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小儿诸热辨》为书名,清·许豫和撰,收录于《许氏幼科七种》[1]。
《许氏幼科七种》为丛书[1]。清·许豫和撰[1]。刊于1785年[1]。七种中除《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为明代翁仲仁原作、由作者注释外,其他有《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篇》、《小儿诸热辨》及《橡村治验》六种均为作者本人在小儿科方面的临床经验心得、医话或医案[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小儿诸热辨
- 《医述》:[卷十四·幼科集要]杂病
,生机败矣。惟火甚者当泻,不泻则能作病。(《小儿诸热辨》)小儿发热,其要有四∶一则外感;二则疮毒;...
- 《医述》:[卷十六·方药备考]药略
必系以方,若无方之药,有识之士其肯服乎?(《小儿诸热辨》)凡用药太过不及,皆非适中。而不及尚可加,...
- 《万病回春》:[卷之七]诸热
小儿诸热辨例∶伤寒热∶手足梢冷,发热恶寒而无汗,面色青惨而不舒,左额有青纹。伤风热∶手足梢微温,自...
- 《冷庐医话》:[卷三]热
摄柴胡入阴分而出之阳,其邪乃得去也。(说见《小儿诸热辨》。)阳浮于外者,乃表里俱虚,阳气不归元而浮...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三]身热方治
疠一证。亦早食后身热。颇相似。但以鼻衄泄泻。宜审辨之。牛黄膏治小儿疳热引饮。亦治伤风温壮。雄黄(研...
- 更多古籍中的小儿诸热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