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小儿四症丸为中成药名,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3 方名
小儿四症丸
4 组成
木香6g,苏叶45g,陈皮、厚朴(姜制)、藿香、白术(麸炒)、茯苓(去皮)、炒麦芽、炒苍术各30g,天花粉、泽泻、山楂、猪苓、制半夏、神曲(麸炒)各22.5g,白芷、桔梗、滑石、砂仁各15g[1]。
广木香2钱,苏叶1两5钱,陈皮1两,厚朴1两(姜制),藿香1两,白术1两(麸炒),茯苓1两(去皮),炒麦芽1两,炒苍术1两,花粉7钱5分,泽泻7钱5分,山楂7钱5分,猪苓7钱5分,制半夏7钱5分,白芷5钱,桔梗5钱,滑石5钱,砂仁5钱,神曲(麸炒)7钱5分。
5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每456g药粉,兑入琥珀面15g,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斤药丸用朱砂面9g为衣[1]。
上为细末,每细末15两2钱,兑琥珀面5钱,和匀,炼蜜为丸,1钱重,每斤丸药用朱砂面3钱为衣,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6 功效主治
功能健胃消食,利尿止泻。治小儿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便不利,脘腹胀痛,中暑中寒,头痛身热,口渴舌干,烦躁不宁。[1]
7 小儿四症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1]。
每服1丸,周岁以内酌减,白开水化下。
8 用药禁忌
忌生冷油腻。
9 中药部颁标准
9.1 拼音名
Xiao'er Sizheng Wan
9.2 标准编号
WS3-B-0491-91
9.3 处方
紫苏叶 ? 0g 广藿香 40g 白术(麸炒) 40g 茯苓 40g 苍术 40g 麦芽(炒) 40g 陈皮 40g 法半夏 30g 厚朴(姜制) 40g 泽泻 30g 天花粉 30g 六神曲(麸炒) 30g 猪苓 30g 山楂 30g 白芷 20g 砂仁 20g 桔梗 20g 滑石 20g 琥珀 20g 朱砂 20g 木香 8g
9.4 制法
以上二十一味,朱砂水飞或粉碎成细粉,紫苏叶等二十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25~ 145g制成大蜜丸,即得。
9.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9.6 鉴别
取本品 1丸,剪碎,加氯仿30ml,加热回流提取 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 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制成每 1ml含 0.1mg的甲醇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2μl ,分别点于同一活化的高效硅胶薄层板上,以氯仿-苯-醋酸乙酯(5:4:1) 为展开剂,展开 5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9.7 检查
9.8 功能与主治
9.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周岁以内酌减。
9.10 规格
每丸重 3g
9.11 贮藏
密闭,防潮。
10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小儿四症丸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二]小儿部九十九
急慢惊风(礞石四百四十八,验方二。)惊风不省(半夏一百四十二,验方十。)小儿惊热(钩藤一百五十五,验...
- 《千金宝要》:[卷之一]小儿第二
凡小儿生下不啼者,取儿脐带向身却捋之,仍呵之百度。亦可以葱白鞭之。浴新生儿,以猪胆一个,汁入汤中,令...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五]治小儿惊热诸方
夫小儿惊热者。内血气不和。热实在内。心神不定。所以发惊。甚者掣缩变成痫也。又小儿治小儿惊热。睡卧不安...
- 《急救良方》:[卷之二]小儿第三十九
治小儿初生口中有恶物,才生,不候声出急用软帛或绵裹手指蘸黄连、甘草汁,拭口中恶汁。稍定,更以蜜少许,...
-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杂症门推法
小儿头疮,治宜推三关,推肺经,分阴阳,推脾土,揉太阳,揉阳池。小儿口内生疮,治宜退六腑,分阴阳,捞明...
- 更多古籍中的小儿四症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