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小腹痈为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小腹疽、少腹疽、丹毒痈[1]。是指生于少腹部的有头疽[2]。又名小腹疽、小腹痈、丹毒痈。生于腹部脐下气海、关元穴附近,为腹皮痈[1]。
4 小腹痈的治疗
若高肿红活,疼痛牵背,易溃脓稠者易治;若漫肿坚硬,难溃,溃则脓稀者难治[1]。初起可用艾灸患处七壮,内服仙方活命饮;气实便秘者,宜服内疏黄连汤;体弱者内服十宣散[1]。
5 关于腹皮痈
腹皮痈(belly abscess)为病名[3]。出《外科大成》卷二[3]。又名腹痈、肚痈[3]。是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的痈[2]。
初起患部隐痛,后渐肿起于皮外,或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或脉迟紧未成脓[3]。
体壮实者,用双解贵金丸下之;体弱者减半,若无效可再服半剂;若痛不减而加剧,为脓将成,宜急服托里透脓汤,待痈肿色赤应指,宜急切开引流[3]。
详见腹皮痈条。
6 关于有头疽
有头疽((headed) carbuncle)为病名[4]。是指生长于肌肤间,以局部初起皮肤上有粟粒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2]。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4]。其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锨热红肿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发生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蜂窝。以中老年患者多发,尤其是消渴病患者多见,易出现内陷之证。《外科理例·疮名有三》云:“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觉痒痛,触着其痛应心,此疽始之发兆……”本病根据患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名,如生于项部的,名脑疽、对口疽、落头疽;生于背部的,名发背、搭手;生在胸部膻中穴处的,名膻中疽;生于少腹部的,名少腹疽。但其病因、症状和治疗基本相同,故合并论述。
由于形态和发病部位不同,有头疽名称各异,如蜂窝发、蜂窝疽、莲蓬发、发背、搭手、背疽、脑疽、脑后发等[4]。
有头疽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于项后、背部。相当于西医的痈[2]。
详见有头疽条。
7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8.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2.
治疗小腹痈的方剂
- 辟寒救腹丹
0克附子3克当归60克蛇床子15克功能主治:主小腹生痈,漫肿坚硬疼痛,皮色不变,有热渐红,或无热不红...
- 化毒饮
大黄(9蒸9晒)3钱。功能主治:肠痈、腹痈,初起小腹肿痛,急胀。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2碗,煎服。...
- 消痈苍耳汤
5分,杏仁1钱,薄荷1钱,瓜蒌1钱。主治:肠痈。小腹作痛,恶寒,肚皮紧急,一脚不能举步。用法用量:水...
- 排脓汤
钱,防风1钱,川芎1钱,瓜蒌仁1钱。主治:肠痈。小腹胀痛,里急后重,时时下脓。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温...
- 肠痈饮
朴消各3克丹皮白芥子桃仁各6克功能主治:主肠痈,小腹坚硬如掌而热,按之则痛,肉色如故,或掀赤微肿,小...
- 更多治疗小腹痈的方剂
古籍中的小腹痈
- 《疡医大全》:[卷二十胸膺脐腹部]小腹痈门主论
小腹痈\p04-a41a152.bmp王肯堂曰∶小腹痈,脐下一寸五分为散火祛风之药,乃补气...
- 《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小腹痈第四十三
小腹痈乃七情火郁,以致脾虚气滞而成。其患小腹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有热渐红者,属阳易治;无热不红者,...
-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二(外科)]腹痈
今日用建中汤否?师文曰∶服建中汤。俄而痈溃。盖小腹痈本虚,其热毒乘虚而入,建中汤既补虚,而黄且溃脓...
-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四腹部(十一)]小腹疽
不治。五十余日死。或问∶脐下发疽何如?曰∶此即小腹痈,脐下一寸五分为气海,二寸为丹田,三寸为关元,...
- 《眉寿堂方案选存》:[卷下]女科
皮香附汁产后腹痛脉数,足不能伸,瘀留入络,结为小腹痈矣。失笑散,加桃仁、归尾、醋炒蓬术。死胎至旬日...
- 更多古籍中的小腹痈
治疗小腹痈的穴位
- 大肘尖
l)。出《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 下巨虚
,毛发焦,肉脱,伤寒胃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
- 下林
,毛发焦,肉脱,伤寒胃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
- 足下廉
,毛发焦,肉脱,伤寒胃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
- 巨虚下廉
,毛发焦,肉脱,伤寒胃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
- 更多治疗小腹痈的穴位
治疗小腹痈的中成药
- 飞龙夺命丸
主治:活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血瘀化腐成毒引起;痈疽疔毒,脑疽对口,搭背恶疮,乳痈乳癌,溃烂不愈。...
- 夏枯草膏
思气郁,肝旺血燥,瘰疬坚硬。瘿瘤坚硬,结核肿痛,痈疖肿毒,目珠夜痛等症。用法用量:每用1-2匙,滚...
- 铁箍散
4页)。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软坚止痛。用于疔疖痈疡,红肿疼痛,坚硬未溃。用法与用量:醋或蜂蜜调敷...
- 生肌玉红膏
。具有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的功效。用于疮疡肿痛,乳痈发背,溃烂流脓,浸淫黄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牛黄醒消丸
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痈疽发背,瘰疬流注,乳痈乳岩,无名肿毒。用法与用量...
- 更多治疗小腹痈的中成药
小腹痈相关药物
- 二丁颗粒
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毒盛所致的热疖痈毒、咽喉肿痛、风热火眼。【规格】每袋装4克(无蔗...
- 紫草膏
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化腐生肌。用于疮疡,痈疽已溃。【用法与用量】外用,摊于纱布上贴患处,每...
- 复方黄芩片
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疡。【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4...
- 紫草膏
【成份】【性状】【功能主治】化腐生肌。用于疮疡,痈疽已溃。【规格】【用法用量】外用,摊于纱布上贴患...
- 三黄丸
】【性状】【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用于治疗便秘、疮痈。【规格】【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3...
- 更多小腹痈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