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xiǎo biàn sè tòng
2 英文参考
painful urina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ifficulty and pain in micturi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小便涩痛为病状名[1]。指小便排出不畅,排尿时感觉尿道疼痛的表现[2]。为淋症的主要症状[1]。《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
淋也称淋证[3]。指小便涩痛,滴沥不尽,常伴见溲行急迫、短数者[3]。《医学入门·淋》:“淋,小便涩痛,欲去不去,不去又来,滴滴不断。”多因湿热结聚,流注膀胱,或中气下陷,肾虚气化无力而成[3]。治疗热者宜清,涩者宜利,陷者宜升,虚者宜补[3]。实证常用八正散、五苓散、萆薢分清饮等方;虚证常用补中益气汤、知柏地黄汤、金匮肾气丸等方[3]。淋病古有五淋、八淋之说,有寒热虚实之分[3]。根据病因症情特点而有石淋、膏淋、气淋、血淋、劳淋、痰淋、暑淋等名称[3]。并有暴淋、卒淋、顽淋不痛、肝热淋滞、精髓枯淋等[3]。淋证伴尿出混浊者,称作淋浊[3]。本病可见于泌尿系感染、结核、结石、肿瘤,以及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乳糜尿等疾患[3]。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3.
治疗小便涩痛的方剂
- 海蛤丸
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腹水肿,四肢洪满,小便涩少。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日3-4...
- 火府丹
普济本事方》卷二方之火府丹主治心经热,小便涩,及五淋脐下满痛。《普济方》卷四十三引《旅舍备要方》之...
- 子淋散
木通甘草淡竹叶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妊娠小便涩痛频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 通淋散
妊娠湿热,渍于胞门,脾气不得施化而溺窍闭塞,故小便涩痛,淋沥不已,谓之子淋,胎孕何以能安?瞿麦降心热...
- 石韦饮子
黄芩各22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淋,小便涩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7...
- 更多治疗小便涩痛的方剂
治疗小便涩痛的穴位
- 精露
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
- 利机
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
- 下纪
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
- 丹田
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
- 关元
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
- 更多治疗小便涩痛的穴位
治疗小便涩痛的中成药
- 安营散
,去滓温服。各家论述妊娠湿热伤阴,气不施方,故小便涩痛,淋沥不已焉。生地滋阴壮水;木通利水通淋;麦冬...
- 五淋丸
热利湿,分清止淋。用于下焦湿热引起的尿频尿急,小便涩痛,浑浊不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
- 泻青丸
胆草味苦而厚。故入厥阴而泻肝;少阳火实者,头角必痛,故佐以川芎;少阳火郁者,必生烦躁,故佐以栀子;...
- 当归龙荟丸
治瘰疬肿痛,或胁下作痛,似有积块.及下疳便痈,小便涩,大便秘,或瘀血凝滞.小腹作痛。用法用量:每服...
- 龙荟丸
、广木香、黄连、黄芩、麝香。主治:肝火盛,目赤涩痛。用法用量:蜜为丸服。《脉因症治》卷上:组成:柴...
- 更多治疗小便涩痛的中成药
小便涩痛相关药物
- 泻青丸
】清肝泻火。用于耳鸣耳聋,口苦头晕,两胁疼痛,小便赤涩。【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禁...
- 三金片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规格】大片相当于原药材3.5克【用法...
- 肾茶袋泡茶
妇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如出现小便淋漓涩痛,应及时去医院就诊。6.服药期间如出现其他不...
- 八正合剂
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规格】每瓶装200毫升【用...
- 三金颗粒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规格】每袋装14克(相当于原药材10...
- 更多小便涩痛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小便涩痛
- 《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四产后诸疾门]淋沥
产后诸淋。因产有热气客于脬中。内虚则起数。热则小便涩痛。故谓之淋。治诸产前产后淋秘。其法不同。产前当...
- 《邵兰荪医案》:[卷四]淋浊
大义汪湿热阻气,舌白浓,脘格,潮热,小便涩痛,便结。宜清利。(九月十七日。)瞿麦(三钱)焦栀子(三钱...
- 《医原》:[卷中]湿气论
又有发黄、小便不利而渴、腹不满者,及热入膀胱,小便涩痛者,桂苓甘露饮最妙。其或病中遗滑,湿热袭入精窍...
- 《普济方》:[卷二百十四小便淋秘门]热淋
二钱。煎小麦汤调下。滑石散(出圣惠方)治热淋。小便涩痛。滑石(二两)石苇(去毛)榆白皮(锉各一两)上...
- 《普济方》:[卷二百十四小便淋秘门]冷淋
茸牡蛎(各二两)人参桑螵蛸时服。泽泻散治冷淋。小便涩痛胀满。泽泻鸡苏赤茯苓(去黑皮)石苇(去毛)当归...
- 更多古籍中的小便涩痛