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小儿肺炎 (最后修订于2020/4/9 15:21:01)[共1269字]
摘要:简介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病因1.细菌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所引起。2.病毒性肺炎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所引起。3.支原体肺炎4.衣原体肺炎5.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卡氏肺囊虫等所引起。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有发热、拒食、烦躁、喘憋等症状,早期体温为38~39℃,亦可高达40℃。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等全身症状。小婴儿常见拒食、呛奶、呕吐及呼吸困难。2.呼吸系统症状(1)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呛奶。(2)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呼吸表浅增快,鼻翼煽动,部分患儿口周、指甲可有轻度发绀。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以后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合并胸腔积液时可有叩诊实音和/或呼吸音消失。3.其他系统的症状与体征(1)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如患儿心率增至160~200次/......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及病原体的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及病原体的特点。方法对300例小儿肺炎患儿住院当日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病原体检测,观察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及病原体的临床特点。结果小儿肺炎中医证型之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多见于城市患儿;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心阳虚衰证多见于农村患儿;小儿细菌性肺炎多见于农村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城市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农村患儿;乙型流感病毒性肺...
-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进展
【摘要】从病机、治则、给药途径等方面阐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小儿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在我国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儿科疾病第一位。由于该病对儿童健康危害很大,故积极开展有关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研究,是广大儿科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提高其疗效、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1发病机理研究近年来,血瘀在肺炎发病中作用逐渐受到...
- 支气管肺炎
【概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
- 小儿肺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证型演变特点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证型演变特点。方法通过对190例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观察,探讨小儿肺炎中医证候分布与患儿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感染之病原体是否有相关性;对全部纳入病例在住院当日(基线点)、治疗后第3,5,7,10d观察并记录中医证型,统计小儿肺炎在不同观察时段中医证型演变特点。结果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有相关性,与病原体无相关性。结论小儿肺炎中医证候在...
- 支原体颗粒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用 取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利君沙组、中药小剂量组、大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液。连续给药5d,末次给药后1h,给小鼠左耳涂二甲苯0.05mL致炎,右耳作正常对照,1h后处死小鼠,以左耳重量减去右耳重量为肿胀度,比较药物的抗炎作用(见表2)。 表2支原体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略)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与中...
- 支原体颗粒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用 取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利君沙组、中药小剂量组、大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液。连续给药5d,末次给药后1h,给小鼠左耳涂二甲苯0.05mL致炎,右耳作正常对照,1h后处死小鼠,以左耳重量减去右耳重量为肿胀度,比较药物的抗炎作用(见表2)。 表2支原体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略)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与中...
- 从瘀论治小儿肺炎
【摘要】从现代医学、祖国传统医学两个角度综述了小儿肺炎血瘀证形成的基础及发病机理,认为在肺炎发病过程中,由于肺气的郁闭,可致血液运行不畅而成血瘀,故在小儿肺炎的发病过程中,血瘀的现象可以贯穿于始终,所以在治疗小儿肺炎时,要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关键词】小儿肺炎;活血化瘀;综述1肺炎血瘀证的基础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易受外邪侵袭。肺不耐寒热,故有娇脏之称。肺朝百脉,且主一身之...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56例临床分析
4天,疗程14~21天。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年龄、季节不限,156例中并有肺外症状者102例(6538%);出入院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者62例,符合率为3974%;治愈154例。结论对于疑似患者及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者,及时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红霉素、阿奇霉素疗效好。[关键词]小儿肺炎;肺炎支原体;临床分析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近年的发病率...
- TDP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0~2005年我科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不同年龄段患儿3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愈平均疗程,并进行分析。结果经TDP照射治疗组疗程平均为7.3天,观察组疗程为10.5天。结论TDP辅助治疗肺炎可明显缩短支气管肺炎患儿疗程,节省住院费用。本方法简单,易被接受,便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儿童;治疗 小儿肺炎是儿科四大常...
- 急性呼吸道感染管理对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的影响
RI)对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我所自1995年开始推广呼吸感染监测技术,建立儿童呼吸感染监测网,对儿童肺炎进行登记及分类诊断,并实行儿童肺炎分级治疗,重症肺炎及时转诊的监测制度。结果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53.33,P<0.01)。结论儿童ARI监测技术是一项简便、有效、经济、实用的技术,可在基层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单位推广应用。【关键词】肺炎人群监测儿童死亡率 ...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
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喘息、咳痰、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并且缩短了疗程,值得在临床推广。【关键词】小儿肺炎;中医治疗;疗效评价 小儿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冬春季节多发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儿科疾病第1位,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
- 第七章 肺炎--第一节 总论
现为肺实变,而支气管一般未被累及。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但葡萄球菌、结核菌,以及一些革兰阴性杆菌亦能引起肺段或肺叶的整片炎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白杆菌所致肺炎常呈坏死性改变,容易形成空洞。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病原体通过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重危病人。病原体有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腺...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138例小儿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辨证论治内服中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肺部体征、咳嗽、喘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肺部体征、咳嗽、喘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 细菌性肺炎
口咽部菌群污染严重的“不合格”痰标本而选取“合格”(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标本作检查,应予重视。涂片上见吞噬细胞内G+和G-球菌或多形短小G-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极具诊断意义,但见到G-杆菌其病原学诊断价值不大痰液洗涤和定量培养也是提高痰培养正确性的有效方法,痰中浓度超过107CFU/ml的致病菌多为肺炎的感染菌,而低于104CF...
- 腺病毒肺炎
【概述】1958年以来我国各地相继证实,腺病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致小儿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最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见,病情严重者也较南方为多。华北、东北及西北于1958年冬及1963年冬有较大规模的腺病毒肺炎流行,病情极其严重。【诊断】应根据流行情况,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典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早期与一般细菌性肺炎不同之处为:①大多数病例起病时或起病不久即有持续性高热,经...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继发腹泻相关因素分析及微生态制剂的预防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的效果。方法调查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蒲江县人民医院和成都市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362例,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的患儿为病例组,仅使用抗生素治疗或住院72h后因出现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的患儿为对照组,对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与继发腹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和非...
- 小儿肺炎的心电图改变与病情的关系
小儿肺炎是小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也是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疾病。其起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情重,因此准确地判断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及时治疗及病情恢复。回顾2001~2003年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病例中有心电图资料的68例,现对其心电图变化与病情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1.5~6岁,平均3.3岁。分为两组,其中重症小儿肺炎2...
- 红霉素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月~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7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就诊顺序单、双号日,单号是红霉素+山莨菪碱为观察组,双号是头孢塞肟钠为对照组,分组一起进行观察;并对其他症状采取相同药物的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能有效减少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住院天数。结论红霉素、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关键词]红霉素;山莨菪碱;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肺炎系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与影像表现
引起的。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存在于纤毛上皮之间,影响纤毛运动,损坏上皮细胞,导致支气管壁水肿、溃疡。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内有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在肺间质炎症改变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累及肺泡间隔及肺泡,发生肺实质性炎症。其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有关,感染后引起体液免疫。 支原体肺炎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感染[1],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前...
- 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其并发症
【摘要】小儿非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感染原为肺炎支原体,据统计约10%~20%肺炎系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另有报道城市肺炎10%~33%,农村肺炎30%由它引起[1]。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有所增加,目前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常侵袭大龄儿童。但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年来支原体感染有发病年龄提前的现象,5岁以内儿童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有局部流行的趋势,部分...
- 怎样鉴别小儿肺炎和小儿肺结核?
小儿肺炎和小儿肺结核,同属肺部疾患。而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病证。当患儿发热、咳嗽、胸部透视有阴影时,就应慎重考虑是肺炎还是肺结核,如果不认真仔细分析,可致误诊而延误治疗,给病人造成很大的损失。两者怎样进行鉴别,现分述如下: (1)支气管肺炎在X线显示肺门纹理增重时,应与肺门淋巴结结核进行鉴别。①先从症状上鉴别:支气管肺炎大部分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咯痰、喘促。肺门淋巴结核一般无症...
- 小儿肺炎70例的心电图改变分析
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首位。本文对小儿肺炎的心电图变化与病情的关系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00~2004年小儿肺炎有心电图资料的住院患儿,共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5~6岁,平均3.2岁。分为两组,其中重症小儿肺炎21例,轻症小儿肺炎49例。全部病例经临床及各项检查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小儿肺炎诊断标准及分类,根据《实用儿...
- 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分析(附45例报告)
增加趋势,与文献报道相符[1]。本组发病季节多数在冬春之交,与缪红[2]等报道在冬末春初好发大致相同。支原体肺炎是儿童间质性肺炎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以5~20岁为高发年龄组[3],近年来报道有年龄偏小的趋势,个别在婴儿期发病,而本组高发年龄段为6~10岁。 肺炎支原体通常侵犯呼吸道纤毛上皮,致支气管壁水肿、溃疡形成,同时引起肺间质充血、水肿和细胞浸润。炎症沿着支气管、肺血管周围发展,到达肺泡间...
- 小儿肺炎120例临床X线分析
近几年来,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冬春季,发病呈流行趋势,如果不及时确诊和治疗,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的生命[1]。笔者搜集120例小儿肺炎患者的资料,对其进行临床X线分析,旨在加强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重视,提高X线对本病的诊断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86例,女34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42天,平均4.2岁。1.2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而就诊,病程最短1天,最长...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8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01~2003年收治的473例小儿MP肺炎患儿中的88例有肺外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MP肺炎中有肺外并发症的占18.6%,年长儿多见,肺外表现常累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皮肤粘膜、肌肉关节、肾脏等。结论MP可引起肺外多种并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不典型病例合并...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概况
,胶体金标记的抗人IgG抗体或IgM抗体再与复合物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圆斑,借此可判断结果的阳性或阴性,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中的Mp抗体,操作简单。 2.4肖宁宁[3]等认为应用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肺炎虽然在50年代已有研究,但收效不大。然而超声作为检查手段可以结合X线检查对MPP作出较明确的诊断。MPP的病理学基础改变为间质性肺炎。X线胸片为片状炎症浸润阴影,B超未显示肺组织炎变的为肺间质病变。...
- 1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
1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pdf)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观察本科确诊为MP感染13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抗MP-IgM抗体检查结果。结果130例MP感染中,肺炎91例(70%),发热125例(96.2%),均有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97例(74.6%),其次为两侧支气管肺炎样改变53例(40.8%),...
-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小儿肺炎辨证规范中的应用
【摘要】以小儿肺炎为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中医小儿肺炎辨证规范,并与“十五”前期的小儿肺炎辨证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辨证规范化方面做出贡献。【关键词】辨证规范数据挖掘小儿肺炎传统的中医诊断疾病包括辨病和辨证两部分。辨证是中医学中最富有特色的科学精华,也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医辨证标准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医理论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医学尚缺乏公认...
- 阿奇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小儿肺炎4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肺炎48例,剂量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0ml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即10mg阿奇霉素)缓慢静脉滴注,连续用3~5天。结果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率为8.3%,症状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有效。 关键词阿奇霉素肺炎疗效不良...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8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加深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的认识,提高治愈率。方法对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点进行分析。结果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并发血液系统改变21例;并发神经系统改变18例;并发泌尿系统改变13例;并发循环系统改变8例;并发过敏性紫癜20例。结论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等多种组织间存在共同抗原,感染后引起靶器官病变而出现MP感染的肺外...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48例临床分析
高发于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10%病例有并发症。早期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总疗程3天~3周【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治疗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pneumonia,MP)肺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流行规律被打破,由4年1次趋向2~6年1次流行。由于其肺部体征轻微或缺如常被漏诊,有时误诊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而延误治疗。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
- 小鼠沙眼衣原体肺炎的诱生及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方法用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株(MoPn)鼻腔吸入感染C57BL/6小鼠。用过氧化物酶连接的鼠抗衣原体脂多糖单抗染色及RT-PCR,检测衣原体在小鼠肺组织的生长;通过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检测,确定肺炎症细胞类型。结果一定剂量的衣原体MoPn经鼻腔吸入可引起小鼠衣原体肺炎,以肺组织衣原体生长及肺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结论小鼠可作为研究沙眼衣原...
- 双黄连粉针剂佐治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分为两组,对照组97例用病毒唑10~15mg/(kg·d)静脉点滴;双黄连组10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粉针剂,60mg/(kg·d)加入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差异,双黄连组总有效率为96.1%,明显优于对照组87.6%(P<0.05)。双黄连组平均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
- 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痰热清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肺炎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四种疾病之一,也是我国小儿死亡的第一位病因。支气管肺炎是小而最常见的肺炎类型,严重危害着儿童的生命健康。及时合理的治疗有效缓解肺炎症状,促进儿童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2010年1—12月,本院儿科采用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7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40例均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均符合《...
- 小儿支原体肺炎误诊肺结核30例分析
行胸部X线片检查,肺部阴影全部处于吸收期,所有结果都支持肺炎支原体感染,不支持肺结核诊断。3讨论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的最小者[1],它通过附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细胞而起作用。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3天特异性IgM就可以升高,2周后消失,其临床表现无特殊性[1]。但X线表现却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多表现为单侧病变,约占...
- 粤西地区小儿肺炎致病菌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近年粤西地区小儿肺炎致病菌感染的情况,结合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2001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共收治659例小儿肺炎患儿,其中249例患儿入院时取咽部痰液培养,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小儿肺炎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54.2%),主要细菌有肺炎克雷伯菌90例(36%),产碱假单孢菌24例(9.6%)及铜绿假单孢菌15例(6%)等。抗生素的使用...
-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治愈33例,治愈率78.6%,好转6例,好转率14.3%,疗效差2例,占4.8%,;死亡1例,死亡率2.3%。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已知的能在自然界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近年来由于实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间接病原诊断率明显上升,除引起呼吸系统的损伤外,合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肝脏系统、关节等多脏器损伤。其机制可能肺炎支原体进入呼吸道...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5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增进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将2002年5月至2006年9月间35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病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2岁占45.71%。刺激性咳嗽伴发热为主要症状占85.71%,早期大多无明显阳性体征。MP痰培养阳性率低,仅为2.86%。但用ELISA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74.29%)。外周血白细胞...
- 肺炎杆菌致婴幼儿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
杆菌产生ESBL从而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刘朝晖,陈劲龙,杨银梅,等.1998~2002年我院临床克雷伯杆菌耐药情况连续监测研究.世界感染杂志,2004,1:70-73. 2宫道华,吴升华.小儿感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3-975.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1. 4黄卫东,刘纯义,缪小佟.小儿肺炎超广谱β-...
- 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了解微生态制剂(妈咪爱)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调查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292例,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的患儿为治疗组,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分别观察第5天及第10天的新增腹泻病例数,比较发生率。结果治疗组152例,住院治疗期间5天内继发腹泻8例,发生率为5.26%;6~10天继发腹泻25例,发生率为16....
-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学影响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它不但可以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还可以引起其他脏器损伤[1,2]。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与MP的直接侵入、免疫介入和毒素有关;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最多见是支气管和肺部炎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病原的5%~20%或更高[3];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有所增高,发病年龄趋于小年龄化[4]。一旦确认MP感染,临床上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程一般在4~6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thecurerate.[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mycoplasmapneumonia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近几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累及多个系统,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病在非流行年份约占小儿肺炎病原体的10%~20%,流行年份则高达30%以上。本病早期多表现为发热,伴轻...
- 小儿肺炎心肌细胞损害标志物检测及不同护心治疗方法效果比较的研究
【摘要】目的检测小儿肺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受损水平的实验室指标,对小儿肺炎心肌损害并发症不同护心干预治疗方法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测定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佛山市顺德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0例小儿肺炎心肌细胞损害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的实验室指标;对cTnI异常升高病例,测定不同护心干预治疗方法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I的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样本的cTnI水平进行配对设计的...
- 妈咪爱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妈咪爱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pdf)[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妈咪爱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防治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1月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21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预防组在入院后即给予口服妈咪爱,用药时间在72h以上;对照组入院后始终未用或住院72h以后因继发腹泻而给予口服妈咪爱。结果预防组110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发病率为1182%(13/110);对照组10...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诊治水平,并了解大概的转归时间。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2月间102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4岁占61.7%,并且此年龄阶段儿童刺激性咳嗽明显并多伴持续性发热,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92.2%),CRP(67.6%)及ESR(60.8%)均升高,用胶体金定...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用治疗小儿肺炎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小儿肺炎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0.3~0.5ml/(kg·d)、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0.3~0.4ml/(kg·d)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0.3~0.5ml/(kg·d)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比较治疗后的疗效。...
- 第四节 小儿急性肺炎
病因 病原体病毒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原体。以往,我国北方地区以腺病毒3、7型多见,且7型多致重症肺炎;近来,腺病毒感染有下降趋势,而合胞病毒上升至首位,其它如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的肺炎亦有报导。 引起支气管肺炎的细菌很多,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亦有原发即为细菌感染者。常见的细菌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流感杆菌亦可致肺炎,其它细菌感染少见。 肺炎支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
,无季节性,好发年龄6~21岁。临床表现多样,多数病例先有呼吸道症状,相隔10天左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1.0%的病人呼吸道症状缺如,直接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横断性脊髓炎、颅神经麻痹、小脑共济失调等[1]。范永琛等[2]报道214例MP肺炎的肺外并发症中,有15例发生脑炎和脑膜脑炎。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惊厥、精神萎靡,少数出现谵语,个别病例有尿便失禁、肌张力增强、...
-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
yacquiredpneumonia,CAP)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93.1%,且肺炎克雷伯菌同样为第一位致病菌,与古锐等报道一致[1]。但亦有报道认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特别是晚期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小婴儿类似,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4,5]。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是指患儿入院48h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 C-反应蛋白在儿童肺炎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肺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将小儿肺炎患儿110例作为观察组分为细菌性肺炎组(58例)和支原体肺炎组(52例),对照组(51例)选自同期我科门诊健康体检儿童。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菌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浓度与血液白细胞总数之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