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

目录

1 拼音

xiào bìng

2 英文参考

asthm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heezi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哮病(asthma[1]、wheezing[2])为病名[3]。见《医学正传·哮喘》。又称“哮喘”[3][3]。是指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3][3]

哮病由痰火内郁,风寒外束所致。《医宗必读》卷九:“别有哮证,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久,难以卒除。”《症因脉治》卷二:“哮喘之症,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每发六七日,轻则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则旧病复发。”其证喘急而喉中有痰如拉锯声,重证可见张口抬肩,目胀睛突,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汗出似脱。反复发作,可致脏气虚衰,真元耗损。治宜培补脾肾。发作时宜祛邪,宣降肺气,涤痰平喘。虚实挟杂,扶正与祛邪并用。根据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冷哮、热哮、痰哮、食哮、肾哮等。参见喘鸣、喘喝、呷嗽、喘呼、哮吼条。

内经虽无哮证之名,但有“喘鸣”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说“……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即指哮病发作时的证治。《痰饮咳嗽病》篇从病理角度,将其归属于痰饮病范畴,称为“伏饮”证,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𥆧剧,必有伏饮。”描述了哮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此后还有“呷嗽”、“哮吼”、“齁䶎”等形象性的病名。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明代虞摶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而简名哮病。[4]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因痰伏于肺,遇感诱发。发时痰阻气道,肺气失于肃降,表现邪实之证;如反复久发,气阴耗损,肺、脾、肾渐虚,则在平时表现正虚的情况。当大发作时可见正虚与邪实相互错杂。辨治原则根据已发、未发,分虚实施治。发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治标,分别寒热,予以温化宣肺或清化肃肺,病久发时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平时以正虚为主,当扶正治本,审察阴阳,分别脏器,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4]

临证必须注意寒热的相兼、转化,寒包热证,寒痰化热,热证转从寒化等情况。了解邪实与正虚的错杂为患,一般病史不长者,发作时以邪实为主;久病可兼虚象,平时则表现正虚为主。治当根据病的新久,发作与否,区别邪正缓急、虚实主次,加以处理。重视平时治本的措施,区别肺、脾、肾的主次,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因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其中尤以补肾为要着,精气充足则根本得固。[4]

针灸对哮病的疗效较好[5]

采用推拿治疗,对轻、中型哮喘疗效较好,可以达到平喘化痰、利肺之效,对重型哮喘合并感染,应该综合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6]

有条件者夏日三伏天与冬季三九天时可去中医院进行敷贴治疗和预防[7]

此外,割治、埋线等疗法,对本病也有一定的效果,可综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哮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引起的哮喘疾患。

4 哮病的症状

哮证特点呈发作性,发无定时,以夜间较多见。发时痰鸣有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至于病势的轻重,发作频度的稀密,发作时间的长短,则随人而异,各有不同。发作短者仅几分钟,或几小时,甚者持续数天。一般说来,发作和缓解均迅速,多为突然而起,亦可有先兆症状。如鼻喉作痒,喷嚏,鼻流清涕,呼吸不畅,胸中不适,暖气,呕吐,情绪不宁等。继则咽塞胸闷,微咳干呛,以至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喉中痰鸣有声,痰粘量少,咯吐不利,甚则张口抬肩,目胀睛突,不能平卧,端坐俯伏较舒,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唇甲青紫,额汗淋漓,或伴有寒热。若能将大量粘痰畅利地咳出,则窒闷之势得以渐减,呼吸渐感通畅,痰呜气憋随之缓解,似如常人,或感疲劳,纳差。若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身体虚弱,可常有轻度哮证,在大发作时甚至持续难平。[7]

5 哮病的病因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7]

5.1 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如《临证指南·哮》曾说:“宿哮……沉痼之病……寒入背腧,内合肺系,宿邪阻气阻痰。”他如吸入花粉、烟尘,影响肺气的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蕴,亦可导致哮证。[7]

5.2 饮食不当

贪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甘肥,积痰蒸热,或因进食海羶发物,而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归正化,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阻肺气,亦可致成哮证。《医碥·喘哮》说:“哮者……得之食味酸成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故古有“食哮”、“鱼腥哮”、“卤哮”、“糖哮”、“醋哮”等名。[7]

5.3 体虚病后

素质不强,或病后体弱,如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以致肺气耗损,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素质不强者多以肾为主,而病后导致者多以肺为主。[7]

6 哮病的病理变化

由病因病机可知,哮证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此后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引起发作。这些诱因每多互相关联,其中尤以气候为主。如《景岳全书·喘促》说:“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症因脉治·哮病》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7]

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医学实在易·哮证》亦说:“一发则肺腧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狼狈相依,窒塞关隘,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齁有声。”均扼要地指出哮证的病位主要在于肺系。发作时的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以邪实为主,故以呼气困难,自觉呼出为快。若病因于寒,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病因于热,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表现为热哮。或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类证治裁·哮证》),而见寒包热证。[7]

若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在平时表现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诱发;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反而积湿生痰,上贮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成痰,上于于肺,而致肺气出纳失司。由于三脏之间的交互影响,可致合并同病,表现肺、脾、肾的气虚及阳虚,或肺肾的阴虚。在间歇期感觉短气,疲乏,常有轻度哮症,难以全部消失。一旦大发作时,每易持续不解,邪实与正虚错综并见,肺肾两虚而痰浊又复壅盛,严重者因肺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命门之火不能上济于心,则心阳亦同时受累,甚至发生“喘脱”危候。[7]

7 哮病的类证鉴别

7.1

金元以前,哮证与喘证统属于喘促门。《医学正传·哮喘》将哮与喘分为二证。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临证指南·哮》认为喘证之因,若由外邪壅遏而致者,“邪散则喘亦止,后不复发……若因根本有亏,肾虚气逆,浊阴上冲而喘者,此不过一二日之间,势必危笃……若夫哮证……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分别从症状特点及有无复发说明两者的不同。概言之,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两者虽有类似之处,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处,必须明确予以区别。[7]

另一方面,鉴于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病久延可发展成为经常性的痰喘,而将哮列入喘证范围。[7]

7.2 慢性咳嗽反复发作而致的咳喘、支饮

部分慢性咳嗽,经久反复,发展而成咳喘、支饮,虽然也有痰鸣气喘的症状,但多逐渐进展而加重,病势时轻时剧,与哮喘之反复间歇发作,突然发病,迅速缓解,哮吼声重而咳轻,均有显著的不同,临床不难识别。[7]

8 哮病的辨证治疗

辨证总属邪实正虚,已发作的以邪实为主,未发作的以正虚为主。邪实当分寒痰、热痰的不同;正虚应审其阴阳之偏虚,区别脏腑之所属,了解肺、脾、肾的主次。治疗当根据“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发时攻邪治标,去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反复日久,发时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攻邪。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如寒热虚实错杂者,当兼以治之。《景岳全书·喘促》说:“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堪为哮证辨治的要领,临证应用的准则。[7]

治疗哮病,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者叉当祛风涤痰;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扶正祛邪。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平时应扶正治本:阳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辛辣甘甜、海鲜发物等。

8.1 哮病发作期

哮病·发作期(attacking stage of wheezing[7])是指喉中哮鸣发作的阶段[7]

8.1.1 寒哮/冷哮

冷哮(cold wheezing[7])是指感受寒邪,引动伏痰,痰气相搏,以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呼吸紧迫感,喉痒,鼻痒或身痒,鼻流清涕如水样;继则喘促加剧,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咳吐清稀,不得平卧,胸膈满闷如窒,面色苍白或青灰,背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为常见症的哮病证候[7]

8.1.1.1 寒哮的症状

寒哮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或有恶寒发热、头身痛,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7][7]

8.1.1.2 证候分析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8]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痰气相搏,以致呼吸急促而哮鸣有声。痰不能从咳而出,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见胸膈满闷如塞,咳反不甚而咯痰量少,面色晦滞。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晦滞带青,形寒怕冷。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不渴而喜热饮。外寒每易引动内饮,故天冷或受寒则发,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皆为寒痰之象。[8][8]

8.1.1.3 治法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8]

8.1.1.4 寒哮的方药治疗

《证治准绳·喘》:“哮喘遇冷则发者,有二证。其一属中外皆寒,治法乃东垣参苏温肺汤、调中益气加茱萸汤及紫金丹劫寒痰者是也。其二,属寒包热,治法乃仲景、丹溪用越婢加半夏汤等。”

寒哮/冷哮可用温肺汤、钟乳丸、冷哮丸等治疗[9]。或选用定喘汤、夺命丹、三白丸等方[9]

寒哮/冷哮可用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方论》)[备注]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方论》):射干、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枣治疗。药用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干姜、细辛、半夏温肺蠲饮降逆;紫菀、款冬甘草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和中。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苈子泻肺涤痰,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可用小青龙汤[备注]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酌配杏仁、苏子、白前、橘皮等化痰利气。[9]

哮证剧甚者,可考虑在密切观察下服用紫金丹[备注]紫金丹(《普济本事方》):砒、豆豉以劫痰定喘。每服米粒大5~10丸(不超过150毫克),临卧冷茶下,忌饮酒,连服5~7日,服药期间应慎加密切观察有无反应,如需续服,宜停药数日后再用。[9]

若病久,阴盛阳虚,发作频繁,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苔淡白,脉沉细者,当标本同治,温阳补虚,降气化痰,用苏子降气汤[备注]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橘皮、半夏、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甘草、生姜。酌配党参、胡桃肉、坎脐、紫石英、沉香、诃子之类;阳虚明显者,伍以附子、补骨脂、钟乳石等。[9]

8.1.1.5 针灸治疗寒哮

[9]

治法:温肺散寒,豁痰利窍。

取穴:以手太阴肺经、任脉穴为主。取列缺、尺泽、风门、肺俞、天突。

随证配穴:头痛身痛者,加温溜。寒热者,加外关。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背部穴位加灸。

方义:肺俞、列缺、尺泽宣肃手太阴经经气。风门疏风宣肺。天突化痰止哮。

8.1.1.6 推拿按摩治疗寒哮

[9]

选穴:风池、肩井、天突、中脘、天枢、定喘、大椎、桥弓、背部膀胱经。

操作方法:先推一侧桥弓穴,自上而下20~30遍,再推另一侧桥弓穴。自额至下颌用分推法向左右两侧操作,往返2~3遍。然后在一侧头部胆经循行区域,自前上方向后下方用抹法操作10佘次,然后再在另一侧治疗。从头顶部至枕部用五指拿法,自枕部到项部转为三指拿法,重复3~4遍。拿揉风池、肩井穴。以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定喘、大椎等穴操作,以酸胀得气为度。患者卧位,从肩背部开始到腰骶部横擦,往返2~3遍。

8.1.1.7 艾灸治疗寒哮

[9]

8.1.1.7.1 方一

选穴:定喘、膻中、百会、肾俞、大椎

灸法:艾炷隔姜灸,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片,然后在生姜片上扎出10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小孔,上置如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艾炷,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8.1.1.7.2 方二

选穴:至阳、定喘、命门、肺俞、膻中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皮肤红晕温热即可,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长期间隔施灸。

8.1.1.8 寒哮的食疗
8.1.1.8.1 推荐食材

紫苏子、杏仁、白果、白胡椒、生姜、芥菜等[9]

8.1.1.8.2 推荐食疗方

[9]

1.砂锅杏仁豆腐(《膳食保健》):豆腐120g,杏仁15g,麻黄3g,精盐、味精、香油各适量。先将杏仁、麻黄洗净,共装入纱布袋,将口扎紧。然后将豆腐切成2cm方块和药袋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先用旺火烧开,后改文火,共煮半小时,最后捞出药袋,加入精盐、味精、香油调味而成。食豆腐、喝汤,每日分两次食用,3日为一疗程。

2.干姜甘草饮(《伤寒论》):干姜5g,甘草10g,水煎去渣,代茶饮,温服。

8.1.2 热哮

热哮(heat wheezing[9])是指内积痰热,熏灼肺胃,引动宿痰,以气促胸高,喉中哮鸣,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痰色黄而胶黏浓稠,呛咳不利,发热,头痛,有汗,胸闷,烦躁不安,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滑,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哮病证候[9]

8.1.2.1 热哮的症状

热哮者,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伴有发热,不恶寒,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弦滑。[9][9]

8.1.2.2 证候分析

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9]

热哮者,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喘而气粗息涌,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热蒸液聚生痰,痰热胶结,故咯痰粘浊稠厚不利,色黄或白。痰火郁蒸,则烦闷,自汗,面赤,口苦。病因于热,肺无伏寒,故不恶寒而口渴喜饮。喘息哮鸣,为痰气相搏,与冷哮无异;胸高气粗,呛咳阵作,痰稠黄胶粘,烦闷口渴,为痰热内伏于肺、肺气壅盛的特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是痰热内盛之征。[9][9]

8.1.2.3 治法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8.1.2.4 热哮的方药治疗

《鸡鸣录·哮喘》:“热哮,俗名痰火。口渴、苔黄,小溲短赤者是也。莱菔子二两,风化硝一两,共研,蜜丸芡子大,每一丸,噙化。”

热哮可用桑白皮汤、白虎汤加黄芩、枳壳、栝蒌等药治疗[10]

热哮可用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备注]定喘汤(《摄生众妙方》):白果、麻黄、桑白皮、款冬花、半夏、杏仁、苏子、黄芩、甘草治疗。药用麻黄宣肺定喘,黄芩、桑白皮以清热肃肺,杏仁、半夏、款冬、苏子化痰降逆;白果以敛肺气。甘草和中。若寒邪外束,肺热内盛,可加石膏,以解肌清里;表寒重者酌配桂枝、生姜;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卧,加葶苈子、广地龙;内热壅盛,舌苔燥黄者可用大黄、芒硝通腑以利肺;痰吐稠黄胶粘,酌配知母、海蛤粉、射干、鱼腥草等加强清化之力。[10]

若病久热盛伤阴,虚中夹实,气急难续,咳呛,痰少质粘,口燥咽干,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又当养阴清热,敛肺化痰,可用麦门冬汤[备注]麦门冬汤(《金匮要略方论》):麦冬、人参、半夏、甘草、粳米、大枣加沙参、冬虫夏草、五味子、川贝母、天花粉;肾虚气逆,酌配地黄、当归、山萸肉、胡桃肉、紫石英、诃子等。[10]

若哮证发作时以痰气壅实为主,寒与热俱不显著,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如曳锯,咯痰粘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者。当涤痰利窍,降气平喘,用三子养亲汤[备注]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加厚朴、半夏、光杏仁,另吞皂荚丸[备注]皂荚丸(《金匮要略方论》):皂荚、大枣。必要时可予控涎丹[备注]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甘遂、大戟、白芥子泻其壅痰。[10]

若久症正虚,发作时邪少虚多,肺肾两亏,痰浊壅盛,甚至出现喘脱危候者,当参照喘证辨治[10]

8.1.2.5 针灸治疗热哮

[10]

治法:宣肺清热,化痰降逆。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和任脉穴为主。取膻中、合谷、大椎、丰隆、中府、孔最、天突。

随证配穴:热甚者,加曲池、二间。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合谷、大椎疏表散热。中府、孔最肃肺平喘。丰隆化痰。天突、膻中降气止哮。

8.1.2.6 推拿按摩治疗热哮

[10]

选穴:定喘、风门、肺俞、背部膀胱经。

操作方法:直擦背部膀胱经,重点推擦风门、肺俞穴,以透热为度。用三指拿法以按揉颈椎两侧,往返5~6遍。时间约3分钟。

8.1.2.7 艾灸治疗热哮

[10]

选穴:曲池、尺泽、孔最、大杼、身柱

灸法: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距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皮肤灼热红晕即可,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8.1.2.8 热哮的食疗
8.1.2.8.1 推荐食材

川贝、罗汉果、鱼腥草、海蜇、白萝卜、梨、荸荠、丝瓜等[10]

8.1.2.8.2 推荐食疗方

[10]

1.冰糖冬瓜(《中华养生药膳大全》):小冬瓜1个,冰糖适量。先将未脱蒂的小冬瓜洗净,剖开,再将冰糖填人,放笼屉内蒸,取冬瓜水。代茶常饮。

2.杏梨枇杷露(《中华养生药膳大全》):杏仁10g,炙枇杷叶10g,大鸭梨1个。将杏仁去皮、打碎,炙枇杷叶装入纱布袋内,鸭梨去皮、核,切成小块。将杏仁、大鸭梨与炙枇杷叶文火同煮,梨熟透即可饮汤、吃梨。每日1剂,分二三次服食。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食用。杏仁用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毒。

3.自拟五汁饮:鲜西瓜皮100g,鲜荷叶20g,鲜茅根30g,鲜竹叶心20g,鲜荸荠茎10g。煎汁,去渣,频频服用。

8.1.3 寒包热哮

寒包热哮(heat wheezing enveloped by cold[10])是指肺素有热,寒气外束,以喉中哮鸣,胸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发热,恶寒,无汗,身痛,烦躁,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尖边红,苔白腻罩黄,脉弦紧等为常见症的哮病证候[10]

8.1.3.1 症状

喉中鸣息有声,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于,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10]

肺素有热,寒气外束,以喉中哮鸣,胸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发热,恶寒,无汗,身痛,烦躁,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尖边红,苔白腻罩黄,脉弦紧[10]

8.1.3.2 证候分析

痰热壅肺,复感风寒,肺失宣降[10]

《类证治裁·哮症论治》:“症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初失表散,邪留肺络,宿根积久,随感辄发……胶痰与阳气并于膈中,不得洩越,热壅气逆,故声粗为哮。”

8.1.3.3 治法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10]

治宜散寒以解郁热[11]

8.1.3.4 寒包热哮的方药治疗

治疗寒包热哮可用麻黄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11]

8.1.3.5 寒包热哮的食疗方法

[11]

8.1.3.5.1 推荐食材

豆豉、生姜、白萝卜、紫苏、杏仁、象贝母等。

8.1.3.5.2 推荐食疗方

1.平喘茶(《河南省秘验方单方集锦》):麻黄3g,黄柏4.5g,白果仁15g,茶叶约6g,白糖30g。前四味加水适量,共煎取汁,加白糖即可。每日l剂,分2次饮服。

2.薄荷茶(《普济方》):薄荷叶30片、生姜2片、人参5g、生石膏30g、麻黄2g。共研细末,水煎,滤汁,代茶温饮。

3.荆芥粥(《养老奉亲书》)荆芥9g,薄荷6g,淡豆豉6g,粳米60g。先将荆芥、薄荷、淡豆豉另煎,煮开后继续煎煮10分钟即可,去渣取汁,备用。粳米煮粥,米烂时兑入药汁,同煮为粥。每日1剂,每日2次,热服,3天为1个疗程。

8.1.4 风痰哮

风痰哮(wind-phlegm wheezing[11])是指风痰内扰,以喉中痰涎壅盛,哮鸣声高,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咯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暗,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苔厚浊,脉滑实等为常见症的哮病证候[11]

8.1.4.1 症状

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咯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舌苔厚浊,脉滑实[11]

喉中痰涎壅盛,哮鸣声高,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咯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暗,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苔厚浊,脉滑实[11]

8.1.4.2 证候分析

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11]

8.1.4.3 治法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11]

治宜祛风宣肺,以豁痰利气为主[12]

8.1.4.4 风痰哮的方药治疗

风痰哮可用千缗导痰汤、黄芩利膈丸、定喘汤等方治疗[12]

8.1.4.5 风痰哮的食疗方法

[12]

8.1.4.5.1 推荐食材

扁豆、薏苡仁、荸荠、莱菔子、萝卜、陈皮、蝉蜕、地龙等。

8.1.4.5.2 推荐食疗方

1.芡实内金饼《千家食疗妙方》:生芡实180g,生鸡内金100g,面粉250g,白糖适量。芡实水淘去皮,晒干,研细,鸡内金研细,与面粉、白糖一起和成薄饼,烙成焦黄色即成。随意食用。

2.橘皮粳米粥《饮食辨录》:干橘皮20g(或鲜者40g),粳米100g,先煎取橘皮汤,再与粳米共煮成稀粥。日服两次。

3.山药茯苓包(《儒门事亲》):山药粉100g,茯苓粉100g,面粉200g,白糖300g,碱适量。将山药粉、茯苓粉加水适量,蒸半小时后,加白糖、猪油、青丝、红丝各少许和成馅,包成包子,蒸熟即可。作点心食用。

8.1.5 发作期虚哮

8.1.5.1 症状

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12]

8.1.5.2 证候分析

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12]

8.1.5.3 治法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12]

8.1.5.4 发作期虚哮的食疗方法

[12]

8.1.5.4.1 推荐食材

核桃仁、百合、山药、诃子肉、茯苓、山萸肉等。

8.1.5.4.2 推荐食疗方

1.参苓粥(《圣济总录》):党参30g,茯苓30g,生姜5g,粳米120g。将党参、生姜切薄片,茯苓捣碎泡半小时,煎取药汁两次,用粳米同煮粥,一年四季常服。

2.珠玉二宝粥(《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60g,生薏苡仁60g,柿饼30g。先将薏苡仁煮熟烂,山药捣碎,柿饼切小块,同煮成糊粥。日服两次。

3.柚子炖鸡(《本草纲目》)柚子1个,雄鸡1只,生姜、葱、食盐、味精、料酒等各适量。鸡去皮毛、内脏,洗净。柚子去皮,留肉,将柚肉装入鸡腹内,放入砂锅中,加入葱、姜、料酒、食盐、水。将盛鸡的砂锅置于有水的锅内,隔水炖熟,即可食用。

8.2 哮病缓解期/不发作期

哮病·不发作期(intermittent stage of wheezing[12])又称虚哮,是指喉中无哮鸣的阶段[12]

哮证反复频发,正气必虚,故在平时缓解期,应培补正气,从本调治,根据体质和脏气的不同虚候,分别从肺、脾、肾着手[12]。肺虚、脾虚、肾虚虽有各自的特点,但临床每多错杂并见,表现肺脾气虚、肺肾气虚或肺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治疗既应区别主次,又需适当兼顾[12]

8.2.1 肺虚

8.2.1.1 肺虚型哮证的症状

肺虚者,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打嚏,鼻塞流清涕,气短声低,或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咳痰清稀色白,面色㿠白,舌苔薄白,质淡,脉细弱或虚大。[12][12]

8.2.1.2 证候分析

肺主气,外合皮毛,卫气虚弱,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故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痰饮蕴肺,故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鼻塞喷嚏乃风寒外束之象。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脉象虚细,皆属肺气虚弱之征。[12][12]

8.2.1.3 治法

补肺固卫。[12]

8.2.1.4 肺虚型哮证的方药治疗

肺虚型哮证可用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备注]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黄芪、白术、防风加减治疗。药用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肺;防风祛风以助黄芪实表固卫。若怕冷畏风明显,加桂枝、白芍、姜枣等调和营卫。若气阴两虚,咳呛,痰少质粘,口咽干,舌质红者,可用生脉散[备注]生脉散(《鲁急千金要方》):人参、麦冬、五味子加北沙参、玉竹、黄芪等益气养阴。[12]

8.2.1.5 针灸治疗肺虚型哮证

[12]

治法:补益肺气,化痰止哮。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背俞穴为主。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

随证配穴:鼻塞痒者,加印堂、迎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或补泻兼施,或用灸法。

方义:定喘是止哮喘的经验穴。膏肓主治虚劳咳嗽哮喘,多用于慢性哮喘。太渊是手太阴经的土穴,配肺俞补土生金,以求治本。

8.2.2 脾虚

8.2.2.1 脾虚型哮证的症状

平素食少脘痞,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往往因饮食失当而诱发,痰多,倦怠,气短不足以息,语言无力,舌苔薄腻或白滑,质淡,脉细软。[12][12]

8.2.2.2 证候分析

脾虚气弱,健运无权,故食少脘痞,大便不实,常因饮食不当而引发。中气不足则倦怠气短,语言无力。脾虚不运,湿浊不化,聚而成痰,故平素痰多。舌苔薄腻或白滑,质淡,脉象细软,皆属脾虚气弱之候。[12][12]

8.2.2.3 治法

健脾化痰。[12]

8.2.2.4 脾虚型哮证的方药治疗

脾虚型哮证可用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备注]六君子汤(《医学正传》):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陈皮、制半夏治疗。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理气化痰;若脾阳不振,形寒肢冷便溏加桂枝、干姜以温脾化饮。[12]

8.2.2.5 针灸治疗脾虚型哮证

[12]

治法:健脾益气,祛痰止哮。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脾俞、足三里、太白、丰隆。

随证配穴:恶心者,加内关。眩晕者,加百会、气海。腹胀痛者,加天枢、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方义:定喘是止哮喘的经验穴。膏肓主治虚劳咳嗽哮喘,多用于慢性哮喘。肺俞宣肃手太阴经经气。太渊是手太阴经的土穴,配肺俞补土生金,以求治本。脾俞、太白、足三里补益脾胃,健运中州。丰隆涤除痰湿。

8.2.3 肾虚

8.2.3.1 肾虚型哮证的症状

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腰疫腿软,劳累后喘哮易发。或畏寒,下肢欠温,自汗,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嫩,脉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质红少苔,脉沉细。[12][12]

8.2.3.2 证候分析

久病肾虚,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故气短,动则喘甚,吸气不利。肾虚精气亏乏,不能充养,故脑转耳鸣,腰疫腿软,劳累易发,下肢欠温,小便清长。若属阳虚可见外寒之征,阴虚则生内热之候。[12][12]

8.2.3.3 治法

肾摄纳[12]

8.2.3.4 肾虚型哮证的方药治疗

肾虚型哮证可用金匮肾气丸[备注]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方论》):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或七味都气丸[备注]七味都气丸(《医宗已任篇》):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治疗,应辨其阴阳进行化裁。

金匮肾气丸偏于温肾助阳,七味都气丸偏于益肾纳气。阳虚明显者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阴虚去温补之品,配麦冬、当归、龟版胶。肾虚不能纳气者,加胡桃肉、冬虫夏草、紫石英,或予参蛤散[227]。并可常服紫河车粉。[12]

8.2.3.5 针灸治疗肾虚哮证

治法:固本培元,纳气止哮。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穴、背俞穴为主。取定喘、膏肓、肺俞、气海俞、肾俞、太渊、太溪。

随证配穴:五心烦热、盗汗者,加复溜、阴郄。浮肿者,加气海、水分。夜尿者,多加关元。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方义:定喘是止哮喘的经验穴。膏肓主治虚劳咳嗽哮喘,多用于慢性哮喘。肺俞宣肃手太阴经经气。气海俞、肾俞可补肾气。太渊为肺经原穴,太溪为肾经原穴,补之可益肺肾之气,使上有所主而下有所摄,气机得以升降。

8.2.4 肺肾气虚

哮病·肺肾气虚证(wheezing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lung and kidney[12])是指哮病不愈,日久及肾,以咳嗽短气,自汗畏风,动则气促,腰膝酸软,脑转耳鸣,盗汗,遗精,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哮病证候[12]

8.2.4.1 症状

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咯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鸡,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12]

8.2.4.2 证候分析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12]

8.2.4.3 治法

补肺益肾[12]

8.2.4.4 食疗方法

[12]

8.2.4.4.1 推荐食材

党参、蛤蚧、南瓜、冬虫夏草、核桃仁、乌鸡、山茱萸等。

8.2.4.4.2 推荐食疗方

1.附子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炮附子10g,炮姜15g,粳米100g。先将两药捣细,过箩为末,每取10g,与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

2.山萸肉粥(《粥谱》):山茱萸15~20g,粳米100g,白糖适量。先将山茱萸洗净,去核,再与粳米同入砂锅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每日1~2次,3~5天为一疗程,发热期间或小便淋涩者,均不宜食用。

8.2.5 脾肺气虚

哮病·脾肺气虚证(wheezing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lung[12])是指哮病反复发作,脾肺之气日虚,以咳嗽短气,痰液清稀,面色晄白,自汗畏风,食少,纳呆,便溏,头面四肢浮肿,舌淡,有齿痕,苔白,脉濡弱等为常见症的哮病证候[12]

8.2.5.1 症状

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12]

8.2.5.2 证候分析

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失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12]

8.2.5.3 治法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12]

8.2.5.4 食疗方法

[12]

8.2.5.4.1 推荐食材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杏仁、大枣、黄芪、乳鸽等。

8.2.5.4.2 推荐食疗方

1.甲鱼贝母汤(《膳食保健》):甲鱼1只,贝母10g,精盐、料酒、葱、姜、味精各少许。甲鱼杀好洗净,贝母放入甲鱼腹内,随后用精盐、料酒、葱、姜、味精调味后将甲鱼放入炖盅并加水,置锅中隔水炖2小时左右,直至甲鱼肉熟软即成。食甲鱼肉,饮汤。每日分2次食用,每隔5日服1剂。

2.茯苓大枣粥(《百病饮食自疗》):茯苓粉30g,粳米60g,大枣10g,白糖适量。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即可。服时加白糖适量,每日2~3次。

3.党参黄芪粥(《圣济总录》):党参15g,黄芪15g,山药30g,粳米60g。将党参、黄芪(用纱布包好)、粳米、山药洗净,全部用料一起下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粥即可(弃黄芪包)。随量食用。

8.2.6 哮证恢复期的推拿按摩治疗

[12]

选穴:心俞、肺俞、脾俞、肾俞、命门。

操作方法:重点横擦前胸上部及背部心俞、肺俞区域,均以透热为度。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在两侧肺俞、脾俞、肾俞治疗,每穴约1~2分钟。

8.2.7 哮证恢复期的艾灸治疗

[12]

8.2.7.1 方法一

选穴:脾俞、肺俞、肾俞、足三里、膏肓、定喘

灸法:艾炷无瘢痕灸,采用黄豆大艾炷,每穴灸9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间隔保健施灸。

8.2.7.2 方法二

选穴:脾俞、肾俞、定喘、关元、太渊

灸法:艾炷无瘢痕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10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不拘时施灸。

9 哮病的其他疗法

9.1 哮证未发

哮证未发之时可用平补肺肾之剂,如党参、黄芪、五味子、胡桃肉、冬虫夏草、紫河车之类[12]

9.2 治疗哮证的简验方

治疗哮证的简验方甚多,但必须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选择应用,兹简介如下[12]

曼陀罗叶制成卷烟状,发作时点燃吸入,可缓解喘哮。

地龙焙干,研粉,装胶囊,每服3克,一日二次。或制成30%地龙注射液,每用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用于热哮。

玉涎丹:蛞蝓(蜒蚰)20条,大贝母10克,共捣为丸,每服1.5克,一日二次,或用活蛞蝓加糖水化服之。主治热哮。

皂角15克煎水,浸白芥子30克,12小时后焙干,每次1~1.5克,一日三次,用于发时痰涌气逆之证。

僵蚕5条,浸姜汁,晒干,瓦上焙脆,和入细茶适量,共研末,开水送服。

9.3 敷贴法治疗哮证

敷贴法(白芥子涂法):白芥子、元胡索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共为末,加麝香0.6克,和匀,在夏季三伏中,分三次用姜汁稠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约1~2小时去之,每十日敷一次[12]

9.4 耳针疗法治哮证

下屏尖、肾上腺、气管、皮质下、交感。每次选2~3穴,强刺激,留针5~10min[12]

9.5 对症治疗

哮喘常伴有感冒、咳嗽咳痰,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9.5.1 感冒

选穴:风门、风池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每日2次,病愈即止。

9.5.2 咳嗽咳痰

选穴:列缺、云门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每日2次,病愈即止。

10 医案

刘××,女,34岁。哮喘已15年多,每逢寒冷季节易于复发,近半年来先后住院4次,经中西药治疗,哮喘始终未完全消失。近两日又因受凉而加剧,头痛,身痛,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喘不得已,整夜不能入睡而入院。用中西药治疗7日,进步不显著,后停止其他药物,采用化脓灸疗法取大椎、膻中两穴,灸后第二日自觉症状好转,7日后能平卧,10日后症状消失,主动出院。(针灸学简编)

患者陈某,男,16岁,学生。自幼哮喘,体质虚弱,瘦小,有过敏史及家族史,凡气候变化及季节转换,时有发作,年均在6次以上,且平时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经10次推拿治疗,当年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仅发作3次,且症状明显减轻。其后一直未见发作,体质明显增强,胃口增大,已能参加体育训练,并通过了高中生体育达标。[12]

梁某某,女,52岁。患哮喘近20年,每到下半夜为甚,不能平卧。去当地医院治疗,用组织疗法,仅能保持半个月之久。每隔半个月需要再去治疗,若迟去1天,哮喘即大发作,病情十分严重,现面青肌瘦,精神疲乏,不能工作。隔姜灸天突5壮,肺俞5壮,膏肓7壮,肾俞7壮,足三里5壮。连灸8日,面色转红,已能安睡,诸证尽退矣。[12]

11 预后

哮证极为顽固,经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部分儿童、青少年至成年时,肾气日盛,正气渐充,辅以药物治疗,可以自行停止发作。中年、老年、体弱病久,肾气渐衰,发作频繁者则不易根除,或在平时亦有轻度哮鸣气喘。若大发作时持续不已,喘急鼻煽,胸高气促,张口抬肩,汗出肢冷,面色青紫,甚则肢体浮肿,烦躁昏昧者,提示喘脱危象,需及时抢救,按喘证辨治。[12]

12 哮病的预防

哮证应重视预防。

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

忌吸烟和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

远离刺激哮喘发作的诱发物,如花粉、灰尘,避寒保暖等。

饮食忌生冷、肥腻、辛辣、海羶等物,薄滋味,以杜生痰之源。

防止过度疲劳和情志刺激。保持情绪乐观,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13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呷嗽候》:“呷嗽者……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喉咽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

《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机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丹溪心法·哮喘》:“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医学统旨》:“哮证喘吼如水鸡之声,牵引背胸,气不得息,坐卧不安,或肺胀胸满,或恶寒肢冷,病者夙有此根,又因感寒作劳气恼,一时暴发,轻者三五日而宁,重者半月或一月而愈,治法专以去痰为先,兼用解散。”

《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量加消散。此等证候,当眷眷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时方妙用·哮证》:“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腧,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

14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2.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9-64.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6-48.
  6. ^ [6]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7. ^ [7]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8. ^ [8]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30-33.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8.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9.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