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xiǎo ér ju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syncope syndrom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fantile syncop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infantile cold limb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小儿厥证为病证名[1]。
《中医药学名词》(2004):小儿厥证(infantile syncope syndrome[2])是指发生于小儿的厥证[2]。
《中医药学名词》(2010):小儿厥证(infantile syncope[3])是指发生于小儿的以四肢逆冷,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
4 症状
5 辨证分型
临床常分寒厥、热厥[1]。《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夫寒厥者,即阴厥,宜急补阳(如理中汤,或桂、附、干姜、吴萸等);热厥者,即阳厥,宜急泄热(如芩、连、山栀、石膏、知母、童便,甚者可用硝、黄下之)。”
5.1 小儿厥证·寒厥
小儿厥证·寒厥(infantile cold syncope[3])为病证名[4]。是指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以四肢逆冷,伴形寒面青,神疲乏力,嗜卧,唇白,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润,脉沉弱或微迟为常见症的小儿厥证证候[5]。小儿寒厥小儿厥证之一,又名小儿阴厥[4]。
5.1.1 病因病机
由阳气衰于下,阴寒过盛,以致阳虚则阴凑之而见手足厥冷的证候[4]。
5.1.2 症状及治疗
《寿世保元》:“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足蜷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宜四逆理中汤之类。仍速灸关元百壮,鼻尖有汗为度。”
5.2 小儿厥证·热厥
小儿厥证·热厥(infantile heat syncope[3])为病证名[6]。是指热盛厥深,阴阳气不相顺接,以四肢逆冷,伴身热面赤,畏热喜冷,口渴喜冷饮,烦躁不眠,气粗喘闷,大便秘结,或泄利下重,小便短赤,呕吐酸臭,或有谵妄,舌苔黄糙,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小儿厥证证候[5]。小儿厥证之一,又名小儿阳厥[6]。
5.2.1 病因病机
由邪热过盛,阳气内郁,不能透达四肢而见手足厥冷,出现热极似寒或真热假寒之象[6]。
5.2.2 症状
《血证论》:“……伏火之厥,则厥后微露热形,口不和,便不溏,小便不清,心中疼热,烦躁不宁,恶明喜暗,渴欲得饮,吐衄随厥而发,皆现真热假寒之象。”“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医学心悟》)。
临床所见热厥的症状,为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热,舌干,苔黄燥或焦黑起刺,伴恶热,口渴,烦躁不得眠,小便赤涩或便秘,甚至神昏谵语等[6]。
5.2.3 治疗
治疗:“先宜治其伏火,使火得发,转厥为热,次乃更清其热”(《血证论》)。故除用白虎汤、四逆散、大、小承气汤以清、下外,伴见闭证者宜开窍,可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伴见脱证者宜结合益气固脱,用生脉散加减[6]。
5.3 小儿厥证·气厥
小儿厥证·气厥(infantile qi syncope[3])是指气机怫郁上逆,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口唇发绀,胸膈喘满,多发生于大哭吵闹之后,苔薄白,脉沉弦为常见症的小儿厥证证候[5]。
5.4 小儿厥证·血厥
小儿厥证·血厥(infantile blood syncope[3])是指血不养脑,以突然晕厥,面色苍白,四肢逆冷震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小儿厥证证候[5]。
5.5 小儿厥证·痰厥
小儿厥证·痰厥(infantile phlegm syncope[3])是指痰盛气闭,以突然气闷痰鸣,不省人事,四肢逆冷,或呕吐涎沫,舌苔薄白或厚腻,脉弦滑为常见症的小儿厥证证候[5]。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4.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5.
-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
治疗小儿厥证的穴位
- 行间
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遗精白浊,遗尿,癃闭,厥证,善惊,癫疾,中风,急慢惊风,厥心痛,咳逆,呕吐...
- 五输穴
肘膝关节附近,“主逆气而泄”。井穴:多用于昏迷、厥证。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经脉之气相交之所,有疏...
- 精宁
拼音:jīngníng英文:概述:精宁为推拿穴位名,又名精灵。《中国针灸全书》列为腰痛点别名。《小儿...
- 精灵
拼音:jīnglíng英文:概述:精灵为推拿部位名,即精宁。《中国针灸全书》列为腰痛点别名。精宁为推...
- 外劳宫
拼音:wàiláogōng英文:EX-UE8;wàiláogōng;EX-UE8概述:外劳宫(wài...
- 更多治疗小儿厥证的穴位
治疗小儿厥证的方剂
- 星香二陈汤
拼音:xīngxiāngèrchéntāng《医方简义》卷三:方名:星香二陈汤组成:胆星5分,沉香(...
- 诱敌出营汤
葱白半斤,石菖蒲4两。功效:散表,开牙关。主治:厥证喉,通体冰冷,足硬如木马,六脉皆无,两目瞪视露睛...
- 助气回阳汤
,甘草1钱,茯苓3钱,枳壳5分,砂仁3粒。主治:厥证气虚而外寒,手足厥冷,不省人事,脉微无力,舌色润...
- 扶正辟邪丹
,丹参5钱,附子1钱,山羊血5分。功能主治:中邪而阳气衰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卒中厥证辑要》...
- 厥症返魂丹
研如粉,于瓷器中,熔安息香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厥证。用法用量:每服5丸。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 更多治疗小儿厥证的方剂
治疗小儿厥证的中成药
- 四逆汤
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
- 乌梅丸
热错杂者;近代也用于胆道蛔虫症。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常自吐蛔,手足厥...
- 小儿香桔丹
拼音:xiǎoérxiāngjúdān英文:小儿香桔丹说明书:药品名称:小儿香桔丹分类:消化系统药物...
- 安脐散
拼音:ānqísǎn《直指小儿》卷四处方白石脂末(焙,出火气)。功能主治小儿脐中汁出,或赤肿。用法用...
- 小儿惊风散
拼音:xiǎoérjīngfēngsàn英文:概述:小儿惊风散为中成药,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更多治疗小儿厥证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小儿厥证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章·伤寒坏证]第二节·伤寒转厥
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证】阳厥证初起。必头痛发热。然后入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
- 《针灸集成》:[卷一]五脏六腑属病
脏肺属病肺胀满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证也烦心胸满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
- 《程杏轩医案》:[《程杏轩医案》辑录]鲍禹京翁夫人厥证治法节略
伤寒论厥证,分别阴阳,阴厥属寒,阳厥属热,寒宜温而热宜凉。杂病论厥证,分别虚实。夺厥、煎厥、痿厥为虚...
- 《胎产心法》:[卷之下]晕厥论
补于未产未虚之前,产后无虚可乘,无晕可发矣。至于厥证,在分娩之后,因产时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
- 《景岳全书》:[卷之十一从集·杂证谟非风]论正名(共二条)
也。岂得谓之相类耶?奈何后人不能详察经义,而悉以厥证为风。既名为风,安得不从风治。既从风治,安得不用...
- 更多古籍中的小儿厥证
小儿厥证相关药物
- 山葛开胃口服液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山葛开胃口服液汉语拼音:【成份】【性状】【功能主治】开胃健脾,解肌生津。用于儿...
- 二巯丁二酸胶囊
【药品名称】通用名:二巯丁二酸胶囊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DimercaptosuccinicAci...
- 二巯丁二酸胶囊
【药品名称】通用名:二巯丁二酸胶囊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DimercaptosuccinicAci...
- 阿司匹林缓冲片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商品名称:英文名称: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
- 二巯丁二酸胶囊
【药品名称】通用名:二巯丁二酸胶囊曾用名:螯合酸酚商品名:英文名:Dimercaptosuccini...
- 更多小儿厥证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