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蓬

目录

1 拼音

xiǎo fēi péng

2 《中医大辞典》·小飞蓬

小飞蓬为中药名。见《湖南药物志》[1]

2.1 病名

祁州一枝蒿、破布艾、鱼胆草[1]

2.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的全草或叶,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1]

2.3 性味

微苦、辛,凉[1]

2.4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1]

1.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煎服:15~30g[1]

2.治风湿痹痛,鲜草捣烂调酒炒热外敷;皮炎、湿疹,煎水洗;牛皮癣,鲜叶揉擦;疮疖肿毒,跌打损伤,捣敷;中耳炎,眼结膜炎,绞汁滴[1]

2.5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含柠檬烯、芳樟醇、母菊酯、去氢母菊酯、乙酸亚油醇酯等,又含香草酸、丁香酸。茎叶还含(檀香萜烯、β-雪松烯和邻苄基苯甲酸[1]

2.6 药理作用

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地上部分可抗炎,还舒张冠状动脉。它还有镇静和局麻作用。叶的挥发油能防治儿童对牛乳的过敏性泄泻。[1]

3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飞蓬

3.1 拼音名

Xiǎo Fēi Pénɡ

3.2 别名

破布艾、鱼胆草、竹叶艾、臭艾、小山艾

3.3 来源

本品为菊科飞蓬属植物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以全草或鲜叶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3.4 原形态

1、2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茎绿色,有纵纹,具脱落性的毛,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基部叶近匙形,边缘齿裂或全缘,上部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秋季开小花。瘦果略有毛。

3.5 性味

微苦、辛,凉。

3.6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消肿。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胆囊炎;外用治牛皮癣,跌打损伤,疮疖肿毒,风湿骨痛,外伤出血;鲜叶捣汁治中耳炎,眼结膜炎。

3.7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绞汁滴。

3.8 备注

(1)对于细菌性痢疾及急、慢性肠炎,可单用本品一两(鲜草用一两五钱),煎汁加糖服;也可配合马齿苋、辣蓼等药同用。

3.9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