]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犀黄、麝香、没药、乳香,酌加忍冬藤。[12]

如并发肺痨、水肿、中风、厥证者,可参考有关各条。[12]

乏力者可灸足三里、关元穴,方法是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2]

4.6 消渴的其他疗法

4.6.1 耳针疗法

4.6.1.1 方一

取胰、屏间、脑、三焦、肺、脾、肾、心、肝等穴,每次酌选3~5穴,轻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12]

4.6.1.2 方二

胰、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轻刺激。每次取3~5穴,留针20min,隔日1次。[12]

4.6.2 皮肤针疗法

叩刺胸7~10两侧,隔日或每日1次[12]

4.6.3 穴位注射疗法

胸3夹脊穴、脾俞,或胸10夹脊穴、肾俞。用当归注射液或小剂量胰岛素,每穴注射0.5~2ml,隔日1次[12]

4.6.4 单方治疗

单方草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亦可酌情引用,以提高疗效[12]

(1)生地、黄芪各30克,淮山药90克,水煎服,日一剂。

(2)猪胰一只,低温干燥,研成粉末制蜜丸,每次9克,日服2次,长期服用。

(3)玉米须、积雪草各30克,水煎代茶服。

4.6.5 艾灸疗法

4.6.5.1 方一

[12]

取穴:

①组  气海、关元、中脘、足三里穴;

②组  身柱、肾俞、脾俞、脊中穴;

③组  大椎、华盖、梁门、肝俞穴;

④组  行间、中极、肺俞、膈俞穴。

灸法:采用隔姜灸,每次选1组穴位,4组穴轮换使用。将生姜切成0.3cm厚的姜片,放在穴位上,上面放艾绒点燃施灸,每穴灸3~5壮,每天2次。

4.6.5.2 方二

[12]

取穴:胰俞、肺俞、脾俞、胃俞、膈俞、肾俞、大椎、足三里、太溪穴。

配穴:肺热者加鱼际穴;脾胃郁热者加中脘穴;肾气不足者加关元、气海穴。

灸法:上述穴位每2~3个分为一组,每日选1组,采用艾炷隔姜灸法,每穴灸5~10壮,也可用艾卷实按灸或悬灸,以皮肤红润为度。

4.7 针灸治疗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消渴,对于早、中期患者及轻型患者效果较好,对病程长而病重者应配合药物治疗。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在针灸治疗的同时,给患者定出合适的食谱、食量。治疗时应严格消毒针具,避免针灸引起痈疽的发生[12]

如发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嗜睡,甚则昏迷、呼吸深大而快、呼气中有酮味(如烂苹果味)者,甚至可见血压下降、循环衰竭,是糖尿病引起酸中毒,病情危险,宜中西医结合及时抢救[12]

4.8 消渴患者饮食建议

消渴患者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饱,一般以适量米类,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为宜[12]

消渴患者宜食性偏凉且具有生津止渴、滋阴清热作用的食物,如白菜、油菜、木耳、冬瓜等;主食应易消化,以谷麦类为佳[12]

消渴患者应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厚味,如辣椒、大蒜、动物内脏等[12][12]

《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

《备急千金要方·消渴》:“治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而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

4.9 消渴患者日常保健

消渴除药物治疗外,要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度劳累,节制性欲[12][12]

消渴患者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宜食后则卧、终日久坐[12]

4.10 医案

朱××,女,28岁。患糖尿病3年余,虽经治疗,仍有口干,多饮多尿,腰酸神疲,头昏心慌,体力下降,体重已减轻5kg,月经来潮量多伴血块,苔薄黄,舌边有紫斑,脉细而弦数。现日服苯乙双胍75mg,配合饮食治疗,尿糖仍(++),空腹血糖8.4mmol/L。治疗经过:患者口渴多饮为肺热津伤,故取肺穴。小便频数量多、头昏、腰酸神疲,系肾虚之证;月经量多夹有血块、舌有紫斑,系内分泌失调。夹有瘀血,可取内分泌、子宫、肝;肾虚则取膀胱;为刺激胰岛增加胰岛素自生和改善糖代谢,可取胰、胆和三焦。其他并发症则可辨证治之。给予毫针刺激后再予耳穴压丸,每周1次。嘱降糖药物逐日减少而停服。经5次治疗,口干、多饮、多尿诸症显著好转,精神佳良,尿糖转为(+),月经来潮量已正常,无血块,体重增加2.5kg。(耳针研究)

患者,男,58岁。患糖尿病13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时感疲倦,体态肥胖,并伴有轻度的皮肤瘙痒。患者于1995年开始服用消渴丸,自2003年开始服用降糖药诺和龙,每日口服诺和龙2片,每日3次,空腹血糖维持在9~10mmol/L。为提高治疗效果,行手法治疗,每次治疗后即检测血糖,均有明显下降。经1个疗程后,血糖平均控制在7.2mmol/L,服药由原来的每2次2片,每日3次,改为每次1片,每日3次。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血糖控制在5~6mmol/L。[12]

刘某某,男,干部。1997年3月4日来我科就诊,患病3年佘,多食善饥,多尿,口渴体倦无力,身体消瘦,自觉口干舌燥。检查:空腹血糖240mg/L,尿糖(++++),经某医院诊断为糖尿病,曾服D860、达美康,服药后尿糖(+++),近1个月病情加重,空腹血糖380mg/ L,尿糖(++++),口干舌燥,舌苔厚腻,脉弦数。取穴:足三里、曲池、三阴交、气海、肾俞、支沟。按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及体征好转,3个疗程后查血糖127mg/L,尿糖阴性,患者显效,随访1年未复发。[12]

4.11 文献摘录

《景岳全书·三消干渴》:“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沽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薰炙而然,故又谓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中消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认为火证,然有实火者,以邪热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不足也。使治消证而不辨虚实,则未有不误者矣”。“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见消败,益以困矣。”

《医学心悟·三消》:“三消之证,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电;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如病在中上者,膈膜之地,而成燎原之场,即用景岳之玉女煎,六味之加二冬、龟甲、旱莲,一以清阳明之热,以滋少阴;一以救心肺之阴,而下顾真液。如元阳变动而为消烁者,即用河间之甘露饮,生津清热,润燥养阴,甘缓和阳是也。至于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有六味之补三阴,而加车前、牛膝,导引肝肾。斟酌变通,斯诚善矣。”

5 口渴·消渴

消渴指口渴[1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6.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9-253.
  5. ^ [5]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1.
  7. ^ [7]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6-108.
  8. ^ [8]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111-113.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2.
  10. ^ [10]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1. ^ [11] 林琳,战雅莲,李红珠编.灸疗治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