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Xiao’er Bairike San
2.2 标准编号
WS3-B-1693-94
2.3 处方
牛蒡子 (炒) 18g 川贝母 45g 旋覆花 (蜜炙) 18g 紫苏子 (炒) 18g 桑白皮 (蜜炙) 18g 枳壳 (麸炒) 18g 陈皮 45g 山楂 18g 葶苈子 (微炒) 27g 百部 (蜜炙) 18g 桔梗 18g 法半夏 45g 青蒿 18g 麻黄 180g
2.4 制法
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淡棕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初生婴儿一次1/10包,半岁一次1/2 包,二岁一次1 包, 三至五岁一次2 包;一日2 次。
2.9 规格
每包装1. 5g
2.10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小儿百日咳散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二]小儿部九十九
急慢惊风(礞石四百四十八,验方二。)惊风不省(半夏一百四十二,验方十。)小儿惊热(钩藤一百五十五,验...
- 《千金宝要》:[卷之一]小儿第二
。又方∶柏叶一升,麻子末一升,以水五升,煮三沸,百日儿每服三合。又方∶捣石榴汁服之。又方∶乱发灰、鹿...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五]治小儿惊热诸方
每服。用乳汁下三丸。更量儿大小。以治小儿从盈月至百日以来。五脏多热。夜间惊搐。牛黄丸方。牛黄(一分)...
- 《急救良方》:[卷之二]小儿第三十九
治小儿初生口中有恶物,才生,不候声出急用软帛或绵裹手指蘸黄连、甘草汁,拭口中恶汁。稍定,更以蜜少许,...
-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杂症门推法
小儿头疮,治宜推三关,推肺经,分阴阳,推脾土,揉太阳,揉阳池。小儿口内生疮,治宜退六腑,分阴阳,捞明...
- 更多古籍中的小儿百日咳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